摘要:在混凝土施工中,良好的责任感、安全意识和先进的施工技术对解决施工难题,提高施工质量具有关键作用。因此,在土木工程建筑施工中,必须制定出相对健全的监管体系与制度,并且及时反馈遇到的问题,在改善施工技术的同时,为其营造出恰当的工作氛围,以此提高工程质量。
关键词:土木工程;建筑结构;混凝土;施工技术
随着科学技术的快速发展,混凝土施工技术得到了很好的发展,混凝土作为一种适应性、使用范围都很好的施工材料,它的施工性能与自身材料有着本质联系。在施工中,混凝土施工质量不仅是工程安全的根本保障,同时也是工程后续使用效益的关键。因此,在土木工程建筑施工中,必须从技术着手,全面掌握工程质量与施工进程,这样才能又好又快的完成建筑施工与管理。
1.土木工程混凝土结构概述
1.1混凝土的结构定义
砂石、水泥、水作为混凝土结构的主材料,它是在其他材料辅助的基础上制成的,具体包含混凝土钢筋、混凝土、型钢、钢管和预应力结构等。它是多种材料共同构成的复合型材料,受自身特点与结构组成等因素影响,在介质侵蚀与周边水环境的作用下,混凝土很容易出现破碎、裂缝、磨损、酥裂等现象。
作为广泛用于项目施工的材料,它具有以下特征:它具有很好的耐久性能与运输能力,在普通环境下,混凝土内部很难遭到非人为破坏与侵蚀;还未凝聚的结构整合设计要求与模板塑造,将其打造成各种形态,然后再利用钢筋材料提高整体性能,故常用于抗爆、抗震等工作;构成混凝土内部结构的多数资料为砂石,生产方便。
1.2混凝土结构施工常见问题
1.2.1材料不达标
从现行行业规定与建筑工程标准来看:很多建筑项目的施工材料都不能达到要求,为了让工程质量得到改善,除了要保障施工材料设计的科学性,还必须在施工中选用含水量达标的石骨料,并且时常监测含水量,让混凝土强度满足施工标准。
1.2.2技术标准不达标
在混凝土配合比与实验室工作中,虽然大部分技术规范都能满足要求,但是实际施工中未能全部达标,由于实验室和实际施工存在很大差距,因此在实际工作中,我们必须整合实验室配合比以及设计标准,从源头上增强施工强度。
1.2.3混凝土施工裂缝
在建筑施工中,钢筋几乎承担了所有拉应力,压应力由混凝土承担,在混凝土周边或者钢筋区域,如果内部结构存在拉应力,混凝土就必须承担起对应的责任。通常,设计过程不会有拉应力,或者拉应力不高,但是事实上,混凝土温度由最高温变成稳定温度的过程中,会出现拉应力。很多时候外荷载应力低于温度应力,因此,在施工中必须掌握温度变化规律和结构施工设计要求。
1.3影响混凝土施工质量的因素
在建筑施工中,由于机械设施复杂、人数较多,故在项目施工中经常存在各种问题。特别是混凝土结构,它直接影响着整个项目质量与安全。对此,在建筑工程施工中,我们必须尽力解决这些问题。
1.3.1材料配置与质量问题
在建筑施工进场中,经常由于采购不达标、复检不严,让砼结构存在大量隐患,在混凝土施工标准得不到满足的情况下,很难确保建筑工程施工质量和社会发展。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1.3.2专项方案得不到准确实施
从现行的作业进程与项目管理过程来看:很多工作人员为了节省施工时间,而忽略职业操守与相关规范,如:没有结合施工规范,编制专项支撑系统与模板,在作业中大意马虎等,都可能让模板支撑出现质量隐患与安全问题,这些隐患也正是安全事故造成的根本原因。
1.3.3混凝土养护、浇筑不到位
在现浇混凝土结构时,由于施工单位的工作人员与管理人员没有结合施工单位具体情况施工,为了缩短施工时间,混凝土不能得到充分振捣,或者在浇筑完毕后未对混凝土进行足够的浇水与养护,这样不仅影响了混凝土结构强度,对施工安全也构成了极大影响。
2.土木工程建筑的施工技术
2.1混凝土温度应力的控制
首先,是增强浇筑温度的预控,使用有效方法应对,它要求混凝土在土木工程浇筑中,尽量在低温的天气进行,杜绝高温施工。即使在高温天气施工,为了保障混凝土浇筑温度,必须使用对应的冷却方式冷却,以科学控制材料温度。
其次,在条件允许的前提下,强制混凝土降温。同时,它要求做好一切前提工作,在设计混凝土结构前,事先摆设内部水管,通过冷水释放的方式,有效控制内部温度。这种工作方式不仅能确保混凝土内部温度,还能避免不必要的裂缝出现。
2.2增强混凝土抗裂水平
先在原材料条件下添加增强性能的材料,以改善混凝土强度。该材料在建筑市场更多的是:无机纤维与金属纤维材料,将其应用到土木建设中,能有效改善混凝土强度,最后提升抗裂能力。然后,再对混凝土施工材料进行有效协调,并且把比例控制在科学的范围内。它要求整合多种因素,研制配比比例,运用配比后的比例制作混凝土,以此提高工程设计强度。通过在原材料中释放添加剂,控制好混凝土收缩。当然,在这期间,我们必须在技术人员的指导与要求下,通过混凝土实验反馈的信息,正确分析膨胀率额度。
最后,通过增加配筋,以改善混凝土抗裂性能。形成混凝土的过程中,通过在原材料中添加间距和直径都较小的配筋,达到提高混凝土抗裂性的要求。该工作方式的开展,更多的是受建筑混凝土本身配筋影响,很难真正控制好薄弱区域。
2.3减小对混凝土的束缚
首先,是控制好混凝土内在束缚,由于混凝土的内在温度直接增加了内部约束力,为了减小内部束缚,必须从降低和减小内部温度出发,达到控制混凝土内部束缚的要求。除了减小内部温度,还可以运用保温方法,具体如:蓄水法、覆盖法、暖棚法等,通过保温方法,从根本上控制好混凝土外部与内部温差,最后控制好混凝土内部应力。
其次,降低外部约束,浇筑混凝土时,过多的混凝土浇筑只会出现约束力,为了控制好混凝土厚度,必须使用滑动层设置的方式,最大程度的降低外部约束力。
2.4做好下料与模板控制
在钢筋施工中,必须根据图纸设计要求,选用正确的钢筋型号;对于框架柱与框架梁节点根据图纸要求,增强箍筋。在板筋绑扎中,通过做好板筋固定工作,避免对抗弯承载力的影响。
在模板采购与选择中,尽量选择拼接无裂缝、表层干净整洁的模板,然后再对照专项方案施工,并且不能随意更改与变动;对于高度不低于 8 米的模板,设置专门的高大模板进行支撑,并且在取得专家论证后进行科学施工。
2.5做好混凝土养护与浇筑
浇筑之前,对于不同的混凝土,除了要做好试块工作,还必须将其送到检验站检测,以便于控制混凝土施工质量。在浇筑中,做好振捣,并且保障振捣插点均匀,没有遗漏状况。
3.结语
在城市化建设与生活需求增加等大的背景下,更高性能与质量安全的混凝土施工愈来愈受到相关部门和建设方重视。高质量的矿物掺合料与减水剂,正好满足施工要求,它能很好的应用到项目建设中,从而避免断裂与裂缝现象,提高施工质量。因此,在土木工程施工中,我们必须正视混凝土结构与施工技术,从各方面提高施工效益和经济建设。
参考文献:
[1]史厚增. 土木工程建筑中混凝土结构的施工技术研究[J]. 门窗,2018(3):111-111.
[2]高敏超. 土木工程建筑中混凝土结构的施工技术研究[J]. 城市建筑,2017(3):88-88.
[3]马凯. 土木工程建筑中混凝土结构的施工技术研究[J]. 佳木斯职业学院学报,2017(2).
论文作者:解惠娣
论文发表刊物:《防护工程》2019年第3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5/18
标签:混凝土论文; 应力论文; 土木工程论文; 温度论文; 混凝土结构论文; 材料论文; 建筑论文; 《防护工程》2019年第3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