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省石门县人民医院 415300
摘要:目的 调查腹部手术以后并发肠瘘的有效治疗方案。方法 本研究的患者均为我院在2014年1月到2018年1月间收治的腹部手术后并发肠瘘的患者,本研究选择78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所有患者随机方法分为常规治疗组和“手术治疗”组,每组患者均为39例,别对两组患者落实常规治疗和手术治疗,评价临床治疗的效果。结果 经过治疗以后,本研究“手术治疗”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为94.87%(37/39),常规治疗组治疗的总有效率为76.92%(30/39),两组之间差异明显,存在统计学意义。结论 临床上对于腹部手术以后并发肠瘘患者在进行治疗时,为患者选择采用手术方法进行治疗,提高患者治疗的效果,促进患者病情的恢复,值得推广应用。
关键词:腹部手术;并发肠瘘;临床效果
腹部手术是临床治疗过程当中较为常见的一种手术,对患者进行治疗时容易导致患者出现一些并发症,其中肠瘘是较为常见也是较为严重的一种并发症,如果患者在进行腹部手术以后出现肠瘘,那么就会导致患者治疗周期延长,而且也会加大患者医疗的费用,甚至在严重情况下容易导致患者死亡[1]。对于这类患者需要为患者提供科学的治疗,这样才能够有效避免患者的生命安全受到威胁。针对于此,本研究主要分析对于腹部手术以后并发肠瘘患者的有效治疗方案,并且将主要研究情况进行如下的报告。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本研究选择的研究对象为我院在2014年1月到2018年1月收治的腹部手术以后并发肠瘘的患者,共选择78例患者进行分组,将所有患者分为常规治疗组和“手术治疗”组,平均每组患者为39例。常规治疗组当中,男性患者18例,女性患者21例,患者的最大年龄为63岁,最小年龄为19岁,平均年龄为(42.5±11.4)岁;“手术治疗”组当中,男性患者20例,女性患者19例,患者最大年龄为64岁,最小年龄为20岁,平均年龄为(43.8±10.6)岁。本研究两组患者均为腹部手术患者,所有患者符合腹部手术的相关指征,经统计学软件检验,两组患者的临床一般资料,两组患者在一般资料方面没有明显的差异,可以进行比较。
1.2方法
本研究的常规治疗组患者在治疗过程中采用常规治疗方案进行治疗,主要为患者进行补液治疗,需要为患者控制感染,对患者做好胃肠减压工作,要禁食禁饮,还要为患者提供必要的营养支持。而对于本研究的手术治疗组患者在治疗时,需要在常规治疗基础之上联合配合手术方案进行治疗,具体的治疗方案为:
在治疗的过程当中,应针对患者切口进行减张缝合,采用影像学定位方法定位,并且将切口进行局部的展开,对于患者的窦道走向进行勘察,将输液管套入多孔硅胶引流管做双套管放入窦道内引流,接头的一端放置在窦道口当中,为患者进行渗液的持续性冲洗和处理,并且将另一端的接头放置在吸痰管当中[2]。进行连续性负压吸引以后,医生需对于渗液进行处理,通过对于薄膜的应用对患者的腹壁切口进行封闭处理,要保证切口的清洁,对于患者的切口外皮肤进行相关的保护,这样能有效避免患者存在皮炎情况。在手术结束以后,医生应根据患者实际情况为患者进行肠外营养支持,对于患者进行留置引流管,并且做好相关的引流处理。
1.3观察指标
评价本研究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如果患者经过治疗以后,患者的肠瘘症状消失,肠道功能恢复正常,这表示患者临床治愈;患者经过治疗以后,肠道症状出现明显的缓解,肠道功能有所恢复,消化功能出现明显的改善,患者存在轻微的不适症状,表示患者治疗有效;如果患者治疗结束后,没有达到上述的指标,说明患者治疗无效[3]。
1.4统计学分析
本次调查研究当中,本研究选择采用IBM SPSS26.0统计学软件进行统计学检验,本文中的所有的计数资料选择采用卡方值()检验,这两组数据之间的差异性检验采用P<0.05进行,说明两组数据之间存在统计学意义。
2.结果
经过治疗以后,本研究“手术治疗”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为94.87%(37/39),常规治疗组治疗的总有效率为76.92%(30/39),两组之间差异明显,存在统计学意义。详细情况可参见表1所示。
表1 本研究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比较(n/%)
3.讨论
在临床危急重症当中,肠瘘是比较常见的一种病变类型,患者在临床上具有较高的死亡率,死亡率能够达到20%,因此这种病情十分危重。这种病情一般是接受腹部手术治疗的患者所常见的一种并发症情况,因为患者手术范围相对较广泛或者是创伤比较严重,导致患者肠壁存在有水肿情况,使得患者肠壁出现渗出,因此为这一类患者采用科学的方法进行治疗,就显得尤为必要。与常规治疗方案进行比较,在对于肠瘘患者在进行治疗的过程中,为患者进行手术治疗(探查扩充窦道,双套管引流),能够使患者获得良好的预后,促使患者更快恢复。在对患者进行手术治疗时,临床医生应把握对患者进行手术的时机,根据患者的实际状况进行综合的分析评定,在接受手术治疗结束后,医生需对患者是否存在有大面积的腹膜炎和脓肿等情况进行分析,这样能使患者进行良好的影像学检查,明确患者的手术成功率,这样能够使得临床医生对于患者的情况予以更加必要的重视,可使患者的治疗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综上所述,临床上对于腹部手术以后并发肠瘘患者在进行治疗时,为患者选择采用双套管引流方法进行治疗,提高患者治疗的效果,促进患者病情的恢复,值得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朱惠东.腹部手术后并发肠瘘治疗的临床研究[J].当代医学,2014,20(23):65-66.
[2]张新元,王东君,孙宏伟.腹部手术后并发肠瘘的临床治疗分析[J].临床医学研究与实践,2017,2(17):71-72.
[3]张学东.腹部手术后并发肠瘘临床治疗观察[J].中国卫生产业,2014,11(11):101-102.
论文作者:莫洪伟
论文发表刊物:《中国误诊学杂志》2018年第23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9/30
标签:患者论文; 腹部论文; 手术论文; 两组论文; 手术治疗论文; 常规论文; 统计学论文; 《中国误诊学杂志》2018年第23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