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推进、教育理念的不断更新,教师教学又有了新的要求——“减负增效”,即要提高课堂40分钟效率,减轻学生过重的课业负担,培养学生的各种素质能力,全面推行素质教育。
关键词:小学 数学 教学效率
一、转变教学思想,切实做到“减负增效”
要推进素质教育,真正实施“减负增效”,就必须千方百计地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让学生经历学习过程,恰当地创设良好的学习环境。比如:在学习“图形认识”时,以前多数老师都是采用出示挂图讲解的方法,学生则机械地死记图形的结构和名称。我换成了另一种方式:叫每位学生用剪刀分别剪下不同的图形,自己动手、观察和认识结构,并讨论、交流图形的相同点和不同点有哪些,最后形成图形的基本概念,使学生的思维活动过程达到完整,真正实现了“减负增效”,推进了素质教育。
二、及时充电,提高课堂效率
俗话说得好:教师要给学生一杯水,自己应有一桶水。现在,知识信息正高速发展,教学技术不断更新,如多媒体的制作、软件开发等等。教学手段更是不断变化和创新,具有其先进性。所以教师也应该不断学习,给自己充电,吸取先进的教学思想和手段,提高自身素质和能力,为高效的教学创造条件。要提高课堂效率就要在备课上下功夫,为此,应花几倍于一堂课的时间和精力去备好一堂课。
我认为备课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去认真实施:
1.吃透教材。
要反复看教材,吃透教材的组织结构、重点和难点,对每一章节的系统性和连贯性做到心中有数,领会教材所要达到的教学目标和素质教育的目的。要静下心来,去研究,去比较、熟悉。
2.读透学生。
要用心去充分了解所教班级的每个学生,通过多谈心、多融洽的手段和方式弄清每个学生的兴趣、接受能力、理解水平、个别差异,弄清每个班的整体差异和特点。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然后,才能“以学论教”“因材施教”,针对不同的学生应有不同的教学方法,针对不同的学生准备不同的问题。
3.钻研教法。
教法应建立在学生学法的基础上,同时结合教材、学生的特点,从教学法的体系中优选出上好一堂课的教学方法。实际上,不管什么方法,都应立足于“以教师为主导、以学生为主体”的原则,寓教于乐,让学生在愉快中接受知识、掌握知识。在教学手段上也应该多种形式并进,传统和现代手段相结合,目的是使学生直观、形象、生动地掌握好科学知识,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同时懂得怎样才能学好科学的方法。要多做实验,多用投影片、板画、示教板等,做到课堂上演示效果良好,不出差错,以达到激发兴趣、直观教学、轻松学习、减负增效。
4.精心准备练习。
传统教学中老师搞题海战术的很多,布置作业没有选择性,不管是有用无用、是否重复等,布置了一大堆,学生苦不堪言,穷于应付,事倍功半。我认为要减负,就必须精选习题,精心琢磨,自编自拟。这样的练习目的性更强,减负效果更明显。
当堂作业是减负增效的重要措施,能真正地反馈学生掌握和应用知识的程度。同时为了真正做到减负增效,要尽量留一些课堂时间(一般5-10分钟)给学生用来完成作业。要巡视、察看学生当堂作业情况,获得正确的反馈并及时纠正学生错误的认识,学生也会最大限度地自己开动脑筋考虑问题,独立完成作业,真正做到“做有成效”。认真批改作业和及时评讲、辅导,是减负增效的重要环节。要及时批改课堂作业,决不拖拉,以获得及时的信息进行评讲和纠正典型错误。倘能长期坚持这样做,定能形成良好的学习风气,定能大面积提高教学质量。
三、上好每一堂课是减负增效的关键
备好课是上好课的充分条件,备好课不等于能上好课。备课中的主角是教师本身,而上好课的主角是师生双方。上好课除了课前的充分准备以外,课堂上要把握好以下几点:
1.课堂教学的原则要体现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
在课堂上应师生互动,且动而不乱。教师要加强课堂组织教学,注意双边活动来引起学生注意。上课要做到明白、准确、新颖、生动,启发学生积极思考,使学生处于良好的学习状态。试想,教师上得很认真,学生不积极参与、不认真听讲,有何效率可言?
2.教学手段灵活多样、综合利用。
任何事物都应一分为二地看待,我们一方面要适当地应用现代教学技术,另一方面我认为更不能忽视传统教学手段的继承和创新。
在有限的一节课时间内,运用辅助工具不是越多越好,而要恰到好处,绝不能搞花架子。运用好的教学手段,能启发学生独立思考,发展智力,而不能把它们变成课堂教学上的娱乐,或分散了学生对学习知识的注意力。要把现代化教学手段和传统的教学手段结合起来,把教师的演示方法和学生实验有机地结合起来,“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教学生学习科学的方法,如观察、实验、形象演示与逻辑推理相结合,教师点拨等等,并长期成为一种教学思路,贯穿于每节课堂教学,让学生真正地变“学会”为“会学”、变“死学”为“活学”。
论文作者:张春梅
论文发表刊物:《教育学》2018年12月总第161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1/3
标签:学生论文; 作业论文; 教师论文; 课堂论文; 上好论文; 教学手段论文; 知识论文; 《教育学》2018年12月总第161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