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麻后躁动老年患者在复苏室内的护理论文_康显珍

全麻后躁动老年患者在复苏室内的护理论文_康显珍

康显珍

(第二军医大学附属长征医院麻醉科 上海 200003)

【摘要】目的:观察全身麻醉后老年患者在复苏期间的躁动状态,分析可能出现的原因,给予相应的护理措施。方法:按设定标准入选86例术毕躁动老年患者,记录其一般情况,观察其躁动表现,采取相应的护理方法。结果:全身麻醉后老年患者出现躁动的原因大致有拔管刺激、低氧血症、疼痛、导尿管刺激、心理因素这5点。施以相应的护理措施,可以防止躁动引起的并发症的发生。结论:全身麻醉后老年患者进入复苏室期间,发生躁动的情况较多,原因复杂,应及时观察分析,给予及时正确的护理处理,保证复苏期间的安全。

【关键词】全身麻醉;躁动;老年患者;复苏室;护理

【中图分类号】R473.6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2095-1752(2015)10-0258-02

全身麻醉停止到患者完全清醒期间,患者在未完全清醒的状态下可能出现躁动不安,挣扎扭动等问题,可能导致各种引流管及导管扭曲脱落,可能造成伤口裂开、渗血、窒息。甚至翻身滚落床下、骨折、组织挫伤等。尤其是老年患者发生躁动的危险性更高,躁动原因各有不同。老年患者的机体各项机能较差,各个组织及器官的生理机能和储备力不足,应激反应及免疫反应较差,还常常合并呼吸系统、心血管系统等重要脏器的并发症,使手术及麻醉风险成倍增加[1]。为了保证围术期的患者的平稳过度,需要在麻醉后的复苏室内进行一段时间的观察,一般是1~2小时,如果患者的情况比较特殊,可以适当延长复苏的时间。现将对2014年1月至2014年8月复苏室中的86例老年躁动患者进行护理及观察的情况报告如下。

1.临床资料

排除标准:明显的呼吸道感染病史者,手术时间小于1小时者,围术期发生误吸,术后昏迷者。入选86例术毕躁动老年患者,其中男54例,女32例,年龄65~98岁。术前均无神经精神类病史,神智清楚,可以较为流利对答。其中合并高血压68例,糖尿病23例,心血管病史46例,慢性通气障碍25例。其中前列腺癌根治术18例,膀胱癌根治术14例,髋关节置换术19例,全子宫切除术14例,胃癌根治术12例,直肠癌根治术9例。均采用静吸复合气管内插管全身麻醉,梳篦拔管后送复苏室,平均复苏时间79min。患者复苏结束后,均安返病房。

2.护理

2.1 复苏室一般护理

记录患者的出入量。保证患者的静脉通路通畅,对输入的液体名称、输入量、输入的时间进行记录;记录尿量,尿的颜色。将患者的详细情况汇报医生,使其在危急时刻有明确的判断。严格观察生命体征的变化情况,在复苏室内立即给予氧气吸入,连接心电图、无创血压、指端氧饱和度探头等导线,观察心律、血压、脉搏氧的变化。观察呼吸道是否通畅,有无分泌物,双肺的呼吸音是否正常。记录自主呼吸频率、呼吸时的潮气量。观察患者皮肤黏膜的颜色。积极根据情况处理低氧血症、低血压、心动过缓、心律失常等围术期的问题。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2.2 躁动的老年患者的特殊护理

2.2.1拔管后引起躁动的护理 老年患者各个器官的功能发生退行性的改变,肝脏功能下降可能导致麻醉药物在体内的代谢缓慢,而肾脏功能的下降使机体对药物的排泄过程缓慢,造成麻醉药物在体内的长时间蓄积,所以老年患者经常会发生苏醒延迟,或者在苏醒过程中呼吸功能恢复慢,大脑皮层还处于抑制状态,在拔管或者搬动过程中出现躁动,观察组中12例出现拔管及运送至复苏室时躁动。这时应预防性的应用制动带,固定患者的上下肢及身体,防止躁动引起患者的伤口裂开,引流管脱落等问题。同时尽快给予吸氧,床旁监护等。

2.2.2复苏期间低氧血症引起躁动的护理 复苏室期间发生最多的就是低氧血症,在老年患者发生率更高。如果发生舌后坠、呼吸遗忘、喉痉挛等呼吸抑制情况,为比较安静的状态,一般不会发生躁动。如果患者清醒,但是体内氧耗过多,而供氧不足,老年患者可能会有严重的濒死感,发生强烈的躁动。护理人员需快速报告复苏室医生,快速判断是否低氧血症引起的躁动,最直接的是观察指端氧饱和度,进行动脉血气分析,根据分析结果来判断是否存在低氧血症。在原因未明前,需充分供氧,必要时给予一定的镇静药物,缓解躁动状态。观察组中2例出现因低氧血症造成躁动。

2.2.3疼痛引起躁动的护理 在复苏室中有一半的患者因伤口疼痛,或者腹腔镜手术后腹胀疼痛而发生躁动不安,难以安静配合。这时应与患者充分交流,判断其意识状况,如意识清楚,可以明确指出疼痛来源,可以汇报给复苏室医生,给予一定剂量的镇痛药物。用药后及时观察疼痛缓解情况,及呼吸是否抑制,心率血压变化是否正常。如有异常,及时汇报给医生进行处理。观察组中有34例患者诉说疼痛,并烦躁不安。

2.2.4导尿管刺激引起躁动的护理 在长时间的手术中,常需要留置导尿。老年患者因手术放置导尿管更为普遍,在这部分患者中,有很大一部分的患者会因为导尿管的刺激征而躁动,患者会要求拔出导尿管,或者反复要求从转运车上下来小便。患者在导尿管刺激未能解除的状态下,可能会从转运床上坐起、翻身、大喊大叫、呻吟等,过激者会自行拔出导尿管,可能会造成严重尿道损伤[2]。对于这部分的躁动患者,需要反复的解释,加强巡视,安慰患者。如果躁动状态持续,可以请示复苏室医生,给予少量的镇静药物,使其安静,防止对自身的损伤。在给予镇静剂苏醒后仍躁动迹象者,应该适当制动,以防对静脉留置、伤口等损伤脱落。观察组中有52例患者在导尿管留置下要求小便,或者要求拔出导尿管,或者躁动时试图自行拔出导尿管。

2.2.5心情紧张引起的躁动 患者在麻醉苏醒期,处于陌生环境,清醒时不能见到亲人,可能会引发心理不适应[3]。部分老年患者在清醒后会一直要求离开复苏室,但对其他问答置之不理,血压及心率均有上升。这种情况可能就是紧张引起,应该对患者进行疏导安慰,告诉患者手术已经结束,需要在复苏室进行一定时间的观察,确定暂时无危险发生时,才可以回到自己所属的病房或者进行其他进一步的安排。也可以核对患者的姓名等基本信息,鼓励患者交流以缓解紧张情绪。

对以上全身麻醉后老年患者的观察,可以发现复苏室内老年患者的躁动发生率不低,造成的伤害较大,应实时观察,加强巡视,及时发现躁动的出现,予以及时有效的处理,保证老年患者平稳度过麻醉复苏期。

【参考文献】

[1] 钟泰迪.麻醉苏醒患者的管理[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2003: 22-57.

[2] 白蓉.麻醉复苏室患者躁动的原因及护理体会[J].昆明大学学报,2012,12:171-172.

[3] 谭明韬,徐美燕,焦莲萍.术前心理干预对全麻患者苏醒期躁动的影响.中国误诊学杂志, 2005,5(10): 193-194.

论文作者:康显珍

论文发表刊物:《医药前沿》2015年第10期供稿

论文发表时间:2015/7/22

标签:;  ;  ;  ;  ;  ;  ;  ;  

全麻后躁动老年患者在复苏室内的护理论文_康显珍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