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提高初中数学中的创新思维与能力论文_夏玲

如何提高初中数学中的创新思维与能力论文_夏玲

湖北省武汉市钢城十一中 夏玲

摘要:初中生富有想象力,教师应针对学生的年龄和兴趣开展教学活动,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将他们的思维拓展开来,提高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达到教学目的。

关键词:初中数学;创新思维;提高措施;实施策略

一、构建创新教学氛围

创新需要提供有利于进行创新活动的良好氛围。从传统教学来看,主要是采用教师讲、学生听,教师问和学生答的模式进行教学,学生只是被动地接受知识,往往注重答案的统一,而忽略学生的思维过程,不注重学生发散思维和求异思维的培养。因此,在新课改理念下,教师应该树立促进学生创新思维发展的新观念,切实为学生创新思维的锻炼创新宽松和谐的氛围。教师应该鼓励学生大胆地思考,敢于发表自己的见解,不迷信与教师,也不担心自己的答案错误而被老师和同学嘲笑。教师应该从鼓励、帮助学生的角度出发,在学生思考过程中,给予必要点拨和启发,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能够展开思维的翅膀,任意翱翔在数学的天空中,从语言和表情上,给学生一种平易近人和轻松愉快的感觉,为学生创新思维的激活提供良好的氛围。譬如,在教学等腰三角形的相关知识时,为了让学生正确地理解等腰三角形的定理,教师可以这样导入新课:“前面,我们一起学习了三角形的知识,很多同学都学得非常不错,让我们一起应用已经学过的知识,探讨等腰三角形为什么两个底角相等的问题吧!”“我们、大家”这些词语,在无形就缩短了实施的心灵距离,让学生感到自己与教师是处于平等的地位。“让我们一起探讨吧”一句富有感知力和鼓动力的话语,能够有效地激活学生的思维,在这样宽松的环境,学生就能够抛弃各种顾虑,让思维自由驰骋,各种创新的思维也就自然而然的被激活了。

二、鼓励学生质疑

质疑是一种创造性的思维活动,世界上的科学成就和创造发明都是从批判性质疑开始的,敢于对教师的讲解质疑,对课本内容质疑,并用于通过实践来加以求证,是具有创新思维的学生所必备的素质。所以,数学教师要努力创造求异的课堂情境,在教学过程中多给学生提供表现自我的机会,不仅鼓励学生多思考、多提问,而且无论所提问题质量如何,都应该及时的给予支持和肯定,进而让他们敢于质疑、乐于质疑。比如,当问题提出之后,教师可以让学生选择自己感兴趣的问题,组织小组讨论、班级讨论,并给他们发表自己看法和意见的时间与空间,让课堂真正成为学生施展才能的舞台,切实保证初中数学创新教育目标的顺利实现。

三、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首先,应该纠正学生心理的旧观念,数学并不是枯燥乏味、重复计算、毫无实际用途的知识,而是让学生充分意识数学的魅力所在。其次,我们可以采用多种手段提高学生学习兴趣,学习兴趣的养成是靠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共同完成,只有这样,足额生才能做到全方位的兴趣养成。让学生充分参与到教学活动中来,真正成为课堂的主人,由此展开想象的翅膀,发挥创新思维,形成自己独立思维的模式。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第三,培养学生形成完整的学习体系,由兴趣学习坚持为终身学习,由被动学习转为探索学习;教师应提供给学生创新学习的平台与机会,帮助其完成这一最终目标。

四、因材施教,分层教学

由于先天遗传或者后天努力程度不同,不同学生之间的数学水平是不一样的,因此,为了更好地培养学生的数学创新思维,在初中数学课堂上,教师应该积极地开展分层教学,努力培养不同数学水平的学生不同的数学创新思维。在初中数学教学中开展分层教学,不仅有利于更好地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还能有效地提高数学教学效率,全面地提高学生的数学水平。

五、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

良好的学习方法和学习习惯是创新能力发展的重要保证,在学习中必须让学生学会观察、学会记忆、学会思维,才能真正把握科学的学习方法,提高学习质量。老师在传授知识的同时要注重数学思想方法的教育,把常用的而课本中又没有专节专门讲述的推理论证及处理问题的思想方法(如演绎法、归纳法、类比法等)适时适度地教给学生,尽力帮助学生构建起一个包括数学思想方法在内的完整的数学知识结构体系,这有益于提高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及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著名数学家哈尔斯曾说过:“最好的教学方法不光是讲清事实,而应该是激励学生去思索,自已去动手。”传授知识是我们教学重要目的之一,但不能算是最重要的目的,我们的任务应该是在传授知识的过程中努力培养学生的能力。数学教学在传授知识的同时一直是强调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使我们培养出来的学生具有自我再学习、应用和创造的能力,以适应时代的要求。

六、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

在初中数学教学实践中,在加强学生创新思维培养的同时,要发挥以点带面的作用,通过把数学知识应用到实践中的锻炼,做到理论联系实际,有效促进学生综合素质的全面提高。树立整体教育观念,注重学科间的配合,教师要想方设法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观能动性,以严谨的数学思维为基础,有效促进各方面能力的提高。为促进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教师需要以极大的精神投入和超越课堂教学时空限制的全面付出实现。教师可利用文化理念的支持,与学生共同开发多种多样的教学实践活动,有时需要和社会相关单位协调完成。虽然看起来繁琐,但这样对加强素质教育,提高学生数学知识的应用能力,强化数学教学效果有很大作用。

总之,创新精神和创造性思维的激发与培养,需要教师不断学习现代教育理念,依托课堂这个教学的主战场,以全体学生发展为目标,调动各种积极有利因素,营造轻松愉悦的学习创新氛围,采用适合每个学生学习的教学方法,激发学生思维活力,弘扬学生独特个性,让学生创新精神和创新思维之花开得鲜艳而繁茂,最终结出丰硕的果实。

参考文献

【1】黄文华.浅谈初中生数学创新思维能力的培养[J].中学时代,2012(6):25.

【2】施建伟.浅析初中数学教学中学生创新思维能力的培养[J].考试周刊,2011(24).

论文作者:夏玲

论文发表刊物:《现代中小学教育》2019第2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4/8

标签:;  ;  ;  ;  ;  ;  ;  ;  

如何提高初中数学中的创新思维与能力论文_夏玲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