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外创业研究综述与分析_创业论文

国外创业研究综述及分析,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国外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创业活动或创业现象是人类较早的实践活动之一,但只是20世纪后期才引起了人们的关注和取得了重大进展,使创业活动成为学术界的热点之一。到上世纪90年代中期,“创业研究在学术研究中随处可见”。①本文通过从四个方面梳理和分析国外近三十年创业研究成果和动态,旨在为我国刚刚起步的创业研究工作提供借鉴意义。

一、关于“创业”和“创业者”概念的定义之争

创业者及其创业活动是创业研究的对象。因此,创业研究是从对“创业”以及“创业者”概念的定义开始的。英文中表示“创业”概念的有两个单词: “entrepreneurship”和“venture”。但“entrepreneurship”的最初字面意思是“企业家精神”或“企业家活动”,“venture”一词通常也是指“风险”。这两个单词的最初字面意义都不是“创业”之义,是人类的创业实践活动使它们有了“创业”内涵。由于“entrepreneurship”和“venture”最初的字面意义在新形势下已经扩展和延伸,导致了它们的含义变得十分宽泛,以至于学术界至今对创业概念的解释仍各持己见,没有人给出一个反映创业全貌的完整概念。Shane和Venkataraman认为“在建构创业研究领域的概念框架中,存在的最大障碍也许一直就是定义的问题”。②

国外研究者对创业概念的定义很多,有的定义基于创建新组织和开展新业务活动;有的定义基于识别和捕捉创业机会;有的定义基于创业家个性与心理特质。Low和Macmillan建议,为了使各学科、不同领域的研究者在最宽泛的层面上有一个总体目标和对话平台,应该有一个共同的创业定义。他们提出的创业定义简单明了,认为创业就是创办新企业③。Singh持有相同的观点,认为创业需要建立一个新企业④。但是,德鲁克认为仅仅是开张一家“既没有创造出新的令人满意的服务,也没有创造出新的顾客需求”的熟食店,这种没有创新的企业创建活动不是创业⑤。Timmons认为创业已经超越了传统的创建企业的概念,在各种形式、各个阶段的公司和组织中都存在创业活动,并提出了一个很宽泛的创业定义:创业是一种思考、推理和行动的方法,它不仅要受机会的制约,还要求创业者有完整缜密的实施方法和讲求高度平衡技巧的领导艺术⑥。Shane和Venkataraman也提出了基于创业机会的广义定义:作为一个商业领域,创业致力于理解创造新事物的机会是如何出现并被特定个体所发现或创造的,这些人如何运用各种方法去利用或开发它们,然后产生各种结果⑦。

面对学术界对创业概念的定义分歧,不少学者试图通过归纳这些定义得出一个综合的概念。Gartner通过使用德尔菲法对创业的概念进行了探究,结论认为创业概念的涵义包括创业家的个人特性和创业的行为结果两个方面。创业家个人特性包括人格特征、创新性、独特性、开拓新事业和谋求发展;创业行为结果则被理解为价值创造、追求利润、成为企业所有者和管理者以及创建组织⑧。Morris总结了欧美地区创业核心期刊文章和主要教科书中出现的77个创业定义,通过对这些定义内容中关键词出现的频率揭示了创业的内涵。在77个定义中,出现频率最高的关键词是:开创新事业,创建新组织;创造资源的新组合,创新;捕捉机会;风险承担;价值创造⑨。

由于对创业概念的定义存在分歧,作为创业主体的创业者概念的定义也自然存在分歧。比较狭窄的定义是把创业者视为创办新企业的人。但也有研究者从广义上把创业者视为发现和利用机会,负责创造新价值过程的人。这样,创业者不仅仅包括新创企业的创办人,也包括现有企业中具有创业精神的企业家,甚至包括在各种非营利机构和社会组织中具有创业精神的活动家。

国外学术界对“创业”和“创业者”概念的定义分歧,本人认为这是创业研究过程的一个必然现象。创业研究是一个多学科交叉的领域,来自不同学科背景的学者从各自的研究视角来探视创业这个复杂的现象,必然产生对创业概念的不同解释。比如,经济学家强调的是创新、风险和信息;心理学家强调的是创业者的个性心理和认知特性;管理学家强调的是资源组织和价值创造。但是,尽管学术界对创业概念的涵义有不同解释,仍然没有影响学者们在创业研究中的对话交流,更没有使创业研究止步不前。相反,在一个宽泛的创业概念下,学者们可以在一个更自由的想象空间里研究创业现象,有力地推动了创业研究向纵深发展。何况不同学者对创业定义的表述虽不同,但对其本质内涵的理解是基本一致的,即创业活动强调创新、把握机会、组织资源、承担风险、价值创造。本人认为,随着创业研究的不断推进,尤其是随着更多不同学科领域的学者参与创业研究,必将出现更多的创业和创业者概念定义。当然,也会有很多学者试图融合各种定义,提出综合的定义,但这将是一件比下定义更棘手的事情。

二、关于创业研究的焦点和成果

20世纪80年代以来,作为管理学研究的前沿理论之一,创业研究取得了巨大进展。本文具体从创业主体、创业过程、创业环境以及它们三个要素的交集区域四个方面来论述国外学者的研究成果。

1.创业主体层面的研究。

创业主体层面的研究关注的是创业个体或团队的特征及其认知行为、智力资本,不同类型的创业者以及创业者与非创业者之间的比较等问题。随着创业概念的延伸和扩展,创业主体层面的研究视角从个体或团队创业,到关注公司创业、非营利组织和公共机构创业以至社会创业。

对创业个体或团队,早期研究集中在谁是创业者以及创业者的基本职能、个性特征、行为特征等问题。因为创业家与企业家之间的渊源关系,这种研究可以追溯到传统经济学里的企业家理论。法国经济学家Cantillon把“Entrepreneur”一词引入经济学,把创业者视为商品购销过程中市场风险承担者。古典经济学家萨伊提出劳动、土地和资本三种生产要素的投入者分别得到工资、地租和利息,而企业家作为协调者按市场价格支付各种投入要素的报酬,其自身的报酬是企业剩余。奈特(Knight)认为,企业家应该是那些在不确定的环境下承担风险并进行决策的人,其报酬就是产出的市场价格与固定支付之间的差价⑩。熊彼特(Schumpeter)1934年认为,企业家的职能就是实现创新,引进生产要素的“新组合”。

20世纪六、七十年代后,学者们从心理学、行为学、社会学等角度分析了创业者的个性心理特征,进而分析其认知行为。有的学者从心理学角度认为创业是创业家特有的一些个性特征或行为,他们试图通过对创业家心理特征和功能方面的描述来解释创业现象。Kirzner提出了一个描述创业者心理认知特征的术语——“Alertness”(“创业机敏”,国内也有人译作“敏感”、“洞察力”或“警觉”),认为创业者具有一般人不具有的能够敏锐地发现市场机会的“Alertness”(11)。Shave和Scott强调了创业的社会认知理论和归因理论的重要性(12)。还有的学者从外部环境来研究创业者个人的社会网络问题,Woodward认为创业者个人的社会网络可以帮助他在建立和发展企业过程中获得充足而及时的资源,因此成功的创业者往往花费大量的时间去建立个人的社会网络以帮助新创企业的成长(13)。Shane从认知科学的角度研究创业者存储和使用信息的心智结构,从而说明其创造力和机会识别的基础(14)。Sternberg提出成功创业者需要实践智能、分析智能和创造智能。创造智能可以产生新想法,实践智能找出实施这些想法的途径,分析智能来评价这些想法,并决定他们是否值得去做(15)。

但是,从心理学的角度研究创业者的个性心理特征一直存在两种截然不同的观点,一些学者如Schere和McClelland等认为创业家普遍具有共同的个性与心理特征(16)(17)。而另一些学者认为创业家个性与心理特征与其创业决策之间没有必然联系,如Sexton和Bowman(1985)实证研究得出了成就需要与创业决策之间没有必然联系的结论;Gartner观察到创业家之间的差别和创业家与非创业家之间的差别一样多。由于社会心理学领域的创业研究令人失望,Baker和Obstfeld得出结论,20世纪90年代以前心理学领域就成功创业家个性与心理特征所共同作出的种种研究并没有生产有价值的观点(18)。同样,社会学领域的研究也不能说明为什么在相同的社会文化背景下创业家的特征和创业行为方式会千差万别。

随后,因为“创业”概念延伸到了己有公司、社会组织、非营利机构等,学术界对创业主体的研究也从个体层面延伸到群体、组织、社会活动家等多个层面。其中,理论界对组织层面的创业,即公司创业或内部创业(corporate entrepreneurship,简称CE)予以了高度关注。1983年Miller提出了公司创业的概念,并对公司创业作出了定义(19)。随后,公司创业受到管理学界的关注。Chandler和Lyon 2001年分析了创业研究层面的统计数据,他们对9个创业期刊1989—1998年十年内发表的416篇文献进行了分析,其统计结果表明,35%的文献是从企业家层面进行创业研究的,53%的文献则是从公司层面进行创业研究的。因此,创业主体层面的研究焦点已经从创业家个人的研究转变到对公司层面创业行为的研究上。理论界普遍认为,作为一个创业型企业,必须能够不断培养及利用内部创业家(intrapreneurs),持续从事产品或过程创新,用来提高和维持公司的竞争地位。

总之,创业者特征和功能的研究已经成为创业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但是,由于学术界通过创业主体层面的研究没有归纳出一个普遍接受的创业者个性心理特征的描述,从而难以揭示创业活动的本质,使得学者转而研究创业活动的行为本身,以创业过程和创业环境为导向的研究成为趋势和主流。

2.创业过程层面的研究。

20世纪90年代以来,创业过程成为创业研究的焦点。学者们试图归纳创业过程的理性成分,论证创业过程的一般规律,揭示创业现象背后的真正法则。Gartner认为创业的本质就是建立新组织,对创业家的研究仅仅只是创建新企业这个复杂过程的一部分。他认为,发现谁是创业家并不重要,重要的是研究创业家在做什么。一个创业过程包括了与捕捉机会和创建新组织相关的所有动态过程,即机会的识别、商业概念的定义、资源的评估和获取、新组织的创建和对新业务的管理(20)。Low和MacMillan(1988)认为谁在创业,创业者有什么个性和心理特征并不重要,重要的是创业行为是什么,创业者是如何完成创业行为的,即从环境和创业过程为导向来探询创业活动本质。Gartner和Reynolds提出创业过程包括商业计划成为现实企业组织过程中的所有事件(21)。Timmons(1999)强调创业是一种思考、推理和行为过程,这种行为过程是机会驱动、注重方法和与领导相平衡。Shane和Venkataraman(2000)认为创业过程是围绕机会识别、开发与利用的一系列过程。

对创业过程理论模型的探讨,大致遵循了由侧重复杂性的理论模型过渡到注重动态性的理论模型,最后强调动态性和复杂性融合的理论模型的内在逻辑。复杂性的理论模型侧重创业过程的构成要素及其相互作用关系,其代表是Gartner(1985)提出的构成创业过程的四个关键要素:个人、环境、组织和创立过程。William(1997)改进了Gartner的模型,从新企业成败影响因素的角度提出创业过程模型由人(people)、机会(opportunity)、环境(environment)、风险与报酬(risk and reward)等要素构成。

具有代表性的侧重动态性的创业过程理论模型是Holt与Olive(2001)构建的理论模型,这种创业过程理论模型结合企业生命周期理论来探讨创业过程中相关活动的逻辑顺序。Holt(1992)从企业生命周期出发,认为创业过程会经历四个阶段:创业前阶段(pre-start-upstage)、创业阶段(start-up stage)、早期成长阶段(early growth stage)、晚期成长阶段(later growth stage)。他还提出了各阶段不同的活动内容与重点:在创业前阶段,创业者应做好创业计划及前期工作,包括筹集资金与创建企业;在创业阶段,创业者需要确认企业的市场定位,为确保新企业存活而进行适当的调整;在早期成长阶段,创业者必须应对市场、资金与资源使用方面的变化;在晚期成长阶段,创业者应构建专业管理体系,以提高企业的活动效果与效率(22)。Olive(2001)从个人事业发展的角度,将创业过程区分为八个阶段:决定成为创业者;精选创业机会;进行初步分析;组建管理团队;制定创业计划;拟定行动计划;早期的运营和成长;取得个人与公司的成功。

针对创业过程,不同学者从各自的角强调了不同内容,但创业过程研究中创业机会是最受关注的范畴。Venkataraman认为研究如何识别和捕捉商机比创业家职能和特征研究更有意义、更有成效,创业研究是“考察什么人通过何种方式去发现、评价和利用创造未来商品和服务的机会”。他还提出创业机会转化为市场价值的方式有两种:一种是创建新公司;另一种是把创业机会出售给现有企业(23)。创业机会范畴从对市场和环境的研究演化而来,学者们围绕着创业机会是如何产生和存在的;机会的构成和影响因素有哪些;政治法律、社会文化、技术等外部环境的变化如何创造或者限制了机会;创业者如何与创业机会相结合等等问题展开了富有成效的研究。有的学者用认知属性作为分析工具,认为对同样的事件,由于认知属性不同,有人把它看作机会,而另一些人把它看作风险。有的学者从社会关系的视角,认为一些人拥有社会资本而获得了信息,而另一些人则没有。还有的学者利用机会成本的分析概念,认为由于搜索信息的成本不同,进而产生了在发现和开发机会上的差异。

Shane和Venkataraman(2000)认为影响机会识别的因素有两个方面:一是识别机会所必须拥有的预先信息;二是评估机会所必需的认知特性。由于不确定性的存在,创业决策不可能是一个最优化的过程。成功地发现并利用创业机会是由机会本身的特性和企业家所拥有的创业信息与认知能力共同决定的。

Kirzner(1973)认为创业机会存在于对新产品、新原材料或新管理方法的探索和创造之中,任何时候,只有一部分人能发现存在的机会。Kirzner(1997)还提出市场经济中价格机制不能充分达到均衡,这种非均衡导致的不确定性和不完全信息为创业家留下了机会空间。创业机会之所以存在,是由于人们拥有的信息不同,拥有优质信息的人发现了机会,拥有劣质信息的人失去或不能识别机会。

3.创业环境层面的研究。

创业环境研究范畴关注的是在一定的生态、文化、经济或市场要素的基础上,促进或抑制创业活动的影响变量。关于解释创业环境与创业关系的理论主要有两种:一种是资源依存理论,另一种是种群生态学理论(张健等,2003)。资源依存理论认为,组织不可能从内部生成所有的必要资源,所以任何一个组织都处于与环境因素相交易的关系。Moyes等人认为新企业的创建、生存和发展与其获取可预测的、稳定的必备资源的能力直接相关(24)。种群生态学以组织群落为分析单位,通过检验新创企业的“出生”和“死亡”率来研究进化和选择。Specht认为,组织的生存和发展不仅依赖于必要资源的可获得性,而且也与取得合法化和具备市场竞争能力密切相关(25)。

Gnyawali和Fogel指出,外部环境对新创企业的生存和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影响力。创业环境是创业过程中多种因素的组合,这个组合包含五个纬度:政府和规程、社会经济条件、创业和管理技能、创业资金支持、创业的非资金支持。因此,政府、企业家和社会各界都要为促进创业发展创造良好的环境(26)。有的学者从社会学的角度比较了不同社会文化背景下的创业特征,如Ohe等人和Suzuki等人比较了美国硅谷与日本不同的社会文化与商业环境对创业活动的影响。有的学者研究和概括了影响公司创业的内部环境,如Morris和Kuratko指出影响公司创业的内部环境变量包括组织结构、控制体系、人力资源管理、企业文化等(27)。

在国际创业研究领域富有盛名的全球创业观察(Globe Entrepreneurship Monitor,GEM)提出了解释经济增长机制的理论模型,这个模型的核心部分提出了创业活动促进经济增长和创业就业的传导机制,并详细介绍了创业环境的九个条件,即金融支持、政府政策、政府项目、教育和培训、研究开发转移、商业环境和专业基础设施、国内市场开放程度、实体基础设施的可靠性、文化及社会规范。通过对这些环境因素的观察分析,GEM报告从1999年开始每年都对参与国家或地区的创业环境进行评分排名。

4.创业主体、创业过程、创业环境三个要素交集区域层面的研究。

Busenitz(2003)等人通过对美国1985—1999年有关创业研究的97篇重要文献的具体统计分析发现,创业研究主要集中创业机会、创业个体或团队、创业环境以及组织模式等单一要素上,各要素之间交叉区域研究的文献很少。他们认为,动态环境下创业者、创业机会和创业组织模式等变量的交叉研究将成为创业研究的发展方向(28)。Harrison和Leitch也早就对这种研究视角提出了批评,他们认为只关注单一维度给人一种“累积性的碎片”的感觉,并不能令人信服地解释复杂的创业活动规律(29)。

于是,有的学者考察和讨论了各要素之间的关联性,提出了一些融动态性与复杂性于一体的创业过程理论模型,这些模型试图识别创业过程的内在机理与规律。其中,最具有影响力的理论模型是Timmons模型与Christian模型。Timmons(1999)提出创业过程是创业机会、创业团队和资源之间适当配置的高度动态平衡过程,创业机会、资源与创业团队是创业过程的关键构成要素(见图1)。

图1创业过程的Timmons模型

资料来源:Timmons,J.A.,New Venture Creation:A Guide to Entrepreneurship [M].Illinois,Irwin,1999.

创业初期,关键是机会的挖掘与选择,此时创业团队的决策重心在于迅速整合资源以抓住创业机会;随着新企业的创立与成长,资源日渐丰富,企业面临更复杂的竞争环境与市场环境,创业团队的决策重心转向合理配置资源以提高资源使用效率,构建规范管理体系以抵抗外部竞争与不确定性等活动。

Christian(2000)提出了基于创业者和新企业互动的创业过程理论模型,认为创业者与新企业是创业过程的关键构成要素,创业过程实质上是在外部环境作用下的创业者与新企业紧密互动过程(30)。

总之,近30年来国外创业研究涉足的研究内容非常广泛,初步取得了一些成果。1987年美国管理学会将创业研究作为一个单独的领域正式纳入了管理学科,同年《Journal of Management》正式开辟创业研究专题。《Journal of Business Venturing》和《Entrepreneurship Theory and Practice》,这两份杂志已成为公认的创业研究的重要期刊。

与创业研究相辅相成的是,国外的创业教育也已经相当普及和完善。例如,美国的创业教育已经形成一个较为完善的体系,几乎涵盖了从初中、高中、大学本科直至研究生的正规教育。在美国商学院,创业学普遍成为工商管理硕士的主修或辅修专业,哈佛大学和宾州大学从20世纪90年代中期开始培养有关创业方向的工商管理博士。不仅如此,在工程学院、护士学院甚至艺术学院都开始开设创业学课程。

三、关于创业研究的框架和理论体系

尽管学术界对创业活动的研究十分活跃,创业管理理论得到长足进展,但创业研究毕竟是一个新的学术研究领域,创业研究仍处在解释性阶段。Busenitz等人也认为创业研究还没有形成一个相对统一的分析框架,还没有形成累积性的学术成果,也还没有发展出一个有别于其它领域的真正意义上的创业理论(31)。当然,创业管理理论能否成为一个独立的研究分支,也存在分歧。一种观点认为,创业作为一种复杂的现象,很难发展成为一个研究问题明确、研究焦点一致的独立学科领域,创业研究更应该为经济学、心理学、管理学等学科提供一个共同发展的平台。另一种观点认为,创业研究要发展其独立的理论体系,建立一套独特而规范统一的能够解释和预测创业现象的概念框架。

从研究现实情况看,对创业活动的研究框架,来自不同研究领域的许多学者从不同的研究视角试图构建自己的理论体系,提出了非常有价值的概念框架结构模型。Gartner 1985年提出了个人、组织、创立过程和环境的创业研究模型;Low和Macmillan 1988年提出了创业研究一般可以从五个层面上展开:个人、团队、公司、行业和社会(区域和国家),并提出创业的成功受到来自不同层面因素的影响,仅仅从单一层面来研究创业是不够的,解释创业现象、发展创业理论还需要进行多层面的研究;Morris等人1998年提出创业研究需要从创新(Innovativeness)、承担风险(Risk-taking)、超前行动和认知(Proactiveness)三个纬度去把握(32);Timmons 1999年提出了机会、资源和团队实现动态平衡的研究模型;Christian 2000年提出了创业家与新事业之间互动模型,强调创立新事业、随时间而变化的创业流程管理和影响创业活动的外部环境是创业研究的核心。

在各种研究框架中,基于创业机会的研究框架开始引起了学者们的广泛的关注。Shane和Venkataraman认为机会是创业研究中其它学科没有涉及到的核心范畴。创业的本质就是发现和利用有利可图的机会,因而创业研究的焦点将是解释为什么存在创业机会,以及为什么它们在价值上有所不同。在他们基于创业机会的理论框架中,创业研究的三个基本问题是:创造商品和服务的机会为什么、什么时候以及如何存在?某些人(而不是其他人)为什么、什么时候以及如何发现并开发利用这些机会?创业者在开发创业机会时为什么、什么时候以及如何会有不同方式的行为?他们的基于创业机会的研究框架对推动创业研究产生了极大的影响(33)。Singh认为以往的创业研究缺乏清晰的边界和独特的变量,而创业机会应该成为创业研究领域的独特概念。Busenitz等人通过研究也指出,创业机会可能是创业研究的一个独立领域(34)。

Davidsson(2001)在Shane和Venkataraman机会分析框架的基础上,提出了创业研究包括的四个基本问题:1.创造新的或未来商品和服务的机会为什么、什么时候、如何以及为谁存在;2.个体、组织、区域、产业、文化、国家等分析单元为什么、什么时候以及如何发现并开发这些新的创业点子;3.创业者在开发这些创业点子的时候为什么、什么时候以及如何会采取不同的行为方式;4.针对不同的创业分析层次,开发创业点子的努力产生了什么结果或产出(35)。

把“机会”界定为创业研究的核心概念之一,有助于确立创业研究的范围,使创业研究成为一个独立的研究领域。因此,创业机会将是创业研究的焦点。而且,本人认为未来的研究不仅仅是认识和判断创业机会的好坏,而是要把对机会的研究与创业者、创业环境、创业过程、资源组织等方面研究结合起来,分析它们是如何交织在一起的,从而构建一个独立于其它领域的创业研究框架和理论体系。

四、关于创业研究的方法和趋势

在创业研究方法上,在大量经验研究方法的基础上,开始进行纵向研究,使用多元技术,提出了许多有价值的研究范式。如Low和Macmillan 1988年提出了创业研究者应遵循的研究范式,即目的、理论视角、研究焦点、分析层次、时间框架和方法论六方面的规范。这一方法有力地推动了创业管理研究。Shane(2001)提出基于信息概念的研究范式,认为信息在经济系统人群中的分布是不平衡的。由于拥有的信息异质,因而创业机会才存在并得到确认。既然一些人拥有别人没有的信息,因而在某种程度上总是存在一个可能产生利益的买卖资源的机会。基于信息概念的创业研究可以形成并利用共同的一般框架来解释创业过程的若干组成部分。

在创业研究中,学者们除了运用统计分析和计量经济研究方法外,由于创业是一个动态的过程,需要在方法论上进行复杂的动态研究和序列分析,因而使用了更复杂的计量经济工具、演化理论工具、实验设计方法等工具。比如,可利用随机模型发掘出尚未观察到的机会和个体的异质性;在对机会捕捉的研究中采用赫克曼选择修正。

至于创业研究的趋势,正如上文所述,创业研究的焦点正在从关注创业者本身和创业环境要素等单一层面,向创业过程系统中各要素之间如何联系和制约等多层面转变。因此,未来的创业研究将侧重于研究创业主体特性、创业环境因素、机会的识别和信息收集、资源的获取和组织、新企业成长模式和经营战略、创业活动结果的考核等因素是如何交织在一起。本人相信正如Shane(2001)所说的,创业研究将成为社会科学中一个独立的应用性领域,而且随着理论研究的不断深入和方法论上的不断完善,创业研究的学术成就不久将达到与主流社会科学和商科研究同等重要的地位。

注释:

①Shane,Scott A.2001,Where is Entrenpreneurship Research Heading? Key Note Talk on Conference on Technological Entrenpreneurship in the Emerging Regions of the New Milennium,Singapore June 28-30,2001.

②Shane,S.&Venkataraman,S.The Promise of Entrepreneurship as a field of Research [J].Academy of Management Review,2000,25 (1) :217-226.

③Low,M.B.,& MacMillan,I.C.Entrepreneurship:Past Research and Future Challenge[J].Journal of Management,1988 (14):139-161.

④Singh,R.,2001,A Common on Developing the Field of Entrepreneurship through the Study of Opportunity Recognition and Exploitation,Academy of Management Revew,26:20-12.

⑤德鲁克:《创新与创业精神》,张炜译,上海人民出版社2002年版。

⑥Timmons,J.A.,New Venture Creation:A Guide to Entrepreneurship [M].Illinois,Irwin,1999.

⑦Sane,S.&Venkataraman,S.The Promise of Entrepreneurship as a field of Research [J].Academy of Management Review,2000,25 (1):217-226.

⑧Gartner,W.B.1990,What are we talking about when we talk about entrepreneurship?,Entrepreneurship Theory & practice 18:15-18.

⑨Morris,M.H.1998,Entrepreneurship intensity:sustainable advantages for individual,organization,and societies,weqtport,Conn.Quorum.

⑩奈特:《风险、不确定性和利润》,1921,载于:普特罗、克罗茨那:《企业的经济性质》,上海财经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

(11)Kirzner,I.M,.Perception,Opportunity,and Profit:Studies in the theory of Entrepreneurship [M].Chicago:The 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1979.

(12)Shave,K.& L.R.Scott,1991,Person,process,choice:the psychology of new venture creation[J].Entrepreneurship Theory & Practice 16(2):23-45.

(13)Woodward,W.,1988,A Social Network Theory of Enrepreneurship::an Empriical study,PhD Thesis,University of North Carolina at Chapel Hill.

(14)Shane,S.2000.Prior knowledge and the discovery of entrepreneurial opportunities.Organizational Science 11(4):448-469.

(15)Sternberg,R.J.in press.Successful intelligence as a basis for entrepreneurship[J].Journal of Business Venturing.

(16)Schere,J.Tolerance of ambiguity as a discriminating variable between entrepreneurs and managers [M],New York:Academy of Management,1982,404-408.

(17)McClelland,D.C,Characteristics of Sucessful Entrepreneurs.In Keys to the future of American Business,Proceedings of the Third Creativity,Innovation,and Entrepreneurship Symposium [M].Framingham,MA U.S.Small Business Administration and the National Center for Research in Vocational Education,1986.

(18)Baker,W.E.,D.Obstfeld.Social Capital by Design:Structures,Strategies,and Institutional Context [M].In Corporate Capital Liability,edited by Roger Th.,A.J.Leenders and Shaul M.Gabbay,Kluwer,1999.

(19)Miller D.The correlates of entrepreneurship in three types of firms [J].Management Science,1983,29 (7):770-791.

(20)Gartner,W.B.,A conceptual framework for describing the phenomenon of new venture creation [J].Academy of Management Revew,1985,10(4):696-706.

(21)Gartner,N,Gartner,W.,Reynolds,Exploring Start-up Event Sequences [J].Journal of Business Venturing,1996,11:151-166.

(22)Holt,D.H.Entrepreneurship:New Vcnture Creation [M].New Jersey:Prentice-Hall,1992.

(23)Venkataraman,S.1997:The distinctive domain of entrepreneurship research:an editor s perspective,in J.Katz & R.Brockhous,Advance in Entrepreneurship,Greenwich:JAI Press.

(24)Moyes,A.& P.Westhead(1990) ,Environments for new firm formation in Great Britain ,Regional Studies 24(1):54-56.

(25)Specht,P H.1993,Munificence and carrying capacity of the environments and organizational formation [J].Entrepreneurship Theory & Practice 17(2):77-86.

(26)Gnyawali,D.R.& D.S.Fogel.1994,Environments for entrepreneurship development,Entrepreneurship Theory & Practice 18(4)43-62.

(27)Morris M H.,Kuratko D F.Corporate entrepreneurship [M].Harcourt College Publishers,2003.31-36.

(28)Busenitz,L.,West,G.P.,Shepherd,D.,Nelso,T.,Chandler,G.N.,& Zacharakis,A.,2003,Entrepreneurship Research in Emergence:Past Trends and Future Directions [J].Journal of Management,29(3)295-305.

(29)Harrison,Leitch.Discipline emergence in entrepreneurship:accumulative fragmentalism or paradigmatic science [J].Entrepreneurship,Innovation,and Change,1966,5 (2) 65-83.

(30)Christian Bruyat,Pie re-Andren Julien.Defining the Field of Research in Entrepreneurship [J].Journal of Business Venturing,2000,16:165-180.

(31)Busenitz,L.,West,G.P.,Shepherd,D.,Nelso,T.,Chandler,G.N.,& Zacharakis,A.,2003,Entrepreneurship Research in Emergence:Past Trends and Future Directions [J].Journal of Management,29(3)295-305.

(32)Morris M H.Entrepreneurial intensity:sustainable advantages for individual,organizations,and societies [M].Quorum Books.1998.17-45.

(33)Shane,S.& Venkataraman,S.The Promise of Entrepreneurship as a field of Research [J].Academy of Management Review,2000,25 (1):217-226.

(34)Busenitz,L.,West,G.P.,Shepherd,D.,Nelso,T.,Chandler,G.N.,& Zacharakis,A.,2003,Entrepreneurship Research in Emergence:Past Trends and Future Directions [J].Journal of Management,29 (3) 295-305.

(35)Davidsson,Wiklund.Levels of analysis in entrepreneurship research:current practice and suggestions for future [J].Entrepreneurship Theory and Practice,2001,25 (4):81-99.

标签:;  ;  ;  ;  ;  ;  

国外创业研究综述与分析_创业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