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当前,我国正在大力推进阳光体育运动建设,青少年是祖国的花朵、未来的接班人,然而优良的身体素质是一切工作的基石,应对青少年体质健康持续下降,青少年必须建立健康的体育行为和生活方式,增强自身维护健康的能力。基于这样的一个大背景,本研究以青少年体育发展现状、健康生活方式以及青少年健康体育行为培养办法为脉络,以青少年健康体育行为为研究对象,综合运用文献资料和数理统计的研究方法,从个人、家庭、校方三个维度入手,以“问题的提出——理论分析——对策研究”的思路展开研究。
关键词:青少年;健康体育行为;体育行为培养
1引言
随着社会的高速发展,物质生活的不断丰富,久坐、精神紧张、快餐文化已成为生活的常态,“文明病”、“富贵病”接踵而至。人们陷入了一种既追求更高生命质量,又难以摆脱不健康生活方式的矛盾之中。青少年的健康成长决定了整个社会是否可持续发展,他们是民族和世界未来的希望。如何使人和环境之间拥有更健康、更和谐的关系[1]让体育运动融入青少年的生活中,成为必不可少的生活方式,目的在于通过建立积极的健康体育行为,用以保持健康,减少疾病,提高生活质量。
2研究背景
2.1“健康中国”视域下青少年体育的“大健康观”
2016年8月19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卫生与健康大会上做了“把人民健康放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的重要讲话,总书记立足中国、立足当下、面向世界、面向未来,深刻剖析了健康在中国社会发展中的历史意义,设计了一幅共建共享的“健康中国”蓝图。因此,“健康中国”中的“健康”不仅指向人的健康,还指向实现人全面发展的全要素健康,有着全新而深刻的大健康内涵与中国内涵。[2]
2.2关于青少年健康生活方式的研究
青少年的学习成绩备受家庭、社会和学校的关注,学习成绩不仅是智力的反映,也受健康生活方式、心理状况、身体状况、家庭教养方式、父母期望等多因素影响[3]。近年来,由于学业负担不断增加和家长寄予巨大期望,青少年背负着过大的学习压力,学习压力会给青少年健康生活方式和心理健康带来不良影响[4_5];另外,随着电子产品的日益普及,青少年面对屏幕时间大幅增长,屏幕时间对青少年健康的影响已得到广泛研究[6]。
2.3国内外青少年健康体育行为研究进展
欧、美发达国家早在1979年就已经开始了青少年体育健康行动计划的实践性探索,其计划成功范例有:“总统挑战杯”[8]、“动起来”[9]、“5210计划”、健康公民计划、体育振兴基本计划、体育创新计划、健康改造计划、“塑造全新的你”、“运动是良药”、欧洲健康促进学校网络计划以及“传 递的足球”等[10]。这些优秀的体育健康促进行动计划具有非政府组织积极参与、促进对象全面覆盖和区域发展不平衡等特点。
在1995年,WHO西太平洋区办公室制定了针对中国的《健康促进学校发展纲领》。由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健康教育研究所牵头,在上海首先建立了多所“健康促进学校实验基地”。到2004年,健康促进学校在全国已扩大到近500所。针对健康促进学校的广泛开展,陈中文认为,应将其作为一个系统工程,有机地融合到学校的日常教学管理工作之中,以保障健康促进的切实开展[11]。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研究表明,在健康促进学校众多发展要素中, 以健康政策、物质环境、社会环境、社区关系、健康技能和健康服务最为重要[12],因为家长的教育水平、卫生保健知识[13]和认知态度等,都不同程度地影响着青少年学生健康行为的形成[14],健康促进学校是我国早期健康促进研究与实践的主要形式之一。
3研究对象及研究方法
3.1研究对象
本文以青少年健康体育行为为研究对象。
3.2研究方法
3.2.1文献资料法
查阅2008-2019年期间的文献,对青少年健康生活方式、健康体育行为、健康行为培养等关键词进行索引,整理前人研究成果,为本文研究做奠基。
3.2.2对比分析法
根据前人研究,对比国内外关于青少年健康生活方式的培养手段异同点,对比分析家庭、学校以及社区在培养青少年健康体育行为中的作用和产生的问题并提出解决策略。
4结论与建议
4.1结论
4.1.1学校教育导向——难动摇的问题
青少年体质下降的最主要原因,是教育的导向问题。“以分数和考试作为指挥棒的教育体制,永远不可能很好地改善学生体质”[15],这种教育体制是“应试教育”。在其影响下,受到最大冲击的当属学校体育,学校以追求“升学率”为主要价值目标,而考试和应试几乎成了教育的唯一目的,一切为考而教、为考而学,教育者和受教育者都成了考试和应试的奴隶[16]。
4.1.2学校体育弱化——难避免的问题
学校体育逐渐弱化,体育测试标准一降再降,这对学生健康是很不负责任的行为。如新时期中小学体育内容倾向于“西式化”“休闲化”“简单化”“快乐化”和“自由化”的“放羊式”教学模式,虽然学生喜欢了、玩嗨了,但锻炼效果却减弱了。 再如一些学校甚至因噎废食,担心猝死而取消长跑项目,不断向学生体能下降妥协[17]。
4.1.3家庭体育缺乏——难改善的问题
据调查显示,在有健身器材的家庭中,父母参加体育锻炼的比例为59.3% 。因为“没有合适的场所”而运动量不足的孩子中,家里没有健身器材的高达79.5% [18]。
可知我国的大多家庭缺乏家庭体育,导致孩子缺少家庭体育的教化和熏陶。少年儿童体质下降、孩子弱不禁风、儿童成年病多发等问题与父母忽视体育、孩子缺乏运动有着紧密的联系[19]。
4.2建议
4.2.1更新教育理念,教育理念是否正确,从根本上决定着教育发展成效乃至成败。
4.2.2创新学校体育,实施多样干预,增强青少年的体质健康是学校体育的主要任务和责任。
4.2.3重视家庭体育,培养体育习惯,家长应充分利用这一资源,扬长避短,给孩子科学、合理的家庭教育,培养孩子健全的人格[20]。
论文作者:白瑾
论文发表刊物:《知识-力量》2019年11月52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12/6
标签:健康论文; 青少年论文; 体育论文; 学校论文; 生活方式论文; 中国论文; 家庭论文; 《知识-力量》2019年11月52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