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展PDCA循环以提高门诊患儿有效雾化吸入论文_冯怡

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青浦分院 上海 201700

【摘 要】目的:探讨PDCA循环在提高门诊患儿有效雾化吸入中的作用。方法:采用PDCA质量管理方法,即计划(plan)、执行(Do)、检查(Check)、处理(Action),发现门诊患儿雾化吸入治疗过程中所产生的问题,分析原因,然后制定措施并实施,通过反馈、修改、提高,进入下一个循环。结果:PDCA循环结束后,门诊患儿的依从率由改善前的88.5%提高到改善后的94.5%,患儿家长对雾化相关知识的知晓率由改善前的86.3%提高到改善后的95.5%。结论:开展PDCA 循环能够提高门诊雾化吸入治疗患儿的遵医性,改善家属健康知识知晓率,从而提高患儿有效雾化吸入治疗。

【关键词】PDCA,门诊患儿,有效雾化吸入

PDCA循环又称戴明环,是美国质量管理专家休哈特博士首先提出的,由戴明采纳、宣传,获得普及,它是全面质量管理所应遵循的科学程序,是一个质量持续改进模型,它包括持续改进与不断学习的四个循环反复的步骤,即计划(Plan)、执行(Do)、检查(Check/Study)、处理(Act)[1]。雾化吸入治疗是将药物或水分,散成雾粒或微粒悬浮于空气中,通过吸入的方法进入呼吸道和肺部沉积,从而达到无痛的治疗作用,它具有节奏快、药物用量小、见效快、不良反应小、使用方便、局部药物浓度高等优点,已成为当今较为理想的给药途径[2]。而儿童雾化吸入治疗作为吸入疗法的一种可使药物直接作用于气道粘膜,具有靶向性强、疗效高、安全性好、操作简便等优点,更加被儿科医护人员推荐和广大儿童所接受[3]。通过文献查阅发现,由于患儿年幼、自控力差和家长对疾病知识的一知半解,严重影响了患儿雾化吸入的依从性,制约了这一有效治疗方法在临床的应用,尤其是低年龄组依从性更差[4]。因此,针对患儿依从性差,家长对雾化吸入相关知识认知度不够,运用PDCA循环展开活动,根据问题进行改进。

1.一般资料

中山医院青浦分院作为青浦地区唯一的一家三级乙等医院,承担着青浦地区绝大部分儿童的诊疗需求。选取来我院门诊雾化吸入治疗的患儿及其家长作为调查研究对象。

2.方法

2.1计划阶段(Plan)

2.1.1现状调查 首先对2017年7月至8月本院儿科门急诊雾化吸入治疗的100名患儿家长进行问卷预调查并最终确认问卷,初步了解门诊患儿雾化吸入治疗情况。通过最终问卷,对2017年9月至12月来我院进行门诊雾化吸入的患儿家长进行调查,可得患儿雾化吸入治疗依从性差,患儿家长雾化吸入相关知识认知水平低,影响了患儿的有效雾化吸入治疗。

2.1.2原因分析 根据调查结果,用鱼骨图进一步分析原因

2.1.3 要因确认,制定措施 根据鱼骨图,分析出主要原因有:

①小儿生理、心理特点。②家长雾化吸入知识缺乏。③护士因素④雾化吸入室环境因素。

2.2执行阶段(Do)

2.2.1 针对患儿生理、心理发育的特殊时期 ①心理护理:小儿处于生理以及心理发育的阶段,自控能力以及认知水平都比较差,同时对机械操作有本能反抗心理[5],并且雾化吸入治疗对口咽部具有一定的刺激,患儿常因此产生恐惧不安,表现为恐惧、哭闹不安。因此医护人员着装与言行应让患儿感觉和蔼可亲,护士与患儿及家长接触时态度和蔼,面带微笑,通过和患儿开玩笑或用手轻抚患儿的头部等使其放松心情,感觉到安全和被爱护,减轻对雾化治疗的抵触情绪[6],适时给予患儿鼓励和表扬,以增强其信心,提高治疗顺应性。②发挥示范效应:利用学龄前儿童善于模仿,喜欢被表扬的心理,在同一雾化室内挑选年龄稍长、配合较好的患儿先进行雾化,让其他患儿模仿并及时给予鼓励和表扬[7]。③行为干预 ⑴分散注意力:婴幼儿虽然自我控制能力较弱,但是对于外界的事物具有较强的感知能力,好奇心较重,尤其是对视觉或听觉上的刺激较为敏感,对此家长可以在雾化吸入治疗时通过听觉或画面上的刺激来分散他们的注意力,例如治疗中播放音乐、动画或展示各种精彩图画等[8]。⑵体位:婴幼儿因膈肌位置较高,胸部活动度小,取仰卧位的肺活量降低,吸入短时间即出现呼吸困难、烦躁等,患儿进行雾化吸入时应选择半坐位或坐位。同时,雾化面罩距患儿面部应<1 cm,上缘紧贴,嘱患儿闭上双眼,防止雾粒进入眼睛,损伤结膜。注意喷雾器与地面垂直,通气管不能高于气道入口,以免药液倒流[8]。家长在陪护患儿进行雾化吸入治疗时,根据情况选择相应的体位,以获得更好的治疗效果。④睡眠疗法:临床研究[9]发现,在静息状态下雾化吸入对肺功能的改善更为显著。因此年龄较小和不配合的患儿,家长最好待其入睡后再行雾化吸入。

2.2.2加强对患者家长雾化吸入知识的宣教 ①雾化过程中,家长确保患儿采取正确的体位;合理安排雾化吸入时间:雾化吸入时间应在饭前及喂奶后1 h 进行,以免引起呕吐、窒息。两次雾化吸入间隔时间在4 h 以上[10]。②雾化治疗后:因患儿年幼,咳嗽无力,痰液不易咳出,治疗结束后取下面罩,家长此时应单手轻拍患儿背部,帮助排出其支气管深处痰液。而后用清水搽拭口鼻外部,除去喷雾吸入时产生的水气;再以清水为患儿漱口,洗净残余药物,避免普米克令舒产生口腔副作用。清洗吸入器和喷雾嘴,避免交叉感染[11]。

2.2.3 改进护理人员工作 ①提高科内护士雾化知识的学习和培训 建立“雾化吸入学习手册”,包含雾化吸入知识新进展、雾化宣教内容、雾化药物相关知识,供科内人员翻阅学习。②患儿首次雾化护士全程示范 在首次雾化吸入用药前,对患儿家属进行包括疗效、注意事项、配合要点等知识的耐心全面讲解,告知雾化吸入的方法、目的及优越性,消除家长盲目恐慌的心理,使其主动配合治疗,以积极的态度影响患儿[12]。③制作图文并茂的雾化吸入宣教资料 制定上墙宣教版画,告知家长关于雾化吸入的注意事项及药物保存的知识,制作宣教彩色小手册。针对频繁更换患儿陪护家长的情况,可以指导家长边观看宣传资料,边进行雾化治疗。

2.2.4 改善治疗环境 保持室内温度22 ℃ ~24 ℃,湿度50%~60%,维持室内干净整洁、空气清新,气雾温度不得低于15 ℃,防止低温的气雾引起小气管收缩痉挛,加重患儿雾化刺激。同时还对雾化室环境进行改善:贴上小朋友喜欢的卡通图案,增加动画视频播放等[13]。在患儿治疗过程中创造整齐,舒适的环境,可以增加患儿雾化吸入治疗过程中的舒适度。

2.3 检查阶段(Check)

2018年1月至2018年3月经过PDCA循环改善措施后,再次根据问卷,对2018年4月至2018年7月来我院雾化吸入治疗的患儿家长进行调查,可得患儿的依从率为94.5%,家长雾化吸入知识知晓率为95.5%。

2.4 处理阶段(Action)

标准化和进一步推广继续改善对策:加强宣教。对轮转护士、进修护士进行雾化吸入相关知识培训,指导其雾化吸入装置正规操作。每月对影响患儿有效雾化吸入的因素进行分析、总结,将可行的措施例入标准化流程,加入到护理工作制度中,存在的问题提入下一个PDCA循环。

3 结果

3.1患儿雾化吸入依从性

改善后雾化吸入依从率94.5%高于改善前的88.5%。

3.2患儿家属雾化吸入相关知识知晓率

由改善前患儿家属雾化吸入相关知识知晓率86.3%提高到改善后的95.5%。

4 讨论

近几年,随着空气污染日益严重,导致小儿呼吸系统疾病患病率呈递增趋势,儿童因身体器官还未发育完善,自身免疫力及抗病能力较差,多骤然起病且病情进展较快,为帮助患儿早日摆脱疾病困扰,加速症状缓解,当前医者多推荐雾化吸入治疗,即利用高速氧气气流使雾状药液经呼吸道吸入,进而达到消炎、祛痰、镇咳、解痉的治疗目的。因人力资源有限,医生需对接多个患儿,常因无法顾及影响患者就诊安全性[14]。护理作为医疗工作的补充,多于科学理论及护理诊断的指导下,按预设干预措施开展护理活动,以协助诊疗,防治并发症,恢复患者生理和心理活动为己任,加速患儿病情好转。笔者于实践中发现,常规儿科门诊护理侧重于患儿症状缓解及治疗服务,忽视患儿康复潜力及家属作用,致使护理效果欠佳,常诱发医疗纠纷。品管圈护理模式重在质量管控,护士分析调查问卷,准确把控家属雾化吸入相关知识掌握情况,以便更好地给予针对性健康教育,借助家属力量,打造全方位、多元化、高质量护理管理模式,在确保患者身心舒适的前提下提高其就诊安全性。本次研究结果显示:改善后患儿雾化吸入依从性高于改善前的患儿,改善后家属雾化吸入相关知识知晓率高于改善前,即PDCA循环应用于门诊儿科雾化吸入治疗中不仅能提高患儿依从性,还可改善家属知识掌握水平,利于家属积极参与到临床护理工作中,协助医护人员开展雾化吸入治疗,以减少患儿恐惧心理,促使其放心就诊。王圆圆[15]学者研究内容与笔者相符,均重视对家属的健康宣教,并于实践中证实组织家属开展健康教育不仅能提高配合度,还可降低护理风险,具有较高现实意义。总之,开展PDCA循环提高了门诊患儿雾化吸入的有效治疗。

参考文献:

[1]陆瑞光,陈利敏,黄奕.PDCA 循环再产房电子病历质量控制中的应用[J].解放军护理杂志,2012,29(5A):64-65

[2]曹笑宵,陈丽,刘海燕.PDCA 循环管理在哮喘患者吸入治疗中开展的效果[J].中医药管理杂志,2016(1):38-39,42.

[3]申坤玲,张国成.重视儿童雾化吸入治疗的规范和临床应用研究[J].中国儿科实用杂志,2014,29(11):837-839

[4]卢雪芬,丁霞,刘智瑜.护理干预对患儿雾化吸入依从性的影响[J].医学理论与实践,2014,27(14):1937-1938

[5]汤小丽.两种雾化吸入疗法佐治患儿哮喘的比较.护理与,2008,7(9):690-691.

[6]高金华.小儿雾化吸入效果的影响因素分析与护理对策[J].临床肺科杂志,2004,9(5):576-576.

[7]计福珍,陈利,梁羽,杨萍.护理干预对学龄前儿童门诊雾化吸入治疗依从性及护理满意度的影响[J].医学理论与实践,2016,29(13):1810-1811

[8]Mcgrady M E,Cotton S,Rosenthal S L,et al.Anxiety and asthmasymPtoms in urban adolescents with asthma:the mediating role of illnessPercePtions[J].J Clin Psychol Med Settings,2010,25(4):140-150.

[9]黄虹,廖金娥.不同状态下高压泵雾化吸入治疗小儿哮喘的疗效观察和护理[J].医学理论与实践,2011,24(4):462-463

[10]钟红葵,彭素近. 小儿雾化吸入治疗时的依从性及影响因素[J]. 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2015,36(1):133-134.

[11]胡琼燕,谢庆铃,甄宏. 护理干预对学龄期患儿雾化吸入治疗效果的影响[J]. 护理研究,2011,25(9):293-294.

[12]邵立萍. 小儿雾化吸入不良依从性的分析及对策[J]. 赤峰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0,26(8):93.

[13]王志芳. 小儿雾化吸入的应用于护理进展[J]. 蚌埠医学院学报,2012,37(11):1193-1195.

[14]胡继宏,靳利梅,赵翊,等.大气主要污染物与儿童呼吸系统疾病住院率关系调查研究[J]. 中国全科医学,2017,20(5):586-589.

[15]王圆圆. 应用品管圈提高儿科门诊输液健康宣教知晓率的实践[J]. 中国护理管理,2016,16(1):46-47.

课题名称:儿科门急诊患儿家长雾化吸入治疗相关知识掌握现状调查

课题编号:QYH 2017-05

论文作者:冯怡

论文发表刊物:《中国结合医学杂志》2018年9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12/3

标签:;  ;  ;  ;  ;  ;  ;  ;  

开展PDCA循环以提高门诊患儿有效雾化吸入论文_冯怡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