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企业边界的两重性,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两重性论文,边界论文,企业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一、企业边界的两重属性
企业的边界如何确定,或者说是什么界限划分了企业和市场,这一直是经济学家研究的热点问题(刘凤芹,谢适汀,2005)。传统的经济理论认为,企业与市场之间有着明显的界限,企业的边界就在于边际成本等于边际收益之处。然而,随着网络组织、战略联盟、虚拟企业等一些新型经济组织的出现和盛行,科层机制与市场机制显示出相互渗透与融合的趋势,人们对企业与市场是否存在明显的界限这一问题日益感到困惑,一些学者甚至提出了企业并没有明确界限的观点(王询,1998)。李海舰等(2005)进一步指出“目前,在现实中企业边界趋于模糊,企业既有边界又无边界……企业边界可趋于无穷,企业进入无边界的时代”。
为什么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经济理论的不断发展,本已是十分清晰的企业边界问题变得让人越来越捉摸不透了呢?长久以来,学者们在研究企业的边界问题时,总是以企业的规模为依据。例如,被称做“斯密定理”的市场规模限制劳动分工假说认为,企业边界(规模)受到市场规模的限制;而新古典企业理论则将企业构造成一个技术上的生产函数,当企业规模小于市场规模时,企业将以利润最大化为原则,选择最佳产品种类和生产数量,规模经济和范围经济决定了企业的边界;就连目前在企业理论中居于主流地位的交易费用经济学也认为,企业的边界是由那些在内部开展的边际交易成本小于从市场购买的边际交易成本的活动的集合所确定的。(注:国内关于企业边界问题的研究综述可参见刘凤芹,谢适汀(2005)。)这些理论认为,企业应该生产什么、生产多少、哪些活动应该在企业内部来开展等有关企业规模的问题划分了其与市场的界限。也就是说,企业的规模就等同于企业的边界。(注:国内学者也持类似观点,详见曾楚宏、林丹明(2004),刘东(2005),刘凤芹、谢适汀(2005)等。)实际上,这种观点是不准确的(李海舰,原磊,2005)。企业作为一个将投入转化为产出的装置,要实现生产的目的,既需要基本的生产资料,还需要具备能够有效运用这些生产资料的能力。从本质上来说,企业是资源与能力的集合体(Penrose,1959)。企业的资源既包括有形资源如土地、劳动、资本等,又包括无形资源如知识、技术、社会资本等。前者是同质性的,易于交易和模仿,满足边际收益递减、边际成本递增的基本经济规律;而后者是异质性的,难以交易和模仿,满足边际收益递增、边际成本递减的新经济规律。在大多数情况下,能够形成企业核心能力(Core Competence)、维持企业持续竞争优势的关键不是土地、劳动、资本等传统要素,而是知识、技术、社会资本等无形资源(Prahalad and Hamel,1990)。这其中,企业所掌握的知识特别是隐性知识(Tacit Knowledge)尤为关键,企业对知识的吸收、传递、转化和应用的能力,是其竞争差异的根本之所在(Grant,1996),有学者甚至把企业直接定义为“生产和运用知识的仓库”(Winter,1988)。
从以上讨论不难看出,企业的边界应当具有双重属性:一方面是由土地、劳动、资本等有形资源决定的规模边界,另一方面是由知识等无形资源决定的能力边界。两者相互支撑,相互依存:后者决定着前者的界限,而前者外在体现着后者的大小。对企业而言,能力边界最为重要。彭罗斯(Penrose,1959)指出,限制企业成长的瓶颈不是劳动力、资金或设备,而是企业家的管理能力,企业的核心能力决定了它的规模和发展方向。由于知识等无形资源可以共享和无限次重复使用,并满足边际收益递增、边际成本递减的新经济规律,因此,企业的能力边界可以表现出与规模边界不相一致的动态变化。所以,要想对企业边界多样化变动趋势的根源有清晰的认识,就必须扩展以往看待企业边界的观点,不能仅仅只考察其外在表现形式——规模边界的性质,还必须对其核心——能力边界的性质进行详细的分析。(注:李海舰等(2005)曾敏锐地指出,现代企业的边界应该由核心能力所决定。他们所说的企业边界实际上就是本文所讨论的能力边界。李文认为企业的核心能力可以在不同领域进行延伸,乃至在不同的价值网中无限次重复使用,从而得出了“企业边界可趋于无穷,企业进入无边界时代”的结论。但是,正如本文后面所要指出的,企业的能力是有边界的,企业不会无限制地运用和发展所有能力,而是将其自身所具备的能力与外部市场中的同类能力进行比较,只保留和培养那些具有比较优势的能力作为核心能力。)
二、企业的有形边界——规模边界
企业边界的第一重属性,即企业边界的显在表现形式,是由有形资源如土地、劳动、资本等所确定的规模边界,它体现了一个企业生产什么、生产多少的问题,又可分为纵向边界和横向边界两部分。
纵向边界。企业的纵向边界是价值链的各个环节在企业内部开展的活动集合。为了将投入转化为产出,企业必须决定哪些活动应该在内部完成、哪些活动又应该从市场中购买或交由市场来完成,这种“制造”还是“购买”的决策行为就决定了企业的纵向边界(威廉姆森,1985)。如果企业在内部完成这些活动,则会发生两种成本:生产成本和协调成本。生产成本包括劳动力成本和购买机器、厂房等的投入成本,而协调成本则包括内部各部门之间进行沟通协调、达成一致意见的成本。如果企业是交由市场来完成这些活动,则也会发生两种成本:外部生产成本和交易成本。外部生产成本是市场中完成这些活动的生产成本,交易成本则包括搜寻成本、谈判成本、监督成本等(Afuah,2003)。那么,一项活动到底是由企业来完成还是由市场来完成取决于分别利用两者的成本比较:哪种机制所花费的成本较少,活动就应该由其来完成(科斯,1937)。这里,交易成本的多少是决定企业纵向边界的最重要因素,这也正是威廉姆森所说的“节约”的意义。(注:威廉姆森(1985)认为,经济组织的主要目标和作用在于节约交易成本,这是它们存在的根本原因。)当从市场购买的成本大于内部制造的成本时,企业就会进行纵向一体化以达到内部生产的目的,此时企业的纵向边界趋于扩大;反之,如果外部购买的成本小于内部生产的成本,则企业会放弃内部生产转而从市场中购买,此时企业的边界趋于缩小。
在通常情况下,市场的外部生产成本要小于企业内部的生产成本,这是由供应商的专业化生产以及规模经济的优势所决定的(Afuah,2003)。而市场的交易成本则要比企业的协调成本高得多,对于这一点的解释可以从资产专用性上找到答案。当企业从市场购买的投入中包含专用性资产时,交易所发生的费用将会极高。所谓资产的专用性是指在不牺牲生产价值的条件下,资产可用于不同用途和由不同使用者利用的程度(威廉姆森,1985)。资产的专用性程度越高,其用于其他用途或被其他人使用的价值就越低。专用性的资产带来了可占用专用性准租的问题(克莱因等,1978),交易双方会利用资产专用性产生的“捆绑”效应进行“敲竹杠”行为以最大化地攫取准租金。当双方能够在事先理性地预期这种行为时,将会减少对交易的专用性资产的投资以防止被对方“套牢”(Lock-in)。而这种做法所产生的直接后果就是交易双方的投资不足从而导致效率的损失以及监督、谈判等费用的大幅上升。因此,当一项活动中含有大量专用性资产时,企业往往在内部开展而不交由市场来完成。当我们忽略生产成本而仅从交易成本的角度来考虑的话,企业的最优纵向边界应如图1所示来确定。
附图
图1 企业的最优纵向边界
资料来源:参见威廉姆森(1985)。
从图1可以看出,当资产专用性程度为K[*]时,一项活动在企业内部完成和交由市场完成所发生的交易成本相同;当资产专用性程度大于K[*]时,企业发生的交易成本要小于市场的交易成本,活动往往由企业来完成;而当资产专用性程度小于K[*]时,企业发生的交易成本要大于市场的交易成本,这时活动则从市场中购买。因此,企业的最优纵向边界在K[*]这一点处。
横向边界。企业的横向边界是指其所生产的产品的数量和种类。对于这一问题,新古典经济学理论已做了较好的解释。我们可以将企业看成一个生产函数:当企业规模小于市场规模时,企业将以利润最大化为原则,选择最佳产品种类和生产数量(刘凤芹,谢适汀,2005)。一般来说,如不考虑某些战略性的因素(如为寻求垄断势力而扩大产量和增加品种等),则企业的横向边界取决于效率或单位产出的平均成本。在企业增加产品种类和生产数量的过程中,学习曲线的作用和协同效应可以降低单位平均成本,但工作复杂性和所需员工数量的增加则导致行政成本上升,从而提高单位平均成本。因此,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总会存在一个能够使企业的效率最高或平均成本最低的生产数量和产品种类,即所谓的规模经济(Economies of Scale)和范围经济(Economies of Scope),它们决定了企业的最优横向边界(如图2所示)。
附图
图2 企业的最优横向边界
资料来源:作者整理。
从图2看,在产量Q[*]和产品种类S[*]的左侧,企业的单位产出平均成本随产量和产品种类的增加而减少;而在产量Q[*]和产品种类S[*]的右侧,企业的单位产出平均成本随产量和产品种类的增加而增加;在产量Q[*]和产品种类S[*]处,企业的单位平均成本最低,这就是企业的最优横向边界。
三、企业的无形边界——能力边界
企业边界的第二重属性也是其核心形式,是由无形资源如知识特别是隐性知识所确定的能力边界。归根结底,企业所能够开展的活动以及可以达到的规模是由其拥有的核心能力决定的。无论是交易费用理论对纵向边界的分析还是新古典经济学理论对横向边界的分析,都有一个共同的前提假设,那就是企业开展的活动没有超越其能力范围。(注:在分析企业的纵向边界时,交易费用理论暗含的前提就是经济活动无论在企业还是在市场都能完成,仅仅是在成本上有差异。也就是说,企业具备开展经济活动的能力。否则,企业与市场间的选择就无从谈起;而新古典经济学理论的前提假设之一是企业的产出不能超越生产可能性边界,它是由企业的能力所决定的。)如果这些活动超出了企业的能力边界,那么企业就只能选择外部购买的方式(杨瑞龙,冯健,2003)。因此,从本质上说,企业的核心能力决定了企业的生产可能性边界,从而决定了企业的最优规模边界。
企业的核心能力,被普拉哈拉德和哈梅尔定义为“组织中的积累性知识,特别是关于如何协调不同的生产技能和有机结合多种技能的知识”(Prahalad and Hamel,1990),是由蕴藏在组织和个人中的知识特别是隐性知识所构成的。事实上,企业的核心能力具有知识专有性,形成核心能力的目的是从知识而不是有形资源的专有中获得经济租金(李志能,尹晨,2001)。与市场机制相比,企业的优势就在于能够更有效地在组织内共享和传递知识,而企业间的绩效差异也源于知识的不对称及由此导致的核心能力的差异(Kogut and Zander,1992)。由此可知,没有任何一个企业具有实现价值链中每一项活动所需的全部核心能力。这既是因为每一个企业所拥有的知识是有限的,还因为不同的企业具有不同的比较优势,“术业有专攻”,每个企业只会在它最擅长的方面形成核心能力。能力的有限性导致了所有的企业都必须与外部企业建立联系,以获取自己所需的但被其他企业所拥有的能力,以便完成整个价值增值活动(Langlois,1992)。
那么,企业如何确定自身的核心能力,进而确定自身的能力边界呢?企业的核心能力来自于对组织内部知识的整合:复杂的、以团队为基础的生产活动的顺利开展,依赖于组织中的每个员工将其拥有的显性知识和隐性知识进行共享、传递和外化(Grant,1996)。但是,如何让员工乐于将其拥有的知识进行共享,以及如何将组织内的隐性知识显性化呢?企业必须为此设计一些进行知识转换的机制,如鼓励员工每天写工作总结的激励机制、实行员工轮岗和跨职能培训的人力资源计划等,这些是需要企业花费成本的。也就是说,企业在进行知识整合的过程中是要花费成本的,我们不妨将这种成本称之为“知识整合成本”,它同样发生在市场中其他企业形成核心能力的过程中。因此,企业对一项能力能否成为自身核心能力的决策,取决于自身知识整合成本与市场知识整合成本的比较:当一项能力的内部知识整合成本小于市场知识整合成本时,这项能力就可以作为企业的核心能力在内部培养;当一项能力的内部知识整合成本大于市场知识整合成本时,企业将放弃内部培养的努力,转而从外部获取。而企业的能力边界就是所有被企业保留下来在内部培养的能力集合。其确定过程如图3所示:
附图
图3 企业的最优能力边界
资料来源:作者整理。
在图3中,横坐标代表企业开展的价值活动所需的全部能力体系,纵坐标代表的是形成某一项能力企业内部与外部市场的相对知识整合成本(即企业的知识整合成本与市场的知识整合成本的差值)。该图假设企业完成价值增值活动共需要11项能力(图中的矩形个数),它们按照相对知识整合成本由小到大的顺序依次排列,其中,相对整合成本小于0的能力有6项,大于0的有5项。对于6项相对整合成本小于0的能力而言,企业在内部培养具有比较优势,可以作为其核心能力而被保留;对于5项相对整合成本大于0的能力而言,企业从市场上其他企业处获取更具优势,因此,不会被作为核心能力培养。企业的最优能力边界就在点A[*](最后一项相对知识整合成本小于0的能力)处。也就是说,在A[*]的左边是企业所拥有的核心能力,而在A[*]的右边是企业将从市场获取的能力体系,OA[*]是企业的能力范围。
企业的能力边界存在着深度和广度。所谓能力边界的深度,是指企业对某一项核心能力的运用程度和水平,在图3中体现为企业能力边界内的任何一项能力的相对知识整合成本的绝对数值,它从纵向方面反映了企业的竞争优势。所谓能力边界的广度,是指企业内部拥有的核心能力的种类,在图3中体现为线段OA[*],它从横向方面反映了企业的竞争优势。由此可知,企业可以通过两种方式扩张能力边界:一是增加能力边界的深度,二是拓宽能力边界的广度;前者可以采取专业化的方式来实现,而后者则可以采取多元化的方式来达成。现实中,企业正是通过采取有效方式来扩张其能力边界,从而引起其规模的外在变化,最终导致企业边界的多样化变动趋势。
四、对当前企业边界变动趋势的分析
经济的全球一体化、市场竞争的加剧、消费者需求的多样化、科学技术的日益进步——外部环境的变化,深刻地改变着现代企业的经营方式与组织形态,而企业边界所表现出的多样化变动趋势,正是对当前环境变化的一种适应。国内一些学者已经对当前企业边界的变动情况做了分析,如曾楚宏、林丹明(2004)认为随着信息技术不断被应用到企业中,资本密集型企业的边界有扩大的趋势,而知识密集型企业的边界有缩小的趋势,目的就是为了节约交易成本;刘东(2005)发现,在当前企业的组织形态有这样几种变化,一是集团公司变大而成员单元变小,二是虚拟企业变大而实体企业变小,三是企业规模变小而管理范围扩大,之所以出现这样的变化是企业对要素契约与商品契约重新选择的结果;而李海舰、原磊(2005)则将当前企业边界变动情况总结为一是企业规模变大、(能力)边界变大,二是企业规模变小、(能力)边界变小。上述学者对当前企业边界变动情况的观察是深刻的、分析是独到的,并且从某一方面揭示出了企业边界变动的本质;但是,都或多或少存在着不足。例如,节约交易成本仅仅是信息、技术应用到企业中所能发挥的功能之一,信息技术还可以帮助企业提高生产效率、增强企业能力,这些功能是否也会影响企业边界的变动情况?另外,在企业中影响交易成本的因素绝不仅仅只有信息技术,还有交易对象的物理性质、测度费用、质量界定的费用等(刘东,2005),仅仅是技术这一个因素发生改变是否会引起企业边界的显著变化?曾楚宏、林丹明并没有对此作出回答。又如,刘东认为企业边界变化的实质是对交易契约重新作出选择,那么,这意味着企业在边界变动之前所选择的契约在效率上是要低于变动后选择的契约的。我们想知道的是,为什么企业不在一开始就选择效率更优的契约(这一契约是可实现的),或者说是什么因素阻止了企业在一开始就选择更好的契约形式呢?显然,刘东忽略了对这一关键问题的研究。而李、原二人虽然较准确地指出了企业边界的变动趋势,但是却没有对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变动进行深入分析。因此,对于企业边界变动的本质和形式,还需作进一步的深入研究。在此,我们试图根据前面的分析结果开展进一步的讨论。
企业具备生产和交易的双重功能,但是其区别于市场和其他经济组织的首要功能是生产,交易是为生产而服务的(迪屈奇,1994)。为了更好地开展生产活动,企业必须经常与外界交换生产所需的原材料等有形资源和知识技能等无形资源,前者是开展生产活动的必需品,后者则保证了生产活动的效率和效果,形成了企业的核心能力。当企业所从事的生产活动都有核心能力支撑,而所有的核心能力都能够有效应用于生产活动中时,企业的效率达到最优(Grant,1996)。然而在现实中,这种最佳的匹配通常是不存在的。企业所拥有的知识及由此形成的核心能力往往不足以支撑其开展的全部活动。因此,企业需要借助于外部市场获取所需的知识,或者舍弃没有核心能力支撑的活动,以实现知识与活动的匹配。在这样的背景下,企业的边界发生了变动。
如果进行交易的仅仅是土地、资本、原材料这些基本资源的话,那么企业以节约交易成本为目标改变自身的规模,其能力边界将不会发生变化。企业规模边界的变动有两种趋势:如前所述,当内部生产的成本小于市场交易的成本时,企业将采取纵向一体化的方式扩大规模边界;反之,企业则从市场中购买资源,从而缩小规模边界。
当交易的要素中包含有知识等形成核心能力的资源时,企业的边界变动情况将十分复杂。一方面,能力边界可能发生变化;另一方面,能力边界的变动必将引起规模边界的相应变动,从而实现企业的知识域(Knowledge Domain)与活动域(Activity Domain)的重新匹配。
当企业从外部获取相关的知识时,其能力边界将会扩张。这里的问题是,对于知识这种资源的交易能否像土地、劳动、资本等资源那样,采用纵向一体化或者是市场交易的模式?与土地、劳动、资本等有形资源不同,知识这种无形资源的性质非常特殊。根据波兰尼(Polanyi,1962)的研究,知识可以分为显性知识(Explicit Knowledge)和隐性知识(Tacit Knowledge)两种类型,其中,显性知识是指能被正式编码的系统语言,可以借助媒介进行传播;而隐性知识是指根植于个体及其心智模式、难以编码及沟通的知识,基于经验而得来,只能通过亲自观察、模仿及实践而获得。由于隐性知识难以言明且不易传递,因此,不能够通过市场交易的方式来获取。显性知识虽然可以进行传递,但是却有另外一个因素制约了其进行市场交易的可能性,那就是如何为显性知识定价。知识和信息都是典型的公共产品,具有外部性。一方面,拥有者可以重复出售他所掌握的知识而不必花费额外的成本;另一方面,需求、者在获得知识之前,无法确定其准确的价值,而一旦获得之后,知识就失去了交易价值。产权的不清晰导致了知识所有权的模糊,(注:商标、专利和版权不属于此列。这些知识的拥有者是通过法律的手段来保护其产权的。但是,这种保护有一定的时间期限,超过了期限,这些知识就又变成公共物品了。)所有权的模糊形成了市场交易的障碍。因此,当企业要交换的资源中包含知识时,市场交易将难以进行,纵向一体化成为现实的选择。然而,纵向一体化的弊端也是显而易见的。一是成本高昂,采用它去获取知识可能得不偿失;二是灵活适应性较差,不一定能很好地适应外界环境变化;三是损失市场机制的高能激励效果,导致员工知识创造和共享的动力不足。
那么,是否还有比纵向一体化更好的机制来获取知识呢?答案是肯定的,那就是采用网络化(Network)的机制。企业通过与其他企业进行合作组建学习联盟和知识网络,相互沟通、交流与学习,从而使得知识在网络各节点成员之间进行传递和共享,既避免了纵向一体化的高成本和缺乏灵活适应性,而且知识获取的效果还更佳(Kogut,2000)。但是,企业能否采用这种机制获取知识还要取决于企业自身的吸收能力(Absorptive Capacity)。企业的知识积累具有路径依赖性,对外部知识的识别和运用能力很大程度上依赖于企业自身所储存的相关知识,已有的相关知识为企业提供了认识新知识的价值、吸收和运用新知识的能力,而这种能力就是所谓的“吸收能力”(Cohen and Levinthal,1990)。只有当企业具备了吸收能力时,采用网络化的方式才可以获取所需知识。而如果企业不具备所需知识的吸收能力,虽然通过网络方式可以接触到所需知识,但无法理解、掌握和为我所用,也不能达到获取的最终目的。
当企业通过纵向一体化或者网络的方式从外界获取知识从而使得能力边界扩大时,企业的规模边界将出现相应的变动,以实现知识域与活动域的重新最佳匹配。企业能力边界的扩大可以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增加能力边界的深度,二是拓宽能力边界的广度。在前一种情况下,企业获取的是与现有知识相互补的外界新知识,目的是强化现有核心能力,突出现有竞争优势。为此,企业将舍弃与核心能力关联度低的业务,将资源集中在最具优势的核心业务上,相应地,企业的规模边界将随之缩小。在后一种情况下,企业获取的是外界的新知识,自身的能力范围得到拓展。为了使基于这些新知识的核心能力发挥作用,企业必须增加与之相匹配的业务活动。因此,随着能力边界广度的拓宽,企业可能发展新业务乃至采取多元化战略,规模边界也随之扩大。实践中,企业通过网络的方式扩大能力边界就属于前一种情况,由于具有吸收能力,企业获取的大多是与现有知识相关或互补的新知识,从而趋于专业化经营,规模也相应缩小。这里,企业依靠网络的整体力量来完成整个价值增值活动。而企业通过纵向一体化,或者通过并购其他企业获得新知识从而开展多元化业务,则属于后一种情况,此时组织规模也变得越来越庞大。
上述对企业边界变动趋势和根源的讨论可由表1总结:
表1 当前企业边界的变动情况
边界变动情况
交易的资源 条件 方 式
能力边界规模边界
土地、资本、原材料等有形资源
内部制造成本大于市场交易成本市场机制不变 缩小
内部制造成本小于市场交易成本纵向一体化 不变 扩大
知识等无形资源 有吸收能力 网络机制扩大 缩小
无吸收能力 纵向一体化 扩大 扩大
资料来源:作者整理。
五、结论
长久以来,人们对企业边界问题的研究视角始终放在企业的规模上,难以对其多样化的变动趋势做出有效的解释。而本文则认为,企业的边界具有两重性,一是由土地、劳动、资本等有形资源决定的规模边界,二是由知识、技术等无形资源决定的能力边界;能力边界是企业边界的本质属性,它的变化决定了规模边界的相应变化。因此,要想对企业边界问题有透彻的了解,就必须在考虑企业边界两重性的基础上着重分析企业的能力边界。通过采用这种分析范式,我们对当前企业边界的变动趋势进行了具体分析,并得出了重要结论:企业边界变动的实质,就是企业依照战略意图并结合外部环境和自身情况与外界进行资源交换,根据不同的资源类型选择有效的交换方式,从而引起企业能力边界和规模边界的相应变动;企业边界变动的目的,就是为了使核心能力与所从事的生产活动实现最佳匹配,从而达到效率最优。
我们的研究有助于解释当前企业、市场、中间组织等多种经济组织形态并存的现状。在农业经济和工业经济时代,各种经济组织进行生产和交易的主要资源是土地、劳动、资本等有形资源,因此,不是采用市场交易机制就是纵向一体化机制,由此形成了大规模的并购浪潮,“大而全”、“小而全”的企业比比皆是,目的就是尽可能多地占有这些稀缺的资源,为今后的发展打下基础。而随着社会逐渐进入知识经济时代,各种经济组织开展生产服务活动的关键已变成知识、技术等构成企业核心能力的无形资源,经济组织的持续竞争优势就依赖于对这类资源的掌握和有效运用。由于无形资源的交易不能通过市场机制,而只能采取纵向一体化和网络化的方式,其中又以网络化的方式成本较低、机制灵活且效果最佳。先进的信息技术手段被广泛采用之后,经济组织更能够有效地降低成本、高效率地进行知识与信息的传输与共享,克服了以往的时空限制。这样一来,战略联盟、企业网络、虚拟企业等中间组织形式日趋流行。总之,无论是什么样的经济组织,要想在当前的经济环境中实现可持续发展,都必须不断培育自身的核心能力,扩大能力边界。为此,企业要重视知识的创造、共享、转化和运用,努力将自己打造成学习型组织,增强对外界知识的吸收能力,只有这样,才能在未来的激烈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标签:纵向一体化论文; 核心能力论文; 企业经济论文; 外部经济论文; 成本分析论文; 产品价值论文; 经济学论文; 内部交易论文; 经济资本论文; 网络边界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