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龙江省塔河县人民医院中医科 165200
摘要:目的 探讨中医浮针治疗盆腔炎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我院妇科收治的盆腔炎患者90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治疗方式划分,对照组45例采用药物治疗,观察组45例基于对照组加用浮针针灸治疗,对比两组效果。结果 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100.0%,对照组为97.8%,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愈率为97.8%,高于对照组91.1%,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盆腔炎患者采用中医浮针治疗临床效果明显,有推广价值。
关键词:浮针;盆腔炎;有效性
盆腔炎是慢性疾病,好发于中老年妇女中,对其生活质量有着严重影响。经调查得知[1],慢性盆腔炎诱因为急性盆腔炎未被彻底治愈,导致疾病缠绵,但是临床尚未明确该病发病机制。该病发生发展密切关联于患者自身抵抗,故而单纯抗生素效果欠佳,反而易形成耐药性或致使菌群失调。祖国医学将慢性盆腔炎纳入“带下病”等范畴,经临床使用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效果优良。本文为探讨浮针的治疗效果,现选取患者90例,回顾性分析其临床资料,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妇科2011年6月至2014年6月收治的盆腔炎患者90例作为研究对象,回顾性分析其临床资料,。按照治疗方式划分,对照组45例年龄为29至45岁,平均(38.4±5.2)岁;病程为5至23个月,平均(14.7±2.1)个月。观察组45例年龄为28至45岁,平均(38.1±4.8)岁;病程为5至24个月,平均(14.9±2.5)个月。两组患者在一般资料上对比差异不明显(P>0.05),具有可比性。
1.2 治疗方法
对照组采用药物治疗,静滴0.4g替硝唑与4.0g头孢呋辛,疗程为7d×3;口服6片千金片,3次/d;口服金刚藤,1支/次,早晚服用。观察组基于此加用浮针。浮针长52mm,0.3mm为直径,制成材料为不锈钢针芯与特制软管,严格无菌操作。针法有两种:①进针于小腿内侧与大腿前侧,针尖直向痛点;②顶点为肚脐,作三角形再找出触摸时为条索状或者结节感的痛点,针尖直向。行进方向为沿着皮下疏松结缔组织,针进入后再运针,先抽出约3mm,扫射时作扇形运动,持续3min后将针芯拔出,将软管留置,出针。1次/d,疗程为10d。
1.3 疗效判定标准[2]
临床体征、症状全部消失,接受B超检查显示盆腔中包块、积液消失,子宫附近无异常,输卵管处于通畅状态则判定为治愈;患者临床症状基本消失或者大幅度好转判定为显效;临床症状有所缓解判定为有效;临床症状未出现任何改善甚至加重判定为无效。
1.4 统计学方法
应用软件SPSS21.0对所有数据行统计学处理,若P<0.05代表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两组临床疗效对比 观察组治愈率高于对照组,说明浮针治疗效果优良,详情见表1。
表1 两组临床效果对比[n(%)]
3 讨论
浮针属于物理疗法,当前在诸多痛症中应用广泛,但是临床较少见于慢性疼痛的缓解治疗。浮针主要基准为局部病症,针刺痛点周边皮下疏松结缔组织,病灶直接被针尖对准,继而有效缓解疼痛。浮针针刺与传统针刺存在差异,不会到达肌肉层,只于皮下扫射性开展,就像在肌肉上面浮动一样,故而称为“浮针”。该疗法可有效治疗妇科病疼痛、软组织损伤、内脏痛以及神经痛。经研究显示[3],对盆腔炎患者采用浮针治疗完成后即可止痛,故而接受度高。浮针主要原理为对皮下疏松结缔组织层进行作用,且进针于病痛周边,与中医近治、以痛为腧等原理相符,亦与“组织发生学”西医原理相符,即内脏或者深部组织出现病变多于体表反映,因此体表功能改变对相应位置的内脏或深部组织也会产生影响。
浮针针刺于病痛周边起效原理为引徕效应[4],即两点刺激于人体表面,后点感会传导至前点,后点则为将刺激痕迹保留的引徕点。此时皮下结缔组织是起效的物质基础与特殊结构。该组织属于液晶状,具备反压电与压电效应,使用浮针对引徕点进行扫射时会改变疏松结缔组织的空间结构,受到压电效应影响会将生物电释放出来;疏松结缔组织导电性能优良,可对生物电行高效传导,当效应点受到生物电影响时会生成内在抗病机制,进而对疼痛予以快速缓解。此为浮针治疗慢性盆腔炎的主要机制,且可有效抑制复发。
在本研究中对照组采用药物治疗,观察组基于对照组加用浮针,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100.0%,对照组为97.8%,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愈率为97.8%,高于对照组91.1%,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综上所述,对盆腔炎患者采用中医浮针治疗临床效果明显,可快速缓解疼痛,有推广价值。
参考文献:
[1]徐永竹.浮针为主缓解慢性盆腔炎疼痛的临床观察[J].云南中医学院学报,2009,32(6):48-49
[2]程秀娟,张怀月.中医浮针针灸盆腔炎22例临床研究[J].中国保健营养(中旬刊),2013,(10):504-505,506
[3]李玮琛,邓志杰,杨郁泉等.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盆腔炎临床效果分析[J].亚太传统医药,2014,10(14):63-65
[4]滕忠华.综合治疗盆腔炎38例临床观察[J].内蒙古中医药,2012,31(23):15-16
论文作者:宋波
论文发表刊物:《健康世界》2015年6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5/10/29
标签:盆腔炎论文; 对照组论文; 结缔组织论文; 统计学论文; 患者论文; 皮下论文; 疏松论文; 《健康世界》2015年6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