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MBA不再受欢迎时,_mba论文

当MBA不再受欢迎时,_mba论文

当MBA不再抢手时,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抢手论文,MBA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企业对过往录用MBA(工商管理硕士)毕业生的工作绩效满意程度并不高,认为工作绩效优秀的企业比例居然为零。这项结果来自专业人才机构慧博研究院近日的一项MBA报告调研。

经过对492家企业、1215个MBA毕业生的调查,结果显示企业对MBA毕业生了解已逐渐回归理性,MBA毕业生已不再是企业趋之若骛的抢手货。MBA报考人数从2003年开始大幅度下降,2006年19所MBA院校的报考人数少于录取人数。

企业对MBA的满意程度并不高,只有一成的企业认为绩效水平良好。而企业给MBA毕业生提供的薪酬与MBA毕业生期望的起薪点相比,也存在不小的差距。尤其是在薪酬的两端,4成企业在8万以下的薪酬范围和4成MBA毕业生期望15万以上的薪酬范围形成了较大的落差。

日前,需求MBA的企业与培养MBA的院校,召开了一次研讨会,共商MBA的培养大计,到底我国培养的MBA距离企业的要求有多远呢?该怎样缩短这段距离呢?

企业要求MBA具备哪些素质

华彬国际集团 罗元福:

第一点,敢于吃苦、敢于受委屈,同时还能冲锋陷阵。受不了受屈,这是很多MBA人才的一个特点。就是说,他能够吃苦,同时也敢于冲锋陷阵,但是老板骂他几句,他受不了,不能受委屈。不能受委屈的人才,在企业里的发展将会受到诸多问题的困扰。

第二点,要善于沟通。如果刚毕业,最好到市场上先做三到五年的销售,先懂得怎么与人沟通、懂得怎么推销自己。做完之后再返回来做一些人力资源管理、战略规划。

第三点,相关知识要过硬。我发现一个非常可笑的问题,很多MBA的学生,财务知识一点不过硬,财务意识、成本意识非常落后。有的MBA学生面试时说他懂得管理,或者懂得战略,我就问他,作为一个集团的管控,你肯定不能失去管控。我问集团最基本的管控模式有几种,他答不出来。我问他财务最基本的三个表,他都不是很清楚。这些东西都是最基本的常识。如果缺乏这些东西,MBA还管理什么呢?

第四点,要有很强的执行力。作为企业来讲,最关注的就是结果。一个MBA人才,在公司试用了三个月,如果做不出一两件漂亮的事情,老板就不会再用了。那就更不用说半年或者一年了。MBA人才的欠缺是执行力。我接触好几个MBA的学生,根据企业的远景、实力,执行目标他也能做,但是具体操作,他就执行不下去了,甚至有一些执行的工具他都不懂。但是,恰恰执行力才是老板真正所看重的。所以我认为MBA人才一定要有很强的执行力。

某网络公司 杨新虎:

我们是家网络型企业,我们要的MBA希望他做什么?说白了,我们还是希望他走向管理岗位。目前我们的MBA主要做市场调研这方面的工作。

在MBA的面试中,他需要具备的能力是:分析能力、适应能力及学习能力。对于中高端的MBA,我们需要他具备战略性的思维和执行力。

MBA就是高级管理层吗

对外经贸大学 王桂君:

中国整个社会对MBA抱有了太高的期望。首先是企业方,大多数企业希望MBA进入企业三个月就有所作为,这其实对于今天中国的MBA来说是有难度的。其次是公众,我觉得不了解MBA的人,大多数觉得MBA就是高管,很神秘,不是一般人能胜任的,所以只要一听有谁是MBA那就意味着很厉害。再次就是学员本身,一读MBA就觉得自己成了管理者,有些自命不凡。

过高的期望总会在现实中显出尴尬的境地。目前中国的MBA就是一群有过几年工作经验,学了一些管理知识,全而不精的人。因此我非常同意我们学校商学院院长说的一句话:“目前中国的MBA不是高级管理层,而应该定位为中低级管理层”。

北京大学 王冬霞:

我个人觉得,给MBA三个月的时间,看他能不能做一件漂亮的工作就断定他的能力行不行,这个时间太短了。企业能不能给他更长的时间,因为这个MBA从入学到他出校,最多就是两年半的时间,比如说起步他就是一个中低级职位的人员,经过两年的学习他出来就能做一个中高级的工作?好像这个难度也很大。我觉得还是要给MBA学员锻炼的机会、表现的机会,能够给学生更多的时间来让他们展现自己的才能。我们培养MBA,更多是培养他的一种职业经理人的理念、一种方法。他具备这种理念,学会这种方法,以后就可以解决任何的问题,而不是说在这两年当中,他学的是纯粹技巧性的东西。所以,请企业给予我们学生更多的时间、更多考验的机会。

中央财经大学 孔伟明:

MBA总体来说,美国做得很成熟,在中国,它很年轻,自引进开始它就被套上了一个很大的光环。马上我招聘你了,你就必须立刻给我带来生产力,不像普通的人员,经过两到三年、三到五年的培养,然后再从中层的管理人员升到高层。MBA,好像是去了以后就让他立刻带来现实生产力。

有一部分企业,可能还要让MBA去救火。比如去年遇到两个企业,也是很知名的企业,要招一个财务总监。结果面试了一批,没有满足需求的。我认为这是一个定位的问题。不要把MBA看成总裁级别的、很厉害的、立刻带来生产力的,大家要调整对他的定位。MBA人才也分很多种,在使用的过程中,出现了很差的、很失败的学生,或者很优秀的,都不足为奇,这是很自然的现象。我觉得应该正确看待。

为何MBA与企业的需求有差异

东方慧博副总经理 罗冬:

MBA,离企业究竟有多远?我认为这取决于三个认识:首先,MBA只是进入企业的一个敲门砖。进入企业后的表现,才是企业最看重的。第二,企业在考虑成本前提下用人的时候,MBA不是唯一的选择。如何发掘在企业中不易训练和培养的能力,这是商学院的选择。第三,以什么样的薪资和职位进入企业,这需要MBA求职者为自己做好定位。

瀚海集团 申喜连:

我认为目前我国MBA教育存在着几点不足。第一个就是学历高,能力较低。特别是年龄比较小一点的,近两年毕业的,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独立承担工作的能力比较差。

第二个希望高,实际的贡献能力低。有MBA学生要求年薪50万,甚至有要求80万的。但是,民营企业不会白给你钱,你创造100万给你50万、20万没问题,但是你创造20万,还给你20万,那要你有何用?

第三个数量多、精品较少。一个班里面能找到几个好一点的MBA是不太容易的。有经验、有能力,综合素质也比较高,能够让企业放心,并且能做出结果的这种人才相对较少。

中和天地 徐春艳:

MBA作为一个产品,要了解客户的需求、满足他们的需要。那我们就不得不去考虑一下现在民营企业,或者说国内占有很大比重的民营企业,这些企业家,他们是一个什么样的现状?企业管理的实际水平、成熟度是什么情况?我知道我们的学校都做了很多的努力,提高这些学生的水平、知识。实际上现在国内的企业,他们的管理还不够成熟。我们应学会最大的包容和尊重。并不是说我学了这个专业以后,一定意味着取得了什么样的结果,这个结果还是事在人为,因为人和人还是不一样的,路是自己走出来的。

如何缩短MBA与企业的距离

北京大学 王冬霞:

怎么样让学生和企业双方更好地互相了解,我们做了一些尝试。

首先,在招生过程中的把关。招生面试在商学院录取新生过程中现在占了相当的比重。比如,面试一个学生,有三个面试官,可能只有一位是学校的老师,其他两位都是从企业里请到的专家。对于企业专家而言,现在面试的学生,将来可能就是你要聘用的学生。如果这个学生在毕业的时候,你根本不会聘用,你就不要让他进来。所以,在入口上,企业就协助商学院做了把关。

其次,在培养的过程中,密切与企业的合作。我相信很多商学院跟北大一样,在培养过程当中,请很多行业的专家来给学生讲课或者作讲座。这些专家有一些是职业经理人,还有一些是自己创业的企业家。据我所知,在国外,很多的商学院会跟企业做一些合作的项目。每年企业提供给学校一些项目和费用,给商学院的学生和教授做实习。这个项目可能是企业正在做的项目,我感觉我们国内企业在这方面做得好象比较少。很多大的企业都有类似的预算,如果能够提供项目和财务支持给学校、提供给MBA学生实习,也会有助于企业了解学生,将来招到合适的人。希望更多的企业能有这样的前期投入,协助商学院培养人才,其实也等于为企业将来更好地吸纳人才做了前期准备。

中和天地 徐春艳:

以我个人为例,1992年毕业,1997年接受MBA教育,在实际工作中我越来越强烈地感觉到,学校里的教育知识已经焕发出令人惊喜的价值。

我经历的几家企业都是民营公司,从我自己经历来讲,也是做了特别大的转变,才能适应他们。所以,我经常跟MBA学生说,你不要管你自己是什么颜色,你扔到一堆煤里面就是黑的。你要是白色的,你根本活不下去,那些黑色的人就会把你吃掉。MBA人才到公司后要做很多宏观的事情,但是,会牵涉到企业内部许多部门之间的利益问题。你如果掉到雪地上就是白色的,然后再把你的能力体现出来,你就是成功者。

我们在用人的时候,不仅仅看到MBA的牌子,还要看他以前的专业。因为我觉得现在社会的这种发展,我们企业专做一个领域的项目是不可能的,将会出现越来越多的结合和交叉。我们在招聘MBA人才时,会将人才的专业背景和工作经历结合在一起作综合考评,这是我们选人时的一个重要关注点。

中央财经大学 孔伟明:

商学院培养的是什么?大家在面临着国内外的办学竞争压力的情况下,培养的定位是综合管理,可能就会引起MBA人才过剩。国外都在办特色化MBA,MBA专业方向分得很细。比如咱们上研究生、博士生,分了很多研究方向,所以在使用过程中,MBA分了方向,很多企业反映使用MBA人才使用的不是一个管理人才,而是一个专业人才,我觉得这跟现在商学院培养的方向是有很大关系。我们学校每年做一个报告,综合管理只占到15%,金融财务、人力资源管理、市场营销都占了相当大的比例。因为这个各个学校打特色,MBA培养正在向专业性发展。

瀚海集团 申喜连:

MBA教育的出路,首先定位要准确,明白MBA到底是什么?MBA应该是综合管理,并不是说某一方面的,但是他可以从某一方面来做,比如销售、人事。实际上综合管理这个东西不是一步到位的,综合管理需要相应的经验积累和相关的数字做基础。

其次,要培养综合性的MBA。要结合我们的招生定位,你不能说本科毕业没找到工作,找个民营企业盖个章考上了MBA,毕业后就说是企业的总经理人物。

第三,要培养精品。MBA不应该是泛滥的。

第四,舆论对MBA的评价要适度。新闻可能起了某种程度的推波助澜的作用。我记得97、98年的时候,有一个新闻说MBA出来年薪十几万,实际上达到这个要求的企业少,达不到这种层次,所以MBA的评价要适度。对企业界来说对MBA的期望不要过高,所以舆论界、企业界、老百姓对MBA有一个综合的环境评价,同时给他们一非常宽松的环境去发展。

标签:;  ;  ;  

当MBA不再受欢迎时,_mba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