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A股、B股和H股投资价值的比较(论文文献综述)
盛遇宗[1](2020)在《沪港通和深港通对A、H股溢价的影响》文中研究指明上市融资是目前国内企业最重要的融资手段之一,在经济全球化的影响下,上市融资已经不再局限于国内资本市场,许多大型公司都实现了国内外交叉上市,筹集到大量的资金。目前,国内最普遍的交叉上市地点是在内地和香港,也就是所谓的A、H股双重上市。双重上市股票往往存在溢价问题,在世界各个资本市场中,普遍存在的溢价情况是外资股相对于内资股溢价。在我国,却是内资股相对于外资股溢价,这就是所谓的“中国股市之谜”,引起了许多学者的好奇和研究。为了促进两地市场的交流与沟通,也为了解决市场的分割问题,我国陆续推出了一系列的支持政策,比如沪港通和深港通,但两地股价的价差仍然普遍存在。为了对这个问题开展讨论和研究,本文从各种相关理论出发,分别阐述了有关的国内外研究和文献,接着介绍了我国A股市场、H股市场以及A、H股溢价问题的发展历程和现状,并以此为基础提出了下列假设:假设1,沪港通政策使得AH股交叉上市公司的两地股票价差减小;假设2,深港通政策使得AH股交叉上市公司的两地股票价差减小。在实证分析的过程中,本文选取了目前72家A、H股双重上市公司在2009年12月31日至2019年12月31日之间十年的月度交易数据,通过多元回归模型、引入交互项和双重差分模型来验证假设,Logit模型和类断点回归模型作为稳健性检验,模型的被解释变量为A、H股溢价比例,解释变量为沪港通、深港通等政策因素,控制变量为系统性风险、风险程度、流动性、信息不对称、需求弹性等市场因素以及所处行业、企业类型等公司因素。本文将数据导入stata软件作了回归分析,并针对沪港通政策的影响作了更多的研究工作。结果表明沪港通政策对于溢价有显着的增加作用,而深港通对溢价有显着的降低作用。对于沪港通和深港通政策效果的不同,本文认为主要有下列原因:1、沪港通政策尚不完善;2、沪港通政策没有解决市场分割问题;3、沪股通使用的额度比沪港通下的港股通多;4、深股通股票的市盈率较沪股通高,对外国投资者吸引力不强,深港通下的港股通引入了更多成长股,吸引了国内的价值投资者;5、深圳与香港地理位置更近,市场也互补。根据这些结论,本文最后提出了相关的一些政策建议:完善信息披露制度,加强企业与市场间的信息沟通;拓宽投资渠道,为投资者创造更多投资方向;加强投资者教育,帮助投资者形成良好的投资理念;增加机构投资者持股比例,发挥机构投资者的专业水平和优秀资源;加快金融创新,引进更多新兴金融工具作为可选择的投资标的。
邹击[2](2020)在《深港通对我国A-H股价差的影响研究》文中认为长期以来,我国A-H股交叉上市公司的“同股不同价”现象一直存在。2016年12月5日,深港通的正式实施,标志着深港两市的资本市场融合又向前迈进了一大步。研究深港通对我国A-H股价差的影响,能够为优化资本市场的资源配置功能提供理论支持,为政策制定者与监管者的决策提供借鉴意义,使深港两市互利共赢。本文通过理论与实证相结合的方法研究了深港通对我国A-H股价差的影响。在理论分析中,本文创新性地从南北向资金流的角度,即深市港股通及深股通,分别探讨两者的交易规模对股价差的影响。同时,在考虑其他影响因素时,将公司的上市路径引入分析中。在实证研究中,本文区别于其他学者研究的一点是,通过将深港通总成交额为门槛变量,基于深港通实施两年的数据,建立门槛效应模型,让数据本身说话,首先验证深港通是否会对A-H股价差产生影响。模型结果表明,深港通的实施确实能够对A-H股价差产生影响。当周总成交额超过232亿元左右时,能够更有效地减小A-H股价差。进一步从资金流向角度区分后,发现深股通及深市港股通的系数均为负,且深市港股通的系数更大。说明深市港股通规模的扩大相比深股通更能改善当前A股溢价现象。区分公司上市路径后发现,先H后A上市的公司A股溢价率更高。验证了理论分析中境外上市的企业回归A股上市后,在A股会出现溢价现象的结论。最后,根据理论分析与实证结果,本文提出了放宽深市港股通准入门槛、缩短深市港股通交易周期、丰富金融投资产品、完善信息披露监管等对策建议。
施慧[3](2020)在《HT公司回归A股路径的研究》文中指出设立B股是我国资本市场渐进式开放的关键点之一,其设立初衷是为筹集外汇资金与拓宽融资渠道。由于外汇汇率的剧烈波动、允许境内公司赴港上市、合格境外投资者QFII制度设立、沪港通与深港通开通等多重因素的影响,B股市场地位逐渐淡化。同时,B股上市公司面临着对外资吸引力不足、市场流通性差、融资功能缺失、同一发行人B股与A股折价现象明显等问题。目前监管部门对从B股回归A股的政策不明朗,但已有多家公司回归A股的市场成功实践案例。因此,在探索B股公司在保护投资者利益的情况下,从B股回归A股具有重要的政策和现实意义。本文的研究对象HT公司,是B股上市公司,上市已20年。多年来,HT公司积极寻求变革,寻求资本平台的股权重构方案,希望在短期内构筑起具备资源承接能力的平台,以实现公司更大的发展。本文首先介绍了HT公司的发展历程、经营状况、财务绩效与内部资源,从HT公司在B股市场遭遇的融资功能受限、流动性缺乏、估值偏低等方面分析了其回归A股的必要性,并从资本市场改革、宏观政策和公司战略等方面证明了转A股的可行性。随后,从两个层面研究了HT公司回归A股的约束条件,首先,是外部环境层面,主要是各类政策,如监管政策、汇率转换、投资者身份转换、法律法规适用性;其次,是企业自身层面,主要是各类资源保障,如未来战略方向、业绩指标、资金储备、治理结构、管理团队等。从公司价值最大化的角度出发,本文研究了HT公司沿用回归A股成熟模式的路径,提出了私有化再上市、关联公司换股吸收合并的路径。并从政策、可操作性、周期等方面对几种路径进行了比较。按照政策可行、投资者保护、成本节约原则,本文对包括传统路径的几种方案做了排序和选择。最后,本文认为,由关联公司发行A股吸收合并B股为最优回归路径。另外,本文研究了HT公司从B股转往A股的风险,重点研究了政策风险、市场风险和内部经营风险及其应对策略。本文的研究,旨在为HT公司解决B股回归A股遗留问题提供解决方案,并在未来战略发展、资本运作方面为HT公司获得资本平台提供借鉴。同时,也希望该研究能够对其他B股公司回归A股市场提供参考,为监管政策的完善或突破提供市场实践参考。
宋家念[4](2019)在《A股与H股双重上市的价差影响因素分析》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伴随着资本流动的全球化和一体化,国内越来越多的公司选择在不同的证券交易所挂牌上市,从而在国际竞争中获得更有利的资本和核心竞争力。二十世纪八十年代以来,经济学家们就针对同一资产在不同市场的价格存在着一定的差异展开研究,发现不同市场间的法律限制、政策制度、交易成本等市场客观因素可能造成资产的定价不同,除此之外,信息不对称、投资者偏好、需求差异等主观因素也是造成资产在不同市场存在价差的重要原因。研究表明,国内投资者购买外资股时,常常会受到外资所有权等方面的限制,所以外资股通常比内资股定价更高以平衡国内投资者的利益。随着我国资本市场逐步开放,国内许多上市公司不仅在大陆A股市场上发行交易,并且也在香港H股市场上挂牌上市,以期在市场竞争中获取更大的经济利益。市场环境的复杂性、投资主体的分散性以及投资背景和理念的多元性等因素造成了“同股不同价”的问题,导致同一家上市公司股票在不同市场上的定价不同,外资股价格通常高于内资股的价格,但是在中国却一直是内资股价格高于外资股,A股价格不仅一直高于B股价格,A股比H股溢价的现象更为突出。本文从三个方面探究影响A-H股价差的原因,一是传统的市场分割因素,二是市场中的其他因素,三是投资者因素,选取A-H股双重上市公司为研究对象,选择股票相关数据作为代理变量,建立面板数据,利用固定效应模型进行回归分析,研究发现,信息不对称、流动性差异、需求差异、风险偏好差异四个传统市场分割因素至今仍对A股溢价有一定解释力;市场其他因素对A股溢价也有显着影响,其中系统性风险和深港通对价差的影响与预期相符,沪港通没有如预期缩小A-H股价差,汇率因素对价差影响不显着;投资者因素中,投资者结构影响A-H股溢价趋势收敛,而投资者理念差异使A-H股溢价趋势不收敛。最后,针对假设预期和实证结果,文章提出了可行性的建议。
游懿轩[5](2018)在《中国证券市场国际化背景下的B股折价问题及解决B股措施》文中提出B股,又称“人民币特种股票”,B股市场作为中国股票市场的组成部分,在中国股票市场建立初期对于国内企业筹集外汇资金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成为中国股票市场对外开放的窗口。然而,随着中国证券市场国际化的不断发展,B股市场逐渐边缘化,筹资功能和吸引力大幅下降。与其他分割证券市场不同的地方在于,中国股票市场的A、B股双重上市公司出现了B股折价的现象。在当前中国证券市场国际化的大环境下,研究中国A、B股双重上市公司的B股折价问题及解决B股措施具备一定的学术理论和实务价值。本文首先对于B股市场的历史、现状及存在的问题进行了梳理。其次,对于A、B股双重上市公司的B股折价问题进行了理论分析和实证分析。在理论分析部分,主要论述了信息不对称理论、流动性理论和需求弹性理论。在实证分析部分,使用面板数据分析模型研究A、B股双重上市公司的B股折价率影响因素,结果表明信息不对称程度越高B股折价程度越大,B股流动性程度越高B股折价程度越小,相对供给量越大B股折价程度就越大。再次,介绍了中国证券市场国际化背景下的解决B股措施,最后提出了政策建议,认为B股市场的最终出路是逐步关闭,同时政策层面予以积极支持。
赵亮亮[6](2015)在《沪港通投资规模对AH股溢价水平的影响研究》文中研究说明随着世界经济的发展,单一资本市场已经无法满足企业的融资需求,交叉上市已经成为企业实现多个资本市场融资的重要方式。在这样的背景下,越来越多的境内优质企业纷纷选择境外上市,香港因其优越的地理位置和成熟的市场环境成为境内企业实现交叉上市的首选之地。受到沪港两地市场分割状态的影响,自从1993年青岛啤酒(0168.HK)在H股上市开始,A股H股同股不同价的问题便一直存在。并且与国外股票市场外资股相对内资股溢价现象不同的是,我国股票市场内资股相对外资股溢价,即A股相对B股溢价,A股相对H股溢价。AH股溢价问题一直是困扰着内地企业实现A+H股上市的重要因素,根据套利定价理论,同质产品在不同市场的价格差异可以通过套利机制消除,但是受到A股和港股市场分割条件的限制,套利成本太高,套利机制很难发挥作用。股票市场分割违背了一价定律,相同的股票和权利却不一样的价格,企业价值不能合理的在市场中表现出来,影响了企业通过多个市场融资的效率,增加了企业的融资成本。如何消除市场分割,是实现股票市场健康发展的必由之路。然而沪港通的开启,实现了沪港两地股票市场的互联互通,它像一座桥梁一样连接着沪港两地,为投资者提供了套利通道,投资者可以根据自己的价值判断买入被低估的股票,卖出被高估的股票,促进两个市场价格回归合理的区间,降低AH股溢价水平。本文使用固定效应面板模型,以49家A+H交叉上市公司为研究样本,在实证研究中通过控制流动性差异、风险偏好差异、信息不对称差异、需求弹性差异、预期汇率影响因素后,重点研究了沪股通和港股通投资规模的变化对AH股溢价水平的影响。实证结果表明,随着沪股通和港股通投资规模的不断扩大,AH股溢价水平将显着的降低,这一结果与本文的预期一致。同时,为了验证回归结果的稳定性,本文使用了多个模型对回归结果进行反复验证,结果也比较理想。最后根据实证分析的结果,针对如何消除市场分割,缩小AH股溢价水平,提出一些政策建议和未来的研究方向。
李洪雄[7](2011)在《中国股票市场分割的比较研究 ——基于A、B股市场分割与A、H股市场分割的比较》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我国股票市场存在着明显的内外资市场分割现象,其中内资股是A股,外资股主要是B股和H股,A股与B股市场之间及A股与H股市场之间都存在市场分割。股票市场分割制约了证券市场合理配置资本的功能,扭曲了股票市场价格,降低了社会及投资者的资本利用效率,造成了股票市场诸多不合理现象。为了进一步深入了解和把握我国内外资股票市场的分割状况,本文在已有文献研究的基础上对A股与B股市场之间及A股与H股市场之间的市场分割程度及其变化趋势,以及三个市场之间的互动关系作了实证检验分析,并对多重上市公司的AB股及AH股价格差异及其变化趋势和主要影响因素作了实证比较研究。首先,论文基于多元GARCH模型计算了A股与B股市场之间及A股与H股市场之间的时变条件相关系数,发现A股与B股市场相关度很高且变化不大,A股与H股市场相关度较低且变化较大;然后,基于VAR模型对A股、B股及H股指数收益率进行了granger因果关系检验及脉冲响应和方差分解分析,发现A股市场对B股市场的影响大于对H股市场的影响,B股市场对A股市场的影响大于对H股市场的影响,H股市场对A股市场的影响大于对B股市场的影响;最后,基于Eun(1986)和Grossman and Stiglitz(1980)构建了一个内外资股价差异的理论模型,根据这个模型建立了一个面板数据模型对多重上市公司AB股价格差异及AH股价格差异的影响因素进行了实证研究,并且对AB股及AH股价格差异时间序列进行了实证分析,结果发现市场收益率、流动性及股票基本面对内外资股价差异的影响显着,多重上市公司AB股价格差异受市场收益率及流动性影响较大,价格差异较不平稳,市场波动较大,而多重上市公司AH股价格差异则受基本面影响较大,价格差异较平稳,市场波动较小,并且发现AB股价格差异总体上要大于AH股价格差异,AB股价格差异时间序列曲线呈下降趋势,而AH股价格差异时间序列曲线则呈平稳状态。论文在实证研究分析的基础上得出了相关结论。主要结论有:(1)A股和B股市场一体化趋势明显,市场分割程度较小且不断缩小,而A股和H股市场一体化趋势较不明显,市场分割程度较大且比较稳定;市场信息主要是从A股市场流向B股市场及H股市场的,A股市场和B股市场之间的信息流动性要好于A股和H股市场之间的信息流动性,A股市场和H股市场之间的信息流动性要好于B股和H股市场之间的信息流动性;。(2)总体来看,B股平均收益率高于A股平均收益率,AB股价格差异逐渐减小,H股平均收益率与A股平均收益率基本相当,AH股价格差异基本稳定。(3)H股市场相对成熟,重视价值投资,而A股市场和B股市场投机性较强。
龚纪纲[8](2010)在《QDII制度对大陆A股市场价格的影响研究》文中研究表明QD11(Qualified Domestic Institutional Investor,合格境内机构投资人)制度最原始是由香港的政府部门所提出,它与CDR(China Depository Share,中国存托凭证)和QF11(Qualified Foreign Institutional Investor,合格境外机构投资人)类似,是在实行的外汇管制下方便大陆地区资本市场对外开放的便宜之计。令本国大陆投资人在资本账户项目尚未完全开放的情况之下,对海外的资本市场实行投资。这几年来我国经济的发展速度有逐渐加快的现象,对外贸易在国际收支上不断的出现顺差,因而产生我们的外汇存底积累额增长加速。在这样的大环境下QDII制度的正式上线,最主要的目的就是为了能对开放资本账户更跨出一大步,进而创造出更多的外汇需求,使人民币与国际汇率相较之下更加稳定、更加市场化与平衡,同时鼓励国内更多公司能够跨出国门,以进一步减少贸易顺差以及资本项目的盈余。其中最直接的优点便是让国内投资人方便透过这样的机制直接或间接参与国外的资本市场,进一步可以获得到全球资本市场的报酬率。最主要的目的便是在人民币不可以自由兑换的情况下,以专用基金的模式投资到香港的资本市场。为了东南亚金融风暴以后持续停留在低潮的股市注入一笔新的资金.重新振作香港的经济。这几年来,大量的外汇存底加上人民币升值的期待不断地增大,造成对中国资本流出带来巨大的压力。政府有必要开设一种积极管理的投资渠道的制度来引导这部分的资金对外流出。随着国内人民收入的不断增加投资外汇市场的需求上扬,资本帐户的开放也自然成为必要的趋势,QDII制度在这些角度都有一定的正面意义。实际上QDII的思路可以追溯到1983年,台湾在针对岛内资本市场进行逐步开放的时后,为了防止形成比较大的冲击,于是对外资机构投资人实行了QFII,相对的,有一些机融学者觉得可以参考台湾的QFII机制,另外提出了QDII的想法。中国台湾、印度、智利、巴西、韩国等国家和地区在20世纪的1990年代初期就设立以及实施过QFII和QDII的双“Q”制度,也从而积累了非常丰富的经验,也获得了很多的非常有价值的经验与成果。本文以资本市场开放的理论以及实践为出发点,深入的阐述了QDII(即合格的境内投资者投资国外资本市场)这样的制度的内涵、运作原理、背景和意义,运用实证分析和理论分析相结合的方式,论述QDII制度对大陆A股市场及H市场价格的影响。2008年,美国次贷危机蔓延,全球金融危机全面暴发,国内首批QDII基金净值表现并不好看,QDII基金净值折损创下中国基金业发展十年来的最高纪录,基金QDII首发规模越发越小。迄今有24家基金公司获得QDII资格,但已发行QDII基金的只有10家,持观望态度的不在少数。形成鲜明对比的是,国内一批大基金公司对出海仍然执着,申报相当积极。在金融风暴中频频受挫,QDII基金选择一再收缩“战线”,将港股作为绝对主战场。偏爱在家门口炒股的QDII基金,离投资者“全球资产配置”的期望却越来越远,投资者也开始质疑QDII全球配置分散风险的能力。本文研究的QDII制度是中国为了稳定经济的发展以及做为平衡国际收支的一个方法,也同步是针对中国证券市场的一个有效的政策与手段,其策略十分重要。所以研究QDII市场的现象、影响力以及QDII制度正式实施以后,H股对A股折价等种种的问题,对于学术与实务的研究,具备了相当重要的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不过由于QDII在国际上的研究并不多,况且国内对于这个课题的研究也还处于探讨的阶段,缺乏比较权威性或是较成熟的研究成果。本文将中国现在相关的经济资料结合相关的模型进行研究和交叉比对分析,进而更清晰地勾勒出中国推行QDII以来我国资本市场所发生的变化,更进一步提出一些建议和看法。同时就QDII对中国现在实际上可能产生的积极意义和冲击进行了探讨和分析。此外,本文应用计量经济学和股票市场微观结构等理论对QDII制度的实施对我国证券市场H股折价的影响进行深入的研究。相信这些研究将为以后的研究工作带来理论和实证研究方面的价值。QDII制度是我国在外汇管制状况下大陆地区的一种临时性的资本运作模式,曾造成过国内A股及B股和香港H股的几番波动。QDII制度作为一种调节外汇存底,稳定汇率的方式被提到议程并已经在过去几年的时间内发挥了非常重要作用。本论文研究的QDII被当作是中国大陆地区在稳定经济发展、平衡国际收支的一个重要方法,同时也是中国证券市场的一个比较有效的加强型作法,地位十分显着。但由于QDII制度在国际上的研究很少,而且国内对QDII的研究也还处于很初步探讨的状况,缺乏比较权威或成熟的研究结果。所以本文在资料收集和撰写成文的过程中遇到非常多的困难。很难找到国内外与QDII制度直接相关的专着或研究成果以作为参考和借鉴,可运用的数据也较为有限。所以因为这种状况,本文只能从比较宏观的角度来进行分析,以中国目前相的关经济数据结合相关模型进行研究和对照分析,从而更清晰地探讨出中国推行QDII制度之后我国资本市场产生的变化。本文试图综合性的运用了几种不同的研究方法,以便获得科学性较准确的研究结论。主要来说采用理论分析与实证分析相互结合,定性分析和定量分析相互结合的模式:1、采用事件分析方法分析在中国实施QDII制度这个事件点的前后中国A股市场收益和风险的变化,从而量化QDII制度对A股市场收益和风险的影响。2、基于双重上市公司A股和H股的日交易资料,运用统计分析、对H股折价的现象进行了描述,进一步结合模型,系统地检验我国证券市场H股相对A股折价产生的原因及其影响因素。一是通过Granger因果检验等协整检验方法验证两地市场的互动关系,二是利用回归分析等方法对造成价差的影响因素进行解释和分析。本文实证部分主要是基于QDII推出前后的沪深300指数与恒生指数等等的相关数据,采用统计分析的方法得出大陆境内资本市场与香港资本市场相关系数的变化,进一步而得出QDII在很大程度上增强了我国国内资本市场与香港资本市场的相关性的结论。可以由此得出,QDII制度在相当大的程度上实现了国内投资人将资产投资到海外的目的以及资金分流的愿望。本文根据与遵照理论、实证、对策研究的基本概念,一共分为七大部分,研究架构与思考模式如下:第一章主要包括QDII制度的研究主题、相关的背景以及其积极的意义,与文献综和叙述、研究方法和文章的结构安排及创新。第二章,QDII制度概述,包括QDII制度的内涵、运作原理,实施QDII制度的理论基础,中国资本市场引入QDII制度的背景,台湾、韩国、智利等国实施QDII制度的国际比较。第三章主要包括国内QDII政策里程碑记录、QDII制度发展历经的过程、QDII发展的现状、中国QDII投资风格分析、QDII基金失败的原因分析以及QDII基金的治理措施等。第四章主要包括对QDII制度对我国整体宏观经济影响的探讨、QDII制度对我国国内股票市场的影响、QDII制度对我国金融机构及个人投资者的影响、QDII制度对外汇市场的影响、QDII制度对金融监管体系及金融安全的影响等的定性分析。第五章主要包括QDII制度对A股市场收益的定量分析及QDII制度对A股市场风险的定量分析。第六章包括市场分割与多重上市公司股票的价格差异,A股、H股的市场分割及基本情况介绍,以及QDII制度对市场分割及A股H股价差的影响。文章最终,透过总结QDII制度在国内实行的过程中可能产生的-系列争议与问题,提出了可能可以建立与更进一步完善我国QDII制度的政策和建议,并对中国大陆地区未来在QDII制度的发展未来前景上提出了展望。对于中国大陆地区金融市场的角度来说,国内资本市场开放的时间点、开放的速度以及开放的程度将会直接关系到整个国家经济发展的持续性。对于我国大陆地区来说,由于政治与经济体制都不同于其他国家,如何保证经济能够有秩序的持续发展、社会和谐稳定的前提下,采用哪一种模式与策略来放开资本市场,是非常重要的。QDII制度不单纯只是一种创新,那更是一种可能可以实现我国大陆资本市场开放的一个明智选择。不过在QDII制度的施行甚至到整个资本市场开放的过程中,都必须必须始终能够贯穿谨慎的、坚定的以及积极的执行原则。希望本文的研究能够为以后的其他人的研究工作带来实证研究和理论这方面的价值。
李双飞[9](2010)在《A股和H股市场双重上市股票的价格差异与套利决策》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中国证券市场已成为一个最重要新兴市场,股票市值居全球第三位,近年中国资本市场逐步完善、开放,政府鼓励境内企业的境外上市、逐步提高合格的境外投资者(QFII)A股投资额度、核准新的QDII、2001年对A股个人投资者开放B股市场、融资融券业务和股指期货适时推出等一系列举措完善了A股市场的交易机制,同时一定程度上促进了境内外资本市场的融合,逐步受到学术研究者的关注。现阶段,从资本流动的限制角度来看,境内外市场是完全分割的市场,只有QFII和QDII可以跨市场直接投资,而QDII主要以投资香港市场的红筹股为主,然而次贷危机的爆发使得境内机构投资者损失惨重,因此研究具有实践价值的跨市场投资理论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以A股和H市场双重上市股票为研究对象,主要解决两个问题:第一、国外关于证券市场分割的理论大多基于资本自由流动的市场并呈现外资股溢价,而AH股市场却与此相反,那么现有的理论是否可以解释双重上市A股相对于H股的溢价?第二、按照一价定律,存在价差即可产生套利,然而现实情形是股票跨市场转换存在限制,那么A股和H股还存在套利机会吗?如果存在,应该如何实施套利策略。基于以上两个问题,主要研究内容从价格差异与套利策略两个方面展开,第二章作为背景主要回顾和评述了市场分割的相关理论:需求差异理论、信息不对称理论、流动性差异理论、投资理念差异理论,最后根据A股和H股市场的特点建立了综合理论模型;简要分析了市场分割的度量方法,并从收益相关的角度比较分析了AH股之间的动态联系。由于跨市场套利存在制度上的障碍,借鉴统计套利中匹配交易的原理,对统计套利理论的相关理论和方法作了介绍。第三、四章解决了第一个问题,分别从理论与实证来分析了A股和H股的价格差异。第三章拓展了Chan K (2008)的理论模型,建立了完全信息下的均衡股价模型和基于信息吸收比重的H股均衡价格模型,提出了另外一个影响AH股价格差异的重要因素——信息吸收比重,并从理论上证明了其对价格差异存在非线性的影响,探讨了信息投资者比例对价差的影响,证明了信息吸收比重对AH股价差的影响不会低于信息投资者比例对价差的影响,最后分析了不同的市场偏好系数对价差的影响。第四章从实证出发,选取55家AH股上市公司为样本,以日、周交易数据为基础分析了从2000年1月1日至2008年7月30日AH股比价的影响因素,提出了度量信息不对称的新指标——信息吸收程度,采用了非流动、价格振幅来度量流动性和风险,并利用面板数据模型检验了信息不对称假说、流动性假说、风险差异假说和需求差异假说,并在经验模型的基础上进一步讨论了投资者偏好、利率、市场收益率对AH比价的影响,主要研究结论如下:信息不对称、流动性差异、风险差异和需求差异均对AH比价有较强的解释力,但用交易量和Amihud(2002)非流动性指标计算出的流动性对AH比价的影响相反,其中交易量的影响与预期的一致;此外,本文还证明了用公司规模来作为信息不对称的度量指标是不合理的,投资者偏好的变化是影响AH比价的最主要因素,2002年9月是偏好变化分界点。第五、六章解决了第二个问题,由于AH股间跨市场股票转换限制且A股市场暂未实施卖空交易,跨市场套利存在制度上的障碍,借鉴美国对冲基金早期的操作方法——匹配交易的思想,而匹配交易的基础是均值回复,因此第五章设计了非线性均衡方法来检验均值回复,从而证明套利机会的存在。通过建立双变量的STAR模型来实证检验均值回复得出了理想的实证结论:A股和H股双重上市股票价格变化确实是非线性变化的,而且A股价格回复均衡的速度大于H股,因此A股市场将比H股市场更有可能获得套利机会,换角度来说是A股市场更具价格发现功能。在存在套利机会的基础上,第六章设计了具体的套利策略并计算了规模最大的17家双重上市公司套利收益与风险。借鉴Chen(2002)的统计套利模型,考虑A股市场存在卖空限制,构建了等量股数的FS策略、等量金额的FP策略和最优对冲比的OH策略三种统计套利策略,利用AH股双重上市公司的股价数据进行了计算分析,实证发现:与OH策略相比,最简单的FS策略和FP策略能较好的产生套利收益,即使在A股存在卖空限制的情形下个别股票也能产生较高的年收益率。然而,在三种统计套利策略中暂未考虑交易成本、价格冲击成本等因素,香港市场在股票价格下跌过程中可能禁止卖空等措施会使得套利受到限制,因此从本文的统计套利策略到实务操作还需要考虑更多约束。
刘澎[10](2009)在《市场分割环境下红筹股回归的经济效应及制度安排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我国国民经济的持续高速增长及证券市场的快速发展为红筹股回归A股市场提供了良好的经济基础。但是在目前情况下,红筹股回归势必将给尚不太成熟的我国证券市场带来深远的影响,这其中有多方面的积极意义,同时也存在一些需要面对的现实问题。因此,我们有必要对红筹股回归进行一番更加深入的研究。根据目前我国证券市场的现状以及以往A+B、A+H股的发行及上市经验,红筹股回归必然也首先要遇到市场分割的现实问题,即红筹股在香港和境内A股市场上将出现同股不同价的现象。对于新兴市场的我国证券市场而言,这一问题一直引起A股市场投资者及监管层的担忧。为此,本文在广泛查阅与市场分割有关文献资料的基础上,对与市场分割相关理论假说及研究成果进行了深入阐述,并将其提升、整合及分别归纳为“资本市场分割理论”、“双重上市股票价格差异理论”及“双重上市股票价格发现功能理论”等三个相互联系的理论链。本文以该三个理论链为支撑点,并结合我们针对我国市场证券分割现象以及红筹股回归所面临市场分割环境的特殊性进行的相关研究和补充,初步构建了一个专门针对我国证券市场分割现象以及红筹股回归所面临市场分割环境的理论分析基础框架。基于理论模型的分析结果,本文突破了以往对红筹股回归的研究大多需靠借用A+B或A+H股发行及上市经验的瓶颈,分别从几个技术层面直接对市场分割环境下红筹股回归的经济效应进行了实证研究。首先,通过综合运用数理统计和R/S理论及方法构建了一组基于专门针对市场分割环境下红筹股回归的“长程相关”数理模型,并对1994年至2008年的上证综合指数与红筹股指数进行分析,结果确定了A股市场与香港红筹股之间的统一性以及A股市场的成长性,这一方面说明A股对于红筹股回归已经具备了良好的市场基础,另一方面也说明A股市场已经具备了迈向国际化的市场条件,而红筹股回归必将进一步推进A股市场迈向国际化的进程;其次,根据自行初步构建的针对我国证券市场分割现象以及红筹股回归所面临市场分割环境的理论分析基础框架以及相关回归模型,首次对红筹股回归的定价机制进行了分析和研究,将1994至2007年间A股全部公司年根据净资产报酬率从低到高分成20个等比例的组合与美国这一高度成熟市场股票以及香港红筹股的市净率与净资产报酬率之间的关系进行比较,结果表明操纵行为和浓郁的投机气氛是解释A股市净率相对于成熟市场高企的主要原因,并进一步说明红筹股回归在一定程度上能够平抑A股市场的泡沫;再次,通过对2002至2007年A股公司与红筹股公司的财务绩效和公司治理结构进行了整体比较,进一步确认在市场分割的客观环境下规模更大、绩效更优的红筹股公司回归A股市场,有利于提高A股上市公司的整体质量及降低市场泡沫;此外,通过采用Monte Carlo随机模拟以及一个简化模型预测和分析了红筹股回归对投资者的股票投资组合所带来的投资效应,进一步证明了红筹股回归无疑将增加投资者的优质投资品种,从而有助于A股投资者在不降低其投资预期报酬率的前提下进一步分散风险,因而有助于提高A股投资者的福利水平,但与此同时,市场分割环境下红筹股回归的新股发行及上市价格在一定程度上会高于其在香港的价格,因而可能存在财富从A股投资者向红筹股投资者转移的现象,因此需要合理制定红筹股回归的IPO价格及新股上市价格。这些实证分析的结果都从不同角度确定了红筹股回归的市场基础及回归的必要性和可实施性,并进一步说明红筹股回归这一重大事件本身最终将有利于逐步降低内地与香港证券市场之间的市场分割程度。然后再在这些实证分析的基础上,本文对市场分割环境下红筹股回归的整体经济效应以及所面临的一些潜在障碍进行了进一步的综合阐述。鉴于中国证监会于2007年6月12日出台的《境外中资控股上市公司境内首次发行股票的试点办法(草案)》一直未能作为正式文件下发以及红筹股回归迟迟尚未启动,本文深刻指出了人们目前对于红筹股回归的认识和理解很大程度上还仅停留在战术或操作层面或者仅围绕政府某一职能部门的职权及视野范围内考虑,另一方面由于目前我国证券市场受经济大环境影响还处于调整时期,政府监管部门与其他职能部门、红筹股公司、市场之间客观上存在多方搏弈,而缺乏整体的战略目标以及相关的制度安排则是事关国计民生的红筹股迟迟尚未顺利实现回归的根本原因所在。为了确保市场分割环境下红筹股回归的顺利启动及我国证券市场的长期健康发展,本文在前面理论述评和经济效应分析的基础上,站在战略的高度对市场分割环境下红筹股回归的必然性进行了进一步的提升,并专门针对制度安排在宏观层面和操作层面仍然存在的相关障碍及其解决对策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和分析,其中特别逆向思维地提出以适时启动国际板的建设来有效促进红筹股的回归以及推进我国证券市场长期健康发展的全新构想,然后在此基础上一方面在宏观层面首次建设性地提出了市场分割环境下红筹股回归的战略目标以及战略目标项下的“三步走+一步”的战略步骤和三项战略保障措施的建议,其中包括将红筹股回归的重大协调和行政决策权力上升至更高一级政府机构的战略措施建议,另一方面则在操作层面进一步提出市场分割环境下红筹股回归战略目标及战略保障措施项下的一系列具体操作性制度安排建议,最后再依据这些研究成果对目前尚存在争议的市场分割环境下红筹股回归的三种备选模式进行了比较和分析,同时还从实践的角度对回归模式提出了以红筹股转H股回归的一种全新思路。本文以我国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增长及我国证券市场快速发展为背景,试图从理论和实证两个层面深入探讨市场分割环境下红筹股回归将带来的经济效应以及所需要的相关制度安排,以此确定红筹股早日实现回归的重要性、必然性、紧迫性及可实施性,并为我国证券市场的长期健康发展以及为政府监管部门提供有效的理论支持和实践参考,因而具有比较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
二、A股、B股和H股投资价值的比较(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A股、B股和H股投资价值的比较(论文提纲范文)
(1)沪港通和深港通对A、H股溢价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第一章 导论 |
第一节 选题背景与研究意义 |
第二节 研究思路、研究内容和研究方法 |
第三节 可能的创新与不足 |
第二章 国内外文献综述及相关理论 |
第一节 国外研究文献综述 |
第二节 国内研究文献综述 |
第三节 相关文献的分析总结 |
第三章 A、H股市场的发展历程和现状 |
第一节 我国A股市场的发展历程和现状 |
第二节 我国H股市场的发展历程和现状 |
第三节 A、H股溢价的发展历程和现状 |
第四章 理论分析、研究假设和模型构建 |
第一节 沪港通和深港通影响的理论分析 |
第二节 研究假设 |
第三节 变量选择 |
第四节 模型构建 |
第五章 实证分析 |
第一节 样本选择及数据处理 |
第二节 回归分析 |
第三节 稳健性检验 |
第六章 结论及政策建议 |
第一节 研究结论 |
第二节 政策建议 |
参考文献 |
致谢 |
(2)深港通对我国A-H股价差的影响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研究方法与主要内容 |
1.2.1 研究方法 |
1.2.2 主要内容 |
1.3 研究思路与框架 |
1.4 研究创新与不足 |
1.4.1 本文可能的创新 |
1.4.2 研究不足 |
2 文献综述 |
2.1 互联互通对A-H股价差的影响研究 |
2.1.1 沪港通对A-H股价差的影响研究 |
2.1.2 深港通对A-H股价差的影响研究 |
2.2 传统市场分割因素对交叉上市公司股价差的影响研究 |
2.2.1 信息不对称 |
2.2.2 流动性差异 |
2.2.3 需求弹性差异 |
2.2.4 风险偏好差异 |
2.3 其他交叉上市公司股价差的影响因素研究 |
2.4 文献评述 |
3 理论分析与研究假设 |
3.1 深港通对A-H股价差的影响分析 |
3.1.1 促进深港两市融合 |
3.1.2 优化A股投资者结构 |
3.1.3 提升H股股票定价权 |
3.2 传统市场分割因素对A-H股价差的影响分析 |
3.2.1 信息不对称 |
3.2.2 流动性差异 |
3.2.3 需求弹性差异 |
3.2.4 风险偏好差异 |
3.3 其他因素对A-H股价差影响的分析 |
3.3.1 市场因素 |
3.3.2 公司因素 |
3.3.3 汇率因素 |
4 深港通及A-H股价差发展现状 |
4.1 深港通的发展状况及交易特征 |
4.2 深港通实施前后A-H股价差发展状况 |
5 深港通对A-H股价差影响的实证分析 |
5.1 实证数据的选择 |
5.1.1 样本公司概况 |
5.1.2 样本数据处理 |
5.2 面板模型的构建 |
5.2.1 变量选取 |
5.2.2 模型建立 |
5.3 实证结果分析 |
5.3.1 描述性统计 |
5.3.2 分组差异分析 |
5.3.3 相关性检验 |
5.3.4 平稳性检验 |
5.3.5 模型分析 |
5.3.6 稳健性检验 |
5.4 实证小结 |
6 研究结论与对策建议 |
6.1 研究结论 |
6.2 对策建议 |
6.2.1 放宽深市港股通准入门槛 |
6.2.2 缩短深市港股通交易周期 |
6.2.3 丰富金融投资产品 |
6.2.4 完善信息披露监管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本人公开发表的论文 |
致谢 |
(3)HT公司回归A股路径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文献综述 |
1.2.1 B股与资本市场改革 |
1.2.2 公司上市路径选择 |
1.2.3 公司转板研究 |
1.2.4 公司并购重组风险研究 |
1.3 研究内容和方法 |
1.3.1 研究内容 |
1.3.2 研究方法 |
第二章 理论基础与资本市场发展 |
2.1 我国公司上市 |
2.1.1 我国公司上市的路径 |
2.1.2 首发上市与重组上市 |
2.1.3 整体上市与分拆上市 |
2.1.4 板块选择与上市条件 |
2.2 B股的市场准入与发展 |
2.2.1 B股的准入条件 |
2.2.2 B股的发展与现状 |
2.3 A股市场的准入与发展 |
2.3.1 A股市场的准入条件 |
2.3.2 A股的发展与现状 |
2.4 B股回归A股的路径 |
2.4.1 私有化再IPO |
2.4.2 B股转H股 |
2.4.3 关联公司吸并B股公司发行A股 |
2.4.4 B股按汇率折算为A股 |
第三章 HT公司回归A股的必要性与可行性 |
3.1 HT公司的历史与现状 |
3.1.1 HT公司的历史发展 |
3.1.2 业务经营预财务绩效 |
3.1.3 市场价值情况 |
3.2 HT公司回归A股的必要性 |
3.2.1 B股市场融资功能受限 |
3.2.2 B股市场投资者关注度低 |
3.2.3 B股市场价值被低估 |
3.3 HT公司回归A股的可行性 |
3.3.1 外部环境与资本市场改革 |
3.3.2 HT公司的战略发展方向 |
3.3.3 监管政策调整 |
第四章 HT公司回归A股路径分析 |
4.1 成熟回归模式的应用 |
4.1.1 控股公司换股吸收合并B股公司 |
4.1.2 兄弟公司换股吸收合并B股公司 |
4.1.3 HT公司私有化再IPO |
4.1.4 HT公司正向吸并 |
4.2 创新路径的探索 |
4.2.1 HT公司B股转H股再转A股 |
4.2.2 HT公司反向吸并 |
4.3 HT公司回归A股方案比较与选择 |
4.3.1 HT公司回归A股路径比较 |
4.3.2 HT公司回归A股路径选择依据 |
4.4 上市结构与板块选择 |
4.4.1 整体上市和分拆上市 |
4.4.2 HT公司A股市场各板块适用性比较 |
4.4.3 HT公司上市结构选择建议 |
第五章 HT公司回归A股的风险及其应对 |
5.1 回归A股风险及应对措施 |
5.1.1 政策风险及其应对 |
5.1.2 市场风险及其应对 |
5.1.3 内部经营风险及其应对 |
5.2 回归A股的保障措施 |
5.2.1 监管政策保障 |
5.2.2 战略与资金保障 |
5.2.3 组织管理保障 |
结论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附件 |
(4)A股与H股双重上市的价差影响因素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意义 |
1.2.1 理论意义 |
1.2.2 现实意义 |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及评述 |
1.3.1 国外研究现状 |
1.3.2 国内研究现状 |
1.3.3 国内外研究评述 |
1.4 研究的内容 |
1.5 研究方法、技术路线 |
1.5.1 查阅文献资料 |
1.5.2 理论与实证分析相结合 |
1.5.3 定性分析与定量分析相结合 |
1.6 可能的创新与不足 |
1.6.1 可能的创新 |
1.6.2 不足 |
2 相关理论分析 |
2.1 信息不对称理论 |
2.2 流动性理论 |
2.3 需求弹性理论 |
2.4 风险偏好理论 |
3 A股与H股价差的基本情况 |
3.1 A股和H股市场的发展情况 |
3.1.1 我国股票市场的开放进程 |
3.1.2 A股发展状况 |
3.1.3 H股发展状况 |
3.2 A-H股双重上市的概况 |
3.2.1 A-H股上市的模式介绍 |
3.2.2 A-H股上市公司行业分类 |
3.2.3 A-H股价格差异走势分析 |
4 A股与H股价差的影响因素分析 |
4.1 市场分割因素 |
4.1.1 信息不对称假说 |
4.1.2 流动性差异假说 |
4.1.3 需求差异假说 |
4.1.4 风险偏好差异假说 |
4.2 市场其他因素 |
4.2.1 汇率因素 |
4.2.2 系统性风险 |
4.2.3 沪港通政策影响 |
4.2.4 深港通政策影响 |
4.3 投资者因素 |
4.3.1 投资者结构差异 |
4.3.2 投资理念差异 |
5 A股与H股价差影响因素的实证分析 |
5.1 样本与变量选择 |
5.1.1 样本数据的选择 |
5.1.2 被解释变量的选取 |
5.1.3 解释变量的选取 |
5.2 变量描述性统计及模型构建 |
5.2.1 影响价差各变量描述性统计 |
5.2.2 模型构建 |
5.3 实证分析 |
5.3.1 Pearson相关性分析 |
5.3.2 Hausman检验 |
5.3.3 面板数据的回归分析 |
5.4 本章小结 |
6 研究结论及对策建议 |
6.1 研究结论 |
6.2 可行性的建议 |
6.2.1 政府指定政策 |
6.2.2 上市公司恪守市场规则 |
6.2.3 加强市场信息披露监管 |
6.2.4 投资者理性投资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介 |
(5)中国证券市场国际化背景下的B股折价问题及解决B股措施(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引言 |
1.1 选题背景与研究意义 |
1.1.1 选题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文献综述 |
1.2.1 股票市场分割的文献综述 |
1.2.2 B股折价问题的文献综述 |
1.3 论文章节安排 |
1.4 文章创新之处及技术路线 |
1.4.1 文章创新之处 |
1.4.2 技术路线 |
第二章 B股市场的历史、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
2.1 B股市场的历史 |
2.1.1 B股市场的建立初衷 |
2.1.2 B股市场的发展历程 |
2.2 B股市场的现状 |
2.2.1 B股上市公司分类 |
2.2.2 B股市场交易情况 |
2.3 B股市场存在的问题 |
2.3.1 B股市场筹资功能缺失 |
2.3.2 制度约束导致双重上市公司A股和B股较大的价格差异 |
2.3.3 港股中资股的发展加速B股边缘化 |
2.3.4 中国证券市场国际化削弱了B股市场的存在意义 |
2.3.5 人民币升值预期使得B股投资者面临汇率风险 |
2.4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B股折价问题的理论分析与实证分析 |
3.1 B股折价问题的理论分析 |
3.1.1 信息不对称理论 |
3.1.2 流动性理论 |
3.1.3 需求弹性理论 |
3.2 B股折价问题的实证分析 |
3.2.1 研究方法概述 |
3.2.2 样本和变量选择 |
3.2.3 平稳性检验 |
3.2.4 模型选择 |
3.2.5 模型结果 |
3.3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中国证券市场国际化背景下的解决B股措施 |
4.1 选择一:自上而下改革,保留B股并做大做强 |
4.2 选择二:自下而上改革,逐步关闭B股市场 |
4.2.1 B股转H股 |
4.2.2 B股转A股 |
4.2.3 B股回购 |
4.3 政策建议 |
4.4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研究结论与展望 |
5.1 研究结论 |
5.2 不足及展望 |
5.3 本章小结 |
参考文献 |
致谢 |
(6)沪港通投资规模对AH股溢价水平的影响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本文的研究意义 |
1.2 本文的研究方法 |
1.3 本文的研究内容 |
1.4 本文的创新点和不足之处 |
第2章 文献综述 |
2.1 A、B股溢价的理论研究综述 |
2.2 A、H股溢价的理论研究综述 |
第3章 沪港通及股票市场分割概述 |
3.1 沪港通概述 |
3.2 股票市场分割概述 |
第4章 AH股溢价影响因素理论分析 |
4.1 流动性差异 |
4.2 风险偏好差异 |
4.3 信息不对称差异 |
4.4 需求弹性差异 |
4.5 预期汇率 |
4.6 沪港通投资规模 |
4.7 影响AH股溢价的其他因素 |
第5章 AH股溢价影响因素实证分析 |
5.1 样本与数据 |
5.2 变量选择与模型设计 |
5.3 实证分析 |
第6章 政策建议及研究展望 |
6.1 政策建议 |
6.2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7)中国股票市场分割的比较研究 ——基于A、B股市场分割与A、H股市场分割的比较(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导论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1.2 研究思路 |
1.3 本文的结构安排 |
1.4 主要创新点 |
2 股票市场分割及文献回顾 |
2.1 市场分割及相关概念 |
2.2 有关文献回顾 |
2.3 本章小结 |
3 内外资股票市场分割检验 |
3.1 中国证券市场开放概况 |
3.2 基于时变条件相关的市场分割程度衡量 |
3.3 本章小结 |
4 内外资股票市场互动关系研究 |
4.1 向量自回归模型的理论简介 |
4.2 基于VAR 模型的股票市场互动关系研究 |
4.3 本章小结 |
5 内外资股票价格差异比较研究 |
5.1 内外资股票价格差异的理论模型 |
5.2 内外资股票价格差异的实证比较研究 |
5.3 本章小结 |
6 全文总结及相关建议 |
6.1 论文主要工作及其结论 |
6.2 相关政策建议 |
6.3 论文的不足之处及进一步研究建议 |
参考文献 |
在学研究成果及获奖情况 |
致谢 |
(8)QDII制度对大陆A股市场价格的影响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内容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
第一节 选题背景及意义 |
第二节 文献综述 |
1.2.1 国外QDII制度相关文献综合述述 |
1.2.2 国内QDII制度相关文献综述 |
1.2.3 A股H股价差的国外文献综述 |
1.2.4 A股H股价差的国内文献综述 |
第三节 本文的结构安排及创新之处 |
1.3.1 本文结构安排 |
1.3.2 本文创新点 第二章 QDII制度的理论基础、背景及国际比较 |
第一节 QDII制度的运作原理 |
第二节 QDII制度的理论基础 |
2.2.1 国际资本流动理论 |
2.2.2 资产组合理论 |
2.2.3 克鲁格曼的"三元悖论" |
2.2.4 金融深化理论 |
第三节 中国资本市场引入QDII制度的背景 |
2.3.1 中国经济高速增长,造就了大批富裕阶层和理财需求 |
2.3.2 外汇储备增长迅速,人民币存在较大升值压力 |
2.3.3 汇率体制改革的进一步深入 |
2.3.4 繁荣香港市场的要求 |
第四节 QDII制度实践的国际比较 |
2.4.1 韩国QDII制度的实践 |
2.4.2 台湾QDII制度的实践 |
2.4.3 智利QDII制度的实践 第三章 QDII发展现状及治理措施 |
第一节 QDII政策大事记 |
第二节 QDII的发展历经程 |
第三节 QDII的发展现状 |
第四节 中国QDII投资风格分析 |
3.4.1 分类以股票型基金为主 |
3.4.2 基金系QDII重仓港股且偏好金融 |
3.4.3 银行系QDII投向以成熟市场为主,区域相对分散 |
第五节 QDII基金失败的原因分析 |
第六节 QDII基金的治理措施 第四章 QDII制度对我国证券市场影响的定性分析 |
第一节 QDII制度对我国证券市场的积极影响 |
4.1.1 有利于优化国内市场的投资路径,降低投机行为发生率 |
4.1.2 有利于国内证券市场与国际证券市场的接轨 |
4.1.3 为我国金融机构及个人投资者带来全方位的投资机会 |
4.1.4 有助于培养国际级投资者队伍,推动投资理念与模式的逐步成熟 |
第二节 QDII制度对我国证券市场的消极影响 |
4.2.1 导致国际游资跨境频繁流动 |
4.2.2 引起市场萎靡 |
4.2.3 证券市场的资金分流,可能导致股市动荡 第五章 QDII制度对A股市场影响的实证分析 |
第一节 实施QDII制度前各地股市风险溢价比较分析 |
第二节 QDII对A股市场风险收益的实证分析 |
5.2.1 投资组合风险收益的计量方法 |
5.2.2 各地股市间相关系数的计算 第六章 QDII制度对市场分割及A、B、H股价差的影响分析 |
第一节 A股、H股的市场分割及基本情况介绍 |
6.1.1 影响H股和A股价格差异的因素分析 |
6.1.2 QDII制度和A股、H股市场分割的消除 |
第二节 A股和B股市场波动性、有效性比较及其整合研究 |
6.2.1 研究方法 |
6.2.2 实证研究结果 |
6.2.3 基本结论与评论 |
第三节 QDII制度对A股、H股价差影响的格兰杰因果关系分析 |
6.3.1 资料与研究方法 |
6.3.2 最优滞后步长P的确定 |
6.3.3 平稳性检验 |
6.3.4 格兰杰因果关系检验与回归拟合 |
6.3.5 实证结果 第七章 结论与展望 |
第一节 结论 |
7.1.1 资本项目和证券市场应逐步开放 |
7.1.2 投资者确立合理的风险和收益预期 |
7.1.3 培育专业人士和服务机构 |
7.1.4 对进出资金严格监控 |
第二节 论文的未来研究方向 附录 |
附录一 QDII开放投资台湾之规定 |
附录二 合格境内机构投资者境外证券投资管理试行办法 |
附录三 台湾地区金融控股公司实行办法 |
附录四 保险资金境外投资管理暂行办法 |
附录五 商业银行开办代客境外理财业务管理暂行办法 参考文献 个人简历及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致谢 |
(9)A股和H股市场双重上市股票的价格差异与套利决策(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目录 插图索引 附表索引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1.2 文献综述 |
1.2.1 市场分割的概念与检验 |
1.2.2 双重上市股票价格差异理论研究评述 |
1.2.3 统计套利与价格发现研究评述 |
1.3 研究内容与研究方法 |
1.3.1 研究内容 |
1.3.2 研究方法 第2章 理论基础 |
2.1 市场分割程度的度量 |
2.1.1 市场分割度量的理论模型 |
2.1.2 AH股市场分割的度量 |
2.2 双重上市股价差异的理论模型 |
2.2.1 需求差异假说模型 |
2.2.2 信息不对称假说模型 |
2.2.3 流动性差异假说模型 |
2.2.4 投资理念差异假说模型 |
2.2.5 价差解释的综合理论模型 |
2.3 统计套利理论基础 |
2.4 本章小结 第3章 信息吸收与双重上市股票的定价模型 |
3.1 理论模型的构建 |
3.1.1 模型的假设 |
3.1.2 完全信息下的F股市场均衡价格模型 |
3.1.3 非完全信息下的A股市场均衡价格模型 |
3.1.4 双重上市H股市场的均衡价格模型 |
3.1.5 模型参数对双重上市股票定价的影响 |
3.2 模型合理性的实证检验 |
3.3 本章小结 第4章 信息吸收与股票定价的实证分析 |
4.1 样本数据及指标的选取与描述性统计 |
4.1.1 数据 |
4.1.2 指标的选取 |
4.1.3 指标的描述性统计 |
4.2 计量方法与模型设计 |
4.2.1 计量方法 |
4.2.2 四种假说的实证检验 |
4.2.3 AH股比价的其他影响因素 |
4.3 本章小结 第5章 均值回复套利的存在性:兼论价格发现 |
5.1 模型的构建 |
5.1.1 模型的选择 |
5.1.2 模型的线性检验与参数估计 |
5.2 实证检验与分析 |
5.2.1 模型的线性检验 |
5.2.2 模型选择与均衡方程估计 |
5.2.3 修正方程的估计与价格发现 |
5.3 本章小结 第6章 市场分割下A股和H股的统计套利策略 |
6.1 基础价值风险和套利风险的连续时间模型 |
6.1.1 资产定价过程 |
6.1.2 构建投资组合 |
6.1.3 优化计算 |
6.1.4 参数估计 |
6.2 样本选取与最优移动平均长度的确定 |
6.3 套利策略的计算分析 |
6.3.1 FS策略下的套利收益 |
6.3.2 FP策略下的套利收益 |
6.3.3 OH策略下的套利收益 |
6.4 本章小结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附录A 攻读学位期间所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
(10)市场分割环境下红筹股回归的经济效应及制度安排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插图索引 附表索引 第1章 绪论 |
1.1 引言 |
1.2 研究的背景 |
1.3 问题的提出 |
1.4 研究的意义 |
1.5 红筹股的界定及本文研究适应的定义范围 |
1.5.1 红筹股的界定 |
1.5.2 本文研究适应的定义范围 |
1.6 研究的思路和框架 |
1.6.1 研究的思路 |
1.6.2 研究的框架 |
1.7 本文的创新点 第2章 红筹股在香港的发展历程及回归的特殊背景 |
2.1 红筹股在香港的发展历程 |
2.1.1 红筹股概念的形成 |
2.1.2 红筹股的发展阶段 |
2.1.3 多变的红筹股境外上市政策 |
2.1.4 红筹股的发展概况 |
2.1.5 红筹股在香港股市的地位变化 |
2.1.6 红筹股与H 股的主要区别 |
2.1.7 迄今已在香港上市主要的红筹股及H 股 |
2.2 市场分割环境下红筹股回归的背景 |
2.2.1 内地经济的高速发展 |
2.2.2 内地资本市场融资能力的大幅提高 |
2.2.3 内地股权分置改革的逐步完成 |
2.2.4 A 股市场地位的大幅提升 |
2.2.5 A 股市场目前存在的不成熟性 |
2.3 监管层的积极推进 |
2.3.1 红筹股回归被正式提上议事日程 |
2.3.2 《(草案)》的公布及《央行报告》的发表 |
2.4 本章小结 第3章 资本市场分割理论述评及本文相关理论分析框架初步构建 |
3.1 引言 |
3.2 资本市场分割理论 |
3.2.1 资本市场分割的定义 |
3.2.2 资本市场分割的弊端 |
3.2.3 资本市场分割的主要原因及检验 |
3.3 双重上市股票价格差异理论 |
3.3.1 以资产定价模型为代表的数理模型之缺陷 |
3.3.2 市场“硬分割”与“软分割”因素的提出 |
3.3.3 中国证券市场上的“疑惑” |
3.3.4 双重上市股票差异理论(假说)的种类 |
3.4 双重上市股票的市场价格发现功能理论 |
3.4.1 与双重上市股票价格发现功能理论相关的其他研究评述 |
3.4.2 双重上市股票的市场价格发现功能理论 |
3.5 关于构建红筹股回归面临市场分割环境的理论分析基础框架 |
3.5.1 以往模型在中国资本市场上运用所遇的尴尬 |
3.5.2 中国资本市场的特殊性 |
3.5.3 本文专门针对红筹股回归所面临市场分割环境的研究和补充 |
3.6 初步构建红筹股回归所面临市场分割的理论分析基础框架 |
3.7 本章小结 第4章 红筹股与A 股的统一性和成长性分析 |
4.1 引言 |
4.2 上海证券市场A 股与红筹股之间的统一性分析 |
4.2.1 分析指标选择及数据来源 |
4.2.2 实证结果及分析 |
4.3 上海证券市场与红筹股的成长性分析 |
4.3.1 长程相关性的判断 |
4.3.2 长程相关性的R/S 分析 |
4.3.3 实证结果及分析 |
4.4 本章小结 第5章 A股与红筹股、美国股票的定价比较 |
5.1 引言 |
5.1 A股公司市净率及其与美国市场的比较 |
5.1.1 样本的选择 |
5.1.2 描述性统计分析 |
5.1.3 实证结果及分析 |
5.2 操纵行为与A股公司市净率 |
5.2.1 样本和模型的选择 |
5.2.2 实证结果及分析 |
5.3 红筹股市净率及其与美国市场的比较 |
5.4 本章小结 第6章 A股与红筹股的财务绩效及公司治理比较 |
6.1 样本选择 |
6.2 A股公司与红筹股公司财务业绩的比较 |
6.2.1 A股公司与红筹股公司财务业绩比较:全部利润 |
6.2.2 A股公司与红筹股公司财务业绩比较:平均每公司利润 |
6.2.3 A股公司与红筹股财务绩效比较:净资产报酬率 |
6.3 A股公司与红筹股公司治理结构的比较 |
6.4 本章小结 第7章 红筹股回归的投资效应分析 |
7.1 红筹股回归对A股投资组合的风险与回报的影响 |
7.1.1 Markowitz 投资组合理论 |
7.1.2 红筹股回归对投资者福利的影响:Monte Carlo 随机模拟 |
7.1.3 投资者福利与A股市场的国际化 |
7.2 红筹股回归可能造成的财富分配效应 |
7.2.1 多地上市的财富分配效应的充分条件:一个简化模型 |
7.2.2 红筹股回归可能的财富分配效应 |
7.3 本章小结 第8章 红筹股回归的经济效应及面临障碍综论 |
8.1 市场分割环境下红筹股回归的经济效应综述 |
8.1.1 开拓融资渠道、降低融资成本及获取溢价收益 |
8.1.2 回馈A股市场、进一步树立企业品牌 |
8.1.3 缓解流动性过剩、降低A股市场的投机性 |
8.1.4 壮大A股市场规模、提高上市公司整体质量 |
8.1.5 提高A股市场的投资价值和信心、提高A股市场的“定价权” |
8.1.6 改善上市公司整体结构、完善资本市场国民经济“晴雨表”功能 |
8.1.7 深化A股市场改革、推进A股市场国际化 |
8.2 红筹股回归目前所面临的几大潜在障碍或风险 |
8.2.1 障碍一:法律障碍尚未最后消除 |
8.2.2 障碍二:市场可能面临较大的资金压力 |
8.2.3 障碍三:新的市场风险和泡沫可能出现 |
8.2.4 障碍四:境外外资公司可能也要求登陆A 股 |
8.2.5 障碍五:A股市值规模可能过快膨胀 |
8.2.6 障碍六:红筹股企业因自身原因可能推迟回归 |
8.3 红筹股回归迟迟尚未正式启动的根本原因分析 |
8.3.1 红筹股回归迟迟尚未正式启动的客观现实 |
8.3.2 红筹股回归迟迟尚未正式启动的主要原因 |
8.3.3 红筹股回归迟迟尚未正式启动的根本原因 |
8.4 本章小结 第9章 红筹股回归的战略思考及制度安排建议 |
9.1 基于“市场分割环境下红筹股回归”的战略思考 |
9.1.1 红筹股回归战略目标确定的宗旨 |
9.1.2 红筹股回归战略目标形成的机理 |
9.2 关于对红筹股回归战略目标及制度安排几大深度思考和分析 |
9.2.1 关于法律障碍尚未彻底消除 |
9.2.2 关于控制回归节奏及防范市场剧烈波动 |
9.2.3 关于防范风险及防止新泡沫的产生 |
9.2.4 关于境外外资公司也将要求登陆A股 |
9.2.5 关于与国际板建设之间的“矛盾” |
9.2.6 关于A 股市值规模的迅速壮大 |
9.2.7 关于红筹股公司因自身原因推迟回归 |
9.3 红筹股回归战略目标、战略步骤及战略措施建议 |
9.3.1 红筹股回归的战略目标 |
9.3.2 红筹股回归的“三步走+ 一步”战略步骤 |
9.3.3 红筹股回归的战略保障措施 |
9.4 红筹股回归战略目标下操作层面的制度安排分析与建议 |
9.4.1 市场准入方面的制度安排 |
9.4.2 上市审批方面的制度安排 |
9.4.3 新股发行及上市方面的制度安排 |
9.4.4 募集资金使用与外汇管制方面的制度安排 |
9.4.5 两地联合监管方面的制度安排 |
9.5 本章小结 第10章 红筹股回归的几种备选模式比较及选择 |
10.1 引言 |
10.2 回归模式之一:CDR 模式,即中国存托凭证模式 |
10.2.1 CDR 模式的流程 |
10.2.2 CDR 模式的优缺点 |
10.2.3 目前CDR 模式面临的主要障碍 |
10.3 回归模式之二:IPO 模式,即直接发行股票上市模式 |
10.3.1 IPO 模式的流程 |
10.3.2 IPO 模式的优缺点 |
10.3.3 目前IPO 模式面临的主要障碍 |
10.4 回归模式之三:联通模式,即在境内另外设立一个空壳模式 |
10.4.1 联通模式的流程 |
10.4.2 联通模式的优缺点 |
10.5 红筹股回归模式的选择 |
10.6 红筹股转H 股:本文对红筹股回归模式的全新构想 |
10.6.1 以往三种备选模式共同存在的不足之处 |
10.6.2 红筹股转为H 股的可实施性 |
10.6.3 红筹股转H 股实现回归的积极作用 |
10.7 本章小结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附录A 攻读学位期间所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附录B 攻读学位期间主要参与的科研项目 附录C 随机模拟的GAUSS 程序 |
四、A股、B股和H股投资价值的比较(论文参考文献)
- [1]沪港通和深港通对A、H股溢价的影响[D]. 盛遇宗. 南京大学, 2020(11)
- [2]深港通对我国A-H股价差的影响研究[D]. 邹击. 苏州大学, 2020(03)
- [3]HT公司回归A股路径的研究[D]. 施慧. 华南理工大学, 2020(03)
- [4]A股与H股双重上市的价差影响因素分析[D]. 宋家念. 安徽农业大学, 2019(05)
- [5]中国证券市场国际化背景下的B股折价问题及解决B股措施[D]. 游懿轩. 上海交通大学, 2018(01)
- [6]沪港通投资规模对AH股溢价水平的影响研究[D]. 赵亮亮. 浙江财经大学, 2015(07)
- [7]中国股票市场分割的比较研究 ——基于A、B股市场分割与A、H股市场分割的比较[D]. 李洪雄. 宁波大学, 2011(01)
- [8]QDII制度对大陆A股市场价格的影响研究[D]. 龚纪纲. 南开大学, 2010(08)
- [9]A股和H股市场双重上市股票的价格差异与套利决策[D]. 李双飞. 湖南大学, 2010(12)
- [10]市场分割环境下红筹股回归的经济效应及制度安排研究[D]. 刘澎. 湖南大学, 2009(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