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物理之情境教学的几点思路论文_赵淑贞

初中物理之情境教学的几点思路论文_赵淑贞

赵淑贞 四川省德阳市第二中学校 四川 德阳 618000

【摘要】物理知识与学生生活息息相关,但学生往往无法将生活经验和物理常识联系起来,因此导致学生在物理学习过程中,学习方法使用不恰当。所以,为了提高学生学习效率,老师在物理授课过程中可以将创立生活情境融入课堂,增加课堂的有趣性,提高学生对物理的理解和运用。

【关键词】情境创设;问题措施;初中物理

中图分类号:G688.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ISSN1672-2051 (2020)03-013-01

近期以来,伴随着新课标的不断实施,物理教师逐渐的注重物理问题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所以“情境教学”受到了大部分老师的喜爱,与现实生活结合解决物理问题,已经成为一种普遍的教学方式。有使用就会有问题,在当前的“情境创设教学”中就存在着一些问题,在有些方面需要提高,需要教师的解决和完善。

一、物理教学情景创设中存在的弊端

1、学生过于关注情景而非内容

近几年来,在大部分的课堂教学中,信息技术的使用越来越广泛。不容置疑,多媒体使用的同时不仅带给教师和学生更加有趣的课堂体验,而且可以增加新的教学形式,减轻教师的教学负担。与此同时,多种多样的教学方案更加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多媒体的使用,优势中也存在着缺点,由于多媒体承载的内容更加丰富,再加上学生的一些能力在初中阶段还是比较薄弱的,比如学生的注意力以及自我控制力,这就可能会导致学生的注意力不在实际的教学内容上,进而导致课堂教学效率的降低。

2、情景的创设不贴合教学内容

情境教学的关键是情境的创设,但是由于物理这一学科的特殊性,其某些公式的存在条件是理想化的。这些条件并不能在实际生活中甚至地球上得以实现,或者说其中的某些条件实现起来,是存在相当的难度的,只有创设情境,将抽象化为具体,将枯燥的知识点化为生动有趣的实践,才能解决这一问题。所以情境的创设是情境教学的关键之处。

二、策略

1、生活化场景建立,符合学生学习习惯

物理学科富含很多生活原理,并且普遍运用于生活,而学生往往无法将两者联系,并且无法在生活中参透物理原理,因此,老师需要抛弃传统填鸭式教育,将生活场景与物理知识紧密联系,让学生在生活场景中获取物理知识,感受物理学科的魅力。

例如,在8年级《声现象》一课中,老师需要讲解声音的特质和声音的传播,阐述声音原理的基本内容,老师在讲解"声音是靠物体震动产生时",学生对此知识点往往不理解并持有怀疑态度。因此老师需要借助实验帮助学生理解,老师先让学生将手指放在喉咙处,并不断说话,学生会发现喉咙有震动感,与此同时,老师需要准备一个音响,以及一盆清水,老师在播放音响设备时,盆中的水会溅出水滴,当声音越大,则水滴越大。由此,学生可以从不同角度,明白声现象的原理,了解声音是由震动产生的。

老师将贴近生活的实验带进课堂,拉近学生与物理实验的距离,不仅改变传统课堂单调乏味的模式,增长了学生兴趣,也提高学生对物理生活的理解,有利于学生在生活中细心观察物理现象,增强学习物理的热情。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2、结合动手实验,丰富学生学习模式

物理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具有很高的操作技巧性。很多物理成果和原理均来源于物理实验,物理实验能够解决学生物理学习过程中产生的困扰,让学生清晰物理知识,了解物理运算规则。

例如在九年级《比热容》章节中,学生对质量和温度的相互关系比较模糊,因此老师采取物理实验,让学生对比热容效值更加直观和清晰。老师需要准备两个功率大小完全一致的加热器,两个加热器具备相同的加热效果,另外,准备两个相同质量的煤油和水,放在烧杯中,同时用加热器去加热两种不同的液体,与此同时,老师需要邀请两名学生进行温度记录,针对5分钟和10分钟的温度进行对比。实验结果表明,煤油的温度上升较快,而水的温度上升较慢,因此水吸收的热量比煤油高,由此,老师讲解比热是指单位质量的某种物质上升1℃时吸收的的热量叫做比热容。

学生在记忆单位和质量不同的物质同时吸收热量产生的数值时,往往容易混乱,单纯记背公式和定义,学生也无法理解。因此,直观清晰的实验使学生学会用物理结果推算原理,方便学生记忆和理解概念。老师通过课堂实验,有效利用学生实验的好奇心,帮助学生答疑解惑,增强学生动手能力。

3、与教学内容和学生的生活实际相联系

尽管初中物理教材中的知识与内容是国家教育部门根据学生的发展特征与实际情况进行编排和制定的,其复杂程度与学生的思维特点相呼应,但学生在实际学习中,依然无法深入理解深奥的物理知识,进而产生沮丧和畏惧心理。而情境创设教学的应用与实施,可以简化复杂的物理知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所以,在初中物理教学中,教师除了要注重情境创设教学的使用外,还要联系教学内容与学生的生活实际,借此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培养他们的理解能力与知识运用能力。

4、加强教师对情境创设教学的认知

情境创设教学在初中物理教学中应用的有效性,与教师的专业水平和综合素养有着直接关系。也就是说,初中物理教师在日常的教学工作中,除了要开展教学活动外,还要加强对情境创设教学的认知,通过查阅资料、听讲座、学习优秀案例等方式提高情境创设的应用能力,将其合理应用到课堂教学中,借此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提高课堂教学质量。此外,在教学任务结束后,教师还要进行教学反思,找出教学中存在的不足之处,根据实际情况做适当调整,在不断完善与认知的基础下发挥情境创设教学的重要作用,促进自身境创设能力素养的提升。

5、教师发挥引导作用

在情景创设过程中,学生会对一些演示的情景所包含的知识点,并不能全盘接收理解和消化。这些便是情景演绎中会出现的困难,这时就需要教师来引导学生进行正确的情景演绎。并且,教师应该以每个学生不同的特点为依据,为每位学生分配任务,引导他们团结协作,共同完成。教师应该根据每一个小团队的情况,选出一个领导者,在教师无法领导的情况下,领导小团队成员进行场景实践探究,还可以起到管理学生的作用。

结语

综上所述,运用情境创设的教学方式,能够进一步提高学生的课堂参与性,突出学生的课堂主体地位,加强学生与教师之间的互动交流,提升课堂效率。但是在实践过程中,仍需教师不断地完善自身教学方式,不断地创新,开展教学实验,增强学生的参与性。

参考文献:

[1]王超 初中物理教学中问题情境的创设策略研究[J].课程教育研究,2017,10,(28),175-176.

[2]黄声江 初中数学教学中创设教学情境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中学生数理化(教与学),2017,24,(03),17.

论文作者:赵淑贞

论文发表刊物:《中国教师》2020年3月

论文发表时间:2020/4/7

标签:;  ;  ;  ;  ;  ;  ;  ;  

初中物理之情境教学的几点思路论文_赵淑贞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