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体育课堂开展德育教育的方法研究论文_王平

小学体育课堂开展德育教育的方法研究论文_王平

乐山市第八中学 王平 四川 乐山 614000

【摘要】 素质教育下的教学思维不仅仅是简单的知识传授,基本体育项目动作的辅导,而是在体育课堂实现三维教学目标,包括知识目标、能力目标、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这三个目标是相互影响,相互作用的,也是相互促进的。小学生的品德具有极强的可塑性,所以在体育课堂做出适宜的引导和培养,是可以提升学生综合素质的。作为小学体育教师,一定要与时俱进,优化教学设计,创新教学模式,转变教育教学观念,自觉的落实素质教育和新课改的要求,从而推动学生的德育发展。

【关键词】小学体育;道德素质;德育;方法

随着新课改和素质教育的推进,小学课程的改革已经推进了多年,但是应试教育的理念依然存在。新形势下,素质教育的呼声越来越高,近些年素质教育的口号喊得也是越来越响亮,但是缺乏必要的实际行动。小学生处在思想品德与个性发展的雏形阶段,如果在小学体育课堂采取有效的措施,推动学生的德育发展,肯定会促进学生的可持续发展。本文中,笔者结合自身多年的教学经验和教学成果,翻阅了大量的研究资料,围绕着小学体育课堂推动学生的德育发展的课题展开分析和研究,希望能优化小学体育课程教学,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一、优化设计,推动学生德育教育的发展

在小学阶段,体育课受到了学生的追捧和热爱,多数的学生对体育课情有独钟,为此,鉴于这种情况,小学体育教师对学生开展既定的德育教育、情感教育和德育教育有着得天独厚的优势。在小学体育课堂开展德育教育往往不是直接开展的,而是蕴含在一定的体育活动之中。体育课作为室外课,作为一门实践课,它的教学设计没有固定的模式和内容,只要教师紧扣学情和教材大纲,从学情出发,优化教学设计,把德育教育融入到一定的体育教学活动中来,就能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比如在体育课开课之前,让学生站好队伍,教师就可以让学生按照一定的标准站好,将就一定的体育课纪律,提升学生的纪律观念;在跑步的过程中,对于跑步较弱的同学,老师和同学给予适当的鼓励,提升他们的自信心,帮助他们克服障碍,这些都有助于提升学生的品的个性发展。在学习新的体育项目时,教师可以结合奥运会展开授课,如果是奥运会的比赛项目,老师就可以依据国内的情况向学生诠释项目的内容,比如说到乒乓球,可以很自豪的给学生讲解乒乓球作为我国的国球,是我国的优势项目,对于刘国梁、马龙等运动员,很多的学生耳熟能详,借用项目的优势提升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怀。在讲到足球的时候,我国的足球发展有一定的渊源,但是项目发展滞后,在世界上还处于弱势地位,激励孩子们勤奋学习,热爱足球运动,将来有能力为我国的足球发展做出一定的贡献,这也能激烈孩子们热爱祖国的情怀。在很多的体育项目中,既需要竞争,也需要合作,可以培养孩子们的团队精神与合作精神;在一些运动项目中,富有一定的竞赛性质,竞赛都会有输赢,这样可以开导学生,胜不骄败不馁,培养学生坚强的意志和拼搏的精神。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二、创新教学模式,提升学生的品德

当代社会,对学生的发展要求越来越高,所以在小学的教育教学中也要紧跟社会与时代发展的步伐,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在小学体育教学中,如果只看重知识的讲授,培养学生相关运动项目的能力,那么学生只能成为机器,没有太多的情感和品质。当代社会,对于人的发展来说,要全面发展与可持续发展,单一的知识学习显得格格不入,不符合时代发展的要求。为此,教师要转变思维,确定科学的教学目标,关注学生的德育发展。在体育课堂教学中,教师在备课的时候,一定要备教材、备学情,优化教学设计,在课堂教学中渗透德育教育,把学生培养成一个“完整的人”,一个具有“灵性的人”。在制定体育教学计划与实施中,要构建和谐的师生关系,做到“以生为本”,建选用生动有趣,符合小学学生生理、心理特点的教材,培养学生的道德感、美感和责任感,引导学生在体育训练中磨练自己性格。

三、提升自身素养,发挥榜样的作用

对于小学生而言,他们具有极强的模仿能力,特别是对于老师言行更是常常挂在嘴边。“龙生龙、凤生凤,老鼠的儿子会打洞”这是遗传学的规律,其实除了遗传之外,外界环境对孩子的发展有着更为直接的影响。老师往往是小学生崇拜的对象,往往在老师面前言听必从,老师的一言一行也直接影响到孩子的想法和行动,所以教师素质的高低直接影响到孩子们的发展水平。为此,作为小学体育教师,要想在体育课堂推动学生的德育发展,促进学生综合素质的提升,首先自己都要具有较高的教学造诣,具有高尚的品质和良好的习惯,比如关爱学生,尊重学生,宽容学生,乐观积极,豁达开朗等等,只有这样,学生在耳濡目染之中才会成为这样的人。凡是要求学生做到的,老师必须先做到,并且做得非常好。所谓学高为师,身正为范,要想推动学生的德育发展,就必须内化自身素质的发展,给孩子们做好榜样,进而发挥榜样的作用,促进孩子们的全面发展。

四、结语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人们观念的不断转变,小学体育课不仅要通过锻炼来培养学生的体质,而且还要通过课堂教育教学来培养学生健康的心理,使学生的意志品质朝着良好的方向发展。新形势下,小学体育教师一定要转变滞后的教学理念,优化教学设计,从学情出发,更新教学模式,推动学生德育的发展和综合能力的提升。在体育教学中渗透情感德育,关键是要解放思想,转变观念,结合学校和学生的实际情况,充分利用体育自身的优势,大胆创新,有的放矢,这样才能推动体育学科教学的可持续发展与学生的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马继锋.新课改下小学体育课堂如何实施素质教育[J].中华少年,2016(02)

[2]徐月娥.注重从细微处入手 努力做战略性文章——浅谈素质教育下的小学体育教学工作[J].快乐阅读,2012(06)

[3]张春泳.浅议如何在小学体育课堂上培养学生的意志品质[J].新课程学习,2014(05)

[4]马海龙.小学体育课中如何培养学生的意志品质[J].文理导航,2012(09)

[5]吴柳柳.小学体育课中培养学生良好品德和行为习惯的研究[J].新校园,2012(10)

[6]吴占福.论如何利用小学体育课堂教学中渗透德育教育[J].现代阅读,2013(04)

论文作者:王平

论文发表刊物:《现代中小学教育》2018年第4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10/31

标签:;  ;  ;  ;  ;  ;  ;  ;  

小学体育课堂开展德育教育的方法研究论文_王平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