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马克思语境中意识形态的谬误_社会观念论文

论马克思语境中意识形态的谬误_社会观念论文

论马克思语境中的意识形态虚假性,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马克思论文,语境论文,意识形态论文,虚假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近几年,意识形态作为哲学与文化学概念不断在学界出场,但学者们对意识形态及其特征的理解则存在着诸多的差异。在众说纷纭的情境中,我们自然地想回到把意识形态概念引入哲学领域的马克思,看看意识形态这个哲学概念在马克思那里的原初含义和特征。这样的工作也是我们以马克思的立场、观点和方法揭示和分析当前社会形形色色意识形态问题的前提。我们认为,意识形态是马克思对阶级社会中统治阶级阶级意识的概 括。作为社会精神现象,意识形态是虚假意识,虚假性是意识形态的主体性特征(有的 学者甚至就把精神现象方面的虚假性称为意识形态性)。因此研究和分析意识形态的虚 假性对于我们准确把握意识形态具有重要的意义。

马克思对意识形态概念的理解和使用经历了一个复杂的过程。恩格斯在《资本论》第3卷的序言中指出,有一种误解,“即认为马克思进行阐述的地方,就是马克思要下的定义,并认为人们可以到马克思的著作中去找一些不变的、现成的、永远适用的定义。但是,不言而喻,在事物及其相互关系不是被看做固定的东西,而是被看做可变的东西的 时候,它们在思想上的反映,概念,会同样发生变化和变形;我们不能把它们限定在僵硬的定义中,而是要在它们的历史的或逻辑的形成过程中来加以阐明。”(注:《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5卷(上册),人民出版社1972年版,第17页。)所以,我们要了解马克思对意识形态的把握就必须分析他在不同语境中对意识形态的具体使用情况。(注:周宏:《理解与批判:马克思意识形态理论的文本学研究》,上海三联书店2003年版。 )通过分析可以得出,马克思把“阶级社会的维护意识”作为意识形态最为基本的规定 。在理解这个规定时,我们需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

第一,意识形态属于具有阶级性的观念范畴,是社会的精神现象。马克思在理解和分析意识形态概念时,总是用“观念”、“意识”、“思想”、“思想体系”来对之进行描述。同样应当注意的是,这种“观念”、“意识”、“思想”、“思想体系”不是就 一般的意义而言的,它们是指关于社会、社会关系的观念和意识,其最高的形态就是社 会学说。意识形态既不包括非观念的东西,也不包括人们对自然、人和自然关系的知识 。马克思探讨过国家作为阶级统治的工具对人民的役使,也分析过机器作为资本统治的 手段的残酷,但并不把国家和机器称作意识形态。因为它们不是观念形态,而是政治或 技术的存在物。细胞学说、物理学定律、生物进化论是观念形态,甚至对社会学说的发 展产生深刻影响,但马克思也没有将它们列入意识形态之列,因为它们是对自然、人和 自然关系的知识,属于自由的精神生产活动的产物,不具有阶级利益与价值取向。即使 是自然科学中错误的东西也不属于意识形态,而只是一般认识论中的谬误。霍克海默理 解道:“任何一种掩盖社会真实本性的人类行为方式……皆为意识形态的东西。”(注 :霍克海默:《批判理论》,重庆出版社1989年版,第5页。)而哈贝马斯在其意识形态 理论中,则把科学技术也当做意识形态,这说明他们在意识形态概念的理解上离开了马 克思的理论轨道。

第二,意识形态是统治阶级的阶级意识(注:本文中的“统治阶级”,专指阶级社会中占统治地位的剥削阶级。实际上“统治”这个概念本身蕴涵着对人民的控制和役使。统治和被统治之间存在着实质的对立性。马克思也曾经提出过无产阶级在革命中首先应该成为统治阶级的思想。但从马克思无产阶级专政理论的精神实质看,在无产阶级专政时期,无产阶级的统治具有不同于以往阶级统治的全新的含义。无产阶级的统治职能(控制和役使)是针对少数剥削者的,而对于人民大众而言,无产阶级的统治实质上是领导。它内含着人民大众的利益和意志,无产阶级和人民大众之间具有本质上的一致性。就此而言无产阶级应该被理解为一种特殊意义的统治阶级——共产主义事业的领导阶级。)。意识形态是阶级社会中的精神现象,是以社会分裂出对立的阶级作为前提的。不同的阶级在他们的阶级实践中当然都会产生自己的阶级意识,但是由于这些阶级在社会中地位的差别性,这些阶级意识也不是平等的。马克思说:“统治阶级的思想在每一时代都是占统治地位的思想。这就是说,一个阶级是社会上占统治地位的物质力量,同时也是社会上占统治地位的精神力量。支配着物质生产资料的阶级,同时也支配着精神生产 的资料,因此,那些没有精神生产资料的人的思想,一般地是受统治阶级支配的。”( 注:《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卷,人民出版社1960年版,第52、54、40、40页。)意识形态不是所有阶级的阶级意识,而只是统治阶级的阶级意识。在一定的阶级社会中,统 治阶级的阶级意识上升为社会的主导意识、主流思想,在现象的层面上取得了社会全体 成员普遍意识的角色。以社会全体成员普遍意识的面目出现的统治阶级的阶级意识是意 识形态的一个内在的规定性。即是说,如果社会不分裂出对立的阶级,那就不存在意识 形态;如果阶级之间不存在统治与被统治的关系,那就无所谓意识形态;如果统治阶级 的阶级意识不取得社会全体成员普遍意识的外貌,那就谈不上意识形态。所以,理解一 种意识形态就必须揭开社会全体成员普遍意识的面纱,对其所代表的阶级进行具体的分 析。当代有些学者认为,意识形态与阶级之间没有内在的联系,它显示的是人的生存问 题。即使到了无阶级的共产主义社会,意识形态依然存在。阿尔都塞提出:“如果永恒 不意味着凌驾于全部(世俗)历史之上,而意味着无处不在,无时不在和在整个历史范围 内形式不变,我将完全采用弗洛伊德的表述一字不变,并写道:正如无意识一样,意识 形态是永恒的。”(注:阿尔都塞:《列宁与哲学》,远流出版公司1990年版,第180页 。)这个无处不在、无时不在和形式不变的理论定位说明了阿尔都塞对意识形态的理解 显然不是基于马克思的语境。

第三,意识形态是阶级社会的维护意识,其基本的功能是维持统治阶级已有的社会地位,维护统治阶级赖以稳定存在的社会。马克思把意识形态称作“观念的上层建筑”,其意思无非是说意识形态与国家机器一样,为自己所代表的统治阶级的执政利益服务,为统治阶级的社会基础服务。它是一种维护阶级社会的“软工具”。所以被称为意识形态的阶级意识对自己阶级统治的社会总是忠心耿耿,体现出保护自身的原则态度,同时竭力排斥异己的思想观念,防止这些观念对社会的冲击。当然,这并不是说意识形态从不对这个社会进行“批判”。在意识形态中,人们也可以看到不少对社会现状的指责和批判,似乎感到意识形态代表着社会全体成员的普遍利益和普遍意志。然而,这种指责和批判本身是非批判性的,它的目的不是为了超越这个社会,而是为了弥补这个社会的枝节缺陷以维护这个社会的整体。同时,意识形态之为统治阶级的维护意识本身意味着自己是一种制度化、合法化的社会意识。统治阶级总是把意识形态作为自己实施阶级统治的基本内容,并维护它的尊严和不可侵犯性。所以,如果一种社会意识不具有阶级社会的维护功能,那么它就不可能是意识形态。有些学者认为,马克思也把革命的阶级意识视为意识形态。(注:侯惠勤等:《正确世界观人生观的磨砺》,南京大学出版社1996年版,第186页。)其实马克思认为,在阶级社会中,一个阶级在革命中所拥有的阶级意识(革命意识)是不是意识形态,不在于革命的一般,而在于革命的具体内涵。这个为争取社会统治权而革命的阶级,其利益和意志是否与社会全体成员的普遍利益和普遍意志、与社会总体发展的趋势相一致?如果是,那么这种阶级意识就超越了维护意识,成为社会全体成员自觉活动的精神力量;如果不是,那么这种阶级意识仍然是维护意识(虽然在革命时期不会充分显现,但命运注定如此),是意识形态。因此,并不是所有革命的阶级意识都是意识形态,我们应该具体分析革命的阶级意识的阶级实质。

第四,意识形态是统治阶级关于社会生活的集体无意识及其理论表现。意识形态是统治阶级利益和价值取向的观念体现,这种观念既包括这个阶级在生活实践中自发获得的社会心理,更包括代表这个阶级的知识分子通过对这些社会心理的概括、提炼与升华而 形成的理论体系。一个完善的意识形态系统应当是一个复杂的观念系统,既有自发的集 体无意识,又有自觉的理论。如果没有经验性的阶级自我意识,理论化的阶级自我意识 就失去了活水源头;如果没有理论化的阶级自我意识,只有经验性的阶级自我意识就构 不成意识形态。所以形成一定的意识形态,必须有代表该阶级利益、要求和价值取向的 知识分子群体——意识形态阶层。意识形态的产生和存在既有赖于一定阶级的社会生活 以及在此基础上形成的社会心理,也有赖于代表这个阶级的知识阶层的精神生产。

从马克思对社会精神现象的分析和批判中我们还可以得出,与意识形态相对应,社会上还存在着准意识形态。所谓“准意识形态”就是那种具有某些意识形态特征,但不具备意识形态整体品质的精神现象。这首先是指虽处于被统治地位但依附于统治阶级、为 统治阶级的政治统治服务的阶级意识。其次是虽然主观上与统治阶级相对立,但客观上 只能在统治阶级意识形态范围内挣扎、甚至反而起到维护统治阶级地位的阶级意识。例 如农民阶级的阶级意识,虽然与地主阶级的意识形态在主观上相对立,但实质上它只能 是地主阶级意识形态的附庸,不可能超越地主阶级意识形态,形成一种新的意识形态。 又例如以德国“真正的社会主义”为代表的小资产阶级意识,虽然它们对社会现状也采 取批判的态度,但实质上它们非但不能走出现存社会的藩篱,反而成为麻痹人民革命意 志的工具,成为统治阶级意识形态的帮凶,成为统治阶级枪炮的甜蜜补充。

就以上对意识形态的规定而言,意识形态在历史上存在着三种基本的历史形态,即奴隶主阶级意识形态、封建地主阶级意识形态和资产阶级意识形态。其中,奴隶主阶级意识形态和封建地主阶级意识形态是以宗教为基础的社会思想及其衍生意识,资产阶级意 识形态是建立在理性形而上学基础上的社会学说及其衍生意识。但马克思认为,真正具 有完整意识形态意义的则仅仅是资产阶级意识形态。

在马克思那里,虚假性是意识形态的主体特征。如果没有虚假性的特征,那么意识形态也就不成为意识形态了。所以,一种社会观念体系的虚假性也就是它的意识形态性。

马克思指出,代表着一定统治阶级利益的价值取向的意识形态的一个根本特征就是用神秘的、扭曲的方式去反映现实世界,其目的并不在于揭示现实生活的真相,而是依照自己阶级的利益和价值取向有意无意地遮蔽真相。同时,它又必然地以真理的面目出现,并在一定的历史条件下得到社会大部分成员的认同。所以,意识形态可以被指认为披 着真理面纱的社会谬误系统。意识形态虚假性首先表现为它的伪真理性。当然,这并不 能得出意识形态是一堆统治阶级故意用来欺骗人民的谎言的结论。的确,历史上有些意 识形态家曾公然提出故意欺骗人民的重要性。但是,意识形态只是统治阶级挖空心思编 造出来的谎言,那它就难以构成社会的精神环境。意识形态的特点在于它的自欺欺人。 斯塔克(Werner Stark)说:“一个撒谎者企图要把别人的思想搞错,而自己私下的思想 是正确的,因为他自己完全知道什么是真理。而一个迷上意识形态的人自己也被他内心 的思想所欺骗。如果他误导了别人,那也是无意和无心的。”(注:W·斯塔克:《知识 社会学》,伦敦1953年版,第48页,转引自C·格尔茨《文化的解释》,译林出版社199 9年版,第235页。)一旦统治阶级把有意欺骗作为其思想统治的手段,那就标志着它的 意识形态走向了死亡。

意识形态的伪真理性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第一,直观性。意识形态是统治阶级用以证明自己阶级统治合理性的工具,因而他们的意识形态必须以真理的面目出现并使大众深信不疑。为了达到这一点,统治阶级及其意识形态阶层就必须正视社会对象,争取使自己的意识形态与社会实际相一致。但是由于阶级的利益和价值取向的制约,他们既难以又不愿真实地揭示社会的本质和规律,他们只能也乐意依照自己的阶级意志把认识的触角停留在社会的现象层面,直观地描述社会的表面并将这种表面的根据进行抽象臆造。第二,非批判性。意识形态作为阶级社会的维护意识,总是以巩固统治阶级的社 会地位为主旨的。所以它必定热衷于对它所代表的阶级的歌功颂德,制造这个阶级所统治的社会的歌舞升平景象,并把这种颇具阶级倾向性的活动说成真理的追求和发现,而对这个阶级和社会的任何思想冲击均被它视为对真理的破坏。当然,这里的非批判指的主要是意识形态对自己阶级性质以及由此决定的基本原则、公理性设定的极端维护的非反思态度,并不是指认它对其所有具体内容的态度。事实上,意识形态家内部普遍存在 着不同具体观点的争论和“批判”,意识形态具体观点及其内涵也常常变迁,并给人以 新颖的印象。然而,意识形态这种不断变化与更新、争论与“批判”,正是为了维护意 识形态的核心内容免遭来自各方的冲击。它只是意识形态非批判性的“批判”假象。

意识形态总是以社会全体成员的普遍意识即人民意识的面目出现,同时人民也往往把它看做独立于一定阶级的特殊利益的具有社会公正性的观念体系。然而实质上,意识形态总是深藏着统治阶级的利益倾向和阶级意志(注:Drucker,H.M.The Political Uses of Ideology.Macmillan,London,1974.p.18.),具有在精神上统治、控制人民的功能。如果说,伪真理性是意识形态虚假性在认识论意义上的规定,那么伪人民性则是意识形态虚假性在功能论意义上的规定。

从意识形态理论体系方面看,意识形态的伪人民性存在两种情形。其一,意识形态家在制造理论体系时,真诚地将体现人民的利益和意志、诉说人民心声作为自己的主观目的,但是在客观上他们的理论只是统治阶级阶级利益和意志的体现,只是统治阶级的声 音。这种情形比较突出地存在于行将取得统治地位的革命阶级和统治阶级处于上升时期 的意识形态建构中。正如马克思所说的:“每一个企图代替旧统治阶级的地位的新阶级 ,就是为了达到自己的目的而不得不把自己的利益说成是社会全体成员的共同利益,抽 象地讲,就是赋予自己的思想以普遍性的形式,把它们描绘成唯一合理的、有普遍意义 的思想。”(注:《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卷,人民出版社1960年版,第52、54、40、 40页。)在马克思看来,革命时期将要取得统治地位的阶级,其意识形态所具有的伪人 民性具有一定的“真实性”,即所谓的共同利益的幻想的真实性。其二,意识形态家只 是在策略上迎合人民,并通过这种迎合把统治阶级的利益和意愿暗含于意识形态中。这 种情形主要发生在统治阶级走向保守乃至反动的时期。这时的意识形态家也就是所谓的 “御用文人”。当然这种“迎合”及与其背后实质内容之间的差异甚至对立,意识形态 家不一定意识到;即使意识到,他们也可能认为这是出于为人民整体和长远利益的考虑 。此时,意识形态的伪人民性失去了往日的合理价值,而成为货真价实的欺骗。

从社会心理的方面看,意识形态的伪人民性表现为其流传的广泛性。意识形态不仅成为统治阶级各个成员的社会信念和基本的思维方式,而且也广泛地影响人民,深入到人民的精神活动中。于是造成一个假象,似乎这种社会信念和思维方式是社会全体成员共同的东西,是人民的选择和爱好。这种情况表明在阶级社会中,人民不仅在经济和政治上受到异己力量的统治,而且在精神上受到异己力量的控制和役使。

意识形态的伪永恒性是意识形态在存在论意义上的虚假性,也是意识形态上述虚假性的归宿。几乎所有的意识形态都认为以往的文化发展都是走向它的前史,都是以它为预定目的的;以往的社会发展都是走向它所维护的那个社会的前史,都是以那个社会为预定目的的。在它眼中,社会的文化到它那里圆满,社会的历史在它脚下终结。

意识形态的伪永恒性首先表现在对自己的永恒性的肯定上。任何意识形态都把自己描述成为永恒真理,人类认识发展的终结。中国封建主义意识形态家把自己的学说当做天 理天道,与天地同庚,所谓“天不变,道亦不变”,任何对它存在合理性的怀疑都被认 为是冒天下之大不韪。西方资产阶级意识形态则把自己装扮成不变人性的展现和人类智 慧的最高成就,以后人类智慧的进步只是枝节上的修补,实质性的精神在这里已经得到 圆满。黑格尔在哲学发展史上的一个贡献就是把人类认识以及世界的发展看做一个辩证 的过程。但是这个辩证过程只是黑格尔之前的,到黑格尔那里,这个辩证的过程就终结 了。黑格尔的哲学被黑格尔宣布为绝对真理的实现和人类认识辩证过程的终结。人类的 精神生活将在它的永恒光辉照耀下作陶醉性的徘徊,一切的努力只是对它的注释和发挥 。从此,人类精神生活失去了历史的断裂,成为非历史的绵延。“在他们看来,新的科 学不是他们那个时代的关系和需要的表现,而是永恒理性的表现,新的科学所发现的生 产和交换的规律,不是历史地规定的经济活动形式的规律,而是永恒的自然规律:它们 是从人的本性中引伸出来的。”(注:《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0卷,人民出版社1971 年版,第164~165页。)

其次,意识形态的伪永恒性表现在对自己所维护的社会的永恒性的肯定上。意识形态家热衷于把他们所维护的社会称作最美好的社会,把这个社会的各种秩序描绘成永恒的秩序。在意识形态中,这个社会就是历史的终结。人类经过漫长的跋涉到达这个社会,就可以一劳永逸了。一切福祉在这里展现,所有遗憾在这里消失。例如,资产阶级经济学家就把资本主义经济制度看成永不更改的自然的、永恒的经济制度。马克思指出,资产阶级“经济学家们在论断中采用的方式是非常奇怪的。他们认为……封建制度是人为的,资产阶级制度是天然的。……经济学家所以说现存的关系(资产阶级生产关系)是天然的,是想以此说明,这些关系正是使生产财富和发展生产力得以按照自然规律进行的那些关系。因此,这些关系是不受时间影响的自然规律。这是应当永远支配社会的永恒规律。于是,以前是有历史的,现在再也没有历史了。以前所以有历史,是由于有过封建制度,由于在这些封建制度中有一种和经济学家称为自然的、因而是永恒的资产阶级社会生产关系完全不同的生产关系。”(注:《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卷,人民出版社 1958年版,第153~154页。)

值得注意的是,意识形态的伪永恒性并不排斥它对自己及其维护的社会的“发展”的“肯定”。意识形态强调的只是核心、关键原则的永恒性,而不是意识形态和社会中的所有现象。在实际的意识形态活动中,意识形态家们倒是会坚持自己思想理论的“创新”和“发展”,提倡社会、国家在各个环节上的不断改进和完善,也就是那些枝节方面的变化。而这种发展正是意识形态装扮永恒性的又一种有力的手段。

意识形态虚假性作为意识形态的基本特征根源于阶级社会中普遍利益的虚幻性,人民 生活条件与其需要的对立性,统治阶级阶级利益的特殊性。意识形态虚假性并不是一个 认识层面上的问题,而是一个利益层面上的问题。在阶级统治的社会中,统治阶级与被 统治阶级在利益上的对立以及统治阶级可以将这种对立限制在一定的范围内的历史必然 性决定了意识形态作为虚假意识存在的客观性。从这个意义上讲,意识形态的虚假性是 阶级社会颠倒性在观念上的体现。马克思曾说过:“国家、社会产生了宗教即颠倒了的世界观,因为它们本身就是颠倒了的世界。”(注:《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卷,人民 出版社1956年版,第452页。)这种颠倒性在资本主义社会中得到了典型的表现,马克思 在《资本论》中对此曾有过详尽的阐述。所以克服意识形态的虚假性,最后必须落实到 克服阶级社会的颠倒性上。

在马克思那里,克服意识形态虚假性也就意味着超越意识形态。他认为,随着社会学说走向科学,意识形态在理论上被超越;随着无产阶级争取解放斗争的进行,意识形态虚假性正在被实践地克服。

跳出历史“轮回”,超越意识形态,建立科学的社会学说——共产主义学说是马克思的基本理论目标。巴加图里亚说:“如果想很简要地确定马克思的主要理论功绩,那就可以这样说:他创立了科学共产主义理论。这样简单的说法是有一定的道理。在马克思的观点体系里,科学共产主义理论不单单是马克思主义的一个组成部分。这个部分是整个体系的内在目的,并且是它的完成。从这个高度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来判断马克思主义的整个体系。”(注:巴加图里亚:《马克思的第一个伟大发现——唯物史观的形成和发展》,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81年版,第1页。)那么,马克思是通过什么途径实现自己的理论目标的呢?

第一,把社会学说建立在科学实践观的基础上。马克思指出实践是一个不断进行的革命进程,离开实践的维度建立一种对未来社会状况的预见和遐想,不是沦落为难以在实践中得到实现的乌托邦,就是在一定时期指导实践但最终蜕化为落后于实践进一步发展的意识形态。马克思建立的社会学说是一种关于实践运动的理论。马克思指出:“共产主义对我们说来不是应当确立的状况,不是现实应当与之相适应的理想。我们所称为共产主义的是那种消灭现存状况的现实的运动。”(注:《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卷,人民出版社1960年版,第52、54、40、40页。)因此共产主义学说无意强调某一种状况的合理性(因为在它看来,随着历史的发展,一切固定的状况都会失去其原有的合理性),它的任务是证明这种一往无前的前进运动的合理性。所以,它脱离了为某一种滞后于实践发展的社会状况进行维护的保守功能,克服了意识形态所具有的伪永恒性。

第二,把社会学说作为无产阶级的阶级意识。马克思认为,无产阶级是争取人类解放的实际承担者,也是真正指向未来的现实的社会力量。“只有无产阶级才是真正的革命阶级。其余的一切阶级都随着大工业的发展而日趋衰落和灭亡,无产阶级却是大工业本身的产物”(注:《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282、307、283页。),他们的发展与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具有一致性,因而是最有前途的;无产阶级在资本主义社会中失去了一切做人的权利,他们在革命中毫无患得患失的不坚定性,他们 “失去的只是锁链,他们获得的将是整个世界”(注:《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人 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282、307、283页。),因而具有革命的坚决性和彻底性;无产阶 级是一切被压迫阶级利益的忠实代表,他们只有解放全人类,才能最后解放自己。所以 ,“过去的一切运动都是少数人的或者为少数人谋利益的运动。无产阶级运动是绝大多 数人的,为绝大多数人谋利益的自觉的独立的运动。”(注:《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 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282、307、283页。)马克思的社会学说作为无产阶级的阶 级意识,代表的是人民的利益,反映的是人民的心声。它与人民的真实思想具有无间的 一致性,它毋需向人民遮蔽什么、隐瞒什么,毋需将外在于人民的思想强加给人民。换 言之,人民就是它的现实主体,它就是人民的观念体系。所以,马克思的社会学说摆脱 了伪人民性的意识形态特质。

第三,在实践性和阶级性的基础上,实现社会学说与实践、与社会发展的具体的、历史的统一。马克思直面社会的现实,以科学的精神探究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从中逻辑地提出自己的社会学说。他认为,共产主义并不是从单纯道德批判中产生的脱离现实的“应然”道德理想,而是扎根于现实又指向未来的真实运动,“这个运动的条件是由现有的前提产生的。”(注:《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卷,人民出版社1960年版,第52、54、40、40页。)对私有财产和资本主义,马克思把革命的人道精神和严谨的科学精神有机统一起来,唯物而辩证地加以分析。马克思既无意掩盖自己的社会观点,也无意掩盖社会的真实状况。因为在他看来,理论越是科学,就越符合无产阶级和人民的利益。同时,马克思厌恶以前那种自以为是、固步自封的思想家将自己的思想视为永恒真理的做法,他提出,自己的社会学说是开放的理论,在社会发展中将不断地改变自己,实现与无产阶级实践、与社会发展的具体的、历史的统一。他认为,理论一旦成为教条,就必然沦为意识形态或意识形态的附庸。马克思的社会学说是一个开放的体系,是一个不断进步和完善的体系,因而它鄙弃了意识形态的伪真理性,指导着无产阶级创造性地在争取解放的道路上不断前进。

由此观之,马克思在理论上实现了对意识形态的超越,他的社会学说达到了实践基础上的科学性和革命性的有机统一。当然仅仅在理论上对意识形态虚假性的克服是远远不够的,它只是对克服意识形态虚假性提供了理论可行性。要在现实的社会生活中实际地超越意识形态,就必须通过革命的实践活动摧毁意识形态赖以存在的社会基础,营造人类解放的自由王国。因此,以共产主义学说为指导的无产阶级争取解放的斗争在一定意义上就是在实践中摧毁意识形态王国的伟大实践。然而这条伟大的道路的艰难恐怕马克思自己也没有预料到。

从国际共产主义运动的进程我们可以得出,在实践中用一种意识形态(科学的意识形态)来对抗、摧毁另一种意识形态(资产阶级意识形态)是难以实现马克思本人所设定的社会目标的,而且往往又会使自己的理论(意识形态)遁入虚假意识的境地。但是,以非意识形态的科学对抗和摧毁意识形态似乎又往往被看成不能进入实际操作的天方夜谭。如何来解答这个斯芬克斯难题呢?依照马克思的理论逻辑,我认为,超越意识形态、克服社会精神现象中的意识形态虚假性是共产主义革命的应有之义,但是这种超越在实践中是一个长期而复杂的过程,一方面,精神领域的任何作为不可能达到对意识形态虚假性的实际克服,因为阶级社会的对抗性和统治阶级利益的特殊性是意识形态虚假性的客观基础;另一方面对这个基础的颠覆又不是简单地通过革命建立某种国家制度来实现的,它只有在无产阶级争取总体解放斗争的总体过程中才能实现。然而,我们毋需感到渺茫,因为无产阶级争取解放斗争的每一步都包含着对意识形态虚假性的实践克服。

当前,在一个市场经济和全球化的社会背景下,重温和继承马克思关于意识形态虚假性的思想,具有重要的现实理论意义。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建立,中国社会进入了一个既快速发展又充满矛盾和困惑的时代。虽然市场经济与社会主义并不冲突、社会主义也可以搞市场经济的道理在理论上被论证了无数遍,虽然市场社会主义的说法在学理上也可以成立,但是在实践过程中,市场经济犹如潘多拉盒子,随着它被慢慢地打开,资本主义的各种因素欢快地飞了出来。在这样的经济社会背景下,思想文化领域中一些非马克思主义、乃至反马克思主义的资产阶级意识形态,潇洒地卸去任何外在的面具,直接以本真的面目登堂入室。然而,这些意识形态却又常常被当做时髦的、先进的、普世的和科学的东西在社会舆论界中弥漫着。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不断展开,各种思想文化和意识形态之间的碰撞与冲突,构成了世纪之交意识形态的“壮丽”景观。经济全球化在社会理念上必定是资本主义的全球化,社会全面进入资本主义的世界历史阶段。在这种世界经济背景下,资产阶级意识形态在全球的范围内蔓延。

如何对待当前这些形形色色的资产阶级话语,揭示其意识形态虚假性,并在新的历史条件下探索克服意识形态虚假性的现实路向,是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者所面临的艰巨任务。从这个意义上说,发扬马克思关于意识形态虚假性及其被克服思想的革命批判精神不仅仅是学理意义上的要求,也是社会主义现实实践意义上的需要。

标签:;  ;  ;  ;  ;  ;  

论马克思语境中意识形态的谬误_社会观念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