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目的:妊娠期糖尿病专病门诊对妊娠结局的影响。方法:随机抽取我院2015年12月至2016年12月接收的100例妊娠期糖尿病(GDM)孕妇展开研究,即甲组与乙组,每组50例;甲组实施GDM常规管理,乙组实施GDM专病门诊管理,比较两组孕妇的妊娠结局。结果:(1)乙组孕妇血糖控制情况、新生儿出生体重均优于甲组,乙组巨大儿发生率及剖宫产率低于甲组,比较具备统计学意义。(2)两组在并发症、胎儿窘迫、新生儿窒息等方面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不具备统计学意义。结论:对妊娠期糖尿病孕妇采取专病门诊管理能够显著控制孕妇的血糖,还能有效改善孕妇的妊娠结局,值得进一步推广运用。
【关键词】妊娠期;糖尿病;门诊管理;妊娠结局
妊娠期糖尿病(GDM)值得是在孕妇妊娠期间糖代谢出现了异常,会对孕妇的妊娠解决造成一定影响,随着近些年来GDM发生率越来越高,其血糖控制也不断受到社会各界的关注[1]。我院对收治的GDM孕妇均实施专病门诊管理,不但有效控制了孕妇的血糖,而且还有效改善了孕妇的妊娠结局,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1.基本资料和方法
1.1基本资料
随机抽取我院2015年12月至2016年12月接收的100例GDM孕妇作为研究对象,根据不同的孕期管理模式分作甲组与乙组,每组50例。甲组孕妇年龄最小是22岁,最大是33岁,平均(26.8±1.0)岁;孕周最短37.8周,最长41.2周,平均(39.0±0.5)周;其中经产妇30例,初产妇20例。乙组孕妇年龄最小是21岁,最大是35岁,平均(28.8±1.2)岁;孕周最短37.5周,最长41.0周,平均(39.5±0.2)周;其中经产妇28例,初产妇22例。两组孕妇在年龄、孕周等资料方面比较无显著差异,可实施比较,P>0.05。
1.2方法
甲组50例孕妇仅接受常规的孕期管理,内容包括了血糖监测、健康宣教、饮食计划等等,乙组50例孕妇则在孕期接受专病门诊管理,主要内容为:由门诊负责人把50例GDM孕妇进行组织后统一开展一节营养课程,然后根据孕妇个体情况分别由营养师制定热卡,并看食物模型,制定运动方案,每个人建立一个微信档案,经过3-4天的规范饮食和运动,然后监测一天的空腹和三餐后两小时血糖,对不达标孕妇继续进行指导,或者运用适量的胰岛素,并嘱咐孕妇定期进行产检,此管理一直持续到孕妇产后42d。在统一授课当天,患者早上7:30到下午17:30在医院接受管理与体验,在此期间正餐三次,加餐三次,睡前加餐由孕妇自行带回家使用。通过指导标准的饮食方案使孕妇能够接收标准的饮食管理,同时对其早餐、午餐后2h血糖以及三餐前的血糖进行监测。在管理期间,孕妇均由专业的护理人员全程陪同,并且积极展开健康宣教,增加孕妇对妊娠期糖尿病相关知识的知晓,与此同时,护理人员还要讲适量运动的必要性与重要性告知孕妇,并教会其自行监测血糖,嘱咐相关注意事项等等。此外,还要邀请产科医师对GDM孕妇讲解相关知识、妊娠时机选择以及以及糖尿病对母儿的危害等等,在此期间,护理人员要详细记录下孕妇的血糖情况以及其他的各项记录。GDM孕妇的专病门诊管理后,孕妇每周要进行1次血糖自我监测与管理,然后定期返院进行产检,并且根据自身的血糖情况来对饮食方案进行调整[2]。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1.3观察指标
实施管理后分别对两组GDM孕妇餐后2h及空腹状态下的血糖进行比较,人后分析比较两组孕妇的妊娠结局情况。
1.4数据统计处理
数据均借助SPSS19.0软件统计处理,计量资料用表示,用t来检验;计数资料用百分比“%”表示,用X2来检验,若P < 0.05,提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两组孕妇血糖控制情况比较
实施不同的管理后,甲组空腹状态下的血糖与餐后2h的血糖分别是(5.8±1.0)mmol/L、(8.7±1.1)mmol/L;乙组空腹状态下的血糖与餐后2h的血糖分别是(4.6±0.5)mmol/L、(6.6±1.0)mmol/L;乙组血糖控制情况明显优于甲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
2.2两组GDM孕妇妊娠结局情况比较
实施不同的孕期糖尿病管理后,甲组新生儿出生体重正常为42例,所占比例是84.0%,巨大儿5例,所占比例10.0%,胎儿窘迫与新生儿窒息各1例,所占比例分别是2.0%;乙组新生儿出生体重正常为48例,所占比例是96.0%,巨大儿与胎儿窘迫各1例,所占比例分别是2.0%,新生儿窒息0例,所占比例是0%;两组在胎儿窘迫与新生儿窒息方面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乙组新生儿出生体重、巨大儿方面优于甲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
2.3两组GDM孕妇并发症情况比较
实施不同的孕期糖尿病管理后,甲组50例孕妇中,妊高症、羊水过多或过少、产后出血依次是2例、1例、2例,所占比例依次是4.0%、2.0%、4.0%;乙组妊高症、羊水过多或过少、产后出血各1例,发生率各为2.0%,两组对比无显著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2.4两组产妇剖宫产率对比
甲组50例产妇有15例为剖宫产,剖宫产率是30.0%;乙组50例产妇有6例为剖宫产,剖宫产率是12.0%,甲组剖宫产率高于乙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
3.讨论
在妊娠期间,孕妇发生糖尿病的几率远比健康群体高出七倍,甚至更多。女性妊娠期间一旦发生糖尿病,可引发产伤、巨大儿等多种不良妊娠结局,且新生儿后期发生代谢综合征疾病以及肥胖的几率也会大大增加。在对GDM孕妇实施专病门诊管理的过程中,一个重点就是对其饮食进行科学控制,配合有效的运动,将孕妇的血糖控制在正常的范围内[3]。
在本次研究中,甲组实施GDM常规管理,乙组实施GDM专病门诊管理,乙组孕妇血糖控制情况、新生儿出生体重以及巨大儿发生率、剖宫产率等方面均明显优于甲组,两组比较差异显著,比较具备统计学意义,P<0.05。可能是GDM专病门诊管理帮助孕妇制定了科学的饮食方案,并且通过每周血糖自我监测1次的方式,不断对饮食计划进行合理控制,同时配合有效的运动指导,有效控制血糖,同时也改善了孕妇的妊娠结局。
综上,妊娠期糖尿病专病门诊管理能够显著改善孕妇的妊娠结局,值得推广。
【参考文献】
[1]黎小玲,黄雪群,谢桂芳,等.孕妇围产营养门诊创建与实施对妊娠期糖尿病患者妊娠结局的影响[J].中国现代医生,2013,22(12):146-148.
[2]李晓荣,陈泳华,梁晓红,等.妊娠期糖尿病一日门诊管理模式对妊娠结局的影响[J].广东医学院学报,2016,34(06):629-631.
[3]臧玲,邵国媛,朱峻峰,等.助产士专科门诊综合管理对妊娠期糖尿病患者妊娠结局的影响[J].当代护士(下旬刊),2016,16(11):70-72.
论文作者:辛玉红
论文发表刊物:《医师在线》2017年4月上第7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7/6/13
标签:孕妇论文; 血糖论文; 门诊论文; 甲组论文; 乙组论文; 糖尿病论文; 统计学论文; 《医师在线》2017年4月上第7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