度假区绿道网络规划设计——以湖州长田漾绿色小镇度假区为例论文_佟晶晶

棕榈生态城镇科技(上海)有限公司 上海市 200433

摘要:本文以长田漾绿色小镇度假区为例,阐述了度假区类型的绿道网络规划设计的思路及方法,在度假区以“天下和”为主题概念确定后,将“和”字书法融入到项目基地内,并创新性的以“和”字边界作为景区绿道系统的主骨架,辅以向外延展的藤蔓绿道体系串接各个原生聚落、衔接初入口及外部交通设施,实现外部机动车交通与内部慢行交通的无缝衔接,营造景区内部绿色低碳的慢行出行环境。

关键词:绿道;生态;天下和;无缝衔接

1引言

长田漾绿色小镇度假区以生态本底为基础,将人工手法与自然环境相融合,结合山、水、田、林、草、漾等自然要素,强调宜人的空间环境,营造“全天候、无障碍”的绿色交通体系,形成以步行、自行车、观光电瓶车为主要交通方式的绿色出行系统,实现低碳、畅通、安全、宜人的慢行出行环境。

2规划背景

2.1.项目介绍

长田漾绿色小镇度假区坐落于浙江省湖州市吴兴区、太湖南岸的长田漾湿地。项目基于对自然生态文化与人文生态文化的挖掘与提炼,立足南太湖,依托长三角,整合各类技术方法与先进理念,充分发挥“生态环境、历史人文、宜居宜业”的三大优势。

项目规划区域由三条城市主干路弁山大道、太湖路和同心路围合而成,总规划区域面积约6.5平方千米。

2.2.规划结构

根据长田漾单元功能定位、现状场地要素,贯彻总体规划、分区规划的相关布局要求,确定度假区规划结构为“一核一带两片区六聚落”,其中:

一核:指生态度假核心

一带:指串联各核心景区的游步带

两片区:指体育大社区和活力产业区

六聚落:指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六个功能聚落。

图1. 长田漾绿色小镇规划结构图

3长田漾绿色小镇度假区绿道系统规划

3.1.规划原则

1)生态化原则

充分结合现状地形、水系、农田等自然资源特征,保护生态用地和农耕用地,适度开发建设用地,协调好保护与发展的关系,让绿道充满 “浓郁的绿色气息”。

2)连通性原则

绿道系统与整体规划设计方案相协调,串联多个主要景点及周边聚落,整体呈有序网络,实现各区域慢行交通的便捷可达。

3)人性化原则

突出以人为本,绿道充分衔接出入口、收费口、停车场、电瓶车接驳站、游船码头等设施,实现绿色交通系统的无缝衔接,打造“全天候、无障碍”的慢行通行环境。

4)本土化原则

充分挖掘湖州当地特色和人文内涵,让绿道展现“地方风情”。如湖州是丝绸饿发源地,又盛产竹,故沿绿道展示丝绸文化和竹文化,部分路段利用竹结构做成风雨廊道,避免“同一个度假区”的现象。

5)多样化原则

结合度假区各片区功能主题,基于长田漾湿地景观,对绿道进行分段设计,展现不同风貌,让绿道以“多样的精彩”呈现在游客面前。

图2. 长田漾绿色小镇绿道结构图

图3. 长田漾绿色小镇收费景区主体绿道结构图

3.2.布局理念

通过文化与科技手段的结合,打造自然与人文“和合共生”的典范,确立“和”字为项目的主题概念,结合现状地形地貌,巧妙的将“和”字写入基地内,形成项目的创意主题。

在度假区确立了以“和”字为方案的主题概念后,沿环状河道作为核心收费景区,以“和”字边界道路作为收费景区内主要慢行道路,经由“和”字向四周延展出的“藤蔓步道”体系串联基地内六个主题聚落,分别是:“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形成多样化、多层级的绿道空间架构。项目整体布局通过藤蔓步道将主体聚落归结于“和”,共同隐喻“天下和”的概念。

3.3.绿道等级结构规划

整个度假区内绿道网络整体分为四个等级结构:

 沿机动车环路单侧或两侧设置的绿道,位于收费景区外围,以交通功能为主,串联度假区出入口、停车场、聚落和社区,将外围车流转换为人流并引入度假区内部,总长度约15.8km。

 沿“和”字边界设置的景区一级绿道,可通行行人、非机动车和观光电瓶车,为景区内部的主要交通廊道和观光廊道,集交通功能、游览功能、景区主题功能于一体,总长度约8.6km。

 向外延展的藤蔓步道,作为景区内二级绿道,以步行交通和非机动车交通为主,进一步串联景区外各聚落及社区组团,总长度约9.7km。

 景区内各个片区内部的游步道,相当于城市绿道中的社区绿道,为各片区内部的游览步道,以游览和服务功能为主。

图4. 长田漾绿色小镇绿道系统规划图

3.4.绿道分类

度假区内绿道网按照功能分为四种类型:交通型绿道、生活型绿道、综合型绿道和游憩型绿道。其中:

 在收费景区外沿车行环路单侧及两侧设置的绿道为交通型绿道,绿道宽度3m;

 生活型绿道位于景区外主题社区内,沿机动车道两侧呈格网式布置,与环形交通型绿道相连,绿道宽度2m;

 综合型绿道含两部分,一是在收费景区内沿“和”字形布置,二是由“和”字向周边聚落和社区延展的藤蔓步道,“和”字绿道宽度6m,藤蔓步道宽度4m;

 游憩型绿道分散布置于收费景区内各片区内部,以游步道形式呈现,宽度1.5-4m不等。

4配套设施规划

4.1.停车系统及景区收费闸口

在收费景区外设置环形车行道,于度假区车行出入口附近设置充足的停车场,引导自驾客流进入度假区后即停车换乘接驳电瓶车或步行到达目的地,避免机动车在度假区内绕行及进入核心收费景区,最大限度降低对景区的环境和景观造成破坏。

收费景区设有3个主要出入闸口和4个次要闸口,其中3个主要闸口分别位于:

度假区主出入口以南,可直接通往传家小镇片区;

度假区西出入口附近,可直接进入棕榈花园片区;

度假区东出入口附近,可直接到达绿色农场片区。

4个次要闸口分别位于景区北端、西北侧、西南侧、和东侧,作为主要闸口的补充,是藤蔓道进入景区的通道。

各个停车场及收费闸口均位于“和”字绿道及藤蔓道路边侧,实现绿道系统与停车场、收费闸口的无缝对接,为游客提供畅通的慢行游玩环境。

图5. 长田漾绿色小镇停车场及收费闸口分布图

4.2.电瓶车接驳系统

度假区内电瓶车系统分为沿车行环路的外部接驳电瓶车和收费景区内部沿“和”字绿道的观光电瓶车系统。其中外部接驳电瓶车流线以度假区内车行环路为主要行动轨迹,双向运营,串联起停车场、收费闸口、码头和度假区出入口,以交通功能为主;收费区域内部电瓶车流线主要以“和”字绿道为主要行动轨迹,主要为单向行驶,部分路段施行双向运营。

接驳电瓶车站点衔接度假区出入口、停车场、码头和收费闸口,为游客提供便捷、轻松的游玩体验;景区内观光电瓶车站点衔接各主要景点、收费闸口和码头,集景区内交通与观光于一体。

图6. 长田漾绿色小镇电瓶车系统规划图

5绿道设计指引

5.1.交通型绿道

 空间分布:分布于度假区内、收费景区外部。

 空间特征:沿度假区内机动车道环形布置,连接对外交通。

 作用:串连度假区出入口、停车场、聚落及社区。

 功能:承担外来社会车辆、接驳电瓶车、非机动车和行人交通。

 宽度:机动车道路宽度为20m,沿机动车道两侧或景区内侧设置3m宽绿道。

 设计策略:以行列式的高大林荫树构建方向性强、印象深刻的廊道。

 植物配置:行道树为无患子。

 街道家具及标识系统:路灯选型简洁大方,沿路设置导向性标识,并于各区入口及停车场设置醒目的标识及导览牌等。

 设计策略:以行列式的高大林荫树构建方向性强、印象深刻的廊道。

 植物配置:行道树为无患子。

 街道家具及标识系统:路灯选型简洁大方,沿路设置导向性标识,并于各区入口及停车场设置醒目的标识及导览牌等。

 图7. 长田漾绿色小镇交通型绿道道路横断面图

 图8. 长田漾绿色小镇生活型绿道道路横断面图

 5.2. 生活型绿道

 空间分布:社区内部

 空间特征:在社区内沿机动车道两侧呈格网式布置,与环形交通绿道相连,并建构社区内部交通生活网络。

 作用:满足社区内居民慢行出行及日常生活服务需求。

 功能:承担步行及非机动车交通。

 宽度:机动车道宽度6m,沿机动车道两侧设置2m宽绿道。

 设计策略:根据周边功能需求针对性设计,如区分活力商业街与住区林荫道等。

 植物配置:活力商业街行道树为落叶乔木银杏,住区林荫道行道树为香樟。

 街道家具:活力商业街内充分发挥街道家具营造商业氛围的作用,造型独特,吸引力强。住区林荫道街道家具朴素大方,服务便捷。

 5.3.综合型绿道

 空间分布:收费景区内

 空间特征:“和”字形布置+藤蔓式布置

 作用:“和”字绿道为景区内的交通廊道和观光廊道,并承担一定的后勤及消防作用,藤蔓步道串联景区外各聚落及社区组团。

 功能:承担以自行车、步行和观光电瓶车为主的慢行交通。

 宽度:“和”字绿道宽度6m,且局部结合风雨廊进行设计,风雨廊位于“和”字绿道中心区,由传家小镇经棕榈花园延伸至绿色农场区域,呈双廊结构,主廊宽度6m,辅廊宽度4m均为纯步行系统;藤蔓步道宽度4m。

 设计策略:结合地景进行艺术化的设计,形成高空俯视的大地坐标;绿道内侧栽植水杉等落叶色叶树种,绿道外侧为农田、地被、水域等,30-50m范围内不栽植乔灌木以突出“和”字字形。

 植物配置:“和”字步道及藤蔓步道,结合所在景点区域的植栽,不做单独设计。

 街道家具及标识系统:沿路设置导向性标识,并于各区入口设置醒目的标识及导览牌等。重要节点配合灯光夜景及街道家具设计突出景点特色。

 5.4. 游憩型绿道

 空间分布:收费景区各片区内部

 空间特征:分散型布置,便于步行。

 作用:连接片区内景点及服务设施。

 功能:承担步行交通。

 宽度:1.5-4m不等。

 设计策略:顺应地形,水畔山间,利用现有田埂等自由布置;不拘形式,采用乡土材料,宜用当地传统工法建造。

 植物配置:结合绿道所在区域的植栽,不做单独设计。

 充分考虑绿道线型与地形结合,与景点标志物的交通及视线关系。

 街道家具:结合绿道所在区域的街道家具,不做单独设计。

 6结语

 以湖州长田漾湿地景观为生态本底,基于生态化原则、连通性原则、人性化原则、本土化原则和多样化原则构建度假区绿道网络体系,整体绿道网络与停车场、出入口、收费口、电瓶车站点、游船码头等实现无缝对接与换乘,并在绿道设计上顺应地形采用明渠排水方式,铺装材料选用透水性铺装材料如透水沥青、透水砖等,绿道照明采用太阳能路灯照明系统,真正实现低碳、环保、节能的绿色度假小镇理念。

 作者简介:佟晶晶(1982-07-12),女,满族,籍贯:河北省唐山市,当前职务:工程师,当前职称:中级,学历:硕士,研究方向:交通规划

论文作者:佟晶晶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8年第20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9/12

标签:;  ;  ;  ;  ;  ;  ;  ;  

度假区绿道网络规划设计——以湖州长田漾绿色小镇度假区为例论文_佟晶晶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