混凝土灌注桩施工质量与性能检测探讨论文_虞远东

混凝土灌注桩施工质量与性能检测探讨论文_虞远东

浙江信安工程咨询有限公司-中国联合工程有限公司 浙江杭州 310052

摘要:随着经济建设的迅速发展,公路、水运、铁路及建筑行业等不同类建设工程基础和支挡结构大多采用混凝土灌注桩。根据不同工程建设项目特性差异,对混凝土灌注桩进行分类,其分类情况各不相同,如按桩径大小的不同,可分为小直径(树根)桩、中等直径桩及大直径桩。

关键词:混凝土灌注桩;施工质量;性能检测

1混凝土灌注桩施工质量

1.1前期工作

前期工作内容主要有对原材料的质量检测、制定施工方案以及施工现场的工作。混凝土钻孔灌注桩工程所需原材料包括水泥、骨料、掺加剂及钢筋等,确保参与施工的材料质量符合相关混凝土钻孔灌注桩的标准,且符合以下要求:第一,粗型骨料以卵石为佳,若使用碎石,则需将砂率提升3%左右,以保证混凝土的和易性,骨料应当选择连续级配较好的材料;第二,细骨料需要使用级配型中砂集料;第三,选择骨料时,要保证骨料粒径不超过40mm,小于导管直径的1/8及钢筋间距的1/4;第四,慎重选择缓凝添加剂,保证其质量;第五,成品混凝土的坍落度要在160~200mm之间,水下混凝土应在180~220mm之间;第六,保证原材料的水灰比小于0.6。

1.2成孔检查及清孔

施工完成后,对成孔的检查及清理工作具体内容包括:第一,利用相应仪器设备对成孔的孔深、孔径、成孔位置以及成孔斜度进行检测,使其符合施工设计图纸的规定,经过严格的检查程序后方可安置钢筋笼、灌注混凝土;第二,灌注桩钻孔与设计的偏差要在规定范围内;第三,若发现成孔有缺陷及异常情况,需要立即采取合理的补救措施;第四,对成孔进行检查后,需要根据钻孔实际情况对钻孔进行清理,清理钻孔的过程中保持钻孔内水位高于孔外地下水位1.5~2.0m,沉渣厚度不得高于5cm;第五,进行严格的成孔检测及清孔程序后,详细填写终孔检查单,再实施后续的浇筑混凝土工作。

1.3混凝土钻孔灌注桩中浇筑水下混凝土

在实施浇筑水下混凝土之前,需要做到以下五点:第一,合理设计钢筋笼,保证钢筋笼质量符合要求;第二,钢筋笼强度须符合设计要求,对钢筋笼固定位置进行准确定位,利用垫块等形成钢筋笼的保护措施;第三,密切观察钢筋笼的位置,避免出现偏差位移的现象;第四,钢筋笼的制作及安置需要在允许的偏差范围内;第五,钢筋笼置放到位后,及时浇筑水下混凝土。浇筑水下混凝土需要注意以下五点:第一,混凝土混合料需要保证均匀且坍落度合理,必要时采取二次拌和的方法保证混凝土混合料的配比质量;第二,安置好钢筋笼骨架后,及时浇筑混凝土,保证施工过程的连续性;第三,浇筑混凝土的导管需要具有严密的防水性能;第四,浇筑导管需要避免出现气泡的情况,杜绝空气和水的混入,出料口需要高于浇筑的混凝土2m以上且不超过6m;第五,在浇筑完成后,详细填写水下混凝土灌注记录表,并对混凝土浇筑各方面情况进行详细记载。

1.4截桩头及清除混凝土

在进行混凝土浇筑工程后,对桩顶的混凝土进行清除处理,浇筑混凝土灌注高度要超过设计图纸50cm以上,且截掉的桩头至少为50cm以上,保证截面高度之下的混凝土的质量。桩体顶部的混凝土在基坑开挖后可进行移除,避免损坏桩体的情况发生。在钻孔灌注桩工程完成后,上交桩质报告,对每根桩体的施工过程进行完整记录,以便后续补救措施的实施。

1.5质量事故及处理办法

1.5.1导管进水

主要原因:首批混凝土储量不足、导管底口距离孔底距离大,不能被混凝土埋住,泥水从导管口进入:导管接头不严,接头橡皮垫被高压气囊炸开、焊缝开裂,水从接头或焊缝流入:导管提升过猛,或测深出错,导管底口超出混凝土面,底口涌入泥水。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预防及处理办法:应视具体情况,拔换原管重新下管,或用原导管序灌。如需重新下管,需将官内的水抽干,导管插入混凝土足够的深度,一般大于2米,序灌混凝土配合比应加大水泥用量,灌入前进行小幅度抖动,使得流到性得以弥补,后灌入可恢复正常配合比。

1.5.2卡管

主要原因:初灌时隔水栓卡管;或由于混凝土自身原因,如坍落度小、流动性差、夹有大卵石、拌和不均匀,以及导管接缝处漏水,雨天运输未加遮盖,机械发生故障或者其它原因使凝土在导管内停留时间过久,或者灌注时间过长,最初灌注的混凝土已经初凝,增大了混凝土在导管内的下落阻力,混凝土堵塞在管里。预防处理办法:一旦有混凝土散落孔底,要予以清除。提管时要注意上重下轻,要采取可靠措施,防止翻倒伤人;如是第二种原因引起的,应在灌注前仔细检修灌注机械,发生故障时立即调用备用机械,同时采取措施加速混凝土灌注速度,必要时在首批混凝土里掺入缓凝剂,延缓凝结时间。

2性能检测

2.1混凝土钻孔灌注桩检测

施工完成后,需要使用静载试验法对单桩承载力进行检测,使用小应变对桩身质量进行检测,检测的试桩数量超过总桩体数量的1%,试桩数量不得低于3根,利用动载试验法检测的试桩数量占总桩数比例15%以上,试桩数量不得低于15根。采取芯样进行检测的桩体,钻取芯样直径为70~110mm范围之内,且芯样至少高于桩底50cm以上。取芯样检测试验结束后,利用高压注入纯水泥浆对桩体进行填补。若质量测试结果显示桩体质量不合格,需要至少增设1~2根桩进行替换,并对新桩体的尺寸、位置以及承受力进行重新设计,再进行钻孔施工处理。另外,在如今的基桩检测中,超声波跨孔透射法检测基桩完整性成为了无损检测的代表性方法,具有检测方便、精确度高、定位清楚的特点。此方法是在桩内预埋若干平行于桩纵轴的声测管道,检测时将声测管内灌满清水作为耦合剂,然后放入超声换能器,一只发射高频弹性脉冲波,经由桩身混凝土被另外的换能器接收,转换为电信号传至终端,由接收的超声脉冲升学参数,如声速C、频率F、振幅A的变化及波形来分析桩身混凝土的连续性及断层、夹砂、夹泥、蜂窝等缺陷和缺陷的大小、位置。在进行超声检测时,要注意四个要点,排除此类因素对检测结果产生的影响:第一,声测管内必须保持清洁,否则必须经行冲洗洁净,保证清水耦合剂的均匀性,以免将接收到的脉冲信号削弱;第二,接收脉冲的换能器必须保持高度一致,位置不得上下不一;第三,安设声测管以及浇筑混凝土期间,要保护好声测管,避免管斜;第四,检测速率控制得当,特别是桩底及桩顶部位,对桩身完整性影响较大的部位,要检测清楚。一般来讲,检测频率应当为100%,超声检测有难以判断的桩基,可转由取芯法或其他方法进行验证性检测。

2.2关于灌注桩混凝土强度评定的探讨

采用混凝土灌注桩钻芯法检测混凝土抗压强度时,表达了钻芯法检测混凝土抗压强度的评定方法。工程上实际应用该条时存在一定问题,如某工程设计要求桩混凝土强度等级为C25,检测桩混凝土抗压强度应判定为合格,但检测数据中大大简化了桩基混凝土强度检验的难度,关于桩身混凝土强度检验的规定应与已有的国家、行业或地方标准相协调,预防桩混凝土强度评定方法的混乱。

3结束语

由于钻孔灌注桩施工工艺较为复杂,在施工过程中较易产生钻孔质量的问题,因此施工方必须严格制定施工方案,根据施工设计方案合理有序的实施钻孔施工工程,在试验检测中要充分考虑多种方法的补充性,确保基桩的质量得到清楚验证。

参考文献:

[1]衡涛.钻孔灌注桩混凝土施工中质量问题浅析[J].葛州坝集团科技,2017(2):39-41.

[2]张林山.混凝土钻孔灌注桩施工质量控制与检测试验[J].山西建筑,2017,(5).

论文作者:虞远东

论文发表刊物:《防护工程》2018年第36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4/11

标签:;  ;  ;  ;  ;  ;  ;  ;  

混凝土灌注桩施工质量与性能检测探讨论文_虞远东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