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可持续发展理论为指导进一步推进精神文明建设,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精神文明建设论文,可持续发展论文,理论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精神文明建设既要从社会现实出发,又要从社会未来发展着眼,这是可持续发展理论和战略对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必然要求。
一、可持续发展理论与精神文明建设具有内在的关联
首先,可持续发展理论把人类的文明观提高到了一个新阶段。人类采取和确立一个什么样的发展观及其体现的社会发展目标模式,不仅对社会的经济、政治、生态环境产生重大影响,而且对社会的文化教育、思想道德、人文环境也产生深刻影响,产生出特定的文化观和文明观。随着人类社会发展目标模式的演进,人类的文化观和文明观,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也将向前推进。可持续发展理论是继战后人类的发展观从“经济增长理论”到“经济社会综合协调发展理论”之后确立起来的一种新的发展理论。这一理论强调,人们在追求经济增长,物质文明的同时,要从人类的生存环境、生活质量和长远利益出发,将社会、环境、资源、人口问题提到重要议事日程上来,不仅要关注人类自身的生存发展权利,而且要关注自然界的生存发展权利,达到人和自然的协调发展。这是一种新的文化观和文明观。这一文化观和文明观比过去的只注重经济增长而忽视社会其他领域的发展的文化观和文明观,以及只注重人类自身、社会自身发展而忽视环境、生态、资源等问题的文化观和文明观要进步得多,它克服和超越“经济增长理论”和“经济社会综合协调发展理论”的片面性和局限性,具有着系统性、辩证性和协调性,从理论和实践的结合上审视着对地球和人类的未来生存发展构成威胁的种种问题,并为解决这些问题提出了新的思路。这不能不说是人类文明的一大进步。
其次,可持续发展观内涵着精神文明建设,是精神文明建设新的理论基础。可持续发展观作为人类社会进步的要求,是以良好的生态环境和资源的可持续利用为基础,以经济的可持续发展为前提,以谋求社会的全面进步为目标的发展战略的思想基础,具有着物质文明建设和精神文明建设的双重意义。本质上是追求一种公正、安全、文明、健康、富裕的社会发展。一般来说,社会文明程度越高,人们对精神生活的要求也越高,离开了精神文明的发展和提高,就谈不上可持续发展战略所指示的社会的全面进步。在一个可持续发展、全面进步的社会中,人们不仅要有物质财富的增长,而且要有精神领域的充实,树立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具有高尚的思想道德和先进的科学文化素养。而这些正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根本任务。可持续发展理论认为,人类赖以生存的地球是一个由经济、社会、环境、人口、文化等多因素构成的复合系统,是一个相互联系、相互依存、相互制约的整体,强调人与自然的合谐,强调人类当前的需要与未来的需要的合谐,实现“人——自然”生态系统的协调发展。这就向人们昭示了,单纯的经济增长不能推动社会的全面进步,局部的发展最终是非持续的,只顾满足当前的需要而不顾后果,就会失去未来的发展。因此,人类必须充分合作,联合行动,共同追求社会的全面进步和可持续发展。因此,人类必须充分合作,联合行动,共同追求社会的全面进步和可持续发展。这就必须以高度的思想道德和觉悟作支撑,同时还需要智力的支持。无论是经济的发展,还是社会的进步,无论是生态环境的平衡,还是自然资源的保护,无论是精神生活的提高,还是人口生产的优化,不仅取决于资本、劳动力,更取决于科学技术的发展和文化素质的提高,而这一切又离不开教育的进步。
再次,可持续发展观为精神文明建设增添了新的内涵。可持续发展理论作为一种新的社会文化观和文明观,把人们从过去那种从人类自身的狭隘利益来看待自然界,从只顾一代人自身的生存发展而不顾子孙后代温饱的思维方式中解放出来,以更高的境界和更广阔的视野,把人类与环境、社会与生态、此代人的发展与子孙后代的发展有机地融合在一起,从而把人的精神境界推进到了一个新的高度,丰富了精神文明建设的内容。
第一,为科学的世界观注入了新的内涵。发展观是世界观的重要组成部分,社会发展观是作为世界观的发展观在社会领域中运用和体现。马克思主义社会发展观是科学的,它侧重于从人类社会自身发展规律方面来说明社会的进步和发展,并把自然地理环境和人口因素看作外部条件对社会发展起着重要作用,阐明了社会发展内部因素与外部条件之间的辩证关系。而可持续发展观,从一个新的视角,即走出“人类中心主义”,以地球系统为对象来研究人类社会的地位和发展问题,从人在自然界中的生态学意义上来探讨人类自身的发展,具有理论的系统性、辩证性和协调性。这种以“地球系统整体”为立足点,以系统诸要素相互协调发展为内容,主张人类生存发展权利与自然生存发展权利的统一,人与自然的合谐的发展观,从不同的层面丰富了科学的社会发展观和科学的世界观,是马克思主义所能吸纳的。
第二,为科学的人生观注入了新的内容。这可从国际社会给“可持续发展”的定义中体现。可持续发展就是指“在不牺牲未来几代人需要的情况下满足我们这代人的需要”。这一定义具有人生价值的意义,即人和当下一代人,不能只为自己而活着,不能为自己得到各种满足而不顾子孙后代的生存发展,而是首先要为他人、为子孙后代、为社会进步而活着,不仅为人类自身的生存发展而活着,也要为自然界的生存发展而活着,要为人与自然的协调发展,为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共同进步而生活、奋斗。我们每一社会成员都要按照这一人生价值取向,处理好经济建设和人口、资源、环境的关系。“坚定不移地执行计划生育的基本国策,严格控制人口数量的增长,大力提高人口质量”;“切实保护资源和环境,不仅要安排好当前的发展,还要为子孙后代着想,决不吃祖宗饭,断子孙路,走浪费资源和先污染、后治理的路子”。(江泽民语)
第三,为科学的价值观增加了新的内容。可持续发展理论要求社会成员既要肯定人类生存发展的权利,又要肯定自然界生存发展的权利,这就是要人们既要看到人类自身价值,也要看到自然界的价值,要树立起人类自身价值与自然界价值相统一的新的价值观。这一价值观强调生态文明、代际平等,确立人文生态价值取向,要求优化人类生存环境,提高人类生活质量。在这种价值观的指向下,人类为了优化生存环境,必须负起保护环境的责任;为了持续发展,必须负起保护资源的责任;为了人与自然和谐相处,必须负起优化人类物质生产、精神生产和人类自身生产的责任。我们在精神文明建设中必须强化这些责任意识。
第四,丰富了思想道德建设的内容。可持续发展理论的提出,标志着人们开始自觉地审视人与自然的关系,产生了生态环境伦理价值问题。随着人类资源的开发和利用,并面对当前人类生存的环境越来越严峻,人们的生活质量受到严重挑战的局面,在如何对待生态环境的问题上就存在着善恶、是非标准,存在着道德评价问题。凡是以高度的责任感对待人类生存的环境,以崇高的思想境界为子孙后代的生存发展留有充分的空间和资源,就是善的、正确的、道德的,反之,就是恶的、错误的,不道德的。同样,可持续发展理论的提出,标志着人们开始全面自觉地审视人口与社会、人口与自然的关系,产生了人口伦理价值问题。要持续发展就必须有适度的人口数量和质量。在目前世界人口数量爆涨,给自然环境、资源和社会带来极大压力的情况下,如何对待人口生产,就存在着善恶、是非标准,存在着道德评价问题。凡是实行计划生育,以利于社会发展和生态平衡的行为就是善的、正确的、道德的,反之,就是恶的、错误的、不道德的。那种“多子多福”、“不孝有三,无后为大”的伦理道德观念必须彻底清除。
第五,促进了思想观念的更新。一是确立了经济、政治、文化、自然四位一体的新观念。过去我们对社会发展,一般是从经济、政治、文化三个方面来考察的,而可持续发展观对社会的考察,加进了自然这一要素,形成了四位一体的新观念。这在人类认识史上是一大进步。二是确立了新的公平观念。可持续发展理论与战略提出同代人公平、代际公平、有限资源分配公平、社会公平为内容的新的公平观念。这是可持续发展理论的为解决经济增长和社会发展所不能解决的人类生存发展的生态环境问题而提出来的。三是确立了“以人为本位”的新观念。可持续发展理论和战略把人的问题提到了一个新的高度,把人放在了最重要的位置。1994年3月我国政府发布的《中国21世纪议程》白皮书指出, “可持续发展以人为本位”。1994年9 月在埃及首都开罗召开的世界人口和发展大会,也明确提出“可持续发展问题的中心是人”。在新的历史背景下,贯彻以人为本位的新观念是进一步推进精神文明建设的根本所在。
二、以可持续发展为导向,加强精神文明建设
首先,以可持续发展理论为指导,切实把精神文明建设放到更加突出的地位。不同的发展观会有不同的发展战略、发展模式和发展道路,就会对精神文明建设的实际地位问题有不同的对待。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建设两手抓,两手都要硬,是邓小平反复强调,党中央不断重申的指导方针。可是精神文明建设一手软的问题在一些地方和部门为什么仍然存在?原因固然很多,但单纯注重经济增长的片面发展观是一个重要的思想根源,最典型的就是“代价论”,即认为牺牲一点精神文明建设是为快速发展经济而付出的一种“必要代价”。在这种单纯注重经济增长的片面发展观的支配下,不可能解决精神文明建设的实际地位问题。这种片面的发展观,在社会发展和进步的问题上,割裂了经济和社会、经济和文化、物质和精神、效率与公正、经济增长与人的发展之间的内在联系,破坏了社会系统的整体性,造成了人和社会的畸型发展。在社会与环境关系上,使人类面临资源锐减、环境污染、生态失衡、人口失调等一系列问题。在高科技与社会生活关系上,无视人们需求观念的变化,把人仅仅看成是“经济动物”,看不到高科技时代人们的需求越来越向着精神文化层次上的真善美方向发展,看不到人们经济活动的目的不仅仅是局限于物质和经济价值,同时也追求着精神、文化、社会价值,更认识不到经济活动既具有经济性质和技术性质,又具有高文化的内涵。而可持续发展观则是对这种片面发展观的克服和超越。可持续发展不是以单纯的经济增长为目标,而是以社会全面进步、人的全面发展和未来人类可持续生存发展为目标。只有确立这种新的发展观和以它为基础建立起来的发展模式、发展战略、发展道路,才能充分认识精神文明建设在人和社会全面发展,人和自然合谐相处中所起的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才能按照可持续发展战略对精神文明建设提出更新、更高、更丰富多样的要求,才能切实把精神文明建设放到更加突出的地位,才能为精神文明建设提供日益扩大的经济的、精神的、社会的条件和空间。我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九五”计划和2010年远景目标,就是建立在可持续发展战略基础上,对精神文明建设提出了战略性要求。党的十四届六中全会《决议》又同我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九五”计划和2010年远景目标相衔接,对思想道德和文化建设作了战略性部署和总体安排,进一步明确了精神文明建设的指导思想和根本任务,提出了今后15年精神文明建设的奋斗目标和当前的工作重点,把精神文明建设提到了更加突出的地位。这种战略指导思想也必须贯彻到各个省、市和各个地区的精神文明建设工作中去。切实把精神文明建设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计划轨道,努力实现两个文明的协调发展。
其次,必须始终坚持两手抓、两手都要硬的方针。社会主义社会是全面发展、全面进步的社会,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是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协调并进的事业,因此,必须贯彻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两手抓、两手都要硬的方针。要在大力加强物质文明建设的同时,切实加强精神文明建设,充分发挥精神文明在人和社会全面发展、全面进步中的重要作用。这是我国走可持续发展的基本路子。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目标模式是以经济建设为中心,追求社会发展和全面进步,因此,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具体内容也是多方面的,但概括起来有两个方面,一是物质文明方面(包括生态环境、人口因素和自然资源)实现可持续发展,二是在精神文明方面实现可持续发展,两个方面要相互适应、相互协调,即不给子孙后代留下物质方面的“不毛之地”,也不给子孙后代留下精神方面的“荒漠”和污染源。
再次,着眼于提高人的整体素质。可持续发展是以人为本位,以人为中心,其涵义包括两个方面,一是实现可持续发展就要优化人类生存环境,为子孙后代生存发展留下足够的空间和资源,二是为适应这一要求必须提高人的自身素质,增强其生存能力和提高生活质量的能力,创造一个适应人自身发展的良好的社会人文环境。这就规定了精神文明建设必须以人为本,根本任务是提高包括科学文化素质和思想道德素质在内的人的整体素质,特别是要把握可持续发展对人的精神境界和思想道德观念所提出的新要求,确立实现人的全面发展的最高原则,培养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一代新人。要大力弘扬爱国主义、集体主义和艰苦创业精神,普及科学文化,以提高人们的思想境界和综合素质,使可持续发展有一个良好的社会基础和人文条件。
再其次,切实加强思想道德建设,努力提高社会道德水平。可持续发展中的人口、生态、环境、资源等问题,不仅与社会公德、家庭伦理有关,而且与职业道德、行业风气密切相联。可持续发展理论所展示的社会道德问题,应该作为精神意识建设,确立人与自然合谐相处、代际公平的生态伦理观念,并以此为导向建构起适合可持续发展的道德规范体系,从全球意识和社会主义的结合上加强思想道德建设,把思想道德建设推上一个新台阶。
最后,从解决可持续发展中的问题入手,加强精神文明建设。可持续发展过程中的问题大量表现在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的关系上。我国正处在建立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过程中,这些问题显得更加突出和尖锐。解决这些问题需要全社会的综合治理。一方面要制定正确的政策,健全法制(市场经济是法制经济),健全管理机制,优化社会制度和体制,加强思想道德建设(市场经济是道德经济),一方面要引导人们正确处理生活方式与消费方式、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经营方式与人文环境、生产方式与生态环境等关系,努力在全社会建立健康、科学、文明的现代生活方式、经营方式和生产方式,把人们的精神世界升华到一个新的高度。
标签:可持续发展论文; 经济建设论文; 环境经济论文; 文明发展论文; 精神文明论文; 人口问题论文; 人类文明论文; 社会问题论文; 社会观念论文; 经济论文; 科学论文; 经济学论文; 道德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