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数据审计的创新模式研究论文

大数据审计的创新模式研究论文

大数据审计的创新模式研究

深圳能源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赖一锋

摘 要: 伴随国内企业规模发展并积极推进“走出去”战略,中国企业的产业结构、布局呈现出点多面广和多元特征,业务模式日益复杂,投资风险和经营风险日趋明显,作为企业的“守护者”,内部审计迫切需要通过变革和创新来适应企业目前高速发展的节奏。本文从探索大数据审计创新模式的意义入手,探索性地提出企业数字化审计框架和创新模式的研究思路,通过运用大数据技术和创新理念,整合数据资产,推进企业内部审计数字化、现代化发展,为促进中国企业实现可持续、健康稳定增长“保驾护航”。

关键词: 大数据审计 数字化审计框架和创新模式

1 大数据审计理论概述

大数据审计是随着大数据技术发展孕育而生的一种新的审计方式,通过归集不同行业和部门、内部和外部数据,利用数据可视化等大数据技术和方法对数据进行分析、挖掘,识别数据之间存在的内在联系,提高问题的洞察力,促进审计监督工作的深度和广度。随着科技和社会的发展,各行各业的数据量不断增加,对大量数据进行分析、处理已成为必然。如何适应审计环境的剧烈变化,应对海量信息给审计带来的机遇和挑战,是数字经济时代下摆在审计人员面前亟待解决的重要课题。

(3) 通过学习生物多样性,认同和树立“爱护环境保护生物、维护生态平衡”的意识,关注家乡的生物多样性,增强爱家乡爱民族自豪感。

2 探索大数据审计模式的重要意义

(1)外部监管要求。2015年12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完善审计制度若干重大问题的框架意见》及《关于实行审计全覆盖的实施意见》,意见指出,要对公共资金、国有资产、国有资源和领导干部履行经济责任情况实行审计全覆盖。要构建大数据审计工作模式,提高审计能力、质量和效率,扩大审计监督的广度和深度。可见,在大数据的时代背景下,利用大数据开展审计工作,是贯彻落实国家政策方针的重要举措,是审计发展的必然趋势,也是实现审计监督全覆盖的必经之路。

(2)内部管理需要。在中国企业规模发展并积极推进“走出去”战略的背景下,内部审计监督面临如下困境或瓶颈:一是企业产业布局分散、点多面广,现有的审计资源鞭长莫及,难以实现审计监督全覆盖的要求;二是企业战略逐步向多元发展,业务模式日益复杂,风险日趋明显,传统事后审计无法提前识别和预判风险,难以满足企业发展的需要;三是传统的风险为导向审计已不太适应数字化时代快速发展的需要,不能及时发现舞弊特征以及淹没在数据背后的事实真相。

“把他给我弄起来。”艾瑞克喊道。他贪婪地盯着躺在地上的威尔,好像这情景是一顿美餐,而他已经数周没有进食了,饥肠辘辘。他嘴角扬起,看起来冷酷无情。

而大数据审计的应用对解决上述问题提供了可行方案。首先,大数据审计可提升审计监督能力,在审计资源不足的情况下可通过审计技术创新来实现审计监督全覆盖的目标;其次,大数据审计可帮助企业预防和抵御风险。利用大数据挖掘技术、可视化分析技术对数据进行相关性分析,及早发现审计对象存在的异常变动数据,并进行实时跟踪和分析,最终起到抵御和预防风险的作用;最后,大数据审计模式下,通过非现场审计的多层次、多维度数据分析方法,为现场审计团队输出量化、基于数据分析的审计线索,现场审计的目的性更强,审计效率更高,审计结果更有质量。

(1)审计云数据中心。审计云数据中心可获取来自企业ERP、OA等系统的内部数据,也可利用网络爬虫技术抓取互联网开放的外部数据;此外,通过审计云数据中心协同人员、技术、工具、案例等资源,打破“组织墙”和“职能墙”,实现审计资源的共享利用以及各层级审计部门之间的沟通协作。(2)审计监控预警中心。审计预警监控中心主要监控企业的异常波动、异常交易和风险指标数据。根据风险的重要性水平,企业管理层及时作出经营决策和部署,相关职能管理部门制定具体的应对策略和控制措施,审计监督部门则可根据风险发生的可能性和影响程度启动审计项目,实施专项审计,提出管理建议。审计监控预警中心还可以对审计问题整改落实、审计项目实施进度等情况进行集中监控,可与审计管理系统、审计问题整改跟踪系统进行数据交互和信息共享。(3)审计分析云。审计分析云可实现对可疑业务的持续性、不间断的数据分析和监测,将审计人员和外部专家的经验或者基于审计发现问题的行为特征固化为审计模型,定期或实时运行这些审计模型,将审计模型监测到的异常或风险输出到审计云数据中心审计疑点库中或发布在审计预警监控中心,根据审计疑点,现场审计人员可精准和高效地开展工作。(4)审计管理系统。审计管理系统主要整合以下功能:一是实现对审计程序的全过程管理;二是通过移动网络,审计人员可对现场审计数据、审计证据进行实时采集和处理;三是利用自动化稽核功能,对被审单位全量数据进行自动化的测试,减轻现场审计人员机械而又重复的工作量,让现场审计人员集中精力投入到审计价值更高、需要人脑识别和判断的领域开展审计工作,提升审计工作的质效。(5)审计整改跟踪系统。审计整改跟踪系统强化了对审计发现问题的整改跟踪,将审计问题沟通确认、整改情况和整改样本报送工作转移到线上进行处理,强化了与被审单位之间的沟通和互动,一定程度减轻审计人员的工作量;同时,审计整改跟踪系统将对被审单位报送结果在一定时期内的执行情况和效果进行持续的跟踪和评估,以作为开展后续审计工作的依据。

3 企业数字化审计体系框架构建思路

当前,中国企业积累了大量的数据资产,这些数据资源来源于企业生产经营的各个环节,整体呈现出大数据特征,为构建大数据审计模式提供了重要的数据来源和基础。鉴于此,企业可以现有审计信息化为基础,通过运用大数据技术和创新理念,整合数据资产,探 索建立企业崭新的、颠覆于现有审计信息化手段和模式的管理生态系统,即“两大中心+三大系统”。

马铃薯皮薄、肉嫩、含水量高,易碰撞损伤,多病害,易腐烂。对环境非常敏感,冷了容易冻伤,冻伤后不能保管,食味变差,严重冻伤的不能食用;热了容易生芽,生芽的马铃薯产生毒素,影响人体健康。空气干燥时,水分蒸发快,薯块皱缩;空气潮湿又容易发汗,造成大量腐烂。

4 大数据审计创新模式研究

(1)审计创新模式的概念和优势。大数据环境下,打破“组织墙”和“职能墙”,强化资源的整合与协同,提高审计组织内部资源的有序共享、相互配合,构建“集中分析、发现疑点、分散核实、系统研究”的大数据审计工作方式。大数据审计模式的优势在于审计资源实现了有效整合,突破了组织之间和业务条线之间的边界;同时,审计模式由原来的“轻分析、重现场”转变为“重分析、重现场”。借助大数据技术对数据进行集中分析,通过数据间的关联性、逻辑性,深入挖掘数据背后的问题,为现场审计提供更可靠的线索,实现精准审计。

(2)大数据审计工作模式构建思路。一是集中分析。组建非现场审计数据分析团队。非现场审计团队是整个审计项目的“大脑”,为现场审计团队提供数据分析支持服务;二是发现疑点。非现场审计组通过利用数据可视化等大数据技术和方法对被审单位事前收集以及现场采集的数据进行分析,挖掘,识别数据之间的规律以及内在联系,捕捉审计线索和审计疑点。对于发现的疑点,非现场审计组将审计线索推送至现场审计组,指导现场审计人员进行取证核实,实施精准审计;三是分散核实。现场审计组将取证核实的情况上传至大数据审计平台,与其他审计项目审计团队进行分享,核实其他审计项目是否存在同类问题,避免同一问题A公司解决但B公司仍然存在的弊病。同时,非现场审计组基于现场审计团队上传的审计证据和问题数据,搭建审计分析模型,通过审计分析模型对所有单位相关数据进行全面扫描及核查,以实现对所有单位审计监督的全覆盖;四是系统研究。非现场审计组结合现场审计团队的核实取证,完善审计方案库和审计案例库,优化审计模型,形成大数据审计模式闭环管理。

5 结语

作为企业前行的“守卫者”,内部审计应把握新时代的脉搏,以企业战略为导向,以改革和创新为引领,积极推进审计监督实现数字化和现代化,创新大数据审计模式,为促进集团实现有质量、可持续健康发展助力。创新大数据审计模式并不是简单意义的软件升级,而是对现有审计技术和方法的一次颠覆,是对审计模式和机制、审计思维和理念的全面革新,是内部审计创新演进过程中的一次技术革命,具有里程碑意义。

参考文献

[1] 张红香.大数据时代下协同审计模式的研究[J].中国市场,2018(35).

[2] 陈伟,居江宁.基于大数据可视化技术的审计线索特征挖掘方法探索[J].审计研究,2018(1).

[3] 方茂萱.工程串通投标行为的多数据库协同运用审计[J].审计月刊,2017(12).

[4] 南方电网公司.基于大数据的智能化审计模式[J].中国内部审计,2017(2).

[5] 高小林.大数据内部审计技术在国有大型新能源企业的应用创新[C].全国电力行业优秀管理论文集,2017.

中图分类号: F239.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2096-0298(2019)04(b)-033-02

DOI: 10.19699/j.cnki.issn2096-0298.2019.08.033

标签:;  ;  ;  

大数据审计的创新模式研究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