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施工用电安全技术管理浅论论文_张伟文

建筑施工用电安全技术管理浅论论文_张伟文

河南中烟工业有限责任公司洛阳卷烟厂 河南洛阳 471000

摘要:在建筑行业中,电能的应用非常广泛,是建筑施工机械发挥功用的主要动力来源。建筑行业已经实现了机械化,施工过程越来越依赖电能。因此,安全用电成为建筑行业生产过程中重要问题。近几年,我国建筑行业的发展突飞猛进,从事建筑施工的人员也越来越多,其素质参差不齐,对安全生产的认识程度也不一,这就要求建筑管理部门对这些从业者进行安全培训,尤其是用电方面的安全培训。在建筑施工过程中,忽视用电安全而导致的事故呈现出不断上升的态势。为降低安全事故的发生率,保障施工人员的生命安全,要使工人们认识到安全用电的重要性,并在技术上提供必要的支持,增加培训,使其尽快掌握正确的用电方法,减少事故发生率。

关键词:建筑;施工用电;安全;技术管理

施工现场离不开用电力的支持,工程设备、施工机具、现场照明、电气安装等,都需要电力的支持。据统计,全国施工现场临时用电发生触电死亡事故占事故总数8%左右,而施工现场临时用电发生触电死亡事故占事故总数的15.4%,触电事故已是建设工程临时用电过程中发生事故的主要因素之一。因此,加强临时用电管理,按照规范用电,是保证施工安全的一个重要方面。

1建筑施工用电供配电系统概述

1.1选择适宜的供配电系统

国内建筑行业施工现场所采用的供配电系统,线路电压是380V,相电压是220V,而电力变压器接地形式有两种选择,一种是接零线保护系统,一种是接地保护系统。保护系统又可分为3类,分别是TNS、TT和TNC。无论是通过生产实践比较3种保护形式的安全保护效果,还是从经济方面和技术层面上考虑,TNS系统都更适合建筑行业施工现场的用电安全技术管理需要。

1.2架空线路的架设

在施工现场,配电线路不仅负责输送电力,还负责分配电力。在建筑施工场地架设线路,要严格按照用电安全规范进行施工,具体要求如下。

1.2.1保证安全距离

架空线路的档距按照规范要求,要在35m以内,导线间距要大于30cm;线路的弧垂点距离地面的高度,根据不同的场所有不同的要求,一般不能小于4m。所架空的输配电线路和其他设施要保持一定的安全距离,更要避开设备的工作范围。

1.2.2线路导线截面要求

建筑施工现场所架空的输配电导线截面,铝绞线要大于16mm2;铜绞线要大于10mm2;架空在铁路、马路、河流上的铝线截面要大于35mm2,且不能有接头出现。

1.2.3架空线相序排列

采用TNS保护系统之后,配电要使用三相五线制,电杆上必须使用横担,绝缘子数量为5个,包括A、B、C三路相线,还包括N线和PE线。

2建筑施工用电常见的安全隐患

2.1专用接地保护线设置存在的安全隐患

2.1.1施工单位嫌麻烦、不重视接地装置,往往在PE线的中端、末端不做重复接地或重复接地电阻未经测试,随意打几根接地敷衍了事,使PE保护线不能起到可靠的安全保护作用,PE线的前段如果意外松动或断开,用电系统的PE线就失去了应有的保护作用;

2.1.2一些相对固定的用电设备PE线的连接比较规范,如采用随用随撤的移动式用电设备和手提式的电动工具,PE线的连接就有问题了。不是电源一侧没有与配电箱内的PE端子连接,就是设备一侧没有与设备外壳连接,PE线形同虚设。一旦用电设备漏电,就会危及人员生命安全。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2.2用电系统配置存在的安全隐患

常见错误是总配电箱内的漏电保护器与开关箱内的漏电保护器的额定漏电动作电流参数相同,致使二级漏电保护的系统设置不能起到分级、分段保护的作用,一旦有一台用电设备漏电,往往造成整个工地大面积停电;分配电箱与开关箱合二为一,经常在本应作为分配电箱使用的箱内加装一个总漏电保护器,该分配电箱附近的几台施工用电设备全部从此箱分别接引,直接控制,多台设备共一个漏电保护器,省去了各个用电设备的专用开关箱,严重违反了“一机一闸一漏一箱”的安全用电原则;开关箱内的闸刀开关和漏电开关额定容量参数与所用设备额定容量参数不匹配,无依据随意配置,尤其是用铝线或铜线替代保险丝,开关不能起到过流、短路的保护作用,危及人身和设备安全。

2.3电线、电缆敷设存在的安全隐患

《规范》规定:“电缆干线应采用埋地或架空敷设,严禁沿地面明设”,建设工程施工用电的电缆敷设,可以架空也可以埋地(或穿管),但是不允许拖地。而在实际上,施工现场电缆拖地(或沿脚手架敷设)的现象经常随处可见,尤其是工程到了装修阶段。

3用电安全管理工作的主要内容

3.1建立健全用电的安全技术档案

建立健全用电的安全技术档案,一方面有利于贯彻执行国家安全生产的方针,有利于贯彻彻底执行国家安全生产的政策,另一方面,其还有利于加强科学管理,有利于查找事故隐患,有利于分析事故原因,有利于消灭事故萌芽等等。

3.2做好用电的施工组织设计

首先,建筑施工现场用电的基础性安全技术资料是临时用电的施工组织设计。通过研究,我们发现,如果临时用电设备在5台以及5台以上,那么,应该编制临时用电施工组织设计;

其次,必须由电气工程技术人员来编制临时用电施工组织设计,同时其审核需要由技术人员来负责,其实施则需要主管部门的批准,因为,只有这样,才能明确职责,从而加强施工现场临时用电的安全管理。

4漏电保护系统安全技术

在建筑工地施工过程中通常采用TNS保护系统,这种保护零线能够在出现用电意外的情况下起到保护作用。但是,当保护零线本身严重漏电,存在非常大的电流时,人接触后就会受到伤害。因此,目前在建筑工地施工中更多地综合实施三级漏电保护系统。

4.1漏电保护器的工作原理

为避免在施工过程中由于漏电导致安全事故,特安装漏电保护装置,目前普遍使用的有两种,一种是电压动作型,一种是电流动作型。在建筑施工工地中使用的是电流动作型装置,这种装置工作的原理是当漏电发生后,主开关器会在脱扣器的驱动下分闸,切断漏电设备的电源,从而完成漏电保护行为。

4.2漏电保护器的选择与接线

按照漏电保护的灵敏度的差别,可以分为3种不同类型。能够感受的电流值在30mA的漏电动作的漏电器属于高灵敏型;中灵敏型所能感受的电流值是大于30mA而小于1000mA的漏电电流;低灵敏型的是指能感受到的电流强度在1000mA以上的漏电电流。在建筑施工场地中,可根据需要选用不同灵敏度的漏电保护装置。一般情况下,开关箱漏电器是整个漏电保护体系中的第一道防线,要选用灵敏度最高的类型;在潮湿的工作环境中,要选择中等灵敏度的漏电保护器,这属于第二级防护;总配电箱的漏电保护装置属于第三级保护,能够降低漏电因素对人体造成的伤害。

4.3安装漏电保护器应的注意事项

漏电保护器作用十分重要,要在平时为保护器的正常运转提供一定保障,降低人身伤害事故的发生。另外,为防止人为误操作行为导致的跳闸形象的发生,在安装漏电保护装置过程中特别要注意几点。第一,工作零线要从电流互感器中穿过,保护零线不能从中穿过去;第二,安装在漏电保护器上的零线,如果需要重复接地,就必须和零线PE进行连接;第三,在漏电保护器中的分支线路,必须要有相对应的工作零线,并且一一对应,不能出现混接现象。

5结语

建筑施工现场临时用电安全管理是一项系统、复杂的工作,是一项常抓不懈的工作,也是施工现场管理的相对比较薄弱的环节。施工现场复杂、作业面时有变化,给管理带来了一定的难度。因此,电给人类带来方便和利益的同时,也带来了危害。我们只有真正做到加大施工现场临时用电的安全管理力度,高度重视安全用电工作,提高现场工作人员安全用电能力,严格执行规范要求,才能更好的防止或减少用电导致的事故。

参考文献:

[1]陈伟.建筑施工现场临时用电组织设计编制初探[J]. 安全与健康, 2010,(07)

[2]严明.工程施工现场安全管理对策思考[J].科技创新导报,2014(33).

论文作者:张伟文

论文发表刊物:《防护工程》2018年第29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1/7

标签:;  ;  ;  ;  ;  ;  ;  ;  

建筑施工用电安全技术管理浅论论文_张伟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