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市社会科学院市情调研中心100101
摘要:北京城市副中心社区建设是北京副中心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社区管理体制创新是今后城市副中心建设的重点。本文分析了当前北京城市副中心社区的基本情况与特点,提出了当前副中心社区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并针对这些问题提出了相应的对策性建议。
关键词:社区;管理体制;副中心;北京
一、北京城市副中心社区管理现状与特点
(一)北京城市副中心社区的基本情况
按照党中央和国务院的相关规划要求,北京城市副中心建设将按照步骤展开。从现阶段建设情况来看,城市副中心规划面积约为300多平方公里。截止2017年6月,通州区拥有4个街道、10个镇、1个乡。在北京城市副中心范围内的社区有4个街道、5个镇,这些街道和乡镇的社区基本情况如下表所示:
经过多年的发展,北京城市副中心社区的基本功能已经完善,为社会稳定和首都经济发展贡献出了应有的贡献。从课题组调研情况来看,当前北京城市副中心社区的基本功能与主要职责如下表所示:
表 1北京城市副中心社区基本功能与主要职责
(二)城市副中心社区管理体制的特点
第一、基本框架构建完成,内部职能部门之间权责明确,既有分工又有协作,具有整体性和联动性。经过多年的建设,北京城市副中心基本管理框架逐步完善,从运行效率来看,内部职能部门之间高效协作。
第二、形成了独特的社区治理文化——“楼门文化”。社区治理不仅仅依靠硬性的制度和条例,也需要有软性的文化与观念。楼门文化是指以楼道、楼道间、房门上的装饰、宣传和文化活动为基本载体,直接服务于社区居民,通过各式各样的文化活动凝聚社区居民,实现管理与文化的相融合,从而提高了社区的人性化氛围,使社区更适合于人的居住的一种治理文化。
第三、服务体系逐步建立,服务流程制度化和规范化。北京城市副中心各社区按照“两级政府、三级管理”的要求,以北京副中心战略发展和战略规划为管理目标,主动转变管理方式和管理类型,实现管理重心的向下“沉浸”。通过各种路径,加强自身管理核心竞争力的建设,模仿先进的商业服务理念,退出了全流程全流水线式的管理服务形式。
第四、管理主体多元化,具有职业性和社会性。从整体上来看,社区管理人员来源多元化,既有专业社区管理人员,也有社会化服务机构派出人员,还有民间公益人员、社区志愿者和自治组织人员。
第四,管理工作条件持续改善,实现了信息化和现代化管理。北京城市副中心地区不断加大投入、努力改善社区工作条件。各个社区管理部门的基础设施水平建设已经达到相当高的水平,已经初步实现基本服务业务网络化,基本社区信息数据化,城市副中心各个社区办公信息化和信息化水平位于北京其他城区前列。
三、北京城市副中心社区管理存在的问题
(一)难以适应社会结构变化
现有社区管理体制难以适应北京城市副中心社会结构变化所带来的一系列问题。考虑到建设中的城市副中心地域分布,副中心社区将会集聚大多数的通州常住外来人口,常住外来人口比例会更高。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这种人口短时间内的空间集中会增加小区居民的内在多样性,提高了小区居民的变异速度,打破了传统的社区居民优越心理,形成了具有北京城市副中心特色“城乡混合、本地与外地混合”的局面。
(二)难以解决社区经济矛盾
现有社区管理体制难以解决日益突出的社区经济矛盾。由于社区居民结构变化等原因,不同居民群体的利益诉求差异化程度加深,物业缴费、居民收入差距加大、社区居民就业困难等经济矛盾日益突出。地方政府考虑到地方利益,所制定的各项社区基本管理和基本事务的法规常常与国家制定的相关法律法规有着很多龃龉的地方。因此,这种社区与居民都不满意的局面就非常容易出现。
(三)难以实现社区生态治理
现有社区管理体制难以有效实现社区生态治理。由于传统的社区管理体制缺乏制度设计,没有划定社区生态红线,也缺乏相应的承载力提升措施,导致社区人口经济社会活动超过小区承载力“红线”,社区生态环境大幅度恶化。
(四)难以纾解居民心态问题
现有社区管理体制难以纾解居民心态状况问题。在北京城市副中心建设之前,通州区内社区的同质性较强,很多人都是长期共存的邻居与街坊,形成了较为稳定的熟人社会。而随着北京城市副中心建设进程的加快,大量的人口涌入打破了通州区内社区同质属性。
五、相应的对策
习总书记在十九大报告中明确指出:“打造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格局,加强社会治理制度建设,完善党委领导、政府负责、社会协同、公众参与、法治保障的社会治理体制,提高社会治理社会化、法治化、智能化、专业化水平”。[习近平,《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人民出版社,2017年10月第一版,第49页。]
(一)提升基层治理能力、推进管理重心下移
要在管理体制机制设计上准确把握好基层政府和街道社区的关系。政府要充分认识到社区基层治理的重要意义,主动转变政府职能,积极转变政府对社区的工作方式,简政放权,让社区居委会和社区自治组织充分发挥自身作用,扶持和培育社区基层治理能力。建立“重心下移、力量下沉、保障下倾”的社区管理执法工作机制。保证相关执法力量能够下沉到街道、乡镇与社区。提升基层治理能力的重要途径就是加强社区自治组织建设。要大力培育多元自治组织,要充分考虑北京城市副中心建成后社区居民的差异性,有针对性有区别地提出社区自治方案,要紧密结合人口结构和思想意识状况,通过各种方式和途径让他们“有家的感觉”。
(二)优化整合管理资源、切实履行属地责任
实施管理协同,实现资源共享。管理协同就要各项社区管理要素要在功能上实现耦合。在基本信息上实现共享共通,避免社区管理信息的“孤岛”现象,通过建立数据看和共享平台的方式,实现资源的终端共享。强化网格化管理,建立动态社区管理网络。网格化管理是切实履行属地责任的有效抓手,当前城市副中心各社区已经建立起来具有一定规模和能力的网格化管理体系。实现“楼门文化”全覆盖,推动社区管理文化建设。经过实践检验,楼门文化是今后北京城市副中心社区管理工作中的有效工具,它以“软实力”的方式推进社区管理进程,和“硬制度”相结合能够更好地发挥效应。建立社区管理模块,为居民解决实事。
(三)加强相关改革研究、实现依法社区管理
加强基础调研,研究现实需要。北京城市副中心社区管理是一项长期工程,有着不同阶段性问题,要加强基础工作研究,在深入调研、摸清基础情况的前提下,建立完善的社区民意社情数据体系,健全法律法规。在相关部门的合力配合下,改进社区管理和城市管理执法方面的立法工作,及时出台相关配套法规和规章。
(四)培育居民主体意识、全面提高综合素质
充分发挥社区中党组织的思想带头作用。通过各种途径鼓励党的基层组织在社区开展活动,发挥组织的带头作用,通过集体活动,团队学习、公益劳动和组织生活等形式,让党员成为社区管理的主力军和带头者,让党员的身影活跃在社区管理和社区自治的每一个角落。加强主人翁意识培养动员公众参与。主人翁意识的培养关键是要让广大居民有“归属感”,让他们在实际工作和生活中有权力,让他们拥有参与社区管理的路径与渠道。要重视居民的心理干预,针对社区居民的特殊情况,制定重点任务,明确重点对象,知晓重点内容,联合第三方机构对社区居民开展心理疏导和心理干预,让居民破除心理上的纠结,改变心理上的认识,形成“远亲不如近邻”的观念,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社区参与观。
参考文献:
1.郑杭生, 黄家亮. 论我国社区治理的双重困境与创新之维——基于北京市社区管理体制改革实践的分析[J]. 东岳论丛, 2012, 33(1):23-29.
2.冷熙亮. 城市社区管理体制的国际比较与启示[J]. 社会, 2001(3):39-40.
3.何海兵. 我国城市社区管理体制的主要问题及其改革走向[J]. 上海行政学院学报, 2007, 8(2):55-60.
4.汪波. 城市社区管理体制创新探索——行政、统筹、自治之三元复合体制[J]. 新视野, 2010(2):40-43.
5.程又中, 李增元. 农村社区管理体制:在变迁中重建[J]. 江汉论坛, 2011(5):14-20.
6.陈雪莲. 从街居制到社区制:城市基层治理模式的转变——以“北京市鲁谷街道社区管理体制改革”为个案[J]. 华东经济管理, 2009, 23(9):92-98.
7.谢守红, 彭琳. 对我国城市社区管理体制改革的若干思考[J]. 经济师, 2004(2):57-58.
作者简介:李鑫源,男,1984年生,黑龙江省佳木斯人,北京开放大学讲师,硕士。李茂,男,1981年生,安徽铜陵人,北京市社会科学院市情调研中心副研究员,博士。研究方向:管理经济学、产业经济学。
论文作者:李鑫源,李茂
论文发表刊物:《文化研究》2018年第8月
论文发表时间:2018/8/28
标签:社区论文; 北京论文; 城市论文; 中心论文; 居民论文; 管理体制论文; 社会论文; 《文化研究》2018年第8月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