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规划管理面临的问题及对策研究论文_韩丽萍

城市规划管理面临的问题及对策研究论文_韩丽萍

身份证号码:41280119760410XXXX 驻马店基本建设标准定额站 463000

摘要:近几年,随着经济的发展,城市化进程不断加快。作为经济社会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在社会生活、文化教育和经济建设等发挥着核心建设作用。城市规划在城市建设中是非常关键的部分,合理的城市规划可以推进国家的经济建设,并保证城市在多样、复杂的环境下实现健康发展。而城市规划管理就是将城市资源进行合理利用,最大化发挥资源效益。目前我国在城市规划管理方面积累了一定经验,但也存在问题。本文主要对城市规划行业标准问题进行分析探究,并提出一些合理的改进措施。

关键词:城市规划;问题;对策

引言

城市规模的扩大是由人口增长和产业发展需求等各个因素所决定的,城市规划工作其实是一种非常复杂的管理类工作,涉及很多繁杂的事务,也会受制于多种影响因素。作为城市规划建设的管理工作人员,要积极应对各类规划和管理类工作中的实际问题和发展缺陷,进而加快完善管理体系和总体布局方案,为城市的进一步发展做出最明智的决策和部署。同时也要重点解决面临的各类不足之处,提高城市规划各方面的管理能力和水平。

1.当前城市规划存在的问题

1.1城市规划编制受到多方面因素影响

城市规划必须放在相应的行政区域和层级来看。这就涉及科学划分城市规划区,具体指标有地理环境、区位、资源、人口以及交通教育医疗等人文要素。比如江苏省某百强市原定总规向西发展连成一片,后来由于多方面的原因,颠覆性的将已投入城西的数亿元已建大片建成区终止,新一轮总规改为向东南发展,如此重大的颠覆性改变,缺乏足够的利用。现在东南侧也已初具规模,城西开始荒废。在城市规划过程中哪个是基础,哪个是主要因素,必须分清楚。地理要素肯定是基础,气候水文、地质地貌、土地空间等决定了城市发展的核心———人口,离了人,城市就是空中楼阁。有了生存基础,才能谈发展问题。人口、区位、资源等都可能成为发展的主导要素,其发挥程度决定了一个城市的定位和发达程度,当然了很多因素是相互作用互为因果的。正确认识规划对象,才有接下来的流程。

1.2重视度不足,对城市规划的宏观掌控能力薄弱

主要体现为如下三点:①城乡规划委员会未能切实履行本职责任,未能充分发挥城建指导的工作职能。对于城市规划方针政策以及重点项目选址、基础设施建设和工程规划方案等相关事项,未能充分论证研究,多采用行政例会的方式履行相关决策职能,导致决策缺乏持续性和科学性。②相关规划沟通衔接不畅,工作内容发生冲突。主要表现为行业规划缺乏统一标准,各类管理和内容重叠交叉,主管规划部门短时间内无法协调统一,存在多项规划交错复杂的现象。本地政府在规划落实的过程中“各唱各调”,难以从整体上统筹规划。③城市规划修编周期过长,导致城建发展相对滞后。例如规划修编尚未提交和批准时,部分建设项目先行,导致先建项目后调规划,容易引起规划冲突。

1.3缺乏合理有效的规划管理实施手段

首先,在城市规划中存在没有依法审批的问题,按照我国相关规定,在进行城市规划改造时,要经过各层级部门进行合法审批,审批通过才可以进行改造活动。但在实际执行中,一些企业越过审批程序,或者在审批没有通过的情况下,自行改建或超建,对城市规划的整体格局造成了严重破坏;其次,在城市规划管理存在经费不足的问题,用于城市规划的经费并没有纳入正常的采取预算,使得规划管理人员不足,管理队伍人员专业素质不高,使得工作质量难以得到保证,也难以吸引优秀的专业人才加入城市规划管理工作;最后,经费不足的问题还会引发城市管理执法部门被分离,使管理流于形式,无法在具体城市规划活动中落到实处。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2.城市规划管理相关对策

2.1完善规划决策机制,以“多规合一”为目标推动城建规划

城建规划部门应充分借鉴公职人员代表、专家和相关学者意见,确保决策规划事务的合理有序,妥善解决管理部门裁量权过重、主管领导决策过于随意等问题。完善城市规划管理制度,推动重大问题决策的民主性、合理性与科学性。与此同时,还应逐步推动“多规合一”,深入学习试点经验与实践,对城乡空间区域布局加以优化,实现各项资源的合理配置,推动城市规划向连续性与前瞻性方向发展,整合多个行业,将生态环境保护、城乡统筹规划以及土地资源利用纳入同一张蓝图中。

2.2转变现代城市规划模式

在市场经济以及城市规划管理建设布局中,应把关注科学发展的责任和内涵放在重要的位置。在工程建设的基础上,应该强化城市生态环境,对教育科研、卫生、社会保障等方面进行管理。因此,在传统模式向“社会”主导模式的城市规划中,要更加重视现代管理机制的引入,对内部进行改革,健全内部工作环境和社会环境。其次,除了原有的经济增长指标外,还应该结合城市建设规划的评价指标作为参考标准,例如朝着快速发展的正确方向而努力地进行科学与生态环境建设,以此来加快现代城市建设的规划。将市场经济体制发挥的积极因素纳入城市规划和管理中,更好地实现资源的利用,可以从几个方面入手。①把地方特色和产业优势更好地发挥出来,只有这样才可以加快地方经济的发展。②促进地方财税增长,加大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力度。只有做到这些,才会给资金引进带来良好的影响,来共同加强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城市建设融资包括几个方面。①加强城市资金建设,适当调整政府贷款。②扩大对外投资渠道,加强融资环境,加强城市管理建设和合理成本控制。③可以用建设用地出让等资金来弥补城市基础设施建设资金的不足,增加城市建设规划的活力。④明确城市管理的规划,也是需要以法律制度来依托。“城市管理”是现代建设规划管理发展的必然阶段,是具有较强的城市规划法律调整和管理能力因素。

2.3城市规划要因地制宜、循序渐进

在城市规划中要注意结合本地的实际情况进行,注重量力而行,进行科学的城市规划目标制定。在城市规划中如果遇到重大问题就需要进行综合调研和多方参与讨论,尽量减少损失,实现城市经济建设、文化教育和生态理念等多方面的协调发展。当前,我国还处于发展中阶段,工业化发展还在如火如荼进行,存在着资源和能源消耗量大,浪费现象严重。因此,在城市规划中也要注意对可持续发展的考虑,将节约环保作为其规划设计的重心。并且要站在长远发展的战略角度,对城市未来发展中的矛盾要具有预见性,可以采取措施进行及时缓解,促进城市实现健康发展、可持续发展。

2.4强化城市规划管理,提高重视程度

一是要切实把城市规划管理经费纳入财政预算,确保经费得以落实,结合城市实际对规划管理进行资金投入;二是要加强对城市规划管理的重视程度,加大对管理人员的培训力度,提高城市规划管理工作水平;三是要加强统一集中管理,健全和完善地方性政策法规,要维护主管部门的一级审批权,减少城市规划审批工作中的主观性。

3.结语

城市的规划设计是一种复杂性、系统化的综合性学科,也是当前城市管理者和决策者需要认真、细致钻研的一种科学门类,无论是城市土地资源的合理开发利用,还是城市公共空间的规划部署,以及相应的管理事务,城市规划的相关理论和工作方法都发挥着不可或缺的重要作用,对于城市长远的发展战略与布局有着极为深刻的影响。因此,在城市规划设计的一应管理工作过程中,要确保所制定的规划布局方案更加符合未来发展的战略和远景,决策者要具备大局观,从全局角度来思考城市规划面临的各类问题,深入分析城市发展的轨迹和科学的规划模式,从而不断提升规划管理工作的效率和质量。

参考文献:

[1]李巍.城市规划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探析[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2015,(13):3597-3598.

[2]杨雯雯.关于城市规划建设管理的几点思考[J].门窗,2016(10):139.

论文作者:韩丽萍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8年第34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1/15

标签:;  ;  ;  ;  ;  ;  ;  ;  

城市规划管理面临的问题及对策研究论文_韩丽萍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