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做出了明确的规定:“改变课程实施过于强调接受学习、死记硬背、机械训练的现状,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培养学生收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学生在语文学习活动,特别是在课堂阅读教学的活动中,如果得不到相应的思维激发,探究、合作的激情就不能被彻底充分地调动和发挥,就无从谈及思维、探究、合作能力的培养与提高。那么,怎样在新课程标准理念下来进行“学生收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的培养与提高呢?我认为可以从课堂上分组合作阅读和思维激发教学上进行尝试。以下就我在实际工作中谈几点看法。
一、教师教学观念的转变是课堂上合作阅读、思维激发教学尝试成功的关键因素
作为新时期的初中语文教师,首先应用发展的目光来看现在的时代,创造性地转变自己的教学观念。随着历史的发展,社会的进步,语文教育也是合着时代的脚步前进,我们应该清楚准确地认识,以前如死水一潭、活力不再的语文教学弊端——肢解文章的分析、纯知识的训练、纯技巧技能的强化,不尴不尬的“应试教育”境地,对新时期教育是极无利的;我们应该趁着新的课程在九年义务教育阶段的起始年级“闪亮登场”的机会,来更新我们的思想,转变我们的教学观念,武装我们今后的课堂教学,丰富我们今后的教学内容和形式。在日常的语文教学活动中,变“教师讲学生听”的灌输式为教师导学、学生自学;变单纯的知识传授为综合能力的培养;变篇章结构的分析为根据课文特点、教学需要而抓重点,解疑点。在教学方法的取用中,能够较合理地运用现代教育技术,注意创设教学情景,运用启发式、讨论式等教学方式,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与探究精神,提高教学效率。在学生学法的指导和传授中,加强课前预习的指导,教会学生如何查阅相关资料;做好课后拓展延伸,增加学习容量,拓宽学生的知识面。注重学生主体作用的体现和良好的语文学习习惯的培养。从而使自己在教育教学中,特别是在语文课堂阅读教学中做到不盲目追求所谓的“新”的课堂教学形式,而进行问题多而杂、启而不发的“满堂问”;进行浅层次而不着边际的盲目的讨论。不忽视实在的教学内容,做好语文知识的传授,加强语文基本功的训练,重视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师生与文本的对话,而不是生搬硬套忽视学情、机械操作的教学模式,盲目进行过于宽松、不作评判的模棱两可的评价。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坚持“以学生发展为本”的思想,建立“以学习者为中心”的哲学观,让学生始终处于主体地位,既可锻炼学生直觉思维能力和创造思维能力,也塑造了学生的自信和尊严。只有教师的观念转变了,思想更新了、先进了,才能使语文课堂活跃起来,学生的学习活动轻松、愉悦起来。
二、合理的分组是课堂上合作阅读、思维激发教学尝试成功的基础
合作是人类相互作用的基本形式之一,是人类社会赖以生存和发展的重要动力。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制度的建立及知识经济的即将到来,需要人的主动性、创造性,不但要有竞争的意识,更要有合作的精神,需要有合作生存、合作发展的意识。本次进行的分组合作阅读教学的尝试,是在遵循学生学习规律,创设良好的学习环境,构建民主和谐的教学氛围,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激发兴趣,诱发思维,同时将学生的语文学习活动,让学生进行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从而最大程度地发挥学生的学习潜能。为了充分发挥学生个体及学习小组的优势,根据不同的教学目的,把学生分成小组以完成教学任务。在分组时尽量使成员在性格、才能倾向、个性特征、学习成绩等诸方面保持合理的差异,突出它的异质性。每小组由4~6人组成,每人在组内有不同的角色,例如组长、记录员、资料员等。不定期的互换角色,保证每个学生的积极参与性。同时也可以多种小组形式出现,如把学生进行配对,一个程度高一点,一个程度低一点,或者一个擅长口头表达,一个擅长书面表达等的同学组成“同伴”系统;想通过小组的互相帮助,使成员有意识地提高自己各方面的能力就组成协作性小组;志在于让学生在小组里面说出每一个人的观点,然后选出一个口头报告员,向全班报告小组里面的观点就组成口头报告小组等。目的在于创造机会让不同学习能力或者看法不同的学生能互相帮助、互相学习。在教学过程中帮助学生运用每一个人的背景知识对文章做出回应;帮助学生了解对于同一篇文章,有不同生活经历或不同生活背景的人会有不同的理解;让学生能学会独立欣赏文学作品。同时还可以培养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倾听和口头总结别人观点的能力以及即兴演讲能力;培养具有创造力和主动学习的学生;培养个人和小组学习的能力。从而通过分组合作,培养学生合作学习的意识和集体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怎样合作学习。
三、思维激发训练课堂上合作阅读、思维激发教学尝试的核心内容
初中语文课堂上的思维激发教学是指在初中语文教学阶段,学生在教师的情景创设中,结合对课文内容有针对性的,为帮助搜集处理信息、认识世界、发展思维、获得审美体验所提出来的问题,在教师的适当点拨和提示受到激发与启示,对课文(作品)进行研究性的阅读,通过独立发现问题,收集与处理信息,表达与交流等方式掌握语文及相关规律,获取知识;应用有关知识去调查了解生活,深入研究,寻求相关原因,解决实际问题;体验、理解和应用一般科学研究方法,掌握一定的探究能力,从而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达到收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的培养的目的。
论文作者:章小明
论文发表刊物:《素质教育》2013年11月总第137期供稿
论文发表时间:2014-2-21
标签:学生论文; 能力论文; 思维论文; 小组论文; 培养学生论文; 教师论文; 解决问题论文; 《素质教育》2013年11月总第137期供稿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