彩色多普勒超声在下肢静脉血栓诊断中的应用分析论文_文国慧

文国慧

(南充市中医医院 四川 南充 637000)

【摘要】 目的:分析彩色多普勒超声在下肢静脉血栓诊断中的应用效果并探讨相关危险因素。方法:指定具有专业知识及丰富经验的临床医学影像检查人员对90例下肢静脉血栓患者实施超声检查工作,记录检查结果并与静脉造影诊断结果进行对比并实施统计学分析,并探讨下肢静脉血栓形成主要危险因素。结果:90例下肢静脉血栓患者经彩色多普勒超声检出率高达91.11%,与静脉造影诊断率(100.00%)对比并无显著差异(P>0.05);年龄大、BMI指数高、血脂水平异常是导致下肢静脉血栓形成的主要危险因素,对比结果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彩色多普勒超声具有较为理想的下肢静脉血栓检出率,临床医生应准确掌握此类患者临床特征,高危患者应给予针对性的干预措施降低下肢静脉血栓形成发生率,对疑似病例积极给予各项检查确诊病情,保障其生活质量及生命安全。

【关键词】 下肢静脉血栓;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价值

【中图分类号】R44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1752(2015)25-0128-02

下肢静脉血栓是骨科患者常见并发症,若未及时处理将威胁其生命安全。本文为提高下肢静脉血栓诊断正确率,特选取我院于2014年1-12月期间收治的90例此类患者给予临床研究,分析彩色多普勒超声在下肢静脉血栓诊断中的应用效果并探讨相关危险因素,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90例患者均在我院接受骨科手术治疗且经静脉造影确诊并发下肢静脉血栓,其中男性54例、女性36例,年龄18至82岁,平均年龄(41.36±2.25)岁,发病部位:左下肢44例、右下肢42例、双下肢4例。

1.2方法 指定具有专业知识及丰富经验的临床医学影像检查人员对90例下肢静脉血栓患者实施超声检查工作,仪器选用美国通用电气公司(General Electric Company,GE)提供的 LOGIQ P5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仪、意大利百胜集团(ESAOTE S.P.A.)提供的MyLab90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仪。将探头频率调整为12MHz,根据患者实际情况取合适体位实施横纵扫查,检查部位包括股总静脉、股静脉(深、浅)、胫静脉(前、后)、髂静脉、小隐静脉、大隐静脉、腓静脉、腘静脉等,根据血管实际走向对管壁、管腔内经进行仔细观察,若检出血栓则应判断其大小、位置、范围、回声特点等资料,将血栓部位检测结果与健侧对比后获得结论。二维超声检查图像应实现对血管腔内径及血管壁结构观察(异常回声),可适当加压观察管壁弹性;彩色多普勒超声则需实现对管腔内血流情况进行观察,如血流返流、充盈或缺损等。记录90例下肢静脉血栓患者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结果,将其与静脉造影诊断结果进行对比并实施统计学分析,并探讨下肢静脉血栓形成主要危险因素。

1.3统计学方法 将上述研究所得数据经专业软件包(SPSS)给予相关分析(统计学),以x-±s表示计量资料(t检验)、X(%)表示计数资料(X2检验),当数据对比显示P<0.05则提示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超声检查结果 90例下肢静脉血栓患者经彩色多普勒超声检出率高达91.11%,与静脉造影诊断率(100.00%)对比并无显著差异(P>0.05),提示彩色多普勒超声具有较为理想的下肢静脉血栓诊断效果,具体见表1。

表1 90例下肢静脉血栓患者彩色多普勒超声与静脉造影诊断结果对比[n(%)]

注:★与同项目其他比例对比P>0.05。

3.讨论

骨科患者由于长期卧床、麻醉、制动、高龄等因素,易使机体血液呈现高凝状态,为下肢静脉血栓形成创造有利条件 [1]。研究表明[2],及时诊断并给予正确治疗是保障下肢静脉血栓患者疗效及预后的关键因素,静脉造影仍是目前临床用于诊断下肢静脉血栓的“金标准”。但有研究显示,由于静脉造影检查过程中需在待检者体内注射造影剂,因此将显著提高静脉炎、皮肤坏死等检查相关并发症发生率,不利于患者积极接受并配合检查。

超声是目前临床常用的无创疾病检查方法,其特点为可重复性强、无创、无痛、安全性高等,利用血流信号、回声等情况达到准确判断疾病的检查目的[3]。下肢静脉血栓超声检查特征[4]:①急性:大多呈现均匀的低回声,具有增宽的血管管腔,若血栓完全阻塞血管则无法显示管腔内血流信号,探头给予适当加压后未获得变形血管,若血栓不完全阻塞血管则可见栓塞部位具有细线状或充盈缺损血流;②慢性:大多呈现强或中强回声,具有变细的血管管腔,管壁呈粗糙及弥漫性增厚情况,血栓无规则形态,部分患者因血栓机化将与血管壁混为一体无法区分。本文研究可知,90例下肢静脉血栓患者经彩色多普勒超声检出率高达91.11%,与静脉造影检出率(100.00%)对比结果并无显著差异,提示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下肢静脉血栓正确率较高,与李娜[5]研究结果相符。本文对90例下肢静脉血栓形成患者临床资料分析可知,年龄大、BMI指数高、血脂水平异常是导致下肢静脉血栓形成的主要危险因素,应引起相关医务工作者高度重视。

综上所述,彩色多普勒超声具有较为理想的下肢静脉血栓检出率,临床医生应准确掌握此类患者临床特征,高危患者应给予针对性的干预措施降低下肢静脉血栓形成发生率,对疑似病例积极给予各项检查确诊病情,保障其生活质量及生命安全,值得今后推广。

【参考文献】

[1]任聃,段云友,刘禧,等.彩色多普勒超声与数字减影血管造影对比评价不同阶段下肢DVT的诊断价值[J].中华超声医学杂志,2012,2(2):146-148.

[2]张雁.彩超应用于下肢静脉血栓诊断的价值研究[J].中国医药指南,2013,ll(19):66-67.

[3]邓迎红,潘玲.彩超诊断下肢深静脉血栓的意义[J].海南医学,201l,22(10):122-124.

[4]Kim T,Murakami T’Hori M,et a1.Efficacy of multi—slice helical CT venography for diagnosis of deep venous thrombosis:compari son with venous sonography[J].Radiation Medicine,2004,22:77-81.

[5]李娜.彩色多普勒超声在下肢深静脉血栓诊断中的应用价值[J].中国实验医药,2012,7(14):127-128.

论文作者:文国慧

论文发表刊物:《医药前沿》2015年第25期供稿

论文发表时间:2015/10/26

标签:;  ;  ;  ;  ;  ;  ;  ;  

彩色多普勒超声在下肢静脉血栓诊断中的应用分析论文_文国慧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