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社会主义”概念及其思想初论,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概念论文,思想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一、“后社会主义”的概念及其由来
“后社会主义”亦称“后共产主义”。这一概念的出现,是八十年代末和九十年代初的事。法国学者切文斯和马格宁在考察剧变后中欧的社会经济状况时,专撰了《后社会主义中欧:各种从属道路的混合经济的出现》一文。文中指出:“在经济改革的社会主义经济制度下,八十年代的波、匈,其混合协调模式已游离于传统制度并朝着后社会主义经济状况方向演变”。显然,在他们的论文中明确使用了“后社会主义”这一概念。同样,俄国学者李森科在研究和描述前苏联瓦解后俄罗斯国内社会组织、政党的状况时,专写了《后共产主义诸组织的演变》一文。文中写道:“八十年代中期,苏联极权制度已不能通过渐进道路改革,那时它已形成为‘世界社会主义体系’的核心,在这种体系下生活的已有两代人。因此不彻底拆散这一体系,就既不可能在苏联境内实现经济改革,也不可能保证这种专横的制度不在后社会主义地区复辟。”这里他也明确运用了“后社会主义”这一概念。关于“后社会主义”概念的运用,这里仅举两个例子。事实上,在西方学者论著中已逐渐广泛地运用了。
“后社会主义”概念的运用,从目前来看,其含义主要用于指八十年代已发生剧变后的原社会主义国家和地区的社会发展趋势及其状况。然而,“后社会主义”的诞生,仅就概念的词语含义上讲,与当代西方“后”文化的世界性扩散和弥布有关。众所周知,西方自六十年代后,“后现代主义思潮”作为一种文化氛围开始逐步蔓延并成为一种世界性的风气。人们广泛地在文学、艺术,甚至哲学等众多学科领域内提出对传统(现代主义)的否定和解构,在消解传统文化的实践上,先后提出了反映企图冲破以理性为核心的现代主义文化思想,并相继出现了“后现代文学”、“后现代艺术”、“后哲学文化”、“后现代社会”、“后文化生活”、“后现代主义”等等一系列“后”文化的概念和术语。值此,当八十年代世界多数社会主义国家走上改革道路,甚至一些国家发生了倒退。此后,实际的局面是社会主义国家本身对原社会主义作出了质疑,并开拓地走上了新的社会模式和谋求新的社会发展路子。这一变化在实质上包含着对传统社会主义的否定和消解。因此,西方许多学者鉴于这种对传统社会解构的特征,就剧变后的原社会主义国家和地区作出了“后”文化态度的描述。由此可以说:“后社会主义”首先是当代后现代主义思潮下的产物,表征了人们对剧变后的原社会主义国家和地区的一种“后”文化态度。当然,“后社会主义”概念的出生,不是凭空而来的,它有着实际对象(外延)的现实状况。这种“状况”就是苏联、东欧等原社会主义国家和地区所发生的变化及其状况本身。实质上,“后社会主义”作为一种观点的存在就是对剧变后原社会主义国家和地区社会发展及其状况的一种反映。
而就“后社会主义”概念的运用,从论者(作者)的分布来看,主要不是在社会主义国家和地区,而主要见于西方发达的资本主义国家和地区。不过,在象俄国这样已有了向西方社会靠近的原社会主义国家内也有一些。因此,“后社会主义”概念作为对变革后的社会主义地区或制度的评述,并没有完全得到剧变后的社会主义国家以及其他社会主义国家人们的普遍接受。在使用的范围上,可以说还主要是在西方学者论域的言语中。当然,“后社会主义”概念的提出,作为一种对当代变革后的社会主义国家和地区的一种论点,在着眼于这类地区今后发展的研究意义上,对其进行评述是有必要的。
二、“后社会主义”的基本思想及特征
无疑,“后社会主义”的概念的出现,并逐步运用于学术著述中,它标明了在当代西方作为对变化后的原社会主义国家和地区,以及世界社会主义运动趋势的一种看法(观点)的诞生。虽然,“后社会主义”观点的言论所标征的思想,并没有形成一个完备的体系,但纵观其对变化后社会主义地区及其代表的社会主义方向的描述的领域,它已涉及到政治、经济、文化诸方面的内容,反映了已具一定的理论雏形,故作为一种社会理论对其进行概括、评述是十分必要的。
那么,“后社会主义”思想内容及特点主要有哪些呢?纵观“后社会主义”论者的言说,以为体现了如下几方面的含义:
(一)地域性含义。
从西方学者的表述来看,“后社会主义”概念的运用,是有一定的地区针对性的,即主要用于说明东欧等剧变后的原社会主义国家和地区。从其对“后社会主义状况”的认识和评述中,在几乎所有的言论上,并不是把它当作一种纯的理论或作为一种意识形态问题,而是深入社会制度的现实结构的考察的把握;是对东欧及前苏联地区社会状况的描述,把“后社会主义”作为现实国家的社会制度来对待的。因此,在空间的地域性上有相对的界定。切文斯和马格宁著《后社会主义中欧》一文,就明确把中欧指为“后社会主义阶段”的地区。而李森科在《后共产主义诸组织的演变》一文中则把瓦解后的前苏联地区的国家称为“后社会主义地区”,文中明确指出:“八十年代中期,苏联极权制度已不能通过渐进道路来改革……因此,不彻底拆散这一体系,就既不可能在苏联境内实现经济改革,也不可能保证这种专横的制度不在后社会主义地区复辟。”事实上,在他们的论著中,对“后社会主义”的区域是作了划分的。切文斯把当代世界社会结构划分为三种模式(制度)和相应的国家或地区,他在讨论中欧经济模式时说:“对西方资本主义、社会主义和后社会主义经济中的资本所有关系与管理及协议方式之间各种纽带模式,仍要做中期的制度性和演变分析。”这里,他是以区别了不同地区及其经济体制来进行诸种经济模式比较分析的,在论述上有着现实对象的地区性承诺。我们从多数作者的论述来看,现在被西方学者指谓为“后社会主义”地区的主要有剧变后的东欧和前苏联地区的国家。关于“后社会主义”的地区所属,从现在来看,并不包括中国、越南、北朝鲜、古巴等社会主义国家。这些国家则被其划归为改革社会主义派别或传统社会主义派别。总之,西方学者的“后社会主义”概念是有一定区域性限定的。
(二)时间性含义
“后社会主义”概念的提出,作为一种关于社会主义反思的思想,它不仅主要针对前苏联及东欧而言,而它作为以东欧和前苏联的评述为基点,在一定意义上引申泛指它们所代表的社会主义运动的“一个时代的终结”。所以,就原社会主义地区的发展而言,它有时间上的阶段性含义。首先,从概念的使用来看,其选择“后社会主义”这一概念作为对剧变后的原社会主义国家与地区的界定,是吸纳了“后现代主义”关于社会发展的观点。后现代主义者运用“后”字,是标征一种社会阶段性的状况。关于这一点,贝尔曾经予以解释,他认为这种命题将“……之后”提前做为前置词,反映了一种矛盾心理,即表达了“一个时代终了”,而新的时代又不知走向何方的“时代间歇期之感”。而西方学人,运用“后”字来具体针对剧变后的社会主义国家和地区的概括,当然也就包含着用后现代主义观点的立场对这些地方状况进行说明的看法。
具体来说,其认为剧变后的社会主义国家和地区在社会发展处于这样一种阶段上:一是,发生了对原社会主义制度的解构标征了过去时代的结束;一是这些地区虽然已经发生了对传统否定性的解构,但它仍在变化不定之中,社会目标(制度)处于建构过程的动态状况。切文斯和马格宁从经济视角对它的描述指出:“我们看到中欧国家不是简单地‘向市场经济转轨’,而是出现了不同的从属道路的后社会主义混合经济。它们代表了一种管理资本主义形态……这种经济有着联合的、模糊的所有制关系和混合的协调组织体系。”“经济网络在混合的协调中起显著作用。但国家的作用仍然相当大,因为仍有大量公共部门存在。”而总体来看,“虽然强调从属道路的进化论给予后社会主义的资本主义制度的渐显形状某些线索时,但中欧国家经济中的中、长期动态前景仍悬而未决。”这是经济上对剧变后的社会主义地区的一种描述。而在政治视角上,西方许多学者把它作为近一个世纪来资本主义制度和社会主义制度进行斗争和决战的一种结局,把它描述为是资本主义制度胜利的一个事实和象征,这不仅是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对抗时期的结束,而且被认为是社会主义时代的结束。指出,剧变后的社会主义国家与地区在经济上的私有化和市场化,以及政治上的走向“西方民主政体”的演 化,是标示“一个时代结束”的具体内容。无疑,当代西方人提出“后社会主义”概念,在针对剧变后的原社会主义国家和地区的说明上,俨然隐含着把剧变的事实作为它们代表的社会主义运动的结束或已迈向一个对传统解构的时代,它是这类地区社会运动演进中的一个阶段性构筑。
(三)社会结构变化的体制性含义
社会制度的结构性变化,是西方对“后社会主义”国家和地区进行描述的主要内容。也就是说,“后社会主义”概念包含着社会结构变化的体制性含义。剧变后的原社会主义国家和地区被界定为“后社会主义”,是以它的呈现的社会经济、政治结构状况为特征的。在理论上,“后社会主义”的提出是针对这种变化后的社会政治、经济结构的指标。而具体对“后社会主义”国家与地区的认识,是把它描述为一种处于演化时代中的结构状态。而就其经济体制方面来看,认为其已破坏(解构)了原有的计划经济体制,发生了向市场经济体制过渡的现实性,但又在其经济模式上并未彻底消除计划经济因素的影响,而没有完全向西方资本主义经济体制的转化。实际的现象是,旧的体制因素仍遗存着,而新的模式又仍未完全确立,其经济体制处于新、旧因素的演进之中。但总的来说,经济体制对旧模式的解构已是既成事实,而新的没有确立却已有了各种新的内容,尽管它们尚处不稳定的状态之中。然后,“后社会主义”地区的人们在经济模式选择上存在很大的心理矛盾。于是在介于传统与革新的双重作用下,出现了一种特殊的混合经济状况,在经济体制建构上呈现了多样性趋势的特征。切文斯对中欧经济状况的描述认为:“社会主义体制崩溃之后,最重要的变化是共产党的解体及解除了其通过各级政府对经济领域的干预,并转向了国家宏观管理,公司形式和内部调整的多样性及向市场方面的转轨,后者包括了组织体制的更新,在更新的体制中市场定位于合法的规定和守则。”他进一步指出:“从已经提出的发展方法出发,强调协调体制的多样性,为的是显示在社会主义阶段以前的内在变化的重要性,并且确认在后社会主义阶段,各种混合协调模式的根本质变。在所有制方面,我们亲眼目睹了不断增多的所有制形式,在协调方面我们也看到了不同模式及这些模式间的连接和相互作用的变化。”中欧发生了变化是肯定的。但他认为这种变化仍在继续,它仍然是一个不确定的状况。所以,他同时又针对“后社会主义”地带混合经济的不确定情况,提出了见解:(1)仍有走向封闭的可能性。他认为中欧这类型的国家在改革中出现了“一种新型的复杂的交叉式所有制形式,”许多“被认为是转向市场经济最好保证的私营企业却并不是市场角色而是杂交角色,有时仍存在社会主义制度的遗产,”私有化不是完全的。同时,由于企业资金注入缺乏而私营企业大部分会走向消失,或演化为走向一条低档次的道路上。(2)所有制与控制的不确定性。他认为,由于“交叉式所有制”的状况,使得“所有制变化与企业行为之间的关系相当不确定”,“经理以股份持有者身份对企业控制较难”。实际上,仍是一种体制交替与制度不明确时期。反映了“后社会主义”的转变过程中伴随着组织和机构的多样性,“大量新的小企业和数量有限的大企业一起共同经历着各种形态的适应、革新和不断寻求生存的战略。”“中欧国家经济的中长期动态前景仍然悬而未决。”
(四)社会发展的方向性含义
“后社会主义”概念使用的含义中,有着关于社会发展的一种方向性含义。这是西方学者对剧变后的原社会主义国家和地区及其代表的社会趋向的一种看法。前面我们已经指出,西方学者使用“后”字来框架剧变后的原社会主义地区,它寓意着该地区社会发展中过去模式作为一种阶段产物的终结。这就包含着指一种模式向另一种模式转变的意思。对旧模式的解构意味着社会发展中迈向新的方向性含义。而具体就剧变后的社会主义国家和地区的“后社会主义”概括,对该地区的方向性描述来看,其既不把它视为完全靠近了西方资本主义制度的渐变,也并不是保持原有的社会制度性质为主导的状况,认为目前这类地区呈现出一种“杂交混合”状态的社会结构特征。而且这种特征仍然在变动的不确定性状态之中。但其社会制度构建的方向上呈现了资本主义模式和社会主义模式的综合轨迹。切文斯就经济的状况指出:“三个中欧国家所有制的转变已呈现出明显的特征,一方面相似的转变过程出现了相似的成果,即中、小规模私有企业的发展;另一方面不同的转变过程也导致了相类似的结果,即出现了一种新型的复杂的交叉式所有制形式,如捷克和匈牙利状况。”他具体就波兰指出,那里“可以看到那些已被公司化了但又没有被私有化,并且还以一种不确定地区兼国家财政部正式控制的大企业与那些活跃的又赢利的小私营部门之间的双重性。”中欧地区国家的实际状况是:“所有制变化与企业行为之间的关系相当不确定。对制度衔接这样一种新关系所反应出来的多种行为到目前为止还没有清楚地与私有化联系在一起。”故在“后社会主义”论著中,东欧的社会制度被描述为一种混合型模式与特征,并且由此展示了它目前的社会发展方向。
三、关于“后社会主义”思想的初步评价
“后社会主义”概念的提出和使用,代表着西方对剧变后的原社会主义国家和地区的一种理解和态度。我们在对这一概念及其思想予以描述后,进一步作出评价是必要的。那么,怎样看待“后社会主义”思想呢?我们以为它既有合理的方面,也有不合理的方面。具体试析如下:
(1)有反映事实的合理性方面。从上述可知,尽管“后社会主义”思想的起源在一定意义上受到当代西方文化的影响,并表现出西方资本主义发达国家的视角立场。但是,反映在内容上有它真实性的一面,它是对东欧及苏联发生剧变后社会状况的认识和描述,它并不是凭空而来的。而他们关于剧变后的原社会主义国家和地区的认识和描述有着他的可取之处。就其运用“后社会主义”概念来对上述地区进行框架的目的来看,有其合理的一面。运用这一概念可以看出,其力图作出两个区别:其一,是对剧变后的原社会主义国家和地区作出了与原传统社会主义的区别,用以标征它是原社会主义解构后的一种结果,指出了它革新的性质;其二,在某种意义上肯定了这种对原社会主义消解后所建立起来的社会发展方向,而并不把它描述为向西方典型资本主义方向发展来对待,认为现实的所谓“后社会主义地区”是区别于西方资本主义的。“后社会主义地区”现实社会状况的形成,是历史遗留和现实创新的综合物,反映了一种特殊的社会产物。具体而言,他们认为其反映在政治,经济体制上虽然有西方化的渐变,但不是彻底的,无论是作为一种操作的制度性层面,还是作为价值取向的心理性层面,都自觉不自觉地保持着过去方式的传统。所以,他们对剧变后的原社会主义地区(国家)的描述时,反映在经济上被指谓为一种“杂交”的混合体,并认为仍处于各种模式的协调和相互作用的变化中。因此,从“后社会主义”论者的言语看,他们对剧变后原社会主义国家和地区的研究,还是带有客观态度的,很多情况下能依据事实说话。可以说,“后社会主义”思想,是在他们对该地区作了一定深入了解后所提出和形成的,其许多方面的阐述对于研究该地区有着参考和借鉴意义。
(2)有西方文化色彩的不合理性方面。与原传统社会主义相比,西方对剧变后的原社会主义国家和地区所呈现的社会状况多数是予以欢迎的。这种“欢迎”的内涵,不仅包含着其被标征为社会进步的一种承诺,而且包含着西方人的一种价值态度和立场的显现。“后社会主义”思想主要来自于西方作者的观点,体现了西方思维的视角惯性评价。因此,“后社会主义”思想并不是十分让人接受的。从其内容来看,仍有其偏激的方面:其一,深藏着西方中心的视角立场的狭隘性。“后社会主义”论者的评述存在着西方偏向的出发点。就剧变后的原社会主义国家和地区所呈现的社会变化的好坏上,往往自觉不自觉地把趋向于西方社会制度的程度看成是其进步与否的尺度,其中让我们最深刻体会到的是把“私有化”情况作为衡量的核心指标。无疑“所谓后社会主义地带”向西方靠近的距离直接影响着西方人的观点倾向。事实上,他们是以传统西方的历史观和价值观作为标准进行观照的。俨然反映了西方人的西方中心主义视角的狭隘性。其二,隐含着宣传西方文化价值在世界上胜利的含义。“二战”后,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的对峙是激烈的,西方对社会主义的怀恨已不用说。然而作为敌对的反对,在策略上西方资本主义同盟国家向来采取对立,攻击的措施,长期以来,打跨社会主义是它们的政治目标。于是,在社会主义国家阵营内大搞“和平演变”等等。而八十年代后,东欧和苏联相继发生了剧变。这被西方人认为是“冷战”以来,资本主义(制度)取得的最大胜利,是资本主义制度战胜社会主义制度的有力证据和成果。所以,在当代西方政治宣传中,无疑把它歌颂为他们的世纪性“捷报”。美前总统尼克松曾著《1999:不战而胜》一书,就是这种思想最直接的体现。“后社会主义”论者立足于西方社会环境,从其观点来看,俨然受到这种思想的影响,就其站在西方资本主义社会制度的视角立场来对“后社会主义地区”的评判就体现了他们上述观念的遗存。因此,“后社会主义”论者的评述,实际上隐含着宣传西方文化价值在世界胜利的含义。就此,是值得我们关注的。
注释:
①(法)切文斯、马格宁:《后社会主义中欧:各种从属道路的混合经济的出现》见《现代西方哲学社会科学文摘》1996年第2期。
②(俄)李森科:《后共产主义诸组织的演变》,见《现代西方哲学社会科学文摘》1996年第3期。
③曲萌《马克思主义哲学与后现代主义》,见《教学与研究》1995年第6期。
标签:资本主义制度论文; 社会主义制度论文; 资本主义社会论文; 社会主义阵营论文; 国家社会主义论文; 经济论文; 经济学论文; 所有制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