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代工人阶级价值观的嬗变与建构,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工人阶级论文,价值观论文,当代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一、嬗变是历史的必然
随着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新中国的无产阶级以工人阶级主人翁的崭新姿态出现在社会主义建设的历史舞台上。工人阶级价值观成为无产阶级价值观在社会主义时期新的发展与继承。但是,由于中国社会主义走的是一条特殊而且十分曲折的道路,特定历史环境下的实践活动使工人阶级价值观的确定在很大程度上要适应当时历史的需要,从而具有一定历史局限性,这构成了当代转型时期工人阶级价值观发生嬗变的内在原因。
建国后,我国在实践中逐渐建立起一种在政治上、经济上实行全面宏观控制的计划体制,这一体制在国民经济发展的初期,对于在百业待兴、一穷二白的基础上集中配置自然资源和人力资源,集中力量打大战役无疑起到了巨大的作用。然而,这种体制对人们的行为方式和思想意识所产生的影响是双重的。其一,它在社会生活领域建立起整体利益至上的准则,忽视甚至否定了个体利益;其二,计划的强制性重视人们行为协调一致,强调服从大局,同时由于计划无所不在,很大程度上养成了人们“等”、“靠”、“要”的依赖心理,单一计划体制导致了单一的一元价值观;其三,这种体制产生于建国初期政治斗争、阶级斗争的需要,一切以政治作为衡量标准,忽视甚至否定经济标准,政治标准的惟一至上性使人们形成了重社会与集体,忽视个体的价值准则;重政治与精神,忽视经济与物质的价值取向;重整体意志,忽视个体意志的价值意识。
改革开放的深入使工人阶级面临着新的挑战。以市场为取向的改革开放实践,不仅使我国社会政治经济生活发生了巨大的历史性变革,而且带来了工人阶级行为方式和价值观念的深刻变革。其一,建国初期建立起来的公有制的惟一性、权威性使得工人阶级不仅在政治上至高无上,而且在经济上拥有铁饭碗,被视为天之骄子。改革带来多重所有制结构的建立,改变了工人阶级过去一大二公,唯我独尊的地位,分配体制的改革打破了铁饭碗,带来了工人阶级地位的变化。一方面,原有至高无上的政治地位被动摇了,某些具体的和暂时经济利益还一定程度地受到损害;另一方面,改革把过去处于至上地位的工人阶级拉回到现实社会中,与其他社会阶层平等参与各种经济事务。向现实的回归激发了工人阶级的创造性与主体性,恰恰是对工人阶级主体的落实。其二,在改革中,工人阶级自身也产生了剧烈的变化。改革开放二十年来,中国社会阶层的分化非常明显,各个阶层在中国政治、经济结构中的地位和作用也随之变化。自1978年以来,中国工人阶级的分化最为剧烈,随着社会主义公有制多种实现形式并存局面的出现,工人阶级原有一元价值观面临着冲击而解体,多元价值观成为一种必然。
总之,传统计划体制下,工人阶级以政治为本、以整体利益取向为准则、精神价值至上的价值观在改革中经历着巨大的嬗变,嬗变的核心是:以经济为本,自我意识与主体意识日益觉醒和发展,追求物质实惠,实现个人价值取向日益明显和强化。这种嬗变冲击着一元价值观,主流应当是进步的。
当然,市场体制的建立对工人阶级价值观的影响是双重的。一方面,工人阶级价值观作为工人阶级特征的体现,始终是社会最进步的价值观;另一方面,价值观的多元化存在消极因素。因此,就工人阶级价值观进行现实分析与理论探讨,对于工人阶级价值观乃至整个社会价值观的建设十分重要。
二、变革中的工人阶级价值观
中国工人阶级价值观的嬗变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从价值准则来看,由集体至上、崇尚自我牺牲转向更多地追求个人利益、实现国家、集体、个人利益三者合理兼顾。以国家、集体为取向的价值观曾经为我国积聚人力、物力和财力,支持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事业作出过巨大的贡献,而现在这种取向逐渐转为强调个人利益,以实现个人、集体和国家三者利益的最大化。改革强化了职工作为劳动力所有者的主体意识,股份制建立使职工成为产权所有者,摆脱了过去仅仅执行计划、完成任务的单纯劳动者身份,成为真正的利益主体,广大职工越来越多地重视和追求个人物质利益,过去“大河无水小河干”的分配观念正转为“条条小溪汇成河”的分配观念,从而使其价值观念显得更为理性与成熟。在市场体制建立过程中,个体与集体并重的价值取向反映了人们对个人与集体关系的正确的认识,也体现了市场经济发展的客观需要。在笔者设计的调查问卷中提及如何处理个人利益与集体利益时,80.93%的被调查者倾向于两者利益结合起来考察。对于广大职工而言,集体与个人的关系直接表现为企业与个人的关系。对于“如何认识企业与个人的关系”,51.77%认为企业和我个人同等重要;30.52%认为企业只是我上班的地方,下班之后个人生活才是最重要的。两个最大的数据均表明,当前绝大部分职工持二者兼顾的价值取向。相比较而言,这种集体与个人的关系显得真实。过去一段时间,对集体的重视是建立在对个体的轻视和否定基础上的,所谓“个人的事再大也是小事,集体的事再小也是大事”,集体成了被抽空了的、虚幻的、无个人的集体。正由于此,否定这种虚假关系,恢复真实的个人与集体关系,是观念变革的一个重要方面,不能将把个人利益摆在与集体同等地位视为赤裸裸的功利追求并加以否定。
第二,在价值取向上,从关注抽象的政治与精神取向,转为关注具体物质与经济实惠取向。过去政治尺度是最高的价值取向,在以阶级斗争为纲的年代里,工人阶级是最革命的阶级,政治与精神的价值取向自然成为最根本的价值取向,再穷再苦,只要有精神满足就是人生价值的实现,相反,谈论物质实惠则被视为资产阶级价值观。市场经济的发展却不容置疑地将物质动力和物质利益推到了十分突出的地位,人们首先重视的是物质利益,讲求实惠,不欢迎空洞的“义理”说教,工人阶级价值观正不可避免地经历着这一转变。首先,这种转变是对过去片面强调政治取向、忽视经济取向进行理性思考的结果,从根本上讲,也反映了工人阶级作为先进生产力代表者这一阶级特征在价值观上的现实回归,问卷中对“最能体现工人是企业主人”的诸选项中,47.41%的人认为工人阶级是生产劳动中的主力军;而认为政治上的主人翁地位最能体现工人是企业主人的仅占20.98%,这表明,通过生产劳动与经济生活证明自己的价值,已成为多数职工对主人翁地位的价值认同。在选择“对政治上体现工人的主人翁地位”中,47.96%认为是参与企业管理,而将参政议政看成是政治上体现主人翁地位的仅占14.7%。两组数字表明,参与经济活动,在现代化建设中发挥主力军作用并成为经济生活中主体,已经是大多数职工的基本价值取向。与此相应,重物质实惠的价值取向得以强化,对金钱与物质享受重要程度的认同直接说明了这一点。对金钱,61.04%认为比较重要。过去,我们对“工人阶级只有解放全人类,才能最后解放自己”的观点作了片面理解,忽视了工人阶级自身物质利益的追求与满足。改革开放中,由于政策的倾斜与体制的不完善,不可否认工人阶级自身的物质与经济利益受到损害,并正在承受原来意想不到的压力,实际生活水平的下降,使广大职工日益关注物质利益的需要。工人阶级价值观的这一嬗变,是由其在改革开放以来所处的经济状况所决定的。因此,脱离工人阶级的物质利益需要奢谈高尚的精神价值取向不仅是不现实的,而且是有害的。
第三,价值主体从较强的依赖性转向较强的独立性,自主性,追求个体价值的实现。在计划经济体制下,社会与人的关系被简单地理解为具体的组织与个人、单位与个人的关系,个人消失在阶级与整体之中,阶级意识、群体意识掩盖了个体意识。在“极左”肆虐的年代里,“被动依靠”深深地禁锢着广大职工,以致“自我意识”同个人物质利益一样被视为洪水猛兽,严重扼杀和抑制了人们的个性、积极性和进取精神。工人阶级自我意识的觉醒和成熟是改革开放以来出现的新气象,它给我国社会生活和企业改革注入了新的生机和活力。市场经济的发展使传统的依赖观念被不等、不靠、自主自立、崇尚平等竞争、追求实现个人价值的新的价值观所取代,并成为一种主体性价值观。职工的自我意识开始从压抑趋向于释放,从懵懂走向觉醒,并逐步得到强化,越来越多地渴望成就一番事业,在工作中充分发挥自我创造性,实现自我价值。当问及“企业职工最能获得满足感是什么”时?63.4%的职工认为是能发挥自己的能力,工作结束有成就感,27.8%认为提职加薪,23.7%认为是能得到领导的重视,工作有前途,29.7%认为是同事关系好,19.6%认为是有培训提高的学习机会,仅6%认为是能荣获各种优秀称号。调查表明多数职工追求的是在工作中充分发挥自己的创造性,实现自我价值。风险意识、竞争意识的强化与成熟也是广大职工主体意识觉醒和成熟的重要体现。问卷中职工诸项承受能力调查所得数据证明了这一点。比如,对被单位解雇的承受能力,34.06%表示可以承受,6%表示完全可以承受,而不能承受的占23.16%,完全不能承受的占14.99%。对改革中触及自己的利益的承受能力,53.13%可以承受,4.36%完全可以承受,而不能承受的占13.9%,完全不能承受的占3.27%。至于工作中的竞争压力的承受能力,55.8%可以承受,10.9%完全可以承受,而不能承受的8.17%,完全不能承受的1.36%。三组数字表明,广大职工对改革所带来的利益格局变化的承受能力日益增强,主体意识得到强化。广大职工的主体意识还表现出自立、自强、自信,显示出中国工人阶级的良好精神风貌。对于提高企业市场竞争力的主要依靠力量的调查中,58.04%提出依靠企业领导的观念和素质的提高,37.33%认为以人为本,调动职工积极性,37.04%提出技术革新与改造。数据表明,职工的积极性、领导者素质和技术条件同为企业兴盛之本。广大职工对工人阶级所发挥的作用有了清醒的自我意识。
第四,自我对价值的追求与选择从一元转向多元。计划经济体制决定了自我对价值的追求与实现方式是一元的,可能有超出公有的价值标准(姓公姓私是非分明),不可能有超越政治或阶级的价值取向(姓资姓社决不相容),也不会有价值创造与实现形式的多元化(一切唯计划是从)。改革开放以来,随着多重所有制结构的建立,经济生活由计划转入市场,市场主体多元化形成行为方式多样化,从而使价值取向、价值选择、价值判断呈现多元化的发展态势。自我价值的多元化首先表现为最高理想不再是人们惟一的价值追求,对诸如实现共产主义理想的价值定位,已经被工作、学习与生活中的具体价值追求所取代。利益主体的多元化从根本上赋予价值活动以现实性。人们对理想的追求更加实在、更加具体。问卷中,对金钱、物质享受、职务、家庭、爱情的重要程度的确认,反映出广大职工价值追求多元化的趋向。对金钱、物质享受、职务的确认程度变得突出的现象,不能一概视为工人阶级阶级意识的淡化或消失,而是社会发展过程中出现各种复杂的现象造成职工价值追求由单一转向多元。当然,在价值追求多元化的趋势之下存在着理想淡化的现象,失去理想指导的多元价值追求极易陷入“金钱至上”、“享乐主义”、“权力主义”等错误价值观的泥坑。因此,倡导以理想为核心的新的价值观整合,是当前重建社会主义价值观的关键。自我价值的多元化表现为价值选择的多样化。在国有企业就业已不再是惟一的选择,部分职工再就业的价值导向侧重于经济效益与工资收入,部分职工选择能发挥自己的特长的部门就业,也有职工走进学校,学得一技之长再考虑就业,选择的多样化表明了价值追求的差异性。对生活价值的理解与追求也体现出多元化的趋势。改革开放带来了生活方式的巨大的变化。过去,追求生活多样化的行为被视作资产阶级作风加以批判,现在人们把生活方式看成是展现自我的舞台。问卷中对业余时间生活的安排所得出的数据,显示出广大职工丰富多彩、生机蓬勃的生活图景。诸选项数字分布是:①做家务39.51%,②休息、娱乐24.52%,③教育辅导孩子19.9%,④读书看报45.78%,⑤看电视听广播35.15%,⑥学习文化技术21.8%,生活方式作为价值观的积淀,其多样化趋向无疑为我们考察当代工人阶级价值观演变的规律提供了理论依据。
三、如何塑造当代工人阶级价值观
社会转型远未完成,工人阶级价值观的嬗变还在进行。随着实践的深入和改革的深化,如何确立工人阶级价值观成为理论上亟待解决、实践上面临挑战的现实问题。
首先,应当看到价值观嬗变本身的双重性。从上述分析可以看出:无论是突出主体独立性,还是重视经济实惠的取向,或是向多元价值的转向,都表明它是工人阶级对不适应市场经济的旧价值观的变革与革新,主流是进步的、积极的。同时,我们更应看到,由于受自身认识水平的限制,工人阶级在巨大的社会变革面前,普遍存在着弃“旧”从“新”,以“新”为取向的集体从众心理,导致出现的矫枉过正的倾向:一方面是从对具体某一价值观内容的否定导致对整体价值观的否定;另一方面将对一种新价值观念的追求无原则地上升为一种根本价值观。这就不得不引起我们的深思:应如何坚持原则和把握正确的方向,建构当代工人阶级价值观。
其次,如同任何先进思想意识一样,工人阶级性质的新价值观也不是自发产生和形成的,必须从外部灌输与引导,这是科学社会主义的一条基本原则,也是工人阶级依靠教育和引导不断从自发走向自觉的过程。在当代中国社会的剧变中,自发所产生的只能是经验主义价值观念,带有很大的即期性与短视性。因此,依靠教育手段,从外部灌输科学意识,是使工人阶级真正走向成熟,树立科学价值观的关键。
此外,工人阶级在历史的大变革时期更应在价值观建设中起到先锋作用。改革开放导致价值观的全面裂变,是一个不争的事实。旧的价值体系崩溃,社会风气恶化,道德滑坡,使重建国民价值观成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成败的关键。与此同时,工人阶级自身也正面临着挑战。随着工人阶级自身的分化和重新整合,造成社会上各种价值观的冲撞、交锋以至此消彼长的局面,工人阶级能否在社会主义发展中发挥主力军作用,取决于他们能否建立起体现工人阶级本质的先进价值观。只有广大职工始终保持自身先进性,才能引导社会其他阶层建构起先进的价值观,并最终担负起促进社会发展的任务。
可见,塑造好工人阶级自身价值观是一个带有战略性意义的重大问题,而工人阶级价值观的建构必须体现出对传统无产阶级价值观的继承和发展,具体说来:
第一,必须强化工人阶级的主体意识。主体意识是工人阶级阶级意识的核心内容。阶级意识是使一个阶级区别于另外阶级的重要条件,是使一个阶级作为一个整体行动起来的内在精神动力,而主体意识则是工人阶级从自发走向自觉和成熟的标志。工人阶级的主体意识无疑要同工人阶级的先进性、革命性与历史使命相联系。这是建构新价值观的精神支柱。工人阶级的主体意识就是对工人阶级在物质价值与精神价值活动中应有地位和作用的自觉意识。坚持和强化工人阶级主体意识,是塑造工人阶级价值观的主观条件与思想基础。强化主体意识,集中体现在广大职工在两个方面使自己真正成为社会主义建设主力军:一方面,坚持生产力标准,突破旧的思想框框,投身改革开放,投身现代化建设,发挥主动性、积极性与创造性,真正成为经济建设的主力军;另一方面,坚持共产主义道德与理想,使个人的价值追求体现和服从于远大理想,克服因满足个人利益而产生的利己性,克服因眼前利益而产生的短视性,树立高尚的价值追求,使自己成为精神文明建设的主力军。
第二,坚持社会主义信念。价值观的重要内涵是价值信念,社会主义信念是工人阶级价值观的基础。邓小平曾经指出:我们过去几十年奋斗就是靠用坚定的信念把人民团结起来,为人民自己的利益而奋斗,没有这样的信念就没有凝聚力,没有这样的信念就没有一切。坚定的社会主义信念是确立工人阶级价值观的精神动力,因为,我们所提倡的一切都必须以有利于社会主义发展为前提,也可以说,凡是能够推动我国社会主义发展的就是有价值的。这既为我们解放思想,改革开放提供了价值论依据,同时也为我们面临价值冲突的局面提出了“什么是有价值的,什么是无价值的,什么是有害的”的判断标准。这就告诉我们,只要能推动社会主义发展的,我们就要坚持;相反,无论打着什么旗号,只要是不利于社会主义的,就要坚持反对,这是我们一切价值追求的大方向,而所有这一切,都是以社会主义价值信念为前提的。只有坚持这种信念,才能彻底坚持社会主义价值标准,坚定的社会主义价值信念就是坚信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只有走社会主义才是我们惟一的、根本的价值选择。
能否坚持社会主义信念是当前广大职工价值追求中的根本性问题。从调查中,我们接触到一个突出的问题,就是相当一部分职工的价值追求建立在物质利益与效益的层面上,即是说基于一种利益的驱动。对改革措施的价值认同缺乏一种更深层次的价值信念的支撑,多是从对自身有利与否的层面认同价值。这种价值认同的层面显示出人们的价值追求与判断比较模糊,理性成分较低,追求现实,忽视了一种信念的支持。这种片面的倾向,使工人阶级的价值观极易陷入功利主义与实用主义泥坑,由此导致工人阶级价值观的扭曲。工人阶级的价值追求只有在坚持社会主义信念的理性基础之上,才能使之与伟大的历史使命相结合,并成为实现这一历史使命的伟大实践。
第三,坚持集体主义原则。许多人认为过去片面强调集体而忽略个人是错误的,只讲集体不讲个人,是没有人性的,由此得出反对集体主义的结论。要澄清这种矫枉过正的认识倾向,否则在现实中会造成恶劣的后果。实际上,集体主义是一个应该完整把握的概念,它包含着相互连系的三个层次:其一,个人与集体利益合理兼顾;其二,个体服从集体;其三,当个体与集体发生冲突时,要求必要的个人牺牲,以保证集体利益。三个层次各自独立而依次递升,抽掉任何一项而谈论集体主义都是不可取的。然而,个体与集体兼顾毕竟只是一种低层次处理利益关系的价值导向,仅仅停留在此是不够的,当个体与集体发生冲突时,更应该提倡高层次的要求。实际上,个体服从集体乃至必要的个人牺牲更有其现实性。因为,在共产主义未能实现之前,人们的各种利益与需要的满足总是受到社会发展的制约,个体与集体,个人与他人的冲突是不可避免的。同时,在社会发展的过程中,国家和集体的需要往往是第一位的,客观上要求个人作出必要牺牲,也正是为了更好地创造满足个人需要的社会前提条件。实质上,个人作出必要的牺牲也正是个人道德完善的重要途径,也是实现人类道德的重要支撑点。因此,在工人阶级当中,应提倡处在高层次上,把握集体主义的完整内涵,因为,工人阶级的先进性正在于它具有大公无私的牺牲精神,因此,要引导个体朝着更高层次提升,从根本上体现出工人阶级的先进性。
第四,处理好变革与继承的关系。工人阶级价值观的变革体现了历史发展的必然性,它既是对社会变革的适应与反映,也是工人阶级价值观的自我否定和自我发展的过程。工人阶级自身地位的变化,工人阶级内部的分化必定引起传统价值观的变革,只有变革才能进步,才能促使工人阶级在新的时代背景中负起历史重任。同时,作为一个阶级,工人阶级仍然保持着本阶级的基本特征,其历史地形成的自身优良传统必须得到继承和发扬光大,优良传统在新的历史时期仍有其崇高的精神价值,抛弃优良传统就是对工人阶级的背叛,抛弃优良传统,塑造工人阶级价值观也就无从谈起。很明显,工人阶级价值观的建构,是变革旧的价值观与继承优良的价值观传统的有机结合。
标签:工人阶级论文; 个人价值观论文; 社会价值观论文; 企业价值观论文; 社会改革论文; 社会主义社会论文; 社会主义革命论文; 历史政治论文; 社会阶级论文; 当代历史论文; 经济论文; 经济学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