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会计制度改革的几个问题_主营业务收入论文

关于会计制度改革的几个问题_主营业务收入论文

关于会计制度改革的若干问题,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制度改革论文,若干问题论文,会计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财政部于2000年8月对企业会计核算制度改革进行了公开征求意见,这是继1993年企业会计制度改革后的又一重大改革。笔者认为,在制定统一的会计核算制度时,应对以下问题予以充分考虑。

一、会计核算制度应普遍适用

我国在1993年会计改革之时,颁布了企业会计准则和十三个行业会计制度,这对我国当时的会计改革及与国际惯例接轨起了一定的积极作用。此次的会计核算制度改革,应在现行行业会计制度的基础上统一企业会计核算制度,最好做到能统一的尽量统一,尽可能减少各个行业的特殊性。在统一会计核算制度基础上,可以借鉴国外的先进经验,在会计科目的名称上可以灵活一点,不必硬性统一会计科目名称,让各类企业有一定的灵活选择权。使改革后的会计核算制度具有更加广泛的适用性和通用性。

二、特殊行业与特殊业务

为了改革后的企业会计核算制度具有广泛适用性,笔者认为应尽可能减少对特殊行业的确认。应该说,特殊行业是由于其主营业务具有较大的特殊性,而并不是其所有业务都“特殊”。因此,有人提出:商业企业、交通运输企业、邮电通信企业、旅游企业、建筑安装企业等都不宜划为特殊行业,笔者赞同这种观点。有些行业具有特殊的经济业务,如企业资产重组、合并、评估、外币折算等,对这些特殊的会计业务,只需对其作出一个会计核算规范,而不必制定一套独立、完整的特殊会计核算制度,并且使这些特殊规范限定在较小的范围内,这样可以突出企业统一会计核算制度的统一性和通用性。至于金融企业,由于其金融业务的特殊性,可以作为一个特殊行业制定一套特殊行业会计核算制度。但是,在这个特殊行业的会计核算制度中,凡是企业会计核算共性的部分,其会计科目名称、会计报表项目名称及填列方法,也应尽可能一致。

三、主营业务收入与其他业务收入的划分

对主营业务收入与其他业务收入的划分有两种不同意见,一种意见认为应区分主营业务收入和其他业务收入,其理由为:(1)主营业务收入和其他业务收入是明确反映企业经营业绩的主要来源,能与企业在工商部门登记的主营业务、兼营业务相一致,能保证企业不超范围经营,能保证企业正确执行纳税登记的税率。(2)将营业收入划分为“主营业务收入和其他业务收入”,可将企业销售产品和提供劳务所得收入和其他收入区分开来。如果对营业收入科目不加区分,无论何种销售都统一进入“营业收入”科目,不但不能真实反映企业的经营成果,而且根据“营业收入”所计提的各项费用也不真实。(3)有利于企业日常经营管理;有利于纳税和合并报表的编制;有利于企业投资者了解企业生产经营是否正常,据此做出正确的投资决策。(4)区分企业的主营业务和其他业务是进行工商登记和年检的必要条件。

另一种意见认为不应再区分主营业务收入和其他业务收入,其理由为:(1)划分主营业务收入和其他业务收入是计划经济时代的产物。在计划经济时代,企业按规定能经营什么和不能经营什么,因此有主营业务收入和其他业务收入之分。(2)现在投资者关注的只是企业经营利润,大多数企业为了此目标需要从事多种经营。(3)随着市场经济的建立和完善以及加入WTO的需要,除垄断性和资源性行业外,企业经营范围已不再受行业的限制,而且我国将取消行业会计制度。(4)区分主营业务收入和其他业务收入加大了平时成本及费用核算分解工作量,而且在分解中带有主观意志,容易造成收益指标的失真。(5)区分主营业务收入和其他业务收入,会导致合并会计报表信息失真。笔者倾向于第一种意见,首先,因为将主营业务收入和其他业务收入分开,可以使会计报告使用者直接了解企业的两类收入额及收入的构成情况,为其投资决策提供依据;其次,能保证企业正确执行纳税登记的税率,方便税务机关进行纳税检查,同时还方便合并会计报表的编制。

四、减值准备的计提范围

除了对应收帐款、存货、短期投资和长期投资等要求提取减值准备外,是否要将减值准备提取范围扩大到固定资产、无形资产等长期资产?笔者认为,从谨慎原则考虑,有必要将减值准备和提取范围扩大到固定资产、无形资产。企业应在固定资产购建完成、无形资产形成后,于年末按固定资产的折旧价值、无形资产摊余价值的一定比例计提。在资产负债表中,可考虑分设“流动资产减值准备”、“固定资产减值准备”和“无形资产减值准备”三个项目。

五、对会计报表附注内容要不要区分不同企业做出规范

对会计报表附住内容是否区分不同企业进行附注说明,也有两种不同意见。有的认为要区分,也有的认为不必区分。笔者认为,首先,会计报表附注应有统一要求,不应区分不同企业。因为既然统一了会计核算制度,也应规定与其相应统一的会计报表附注,如果允许有上市企业和非上市企业两套会计制度思路,那就与制定“企业统一会计制度”的初衷相违了。其次,会计信息披露是以“有用性”为原则和目的,信息披露在一定程度上要根据会计报表使用者的需求来进行,在制定会计报表附注的规范时可以以上市公司的信息披露原则为基础,同时,尽可能地体现不同信息使用者的要求。而且,应该对不同的信息使用者的需求进行一个合理的分类,以利于企业实际操作。

标签:;  ;  ;  ;  ;  ;  

关于会计制度改革的几个问题_主营业务收入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