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新华
(南通市通州区人民医院普外科 江苏 南通 226300)
【摘要】 目的:研究探讨大隐静脉主干高位结扎抽剥加经皮浅静脉连续环形缝扎术(PCCS)治疗大隐静脉曲张的疗效。方法:对收治的64例单纯性大隐静脉曲张患者随机分为采取高位结扎抽剥加经皮浅静脉连续环形缝扎术的观察组(n=32)和采取大隐静脉高位结扎加分段剥脱术的对照组(n=32)。结果:观察组与对照组在术后发热、术后皮下硬结和术后局部静脉复张等并发症方面无明显统计学差异(P>0.05)。但观察组患者在手上时间与术后疼痛以及住院时间等方面明显优于对照组,且P<0.05,差异比较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大隐静脉主干高位结扎抽剥加经皮浅静脉连续环形缝扎术(PCCS)优于传统手术,效果显著,值得临床推广。
【关键词】 大隐静脉;结扎;环形;缝扎
【中图分类号】R61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1752(2015)30-0099-02
下肢静脉曲张(varicose veins of lower extremity,VVLE)是一种常见的血管外科疾病,在我国15岁以上人群中发病率为8.6%,45岁以上人群中发病率为16.4%p[1]。随着经济的发展和工业化水平的提高,我国的发病率有上升的趋势。目前手术治疗仍是VVLE临床上的首选。但是传统的静脉曲张手术切口大、创伤大、出血多,且术后恢复时间长、多残留瘢痕、容易并发皮肤坏死和感染。而激光或微波、旋切等微创治疗,由于需要特殊设备和技术、费用高,推广受限。我院2013年3月至2015年6月采用大隐静脉主干高位结扎抽剥加经皮浅静脉连续环形缝扎术(PCCS)对下肢静脉曲张进行治疗,达到了治疗彻底、切口美观、恢复快的理想疗效。现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2013年3月—2015年6月期间收治的单纯性大隐静脉曲张患者64例,所有患者均符合人民卫生出版社第七版《外科学》中关于单纯性大隐静脉曲张诊断的标准[1]。所有患者术前均经Trendelen-burg、Perthes、Pratt试验及下肢静脉多普勒超声检查,均确定深静脉通畅。按入院时间顺序,随机将64例患者分成观察组(高位结扎抽剥加经皮浅静脉连续环形缝扎术组)和对照组(大隐静脉高位结扎加分段剥脱术组)各32例。其中观察组男22例,女10例,年龄35~69岁,平均年龄47±7.8岁,病程2~8年(平均7.7±1.5)年,临床分级:C1~C2级18条、C3级7条、C4级4条、C5级2条、C6级1条。对照组男21例,女11例,年龄32~71岁,平均年龄45±8.3岁,病程2~9年(平均7.9±1.8)年,临床分级:C1~C2级17条、C3级9条、C4级3条、C5级3条、C6级0条。两组患者CEAP临床分级比较无差异,两组患者在年龄、性别、病程和病情等资料方面均无统计学差异,具有可比性(P>0.05)。
1.2 手术方法
对照组:采用持续硬脊膜外麻醉,予以结扎部位划线定位后在大隐静脉根部切约7cm长的切口,逐层切开后显露大隐静脉根部,去寻找大隐静脉的主干和5大属支。予以外科常规结扎法对大隐静脉主干和其5个大附属支进行高位结扎,对大隐静脉膝下支及曲张的分支静脉给予分段均剥法处理。
观察组:采用持续硬脊膜外麻醉,予以结扎部位划线定位后,于腹股沟皮肤作横切口,找出大隐静脉与股静脉交接点,结扎切断大隐静脉及其5个分支,确认5个分支结扎切断彻底可靠, 将大隐静脉主干抽剥直至膝下。膝关节以下大隐静脉及分支曲张血管,深浅静脉交通支,于手术前做好标记,采用交通静脉瓣膜功能试验法去寻找缝扎点,找到缝扎标记点后,用7号不可吸收细线垂直于曲张血管,经皮穿过血管外壁深层进行围绕,两头缝扎线之间夹一2cm大小的酒精纱布垫,最后对曲张血管进行缝扎,使曲张血管闭死。术后第2日滴数滴酒精于缝扎的纱布垫上,4~5d就可以拆除缝扎线。术后弹力绷带加压包扎,抬高患肢,术后1~2d鼓励病人下床活动。
1.3 统计学方法
所有数据均采用均数±标准差(x-±S)表示,组间计量资料用t检验,计数资料行X2检验。以P<O.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观察组与对照组在术后发热、术后皮下硬结和术后局部静脉复张等并发症方面无明显统计学差异(P>0.05)。但观察组患者在手上时间与术后疼痛以及住院时间等方面明显优于对照组,且P<0.05,差异比较有统计学意义。所有患者术后均经多普勒B超检查提示大隐静脉主干内闭塞,无血流信号,无一例再通。
表1 两组患者术后情况比较。
*注:与对照组比较,P<0.05
3 讨论
目前有多种手术术式可以治疗下肢静脉曲张,其中大隐静脉剥脱术是目前临床上最普遍应用的一种术式,临床效果较好。但是,该术式因为在小腿做了很多切口,虽然可以有效切除曲张静脉,但是手术创伤大、出血量多、患者恢复较慢,且术后易残留曲张静脉断端。同时术后患肢众多瘢疤残留,影响外观。近年来,临床上出现了一些新的术式,比如硬化剂注射法、经皮浅扎法、激光微创法等等,这些方法有一定的优势,但都容易引起术后静脉血栓、静脉炎以及皮肤过敏等问题。
[2]考虑到医疗技术、成本和患者费用等问题,目前临床上仍首选手术治疗;而手术治疗又以大隐静脉高位结扎加剥脱术为治疗下肢静脉曲张的金标准[3],但该术式易损伤隐神经,创伤相对大,恢复较慢,且遗留下多个手术瘢痕;术后有疼痛、出血、患肢活动受限、伤口不美观、住院时间长的缺点,容易使患者畏惧手术,不愿前来治疗,造成症状加重,从而增加了手术难度,也影响了治疗效果。
大隐静脉主干高位结扎抽剥加经皮浅静脉连续环形缝扎术(PCCS)的优点在于对远端不易处理的曲张静脉及分支,可以在直视下只从皮肤上分段缝扎静脉,不但操作简单手术也更加彻底,同时又节省时间。而且该方法创伤小、失血少、术后疼痛轻,患者恢复较快,第2天即可下床活动,避免深静脉血栓形成。本研究资料也表明,采取PCCS治疗的观察组患者在手上时间与术后疼痛以及住院时间等方面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最后采取PCCS术式无需切开皮肤,不留瘢痕,术后皮肤保持美观, 也更加适合女性患者。
【参考文献】
[1] 张培华,蒋米尔,戴乐天等.华东四省一市周围血管病调查研究[J].普外临床,1993,3(8):162—164.
[2] 何志强,下肢静脉曲张的外科治疗进展[J].广西医学,2006,28(8):1245-1247.
[3] Noppeney T,Rewerk S.Primary varicosis[J].Chirurg,2007,78(7):620-629.
论文作者:张新华
论文发表刊物:《医药前沿》2015年第30期供稿
论文发表时间:2016/1/21
标签:静脉论文; 术后论文; 大隐论文; 患者论文; 静脉曲张论文; 高位论文; 主干论文; 《医药前沿》2015年第30期供稿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