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高中写作教学中批判性思维的培养策略_批判性思维论文

论高中写作教学中批判性思维的培养策略_批判性思维论文

谈高中写作教学中批判性思维培养的策略,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批判性论文,思维论文,策略论文,高中论文,教学中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笔者从事高中语文教学13年,一直困惑于学生的作文教学。笔者基于教学实践以及对教学同行的访谈,综述学生作文情况如下:

      (1)假。一为材料的不实,编造、抄袭。二为情感的不实,虚情假意,临时捏造。不实之文之情如何能让阅卷者有情感的共鸣?比如,写好人好事,就写拾金不昧,给老爷爷老奶奶让座;为了表达痛苦,捏造生活的真实,甚至是虚假地写爷爷奶奶等亲人去世。

      (2)空。很多学生遇到作文就头疼。老师说:“这节课写作文。”学生就唉声叹气,面对作文纸,有学生不知如何下笔,作文交白卷。有的学生怕字数不够,于是在写作的过程中,拼凑字数。他心中的目标是满800字,而不是如何通过文字表达自己的思想,导致行文空洞。有学生只是为了完成教师要求的拿到考场作文基本分——观点明确不跑题,就反复点观点,在行文上少了论据论证,使整篇文章空空,少思考、思维。

      (3)乱。学生作文中的乱体现在如下几个方面:①不能清晰地表达自己的观点。语文教师批改学生作文,作文看完了,不知道学生想表达什么观点或不了解到底要写什么。曾与学生面批作文,问:“你这篇文章想表达的观点是什么?”学生很难简洁直接地回答出来,或说:“我也不知道要写什么,我自己也觉得很乱。”②行文中观点前后不一致。如有学生写“学贵有恒”,写着写着就变成了“学贵勤奋”。③行文材料与观点不相关。

      针对学生写作中的问题,笔者尝试从培养批判性思维角度改善学生写作状况。

      一、鼓励学生批判阅读

      “批判性阅读就是针对论证的主张,考问其理由的真实性或可信性以及推理的有效性,鉴别论证中可能存在的种种谬误,对你所读到或听到的信息做出积极主动的反应。”学会批判性阅读能有效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

      笔者在高中语文教学过程——“读书笔记”和“口头作文”中进行日常的批判性阅读的训练,主要采取的方式如下:

      1.批判阅读方式写读书笔记

      根据高中各年级学生思维发展的不同特点,读书笔记批判性阅读侧重点不同:如高一侧重“一个标题的评点、一个人物的分析、一个开头的欣赏、一种结尾的妙处等”;高二侧重“一个观点的诠释、一个事例的点评、一个说法的质疑、一位历史人物的评点”;高三侧重“一种文化现象的反思、一个文化名人的评点、一种社会流俗的批判”等。

      2.课前5分钟口头作文

      高一、高二年级一人演讲,两人评点。高一题目,如“我的特长”“我的偶像”“我最喜欢的一句话”“推荐一部电影”等;高二每天一个主题,题目当场抽签,题目如“我看早恋”“我看教育问题”“我看出国热”“过洋节之我见”等。高三每天两人辩论,一人评点。每周一个主题,正反方抽签决定,题目如“当代社会经典阅读与时尚阅读哪一种更重要?”“中学生上学带手机利大于弊还是弊大于利?”“男性和女性相比谁更需要关怀?”“成大事者应不应该拘于小节?”等。

      3.批判性阅读教学案例

      如“少女失踪事件”,一女生在做该主题演讲时,提到女生要学习防身方法,并随身携带一些防范物品,如防狼喷雾器等。一男生在评点时,提出社会并不像新闻报道的那样危险,这仅是一些个例,而有些商家却夸大其危害性,危言耸听,以便推销自己的产品。

      教师评点:该女生的观点是,“社会安全有风险,女生需要防万一”,男生在评论观点时,犯了“熏鲱的谬误”,他把女生要有防范意识,直接拉到了谈商家以此为噱头来卖东西,大肆批评商家的不良,并未在评价“少女失踪事件”给予我们的思考。

      又如:“谈‘早恋’”,一男生在做该主题演讲时,说道:“我认为早恋是可以的。”此观点引起了班上其他同学的兴奋,特别是男生。他接着说道:“早恋能够让我们更专心地学习,有的男生恋爱之后成绩更好了,女生恋爱后成绩也更好了。当然,早恋也有危害,现在的年轻人都很冲动,可能会带来堕胎等问题。”

      教师评点:该生刚开始提出一明确观点——“早恋是可以的”,但其论据以偏概全,有的男生女生恋爱之后成绩好了,并不能有力地全面证明其观点。这也是特例概括,以特殊的例子来证明其观点也不具说服力。但该生最后又提到早恋有很多危害,致使其在阐述主张时犯了不一致的谬误,到底他是赞成还是反对早恋?

      如上文所示,教师先引导学生从论点、论据和论证三个角度来进行批判性思维,学生再分析自己和同学在进行论述过程中所犯的错误,逐步提升自己的批判性思维能力。

      二、启迪学生反省自身非理性

      “人类自我中心有两个基本倾向:一是倾向于自我服务,追求个人良好感觉,却总是自私地以牺牲他人的利益和需求为代价。二是倾向于坚持自我信念。第一种动力因素是自我中心,它常常将非理性信念视为理性的。第二种动力因素是社会中心思想,认定自己的信念和所属群体的思想是正确的。”

      抓住身边小事,通过写周记,促使学生反思自身的非理性,优化思维方式。

      我校为加强管理,在新生入学后第一次家长会,就让家长与学生一起签署“不带手机进学校”的协议。在家长会上学生签署了协议,但内心存在不满,事后学生在微信朋友圈发表很多反对声音,并且一呼百应,马上有学生投诉到深圳都市频道的“第一现场”,认为此规定侵犯了他们的人身权利。在此次事件中,个别学生从自身的角度出发,提出与学校相反的观点——“在学校也能带手机”,后来由个人意愿带动学生群体,学生做出一些非理性的行为。

      学生在思想上了解自身行为非理性,才能有效杜绝因非理性而做出的错误行为。针对这个问题,高一新生入学不久,笔者就让学生写“高中生谈手机问题”的周记,引导学生谈出自己的观点,并阐述自己的理由和根据,引导学生从学校的角度出发,思考学校颁布禁带手机规定的论据。

      学生周记中有如下几种观点:(1)真实地表达了自己对手机诱惑的无法自制性。“失去它一分钟,就开始心痒痒”“手机放在身边,像一只潘多拉的盒子,里面的秘密一直吸引着我”“只要手机在手上,都会忍不住拿出来玩一玩,上个网、听会儿音乐”……(2)提及手机危害。“通过手机拓展外面的世界,却隐藏自己,以至我们在现实生活中几近休克”“我们的生活还是生活吗?只不过是一群被手机支配的傀儡罢了。”(3)陷入手机诱惑的原因。“它是一座联系过去的桥,微信、QQ本身并不有趣,而是列表里的人牵动心弦。”“手机成了个人的精神寄托”……

      学生在分析清楚手机危害以及存在陷入玩手机无法自拔现状后,开始理解学校制度的出发点——帮助暂未成年的学生杜绝“手机控”。再从家长的角度出发,很多家长都很赞成学校的建议,呼吁学校严控手机。学生仅因对手机的依赖,或是因“瘾”而携带手机上学,或仅受周边同学的煽动受群体影响来反对学校制度是不理智的。

      继续分析学生陷入手机诱惑的原因,是学生对情感的需求、对关注的需要,在手机中获得一种满足。教师可以通过开展活动与运动,用各种各样的方式,将学生心中所需求的东西,在现实中进行弥补。

      在反省自身的非理性中,学生写作才能更公正,更符合批判性思维的要求。

      三、“读—比—思—仿”时评课

      笔者学校从2007年起开设时事评论课。时评课上学生先阅读新闻事件的时事评论,就像我们写论文之前做的文献综述。了解评论者对新闻事件评论之后,学生再进行对比分析归纳,提出自己的观点,发表时事评论。这能培养学生思维的清晰性、一致性与预见性。

      2014年9月10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北京师范大学讲话中提到:“我很不赞成把古代经典诗词和散文从课本中去掉。”这源于此前一些地区删掉一年级语文课本旧版本中全部8首古诗所引起的争议。

      在时评课上,教师收集了有关此事的时评,学生阅读后分析观点主要涉及三个方面:(1)古代经典诗歌所占比例应为多少;(2)语文课程改革发展方向是什么;(3)诗歌肩负着中国传统文化传承的重任。

      我让学生谈从小学到现在学习古诗文的真实感受,然后再提出自己的观点。有些学生根据下发的时评材料谈到古诗文很重要,谈着谈着,一个女生很愤然地站了起来:“我想谈谈我学习古诗文的感受。我小学一年级到六年级都是语文老师做班主任,然后经历了痛苦的六年,一年级开始我们就背《三字经》《弟子规》,还有很多古诗文,背到五六年级又重新背一遍,我又不懂什么意思,非常痛苦。”她的情绪感染了很多同学,有些同学在下面小声议论深有同感,“所以,我认为古诗文不一定背的越多越好,特别是不明白意思的死记硬背。”一个男生马上站起来说:“我不这么认为,我从小就背了很多古诗文,是我爸爸妈妈要我背的,像‘花开堪折直须折,莫待无花空折枝’等,我就很喜欢,我觉得古诗文教会了我很多哲理,我觉得要理解地背诵,对我们生活与成长有意义这才会让我们喜欢学习古诗文。并不是所有的古诗文都是有意义的,编排者在选择时责任重大。”

      学生通过讨论,从自身的角度提出了观点,小学课文可以有古诗文,但必须是对成长有指导的诗文,并且是能让学生理解的诗文。我还提醒学生,你在思考时,是否有从众性,或是倾向于权威。

      在时评过程中,学生敢于质疑,并能清晰表达自己的观点,批判性思维能力逐步提高。

      2014年9月2日,南方科技大学举行开学典礼,南科大首任校长朱清时这位教育改革先行者发表了离任前的最后一次演讲,他提到“教改的核心是提高学生创新能力”。时代也呼唤培养有创新精神的学生,而在写作中培养批判性思维正是培养学生的创造精神和创新能力的途径之一。

标签:;  ;  

论高中写作教学中批判性思维的培养策略_批判性思维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