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我国高等教育的国际化_中国模式论文

论我国高等教育的国际化_中国模式论文

论中国高等教育的国际化,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中国高等教育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中图分类号]G64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7446(2002)02-0001-06

进入21世纪,中国高等教育的发展面临着两个方面的挑战:一个是以电子网络为先导的信息科技和以基因工程为核心的生命科学的科技革命的挑战;另一个是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的转变,特别是全球化国际市场经济的严峻挑战。随着中国加入WTO,教育作为服务性产业,也将按照GATS有关开放服务市场的规定,对WTO的成员开放。高等教育作为教育的龙头,其国际化趋势日益明显。作为一个为人类文明与进步作出过重大贡献的文明古国,作为一个人口众多又正在积极推进高等教育大众化进程的教育大国,我们应该加强高等教育国际化的研究,加快高等教育国际化的进程。笔者拟就我国高等教育国际化的发展策略作一论述。

一、高等教育国际化是加快高等教育发展的必然要求

1.高等教育国际化是高等教育适应世界变化的需要

现代社会,世界各国之间相互需求、相互依存、相互合作、相伴发展已成为一种发展的趋势。首先,随着世界经济一体化格局的形成,不论是发达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其经济的发展都离不开国际大市场,必须参加世界经济的大循环。我国改革开放以来的发展实践也证明,走国际化发展的道路是中国摆脱贫困落后状态、赶超世界先进水平的必由之路。其次,跨国间的紧密合作已成为科学技术创新与发展的新的组织形式,国际学者组成的科研协作体已成为现代科学技术发展的新的增长点。中国高等教育要为中国经济的发展提供人才和技术支持,必须参加国际的教育和科技的交流与合作。再次,全球已出现社会生活与文化“全球化”的潮流,各国的文化沟通已经不再受到国界的限制。因此,中国在弘扬中华民族优秀文化传统的同时,必须尽快适应社会生活与文化“全球化”的浪潮。

2.高等教育国际化是实现经济发展战略的需要

江泽民同志指出:“教育应与经济社会发展紧密结合,为现代化建设提供各类人才支持和知识贡献,这是面向21世纪教育改革和发展的方向。”这一论述阐明了教育与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关系,提出了教育在实现中国社会和经济发展战略中的任务,即人才支持和知识贡献,尤其是高层次的科技人才和高新科学技术。要完成这一历史任务,高等教育采取封闭式的教育方式是不行的。正如江泽民同志在北京大学100周年校庆讲话中指出的那样:“为了实现现代化,我国要有若干所具有世界先进水平的大学。这样的大学……应该是民族优秀文化与世界先进文明成果交流借鉴的桥梁。”[1]这个“应该”是指大学教育的国际意识、国际交流、国际合作和国际理解。因此,中国高等教育必须通过加快国际化的步伐,缩小与发达国家之间的距离。只有高等教育的国际化水平不断提高,才能巩固和提高国家经济的国际地位。

3.高等教育国际化是全国深化高等教育改革的需要

为促进高等教育改革的进一步深化,我们需要学习、借鉴和吸收处国成功的高等教育改革经验。首先,我国高等教育的深化改革需要国际化这一现代教育理念。建立开放式教育模式、培养国际型人才等教育思想都来源于国际的经验。其次,我国固有的计划经济模式下的高等教育体制、人才培养模式和教学方法,仅靠内部改革,力量不够,需要借助国际化这一冲击力,为改革带来新的思想,注入新的活力。例如,跨国人员的大量流动,信息的广泛交流,国际教育市场的激烈竞争等,都将对国内的办学体制、管理体制、课程设置、培养目标、培养方式等产生深远的影响。再次,社会发展已到了从一国的大学教育走向世界各国大学教育之间合作共建的时代。1999年1月8日,英国财政大臣就曾宣布,英国政府准备投资7000万英镑在剑桥大学和麻省理工学院之间建立一种教育研究的伙伴关系。世界范围内高校之间强强联合越来越多。我国要建立高水平的世界一流大学,必须参照国际标准,包括发达国家的教育标准和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制定的一系列教育发展标准。我国的高等教育改革只有与国际的总体教育动态和做法相联系,只有融入国际教育发展的大浪潮中,才会增添适合本国国情发展所需要的活力,才会发挥出无限的创造力。

4.高等教育国际化是高新技术迅猛发展的需要

展望21世纪,生命科学将成为科学革命的中心,新能源技术将成为高新科技的支柱,空间技术将成为高新技术的外向延伸,海洋技术将成为高新技术的内向拓展。高新技术的迅猛发展,尤其是信息传播的全球化趋势,不仅使人类消除了地域上的障碍,使全球真正形成了“天涯若比邻”的局面,而且已经或者正在成为人类财富增长的新的源泉。高校与科技发展相辅相成、彼此推动的这种内在联系,使高新科学技术成为高校实施其教学、科研和直接为社会服务三大职能的基础平台和教育手段,成为走出校园、冲出国门、面向世界、服务人类的重要方式和有效途径。高校将成为面向世界的国际型人才培训中心,成为基础科学与高新技术的研究开发和产品孵化中心,成为最新技术信息和国际合作的交流中心。因此,高校的发展必须与当代科技发展相适应。

二、中国推进高等教育国际化存在的困难

1.相对封闭的教育模式

从历史的角度看,我国的高等教育体制虽然是在学习和借鉴外国的经验和做法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但经过一个多世纪的发展,已自成一体,且颇具自身的特色。由于历史上的封建统治,由于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对新中国的长期封锁以及国内闭关自守和一些不适当的排外政策等原因,中国的高等教育总体来讲是一个比较封闭的系统。例如,工厂化的培养模式,科层化的管理体制,“工具人”的育人方式等。虽然我们正在努力,然而由于传统的教育价值观还没能从封闭式的教育模式中完全走出来,我国的高等教育与“国际惯例”的高等教育仍然有差距。要培养适应“开放型经济”、“知识型经济”和“一体化经济”的人才,必须采取开放式的教育模式,而我们还缺乏这方面的经验。

2.“一边倒”倾向

在我国教育史上,由于学习外国办教育的经验,曾出现过“一边倒”的现象。将国际化变成了“某国化”,将某国的教育标准视为国际标准,将某国的做法视为“国际惯例”。例如,建国初期,“我国高等学校普遍地、大规模地、全面地按照当时苏联高等教育模式办学。认为苏联高等教育的培养目标、专业设置、教学计划、教学大纲、教材、教学方法、教学组织及教学管理等都具有先进性,因此,当时的高等教育向苏联模式‘一边倒’”。[2]虽然照搬苏联的教育模式有当时特定的国际政治因素的作用,并且学习苏联的教育模式在新中国的教育和经济发展的起步阶段也起到了较大的作用,但是在以后的发展过程中,却出现了许多的弊端。虽然现在我国高等教育对外开放面扩大,单一的教育模式有所改变,但是出国留学、培训、考察或建立教育交流与合作关系等只瞄准少数几个发达国家的现象并不少见。一旦双边关系或国际关系发生变化,这种“一边倒”的倾向必定直接影响我国的高等教育国际化。更为重要的是,各国的高等教育都有其自身的发展特色和规律,博采众长才是发展我国高等教育国际化应该选择的方略。

3.教育资源单向流动

高等教育国际交流与合作的发展不平衡,出现了教育资源的单向流动。例如,我国派出的留学人员多,而接受的留学人员比较少;派出的留学人员多,回国的留学人员少。从1978年到现在,我国共有32万人出国留学,只有三分之一的留学人员回国工作;同期来华留学的人员不到26万人,且留学的层次偏低。在1997年享受中国政府奖学金的4677名留学生中,博士生占4.9%,硕士生占14.5%,本科生占33%。我国大学的文凭在国外表面上被认可实际上不被认可的现象比较普遍。对外国教育机构颁发的文凭,我国虽然尚无完善的认证方法,但基本上都予以认可。在我国,只有少数院校、少数教授在国际交流与合作中比较活跃,在相关的学科领域跟上了世界先进水平或取得了世界领先的地位,而绝大部分院校只是在有限的范围内采用了一些极其有限的方式开展交流与合作,还没有掌握对外交流的主动权。这样一些不平衡的现象将会继续困扰我国高等教育国际化的发展。

三、中国高等教育国际化发展的对策

1.立足国内,面向世界,抢占21世纪高等教育的制高点

在实行高等教育国际化的发展战略中,首先要更好地发展我国的高等教育事业,使具有民族化特点的高等教育更好地为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服务,更快地提高本民族的科学文化素质。周恩来同志曾经讲过:“我们不排外,但必须提倡民族化,以民族的教育激发民族的无限活力和创造力。”[3]换句话说,加快高等教育国际化的发展不是我们的最终目的,而是一种促进本国经济和教育发展的手段。要把握住高等教育国际化发展的立足点,正确处理好国际化和民族化、外向扩展和内部开发、学习借鉴和参与竞争等之间的关系,将高等教育国际化的发展与中国社会经济发展的战略相结合,与教育改革的长远规划相结合,与全国提高教育质量和教育水平相结合。

之所以要学习和借鉴国外的科学技术和先进经验,主要是因为我们在相关的学科或科技领域与发达的国家之间仍有差距。只有通过学习和借鉴,我们才能更好地参与竞争;只有参与竞争,我们才有机会在竞争中取胜。抢占教育和科学研究国际性竞争的制高点,实际上是高等教育国际化竞争性的具体体现。中国要抢占教育和科技领域的国际制高点,应该明确自己的具体目标:创建一批世界一流的大学,引进一批世界一流的教授,攻克一批世界一流的科研难题,建设一支世界一流的教学和科研队伍,培养一批世界一流的高级人才。只有这样,中国高等教育才能在为国内现代化建设提供人才支持和知识贡献的同时,不失时机地抢占教育与科技的国际制高点。

2.合理规划,分类指导,因地制宜地推进高等教育国际化

要做好加快高等教育国际化发展的规划,有计划有步骤地推进、支持和引导高等教育国际化活动。国家教育行政管理部门应该承担起制定全国性教育国际化发展规划的任务,地方政府则应该根据本地区经济与教育等发展的实际水平,提出适合地方特点的教育国际化发展的规划。全国要有一盘棋的思想,通盘考虑,分类指导,分步实施。要根据学校的层次及整体的教学、科研水平,将学校分类,并在此基础上制定相应的国际化目标和参与国际性教育活动的措施。

第一类大学:研究型大学(博士学位授予大学)[4]。这类大学以创新性高层次人才培养为主,科学技术研究在学校工作中占有很大比重,在各个学科领域都有明显的优势,具备参与教育和科研国际竞争的条件和实力,在教育和科技的国际舞台上非常活跃,在知识创新等方面对国外的同行具有强大的吸引力。这类大学应该是中国推动教育国际化乃至世界教育国际化发展的主力军。这类大学主要由国家规划管理。

第二类大学:教学研究型大学(硕士学位授予大学)。这类大学以本科教学为主,具有硕士生培养能力,个别专业能培养博士生。这类大学应该创造条件,发挥自身的学科优势和办学特点,积极参与教育国际化活动,以求提高自身的教学和科研水平,不断增强和提高参与国际竞争的整体能力和水平。这类大学主要由各省、市、自治区规划管理。

第三类大学:本科型院校(学士学位授予大学)。这类院校以四年制本科生培养为主,其办学比较灵活,学科和专业在地方有较广泛的适应性。这类院校在发展国际化的过程中,主要是开展一些人员交流,包括派遣留学人员,聘请外国专家和外籍教师等,以加快课程国际化的进程,提高受教育者的综合素质,使学生具有参与未来国际活动和国际竞争的能力。这类院校主要由各省、市、自治区和中心城市规划管理。

第四类大学:职业技术教育学院。这类学院以职业教育为主,兼顾两年制大学教育,主要服务于本地区(或社区)。这类学校应该进一步增强开放意识,增加教师与国外的交流与交往,在教学和教学改革中,追踪教育国际化信息,体现教育国际化精神。

总之,以上各类大学只要发挥优势,把据好机遇,就能够不断扩大对外交往的规模,不断提高对外合作的层次,从而提高教育国际化的水平。

3.以发展课程国际化为重点,推动教育思想和教学方法的改革

课程国际化、教师的流动性和学生的流动性是教育国际化具体实施过程中三个核心的相互联系的要素。西方有的学者将教育国际化的发展分为三个阶段:人员单独(自由)流动为第一阶段;由机构出面组织的人员流动和交流为第二阶段;真正的学术内容和过程的国际化为第三阶段。第三阶段的国际化可以对组织机构和人才群体产生结构性的和长远的影响,而单纯的人员流动和交流只能限制在学生个人范围内[5]。由此可知,课程国际化是我国高等教育国际化的重中之重,应在此基础上推动教育思想和教学方法的改革。

实施课程国际化,一是要做好课程分类,提出不同课程的国际化发展目标。从课程内容上看,除一些反映本国、本民族或本地文化、知识、技能等特色的课程和涉及意识形态的课程内容外,其余的课程,无论是文、史、哲还是理、工、农、医等,都应该从易到难,从低到高,有计划、有步骤地逐步实现国际化。毫无疑问,凡冠以“国际”、“外国”的课程,如国际关系、国际研究、国际金融、国际贸易、国际法、外国语言文学、外国历史、国际文化知识等课程,必须首先达到国际化标准,与国际接轨。自然科学类课程,尤其是涉及现代科学技术的课程,如计算机、通讯技术、生物化学、医学等,也应该紧跟国际和时代发展的步伐,随时根据科学技术的发展更新课程内容。社会科学类课程要分为意识形态内容强的课程和意识形态内容不强的课程两种类型。对后一类课程的国际化发展,应该采取像对待自然科学类课程一样的积极态度;而对前一类课程的国际化,则应该区别对待,采取比较谨慎的态度。前一类课程的国际化,只能对不同意识形态的课程内容作一些比较、分析和判断,切不可照搬西方同类课程的具体内容。

二是要将课程分层次,并区别对待。不同层次教育机构课程国际化的要求、目标、形式、措施应该有一定的区别。要从本校、本地的实际出发,从办学方向和培养目标的实际出发。博士生课程的国际化程度应该高于硕士生课程,硕士生课程的国际化程度应该高于本科生,依次类推。课程国际化需要现代教育思想作指导,国际化课程知识需要采用适当的、现代的教学方法和手段对学生进行传授,国际化课程内容需要用教材作载体。抓住了课程国际化这个重点,就能推动教育思想和教学方法的改革,就能加快教材建设的步伐。

4.以人员的交流与合作为载体,积极拓展和利用国际人才和学术空间

人员流动是中国高等教育国际化的核心内容之一。尽管人员的流动各有选择,动机也因人而异,时间也有长有短,但它却是衡量教育国际交流与合作成果的重要内容,是衡量高等教育国际化发展水平的一个重要标准。流动着的人才是教育国际化过程的重要载体,他们的流动带动着新知识和新技术的传播,对我国高等教育和科学技术的发展将发挥举足轻重的作用。促进中国高等教育国际化,必须以人员的流动作为交流与合作的载体,积极拓展和充分利用国际空间。要建立国际人才信息库,包括中国出国留学人员人才库和国际人才库。要突出与重点抓好国际型人才来华开展合作研究、联合培养学生和联合申请国际项目等。要提高国际型人才来华工作的物质待遇,改善他们的工作环境。要高度重视来华留学生的工作,积极参与国际教育贸易活动。要正确引导一般性人员的流动。随着我国人民群众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直接到国外去留学的会越来越多。我国高校应加强与世界一流大学的联合办学,满足人民群众在高等教育需求上的变化和更高的教育需求。要正确引导低年龄段和较低层次的出国留学活动,克服人员流动的盲目性。

5.完善高等教育国际化法规,鼓励高等教育发展市场模式

制定完善的教育国际化法规体系是调整和规范高等教育国际化活动的前提。发达国家教育国际化发展较快的一个重要经验就是建立了比较完善的法规体系,使教育国际化活动有法可依,有章可循。虽然现行的教育法规已经奠定了高等教育国际化的法规基础,但随着中国加入WTO,我国的教育立法还有许多盲区。例如,涉及教育国际性活动的有关法规和政策缺乏前瞻性。有的教育法规虽对一些原则性问题作出了规定,但是缺乏配套的法规或政策,致使法规条款缺乏可操作性。这些问题有的已经成为高等教育国际化发展的障碍。因此,国家要根据现有的法律和国际通行准则,制定相应的相互衔接的法规和政策,以此作为推进教育国际化的法律措施。政府部门要依据国家法律及时研究对应的法规和政策,甚至提出案例,使法规和政策具有可操作性。政府要依法行使管理、监督和检查的权利,要积极发挥学术团体、民间组织的作用,组织和引导他们参与监督和检查。同时,要鼓励各高等教育办学机构顺应世界教育发展潮流和教育国际化发展趋势,尽快建立起能主动适应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需要的、自我发展和自我约束的运行机制。随着高等教育改革的逐步深化,其市场特征越来越明显。人才市场、科技市场、生源市场、劳动就业市场等,有的表现为一种显性的市场关系,有的表现为一种隐性的市场关系;有的涉及到国际市场,有的涉及到国内市场,有的二者兼而有之。

国际人才市场模式的引用会增强人才的流动性。高校是高级人才相对集中的地方,参与国际市场流动的能力强、机会多。学校必须改革人事管理制度,创造良好的教学、科研、工作和生活环境,这样才能使优秀的人才留得住,使国外的专业人才引得进来。如果在国际人才市场上,学校能保持较强的竞争力,稳定和引进优秀人才,无疑会提高学校教育、教学和科研的质量和水平,提高办学水平,稳定生源市场,使毕业生在劳动就业市场具有竞争力。除现行法规和政策规定不能聘用外籍人员的职位外,那些已经确定建设世界一流大学的教育机构应该逐步开放学校的学术和管理职位,公开向国际社会招聘人才。

高校要学会运用技术市场的机制,将高新技术打入国际技术市场,积极参与国际性的合作科研,与企事业单位紧密结合,建立研究、开发、转让一条龙的运作机制。要保护知识产权,实行合理的劳动分配。要注意发挥自身的优势,根据国际和国内的经济市场、技术市场、人才市场和教育市场等的变化,不断调整培养目标和课程设置,改革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增强市场竞争意识,提高教学和科研水平,形成教育机构自身发展的良性循环。

标签:;  ;  ;  ;  ;  ;  ;  ;  

论我国高等教育的国际化_中国模式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