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近年来,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升,人们对城市园林规划和建设提出了更严格的要求。科学合理的园林设计,应从城市园林生态系统总体出发,依据园林植物病虫害的发生、危害及发展的环境要求,抓住影响植物病虫害消长的主要生态因子,营造有利于园林植物和病虫害天敌、不利于病虫害孳生繁衍的生态条件,提高园林植物的抗病虫害能力。本文就园林施工汇总园林设计和植物保护工作,做了深入的分析与探讨。
关键词:园林施工;园林设计;植物保护
1、重视推广应用乡土树种
城市园林是一个特殊的生态系统,受人为因素的高度干扰,在选择植物种类时,应坚持适地适树原则,重视乡土树种的推广应用。所谓乡土树种,是指原产于当地或通过长期驯化的树种,证明其已非常适合当地环境条件。乡土树种是长期演变中形成的地域性植物,具有较强的适应性和抗逆性,抗旱、抗寒、抗热、抗瘠薄、抗病虫害、抗污染,管理粗放,养护成本较低,同时,乡土树种还具有丰富的林相和季相变化,可以形成不同的地域特色景观。因此,乡土树种应成为园林绿化的首选树种。当前,部分城市在绿化建设过程中,忽视甚至避而不用乡土树种,转而追求一些不适应当地环境的外来树种,且不加论证盲目引种,虽然在园林景观上能够取得较好的效果,但新引进的植物往往不适应环境变化,表现出生长不良,对病虫害抗性较弱等性状,给养护管理工作带来了很多问题。有时还会传入一些检疫性病虫害,在引种地暴发流行,如松材线虫病,红脂大小蠹、美洲斑潜蝇、美国白蛾、烟粉虱等,都是随着外来引种植物传入,给我国造成重大损失。
2、丰富园林植物品种,体现物种多样性
根据生态学上“种类多样性导致群落稳定性”原理,要使城市园林生态稳定、协调发展,提高对病虫害的自我调控能力,维持城市的生态平衡,就必须丰富植物品种,体现物种多样性。物种多样性是群落多样性的基础,它能提高群落的观赏价值,增强群落的抗逆性和韧性,有利于保持群落的稳定,避免有害生物的入侵。只有多类物种才能形成丰富多彩的群落景观,满足人们不同的审美要求;也只有多样性的物种,才能构建不同生态功能的植物群落,更好地发挥植物群落的景观效果和生态效果。实践证明:只有物种多样性才有生态稳定性,只有植物生态系统稳定,才能对病虫害有较强的抵抗力。一些城市大批量单一种植杨树、国槐,杨树舟蛾类食叶害虫和槐树天牛类蛀干害虫危害就比较严重。
3、构建复层植物群落结构
构建丰富的复层植物群落结构有助于生物多样性的实现。单一的草坪与乔木、灌木、复层群落结构不仅植物种类有差异,而且在生态效益上也有着显著的差异。草坪在涵养水源、净化空气、保持水土、消噪吸尘等方面远不及乔、灌、草组成的植物群落,并且大量消耗城市水资源、养护管理费用很大。良好的复层结构植物群落能够最大限度地利用土地及空间,使植物能够充分利用光照、热量、水势、土肥等自然资源,产出比草坪高数倍乃至数十倍的生态经济效益。乔木能改善群落内部环境,为中、下层植物的生长创造较好的小生态环境;小乔木或者大灌木等中层树可以充当低层屏障,既可挡风,又能增添视觉景观;下层灌木或地被可以丰富林下景致,保持水土,弥补地形不足。同时复层结构群落能形成多样的小生态环境,为动物、微生物提供良好的栖息和繁衍场所,配置的群落应可招引各种昆虫、鸟类和小兽类,形成完善的食物链,以保障生态系统中能量转换和物质循环的持续稳定发展。群落组合不是简单的乔、灌、藤本、地被的组合,应从自然界或城市原有且较稳定的植物群落中去寻找健康、稳定的组合,再结合生态学和园林美学原理,建立适合城市生态系统的人工植物群落。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同时根据植物的生物学特性和生态学特性,要因时因地制宜,乔、灌、藤、草、花
并重,在空间上高低错落,在结构上协调有序,构建丰富多彩、层相繁杂的植物景观群落。这对病虫害的孳生蔓延与传播扩散有着机械阻隔作用,同时还有利于鸟类、蜘蛛等天敌动物及其他有益生物的生存繁衍,因此对植物病虫害可以起到很好的抑制作用。如果仅注重观赏和休闲需要,热衷于栽培整齐划一的植物,植物种类、年龄、层级趋向一致,极易出现水土流失、地力衰退等生态恶果,也容易发生火灾和病虫害问题。大面积栽植冷季型禾本类草坪,会诱使一些农田迁飞性害虫如蝗虫、蛴螬等经并常大量地进入城市草坪。
4、权衡植物间相互关系,合理配植园林植物
植物群落内各种植物之间的关系是极其复杂和矛盾的,其中有竞争,也有互助,具体有寄生关系、共生关系、生理关系、生物化学关系、机械关系等。科学利用植物间的相互关系,遵循生物共生、循环、竞争的原则,配置成有利于植物生长而不利于植物病虫害发生的种植结构,避免人为造成有利于病虫害发生的环境条件。搭配不合理,会导致植物生长不良,诱发或加重病虫害的发生;合理的搭配,能减轻或限制病虫的危害。一方面,应掌握各种植物间的相互关系,合理利用植物间的生物化学关系。兰科植物、云杉、栎、桦木、雪松、核桃、白蜡、落叶松、桑等植物与菌根菌具有共生关系;一些植物种的分泌物对另一些植物的生长发育是有利的,百合与玫瑰栽种在一起,比单独种植长得更好。山茶花、茶梅和红花油茶等与山苍子摆放在一起,可明显减少煤污病的发生。皂荚与百里香、黄栌与鞑靼槭一起栽植,植株能增高。但另一些植物的分泌物则对其他植物的生长不利,丁香、薄荷、刺槐、月桂等能分泌大量的芳香物质,影响相邻植物的伸长生长。榆树的分泌物能使栎树发育不良;赤松
林下桔梗、苍术、结缕草生长良好,而牛膝、东风菜、苋菜、灰藜生长不好。柏树挥发油中含有醚和三四烷,可使周围植物的呼吸减缓,生长停止,呈中毒现象。另一方面,应避免混植病虫害转主寄生或有共同病虫害的植物。
5、植物栽植密度要适宜
不适宜的栽植密度是导致病虫害发生的重要原因。种植设计时必须考虑到这一因素。当前,城市园林绿地中过多的设计模纹色块种植,这对于提高绿化质量和艺术造型是一种很好的绿化手法,但是,为了“立竿见影”而盲目将栽植株距加密,不仅浪费苗木,而且违背自然规律,使植物生长空间拥挤狭窄,植株生长得不到充足的阳光和养分,互相争光、争水、争肥,极易孳生病虫害,且不易进行防治,也缩短了植物更新期,导致绿化“时装化”的不利结果。如杜鹃、龙柏、蜀柏、金叶女贞、红花檵木、珊瑚冬青、紫叶小檗等苗木的应用,诚然,种植设计时初期可以适当密植,以保证初期的景观效果,但几年后必须及时间苗,确保植物合理的生长空间,以提高树木生长势,增强树体抗病虫害的能力,减少传染病虫的危害,否则将达不到原设计意愿和理想的景观效果,反而有利于病虫害的发生,这一环节在许多地区被忽视了。
结束语:综上所述,在园林设计中,应从生态系统的整体出发,以生态学理论为指导,利用园林生态中植物、病虫害、天敌、环境等多种因子之间的相互关系,根据植物生物学特性和生态学特性,遵循植保原则,因地制宜,适地适树,合理科学地配置园林植物,要尽力将各种各样的园林植物有机地组合在一起,构建成一个和谐、有序、稳定的园林植物种群、群落和生态环境。
参考文献:
[1]蔡平、王滨. 园林害虫的持续控制[J].中国园林,2012(6):23-24.
[2]易小林、秦华、刘磊. 当前植物造景中的几个问题分析及对策研究[J].中国园林,2012(1):33-35
论文作者:金海宣,张琳琳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7年第17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7/10/24
标签:植物论文; 病虫害论文; 群落论文; 植物群落论文; 树种论文; 园林论文; 生长论文; 《基层建设》2017年第17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