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篇初中新课文背后的故事——关于《登上地球之巅》一文的选编与加工,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选编论文,课文论文,一文论文,之巅论文,地球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一
调查显示,当代中学生普遍喜欢阅读有关探险的作品。这促使我们思考,何不在教材中选编一组有关探险的文章,使学生在感兴趣的阅读中既学习语言文字,又培养探险意识和探索精神?但在以文选型教材占绝对主流的汉语文教材编制中,找选文永远是最困难的事,关于探险的选文尤其难找。结果,找来找去,外国人写外国人的探险佳作并不少,缺的是关于中国人探险的好作品。在我国古代,张骞出使西域、郑和七下西洋、徐霞客历尽艰险遍访名山大川……这些算是探险事件,却没有相应的白话佳作来记颂。近现代以来,国人为保卫家园而焦头烂额,哪有心思和勇气出门探险?在当代中国,曾经出过刘雨田、余纯顺、尧茂书等一批令人感佩的探险者,后来又有远征南极和北极的政府组织的科考活动,但都没有形成多大国际影响,同样也缺少生花妙笔来记述这些事件。所以,国内的探险文章选来选去难找合适的,这使我们一度想过,整个单元干脆全部选编外国的探险作品,但这个想法一经提出便被主编否决,因为全单元中若没有一篇反映国人探险的,无论如何是不好交代的。
经过对多篇选文的反复筛选和讨论,编写组最后把眼光聚焦到1960年在我国西藏发生的那件体育大事上,那就是1960年的5月25日,人类登山史上由中国人第一次从北坡成功登顶珠穆朗玛峰。在当时的国内政治体制和政治形势下,这次的登顶成功已经不仅仅是一件体育大事,而上升为具有较大国内和国际影响的政治事件。就国内来说,通过登山胜利宣传了党的领导和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宣传了国人自力更生、艰苦奋斗、无高不攀的革命精神,为困难时期的国人提供了一针“强心剂”,让无数的人继续沉浸在对国家繁荣富强的梦幻之中。就国际来说,攀登珠峰的成功向世界显示了中国的进步和强大,中国登山队从此成为世界登山格局中新的强者。当时,新华社派出郭超人等登山记者随队进行实地采访,年仅26岁的郭超人还登上了海拔六千多米的高度,亲身体验了攀登地球第一高峰的艰难与精神。事后,郭超人又以极快的速度执笔写下长篇通讯报道《红旗插上珠穆朗玛峰》,发表在《人民日报》上。
现在看来,这篇写于四十多年前的作品入选21世纪的语文课本终究有些勉强。最主要的问题是:文章写于“左”的思想盛行时期,作者在行文中多处使用“左”的政治话语,有些干脆就是赤裸裸的政治口号。同时,作者在字里行间有意无意地贬低外国探险者,对那些在通向珠穆朗玛峰顶的路途上倒下的外国探险家,显得同情心不够,甚至隐约透露出幸灾乐祸。另外,从语文角度看,这篇通讯的语言文字不够精练和规范,颇多表述值得商榷和修改。凡此种种表明,这样的文章,非到万不得已是不能选入21世纪语文教材的。经过编者的裁剪和加工修改,现在呈现给大家的这篇课文,很难看出那个时代的思维破绽和文字问题了。
这篇长达三万字的通讯报道,开头有个两千多字的引言,交代珠峰探险史上外国探险者的一次次失败和惨剧,由此引出中国队的登顶事件。正文共六个部分,前面五部分全部是写由二百多人组成的登山队是如何准备登顶的,第六部分是全文的高潮,写由四名队员组成的突击队中的三名最后成功登顶,最终书写了人类登山史上的新的辉煌。《登上地球之巅》这篇课文节选自第六部分。这部分原文长达一万余字,课文选出其中的四千来字,删去的内容有:登山前的各种准备,登山队的出征宣誓,13名队员赶到8300米的突击营地,王富洲、屈银华和刘连满三位突击队员的情况介绍,三个突击队员在“死亡地带”的山坡上召开党小组会及做出决定,三个队员登顶后的所见所闻所为,四人返回大本营的情况,等等。
二
接着,我们对劈出的这四千多字的“毛坯”进行语言文字上的精雕细琢。下面列出加工修改前后的部分例句,作为大家学习语言修改的例子。至于为何这样修改,限于本文的篇幅,这里就不作特别的说明,师生可以在课堂上讨论。
原文:……只携带了氧气筒、防寒睡袋和登山队委托他们带到顶峰的一面五星红旗,一尊高约20厘米的毛主席半身石膏像,以及准备写纪念纸条用的铅笔、日记本和电影摄影机。
修改:……只携带氧气筒、防寒睡袋、铅笔、日记本、电影摄影机和登山队委托他们带到顶峰的一面五星红旗,一尊高约20厘米的毛泽东半身石膏像。
原文:即使是这样,他们前进的速度也是非常之慢的。因为从5月17日上山以来,他们已经经历了一个星期的艰苦行军,体力有了巨大的消耗。
修改:即使如此,他们前进的速度也是非常慢的。因为从5月17日上山以来,他们已经经历了一个星期的艰苦行军,体力消耗巨大。
原文:他高兴地笑了起来。他毅然蹲到岩壁前,让别人踩在他的双肩上,然后再慢慢地站起来,使别人的双手能抓住岩壁顶端的支撑点攀登上去。在这样的高度上作任何一个细小的动作,都会给身体带来严重的反应。
修改:他毅然蹲到岩壁前,让别人踩在他的肩膀上,然后慢慢地站起来,让别人的双手能抓住岩壁顶端的支撑点攀登上去。在这样的高度上,做任何一个细小的动作,身体都有严重的反应。
原文:在体力虚弱和严重缺氧的情况下,还要摸黑进行高山行军,不仅是极其困难的,也是相当危险的。
修改:在身体虚弱和严重缺氧的情况下,还要摸黑进行高山行军,这不仅极其困难,而且相当危险。
原文:然而,对于用共产主义思想武装起来的中国登山队员们来说,有什么样的困难和危险能动摇他们的勇气和神经呢?有什么样的困难和危险能滞留和阻挡他们前进的脚步呢?
修改:然而,对于坚强的中国登山队员们来说,有什么样的困难和危险能滞留和阻挡他们前进的脚步呢?
原文:他决定宁愿自己忍受窒息的痛苦甚至死亡的威胁,这最后一点氧气也必需留给战友。
修改:他决定,宁愿自己忍受窒息的痛苦甚至死亡的威胁,也要把最后一点氧气留给战友。
原文:……他清楚地意识到死神正在一步步向他扑来。在这个时刻,多少往事像奔腾的江水一样涌上他的心头。他想起童年时代的苦难,解放以后的幸福;他想起党对他的教育、培养和信赖;他想起人民交给他们的征服珠穆朗玛峰的任务……刘连满多么想活下去啊!
修改:……他清楚地意识到死神正在一步步向他扑来。刘连满多么想活下去啊!
原文:夜色浓重,珠穆朗玛峰山岭间朦胧一片。只有珠穆朗玛顶峰还露出隐约的轮廓。王富洲、屈银华和贡布三人匍匐在地上,依靠着星光和反照的雪光,辨认路途,每前进一步都变得更加吃力了。
修改:夜色浓重,珠穆朗玛峰山岭间朦胧一片,只有顶峰还露出隐约的轮廓。王富洲、屈银华和贡布三人匍匐在地上,依靠着星光和反照的雪光辨认路途,每前进一步都要付出巨大努力。
这篇课文的选编和对细部的改动,都是深思熟虑的结果。这从一个侧面说明,教材的每一篇选文并非“捡到篮子里的都是菜”(叶圣陶),而要经过反复筛选和精心加工,最后才能成为适合孩子们享用的大“菜”。因为它们是千百万孩子的精神食粮,来不得半点马虎。
三
最后说说与这篇课文有关的主题思想问题。笔者的一位韩国朋友这些年专门研究大陆中小学语文教材,人教版的课程标准初中语文教材自然也进入了他的研究视野。一天,他给笔者打电话,说这套人教版语文教材选编了许多很好的文章,但也有部分文章的价值导向可能存在问题。他举的例子正包括七年级下册的这个探险单元。他说,这个单元的四篇现代文,包括《登上地球之巅》,都过于强调国家至上和集体主义,这些文章实际上是在告诉学生,为了国家的荣誉和集体的利益,可以轻而易举地放弃个体的生命,在当前普遍重视生命和个体的时代,这样的价值引导是不合时宜的。听了此话,笔者陷入沉思,然后又看了看这篇课文的练习题,第三道题恰恰是在强调集体主义观念和崇高的献身精神。编者这样设计练习题是不是真的会对学生的价值观念形成误导呢?笔者的看法是,这位韩国朋友的观点有一定道理,但也有问题,因为任何时代所有国家的探险,强调集体观念和牺牲精神都是必要的,因为探索未知世界往往需要较强的合作意识和崇高的献身精神,必要的时候,为保全战友的生命和全队的成功,牺牲个别队员的生命是情有可原的。就像课文中的刘连满,明知自己可能死亡,但他毅然把那点氧气留给将要下山的战友。刘连满这样做并不说明他轻视自己的生命,反而看出他在关键时刻把生的希望让给别人,把死的危险留给自己的高尚品格。这样的品格任何时代都是需要的。我们决不能因为强调对个体生命的尊重就不敢冒险,放弃对未知世界的探索,因而连集体主义和牺牲精神都不要了。笔者建议把这个探险单元的几篇课文串联起来并结合单元综合性学习,在班上或年级中组织一次大型的辩论会,探讨珍惜生命和勇于献身、尊重个体和集体主义这两对关系,以加深对本单元思想主题的理解和认识。当然,有不同意见也是允许的,有思想碰撞才有进步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