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寻找音乐梦想的男孩,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男孩论文,梦想论文,音乐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在全国各地电视台热播的连续剧《赖布衣传奇》很受观众欢迎,而片尾曲《醉梦》更是给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你知道这首打动亿万观众之心的曲子是谁演唱的吗?也许你对这个名为陈谦的演唱者不怎么了解,其实他在音乐艺术的路上已跋涉多年,他还获得过2007年第十届亚洲新人歌手大奖赛最具潜质奖。
说起陈谦的音乐之路,还是一种偶然和意外。
读小学时,曾被老师请出合唱队
陈谦生长在美丽的宁波东钱湖畔。读小学六年级时,学校成立了一个合唱队。各方面成绩都不错的陈谦也入选了。但在合唱队排练时,老师总是听见一个奇怪的声音,难以与其他孩子的声音很好地融合,于是,老师让孩子们一个个单独唱,要把这奇怪的声音找出来。最后,陈谦被请出了合唱队。
陈谦有一种失落感,他觉得自己唱得并不赖,很快就到了小学毕业的那年暑假。陈谦的妈妈比较喜欢当时的流行音乐组合“小虎队”的歌,家里也买了很多CD,陈谦听了几首歌之后也被迷住了。那个暑假,他就在房间里反复听CD,有时还边听边唱。“我是完全着迷了,除了吃饭,很少出房间。”现在回忆起来,陈谦说,其实那段日子让自己积淀了一些东西,直到现在还对他有影响。
初中,他遇到了一位肯定他有独特嗓音的音乐老师
“我很感激我在宁波东钱湖中学的音乐老师,没有他引导我,并经常给我表现的机会,恐怕我现在就不会搞音乐了。”陈谦所说的老师叫高毅海,教陈谦音乐课。
刚进入初中,就遇上为期2周的军训。待军训结束后就是中秋节了。大家都是新生,互相还不太熟悉,为了迅速增进同学之间的友谊,初一各班都在班里举行了中秋晚会。陈谦就在这次中秋晚会上“一鸣惊人”。他唱了一首小虎队的《红蜻蜓》,同学们都觉得模仿得很像,唱得也好听,他一跃成为同学眼中的小歌星。高老师听了之后也表扬了他,说他的嗓音很独特,这使他的热情一下子就被重新点燃了。
之后,陈谦就成了高老师的得意门生,他参加了学校的各种文艺活动,当主持人、表演。“很开心,有一种被肯定的感觉。”陈谦说那是他内心小小的得意。这种得意一发不可收,内心的灼热要用一种方式释放出来,那就是自己写歌。
初三,大家被考高中的担子压着,但陈谦却在这时学起了弹吉他,还写歌词。“当时什么都写,对学习的苦恼、即将毕业和同学分离的忧愁,青春的舞动在旋律和歌词中得到了释放。”陈谦说自己当时写歌十分投入,经常是在上晚自习时向班长请假上厕所,随身带上一支笔和一张纸,抵着墙壁写歌,一写就是半小时,平时厕所里难闻的气味那时都已经不是问题了。夏天的厕所蚊虫还特别多,他的腿脚经常被咬得红肿一片。
那时候,高老师告诉陈谦,宁波鄞州中学将招收艺术特长生,如果愿意在音乐道路上走下去,可以考虑考虑。
当时的陈谦学习成绩在班里还属中上,父母不希望儿子走文艺之路,但陈谦在这个问题上与爸妈发生了严重的争执,他想试着走一回自己选择的道路。他说,如果按照父母的意愿去做也不是不可以,但高中三年自己会不开心。他现在已经对音乐有了感情,很想试一试。即使三年后考不上大学,但这三年过得快乐,自己绝不后悔。平时不太说话的陈谦一口气说出了自己的心里话,他知道如果现在不说就没有机会了。“也许是父母不愿意看见我不快乐,他们给了我一次机会。”
读高中了,一切都得从头学起
作为艺术特长生考进鄞州中学后,陈谦发现自己真的要走文艺之路,为考学要准备的东西太多了。乐器、乐理、练习听音等等,这些都需要从头学起。为了迎头赶上,陈谦除了正常上文化课外,下午放学和晚上自习时间都用来练琴,一个人关在一间琴房里,一呆就是几个小时。“人都呆烦了,到练琴时间就不由自主地想逃。”为了自己的音乐梦想,陈谦克服了内心的烦躁,反而喜欢上演奏乐器,钢琴、吉他,每天都要练上几个小时。“说句实在话,作为艺术、体育类特长生考进学校的我们,当时是有些被人看不起的,觉得我们的文化成绩不行。”为了证明自己,只有比别的同学付出更多心血和汗水。
第一次参加全国比赛
在指导老师贾红斌的帮助下,陈谦读高一时就写出了五六首歌,并灌制成一张CD,趁着2004年的暑假,和贾老师一起到上海寻找唱片公司。“当年才17岁,真的是初生牛犊不怕虎,什么也不怕,抱着一腔热情就这样出发了。”
在南京路一家唱片公司的直销唱片店里,他向店员询问公司地址,店员看他一副青涩小男孩的模样,起初还不肯告诉他。“幸好那天在公司碰到了老总,他把我的作品拿去听了听,觉得我挺有想法的。约我见一见他们的音乐总监。”
见到了音乐总监,他肯定了陈谦歌曲中一些优点,也指出了不少缺点,比如声音、曲风等还有局限,比较稚嫩。“当然还是以鼓励为主,但出来后我的心情仍然十分失落。”出了公司大门,旁边是一家很大的KTV歌厅,门口贴着大海报,是首届全国流行音乐大赛的报名点。贾老师鼓励他进去报了名,陈谦就抱着一种“试试看”的心情唱了一首歌。最后竟作为上海代表之一进入了决赛。
虽然进入了决赛,但陈谦仍然抱着“去长长见识,能去北京就是胜利”的心态,毕竟是全国性的比赛,而且评委都是音乐圈内耳熟能详的大家,说不紧张是不可能的。
决赛进行了两轮,“第一轮是当场打分,分数报出来的时候基本可以判断自己所处的位置是否被淘汰了。”陈谦排在后面,出场时已经是深夜十二点了,选手和评委都累了。他参加的是青年业余创作组,演唱了一首自己作词作曲的歌。“自己的歌容易把握,也能更好地演绎情感。”当他在现场听到自己的分数是97.6分时,他知道自己又向前跨了一大步,因为这是仅次于最高分98分的第二高分。
第二轮比赛时,经过几天短期培训的陈谦已经驾轻就熟,他自己感觉发挥得更好一些。不过当得知自己获得了青年业余创作组冠军和原创组铜奖时,陈谦还是有些没想到。“我第一时间就给父母打电话报了喜讯,他们也都很高兴。”
从这件事后,父母对陈谦的选择有了一些信心,也给予了更多支持。
大学生活为陈谦打开了音乐世界的大门
转眼2006年高考的日子临近了。陈谦顺利地被录取到上海音乐学院音乐制作系,系统学习流行音乐的编曲、录音等知识。自此,陈谦进入了另一个音乐世界。
2007年,第十届亚洲新人歌手大奖赛举行。这个比赛是音乐圈中大家都比较看重的一个,像胡彦祖、容祖儿等都是通过这个比赛脱颖而出成为众人眼中的明星。大赛组委会给了上海音乐学院一个名额,学校推荐了陈谦。陈谦一路轻松地比下来,毫无初次比赛的紧张,最后拿了亚洲新人最具潜质奖。
在自己的音乐道路上越走越宽
在上海音乐学院,陈谦不仅学到了许多专业知识,更重要的是,他还接触了全新的音乐创作理念,这对他来说不啻是一个质的飞跃。最后他把自己定位于流行音乐的创作与演绎上,“这是我最擅长和喜欢的。”
在学校里,陈谦写了不少歌,还与朋友一起开了一家文化工作室,接一些活,像为“梦想中国”、“我型我秀”的选手量身定做写歌,为电台的节目创作一段音乐,而他自己也先后在不少连续剧中演唱片头、片尾曲。
“无论怎祥,我的音乐梦想不会丢”
去年底,陈谦回到浙江宁波东钱湖畔,开了一家谦源音乐工作室,做一些文化策划方面的事。
“也有不少想走艺术道路的学弟、学妹来和我谈心,我告诉他们,要坚持自己的梦想,无论是否成功。但只有坚持下去才有成功的希望,否则就永远只能仰望别人的成功。”
“我一直觉得,音乐,即使是流行音乐,也不仅仅是娱乐大众的,而是能给人带去力量和安慰。我希望自己的作品就有这样的力量。”在自己坚持要走的音乐道路上,陈谦说无论未来会变得怎样,音乐永远是他最终的梦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