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施七大工程,合理利用水土资源加快黄河三角洲生态农业建设,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黄河论文,生态农业论文,水土论文,合理利用论文,工程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山东省东营市是黄河三角洲的主体,土地总面积1053km[2],97%属黄河冲积平原,自然资源十分丰富,开发潜力巨大。但由于成陆时间较短,土质疏松,水土流失严重,生态环境非常脆弱,严重制约经济的发展。近几年来,我市认真贯彻落实江泽民总书记等中央领导同志关于“治理水土流失,建设生态农业”的一系列指示精神,紧密结合东营实际,确立了以合理利用水土资源为重点的可持续发展战略,突出做好“水”字文章,大力实施蓄水、绿化、水土保持、农田水利、“上农下渔”、农业综合开发和自然保护等七大工程,旱涝沙碱硼综合治理,农林牧副渔协调发展,走出了一条具有东营特色的建设生态农业的可持续发展路子,促进了全市经济和社会的发展,加快了黄河三角洲的开发建设。
1 实施七大工程成效巨大
我市坚持统一规划、分期实施,综合治理、全面开发,先易后难、注重实效的原则,扎扎实实地实施七大工程,生态环境得到很大改善,农业综合生产能力显著提高。据不完全统计,全市累计新增农产品生产能力:粮食53.7万t,棉花3.5万t,肉类1.8万t,蔬菜2万t鱼类0.8万t,果品1万t;1998年全市农业总产值7.98亿元(不变价),比1988年增长3.41倍;农民人均纯收入达2533元,同比增长3.74倍;全市人均占有粮食跃居全省前列,由粮食调入地区实现了自给有余。
1.1 实施蓄水工程,确保全局稳定
近几年,黄河断流越来越频繁,又多集中在用水高峰期的4、5、6月份,对全市工农业生产和城乡人民生活造成了严重威胁。为此,我市把蓄水工程作为事关我市稳定的“生命工程”来抓,蓄水能力大幅度提高,实现了旺吞淡吐,丰存枯用,巧用黄河水,有效地缓解淡水资源严重短缺的矛盾。一是坚持大中小结合。在全市大力开展了“亿、千、百、十”和“一村一库”活动,市建亿立方米水库,县区建千万立方米水库,乡镇建百万立方米水库,村建十万立方米水库。二是坚持“油”“地”结合。充分发挥地处油田矿区的优势,地方与油田携手共建工农两利水库。三是坚持土“洋”结合。既采用衬砌、护坡、防渗等技术措施,建设了一批高质量、高标准的大型蓄水工程,也因陋就简,围堤成库,建设了一批简易水库。四是坚持开挖水库与渔农开发相结合。结合淡水养殖业的发展,挖池为塘,蓄水养鱼浇田。五是坚持开挖水库与整治村容村貌相结合。采取“挖库蓄水,取土建房筑路”的办法,把蓄水工程与村庄建设结合起来,统一规划建设,收到了显著效果。截至1998年度,全市建成大、中、小型水库522座,总库容7.1亿立方米,蓄水河道9条,蓄水能力0.2亿立方米,一次性总蓄水能力达7.3亿立方米。
1.2 实施绿化工程,改善生态环境
一是大搞路域绿化。对主要干线公路两侧500m、县乡公路两侧20m范围内的农田区,实行沟渠路林综合配套,建成集中连片连线的高标准林网区。截至1998年底,已建成路域林带864km,建成高标准林网7200ht[2]。二是建设百万亩(6.67万ht[2])环城防护林带体系。在市政府驻地周围,计划利用3~5年的时间,建成百万亩环城防护林带。目前,该项工程正在按计划顺利实施。三是搞好农田林网建设和农林间作。在中低产田改造区,全部按照高标准建设农田林网;在荒碱地开发区,按照因地制宜、适地适树的原则配置林网;在部分大田生产区,发展林粮间作。四是加快村镇绿化。各县(区)都按市里的统一要求,每年抓好一批绿化示范村。五是搞好水系绿化。争取以最快的速度把大的引排水渠、河道高标准地绿化起来。通过实施绿化工程,大幅度地提高了全市的绿化水平。目前,全市有林地面积4.8万ht[2],农林田网化面积1.5万ht[2],农林间作面积2.23万ht[2],封滩育林3.56万ht[2],全市林木覆盖率已达12%,比1983年建市时提高8.3个百分点,昔日荒凉的面貌得到了根本性的改变。
1.3 实施水土保持工程,综合防治水土流失
我市立足当前、着眼长远,多渠道筹集资金,大力实施以小流域综合治理为重点的水土保持工程,突出抓了垦利十八户、南展片、河口义和、利津王庄等4个风沙区综合治理项目,取得了显著的经济、社会和生态效益,发挥了攻坚和示范作用,推动了区域经济的发展。截至1998年底,全市共投入水土保持资金920万元,投工308万个工日,完成土石方432万立方米,建成农田林网1.01万hm[2],种草3933hm[2],整治土地4333hm[2],兴建水工建筑物327座,治理水土流失面积5万hm[2],年减少土壤流失总量3600万t。水土保持工程的实施,大大改善了生态环境和生产条件,为农业和农村经济的持续快速发展打下了坚实基础。
1.4 实施农田水利工程,改善农业生产条件
这项工程的重点是提高农田抗御旱涝灾害的能力,开展以引水灌溉、排水洗碱、开源节流、整治土地为中心的农田水利基本建设。建市15年来,全市累计完成工日2.24亿个,搬动土石方9.65亿立方米,完成各类水利工程17.1万项。全市已建成引提黄河水工程18处,引提水能力达513m[3]/s;共有骨干排水河道26条,其中流域面积100km[2]以上的18条;建成干支渠道613条,农田有效灌溉面积14.57万hm[2],其中旱涝保收面积8.53万hm[2]。对小清河、支脉河、广利河等大、中型排水河道疏挖治理20条次,整修加固黄河堤防128km,河道控制面积5118.1km[2],其中有效除涝面积6.93万hm[2],大幅度地提高了行洪排涝能力。井灌区在加强节水灌溉的同时,大搞井泉建设,年新增配套机井250多眼、修复旧井200多眼,喷灌面积已超过6670hm[2],农田抗御旱涝灾害的能力显著提高。
1.5 实施“上农下渔”工程,向盐碱地要财富
我市拥有大面积的盐碱地,大部分含盐量很高。如何治理水土流失,开发利用这些盐碱地,一直是各级反复思考和需要逐步解决的老大难问题。近几年,我市认真总结和大力推广了利津县汀罗镇“上农下渔”开发的经验,在寸草不生的盐碱地上,挖池蓄水,筑台为田,上种粮棉、林果、瓜菜,下养鱼、虾、鸭、蟹,同时,搞好种草护坡,创出了盐碱地立体高效生态农业开发的路子。广大群众形象地说:过去“一毛不拔”的盐碱滩,如今掘出了“大金砖”。截至1998年底,全市已累积投资8700多万元,开发“上农下渔”4000hm[2],年总收入达7200多万元。
1.6 实施农业综合开发工程,加快农村经济发展
为综合防治水土流失,切实保护和合理利用水土资源,自1988年开始,我市连续大搞农业综合开发,取得了显著成绩。到1998年底,全市累计投资5.7亿元,共计实施农业开发项目210多个,累计开发宜农荒碱地9.51万hm[2],改造中低产田6.84万hm[2],改良草场8800hm[2],封育滨海草场3.33万hm[2],成片造林1400hm[2],建设农田防护林网8.67万hm[2],建设多种经营和农副产品龙头加工项目51个,农产品商品率达到74%。随着农业综合开发工程的实施,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大幅度提高,农业产业化进程进一步加快,农业和农村经济持续快速发展。
1.7 实施自然保护工程,切实保护黄河口新生湿地生态系统
1992年10月,经国务院批准,我市在黄海入海口处建立了黄河三角洲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总面积15.3万hm[2],占全市土地总面积的19.31%。我们综合运用法律的、行政的、经济的、教育的手段,全面搞好管理、保护和建设等各项工作,取得了显著成效。目前,黄河三角洲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已是中国暖温带保存最完整、最广阔、最年轻的湿地生态系统,成为东北亚内陆和环太平洋鸟类迁徙重要的中转站、越冬栖息地和繁殖地,发展成集保护、科研、开发、旅游为一体的高水平自然保护区。自然保护区内共有各种野生动物1524种。其中,水生动物641种,属国家一级保护的有2种,二级保护的有7种;鸟类269种,属国家一级保护的有7种,二级保护的有34种。共有植物393种,属国家二级保护的1种。
2 做法与体会
2.1 必须统一思想认识
我们充分利用多种舆论宣传手段,采取集中与分散相结合、面向领导与面向群众相结合、正面宣传与重点帮促相结合、抓典型与促平衡相结合、摆事实与讲道理相结合等多种方式,广泛、深入、持久地搞好舆论宣传工作,使广大干部群众牢固树立保护生态环境就是保护生产力,改善生态环境就是发展生产力的思想,增强各级搞好水土保持、建设生态农业的责任感、紧迫感和使命感,充分调动各方面的积极性,共同搞好水土保持、建设生态农业的“大合唱”。
2.2 必须落实好有关政策
一是坚持实行劳动积累工政策。市里规定,农村每个劳动力每年用于农田水利基本建设等方面的劳动积累工不少于20个,工程规模较大的地方,在群众自愿的基础上,根据实际需要和承受能力,可以适当增加。只要群众要求干,出工额不受限制。二是落实“受益分摊、分级负担”的政策。对大型工程,实行市里统一规划,市、县、乡三级筹资,群众投劳的办法。对一些小型、配套工程,立足于自力更生,分级规划,分级组织,谁受益、谁建设。对大型的油田、地方两利工程,实行“油”“地”结合,优势互补,共同搞好工程建设。三是调剂使用好“两工”。采取“工换工、几年清”,“今年你帮我、明年我帮你”等行之有效的办法,尽量让群众多出力、少掏钱。四是建立多元化投资机制。各级财政每年都拿出一定资金用于水土综合治理。积极搞好河道维护费、水土保持设施补偿费的计收管理,确保水土综合治理开发资金有一个稳定的来源。鼓励企事业单位、市内外客商和个人以股份合作等形式投资。五是用足用好各级治理开发资金,制定好资金有偿、滚动使用回收机制,提高资金使用效益。六是落实扶优限劣政策。对治水改土、建设生态农业搞得好的单位优先扶持,谁的积极性高、效益好就支持谁,不搞平衡工程,资金不搞平均分配。
2.3 必须搞好科学规划
我们在充分调查、科学论证的基础上,制定了《东营市水土保持综合治理规划》和《东营市水土综合治理建设生态农业总体规划》,并且将规划分解细化,制定了蓄水、绿化、水土保持、农田水利、“上农下渔”、农业综合开发和自然保护等七大工程专题规划。各县(区)也根据市里的统一规划,相继制定了《水土保持生态环境建设规划》和实施方案。规划制定后,我市采取了“一个规划管到底、一张蓝图干到底、一个班子抓到底”的坚决措施,确保各项规划的全面实施,实现了“搞好一个规划,治理一方水土,发展一方经济,富裕一方群众”的目标。
2.4 必须坚持高标准、高质量、高效益
我市严格实行了“四高八化”标准:即指导思想起点高、规划设计标准高、工程建设质量高、项目综合效益高,农田园林化、耕作机械化、种植区域化、栽培技术化、生产服务系列化、经营规模化、管理规范化、产出优质高效化。在工作中,做到严把“三关”:即严把工程建设审批关,坚持效益不好的工程不能开工,规划达不到要求的工程不能开工,资金不落实的工程不能开工;严把工程验收关,坚持不搞“半拉子”工程,不搞配套缺项工程,对施工质量实行领导责任制;严把工程管理关,凡管理办法不健全、管理人员不落实、管理标准不量化、确属不合格的工程,限期整改补缺,限期达标。
2.5 必须依靠科技进步
一是加快现有科技成果的推广应用。重点推广了良种良法、旱作农业、地力培肥、节水灌溉、环境污染治理、环境动态监测及农村新能源利用等先进实用技术,及时总结和推广市内外的好经验、好做法,充分发挥辐射带动作用。二是切实搞好教育和培训。在加快培养专业技术人才的同时,利用多种形式,加强对农民群众的科技培训,不断提高他们的科技文化素质,使水土综合治理,建设生态农业真正转移到依靠科技进步和提高劳动者素质上来。三是加强污染治理。对污染源加强治理监督,严格控制各种污染物排放量,全面实行污染物排放许可制度。
2.6 必须不断深化改革
一是风沙区、荒碱地和生态环境治理开发项目,可以跨地区、跨行业、跨所有制,采取承包、租赁、购买等形式进行建设和经营,治理开发成果允许继承、转让。二是对现有小型农田水利设施逐步进行拍卖,产权可以继承和转让。对不宜拍卖的小型农田水利设施,在所有权不变的前提下,逐步采取承包和租赁的方式经营。农田水利设施拍卖、承包、租赁期限,一般不低于15年。通过拍卖、承包、租赁农田水利设施所筹资金,原则上全部用于水利基本建设,做到以水养水,良性循环。三是对新建小型农田水利设施,按照“谁投资,谁所有,谁受益”的原则,采取了户办、联户办或股份合作等形式进行开发建设。四是坚持建管并重,谁破坏、谁治理、谁补偿,保护好生态环境建设成果。根据上级有关法律、法规和政策,结合我市实际,逐步建立健全配套性规范文件,把生态环境建设逐步纳入法制化、规范化、制度化的轨道。
2.7 必须加强组织领导,落实责任制
我市各级政府对水土保持、建设生态农业高度重视,列入了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作为全市工作的重点,切实加强组织领导,狠抓各项政策措施的落实,真正做到认识、措施、工作、领导四到位。一是实行目标责任制。主要领导亲自抓,分管领导具体抓,几大班子一齐抓。逐级签订责任状,层层分解落实目标任务,确定责任,严明奖惩,一级带着一级干,一任接着一任干。不管哪一级、哪个环节出了问题,都要一查到底,严肃处理。二是搞好组织协调。对一些大型、综合性工程项目,市政府统一组织,有关部门和单位各负其责,通力协作,形成强大合力,共同做好各项工作。三是建立健全管理机构。近几年来,我市在压缩机构编制的情况下,先后列编建立了水土保持办公室、农业综合开发办公室、自然保护区管理局等管理机构和服务网络,充实和加强了检查监督和科技人员队伍,为搞好工作提供了可靠的组织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