装配式建筑在项目设计阶段的实际应用论文_葛凯

装配式建筑在项目设计阶段的实际应用论文_葛凯

中建二局第三建筑工程有限公司 北京 100070

摘要:装配式建筑采用工业化的生产方式,将预制构件通过连接部位后浇混凝土、浆锚或叠合方式,组成具有可靠传力和承载要求的结构,从结构形式来说,装配式混凝土结构、钢结构、木结构都可以称为装配式建筑。其核心是建筑设计标准化、构件(部品)生产工厂化、现场施工装配化和土建装修一体化。其优点体现在生产效率高、施工进度快、构件(部品)质量好、现场湿作业少、施工受季度影响小、有良好的综合效果等。

关键词:装配式;项目设计;应用;分析

引言:20世纪60年代之后为了有效解决房慌问题装配式建筑从欧洲以及日本得到了发展,但是还是单一的发展形势,并没有充分结合建筑信息内容。到了80年代随着人口的不断增加,对于住房的需要有了进一步提高,装配式建筑得到了进一步发展,特别是民用建筑、工业厂房等等很多都采取了装配式的模式。近些年随着信息技术以及计算机技术等的快速发展,装配式建筑的标准化设计以及生产都有了统一的制式。

1.各地装配式建筑发展现状

据统计,在全国范围内装配式建筑发展起步早、动作快,并获得“国家建筑产业现代化”示范城市的分别有沈阳、深圳、北京、上海、济南、合肥、长沙等。截至目前,国家层面及各省市均出台了装配式建筑的指导意见和配套政策,2016年9月,国务院办公厅发布《关于大力发展装配式建筑的指导意见》,上海市于2014年11月出台了《关于推进本市装配式建筑发展的实施意见》,2016年9月发布了《上海市装配式建筑2016-2020年发展规划》,其中提出,“十三五”期间,全市符合条件的新建建筑原则上全部采用装配式建筑,到2020年,装配式建筑要成为上海地区主要建筑模式之一。2017年5月,湖南省出台《关于加快推进装配式建筑发展的实施意见》。目前,长沙市已有远大住工和远大可建两个大型的建筑产业化企业,在装配混凝土体系和钢结构体系方面取得了长足发展,其中远大住工研发建筑工业化时间较早,是住建部认定的国家住宅产业化基地。2017年1月,山东省出台了《关于大力发展装配式建筑的实施意见》,2018年4月,发布了《山东省装配式建筑发展规划(2018-2025)》,其中提到:2016年以来,山东省开工建设装配式民用建筑3070万平方米,5座城市获批国家装配式建筑示范城市,26家企业获得“国家装配式建筑产业基地”称号。作为入选首批全国“装配式建筑示范城市”名单的城市,青岛市于2013年推广装配式建筑以来,相继出台了《关于进一步推进建筑产业发展的意见》、《青岛市推进装配式建筑发展若干政策措施》,并提出了11条扶持政策,目前已有9家产业基地。

2.装配式建造模式适合的建筑形式特点

2.1平、立面设计标准化

装配式建筑由于部分外墙板、阳台板、凸窗等结构体系的预制构件模块在预制工厂批量化生产,立面的建筑风格存在一定限制,适用户型重复率高,构件重复率高、定位中端的批量住宅、别墅或功能较简单的办公建筑,立面简洁、规整、变化有序、现代的设计风格。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2.2装修一体化

由于装配式建筑的外墙、内墙、凸窗、阳台板等均可采用预制构件,水暖电设备管线及点位的预留在预制构件生产阶段就需在工厂预埋到位,后期业主进行二次装修自行开槽布线的难度较大,且会破坏预制构件的结构构造,故设计阶段就必须充分考虑使用功能需求,确定水暖电点位及进线、排布形式,适用于精装修交付的建设项目。

2.3建设规模中型以上

根据项目规模的不同,采用装配式建造方式相对一般传统建造模式的建筑造价约高10%~20%,项目规模越大,预制构件重复率越高,单位造价分摊的成本相对来说越来越平均,根据研究,以住宅为例,规模高于10万平米的项目建造成本可基本与传统施工建造模式持平。

2.4建筑工业化

首先,由于装配式预制构件采用工厂机器流水线生产,相较于传统建造模式有效的规避了一般施工人员现场施工可能会带来的施工误差;其次,预制构件在工厂内生产完全不受天气的影响,减少现场施工强度的同时可同步甚至领先于施工现场的施工进度,两者结合的方式既能够满足开发商对于工期节点,施工进度的追求,又能够提升建筑最终交付品质。

3.装配式建筑在项目设计阶段的应用要点

3.1确定出装配率的相关要求和结构体系

从目前情况看,装配式结构体系可以分成不同类型,包括:预制叠合剪力墙体系、预制外挂墙板体系、装配整体式混凝土剪力墙体系、装配整体式混凝土框架体系、装配整体式框架核心筒体系等等。现阶段来看,那些通过出让的方式供应的建设用地在土地出让合同中都已经明确了一定要满足项目建设面积预制装配率方面的需要,所以项目采用哪种装配式体系来满足土地出让合同中的装配率要求,不同装配式结构体系的项目装配率的数值是不同的。这就对于项目装配式结构体系的选择和确定建立起了相应的限制条件。

3.2确定出建筑节能形式和面积计算的范围

总的来说可以将建筑节能的形式分成外保温、内保温、内外保温以及夹心保温等几种类型。对于装配式建筑来说,其最为常用的保温形式就是外墙预制夹心保温墙体的方式。虽然不会将预制夹心保温墙体面积归入到容积率当中,但是要确保建筑面积不能超出总建筑面积的3%。不同类型的建筑节能保温形式对于建筑计容面积计算、套内使用面积计算、墙身节点的构造设计方式等等都有相应影响,所以在进行项目设计过程中要确定建筑节能形式,从而有效控制项目后续的技术经济指标和构造成本等内容。

3.3确定出不同专业综合管线和点位情况

正常情况下预制构件深化设计图纸经过建筑施工图设计人员确认之后需要通过预制构件生产厂商将其运输到施工现场当中。为了保证预制构件具有准确的尺寸和批量生产进度,在施工图设计过程中施工图的设计人员要充分和结构以及水暖电等专业共同对平面图、立面图、剖面图、墙身设计详图、预制构件尺寸和预埋在预制构件上的管线位置和洞口管径尺寸进行复核,同时要对不同洞口和单体轴线间所具有的尺寸关系进行核查,将所得结果反馈到预制构件设计企业,防止由于不同专业设计图纸没有经过查漏碰缺造成的设计变更。

总结:综合上述所言,城市的海绵建设是一个城市建设的一场革命,要讲究科学。海绵城市建设主要以水作为重要媒介,需要统筹安排多个部门或者多个平台进行工作,从而可以确保各个部门与平台之间可以相互渗透与相互交融。影响海绵城市发展的主要问题在于自然的因素,确定好自然环境和基础建设方面的关系,可以在一定程度上促进海绵城市的发展,从而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建设习近平总书记所倡导的海绵城市,让城市有“面子”更有“里子”。

参考文献:

[1]刘康宁,张守健,苏义坤.装配式建筑管理领域研究综述[J/OL].土木工程与管理学报,2018(06):163-170+177[2018-12-29].

[2]汪烈.BIM技术在装配式建筑设计中的应用探索[J].绿色环保建材,2018(12):70-71.

[3]骆文进,王丽英,刘于刚.装配式建筑发展瓶颈与对策研究[J].绿色环保建材,2018(12):202-203.

[4]贾宏俊,张树懿.面向装配式建筑的EPC工程总承包模式改进研究[J/OL].工程管理学报:1-5[2018-12-29].

[5]徐光彬,金毅,毕巧莹.变电站装配式建筑应用分析[J].建材世界,2018(06):92-95.

[6]李大波,杨献军,孟明明,郭传林.EPC模式下装配式建筑设计管理[J].工程建设与设计,2018(23):25-26.

论文作者:葛凯

论文发表刊物:《防护工程》2018年第36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4/10

标签:;  ;  ;  ;  ;  ;  ;  ;  

装配式建筑在项目设计阶段的实际应用论文_葛凯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