珠海某大学海绵校园景观规划设计分析论文_黄文烨

棕榈设计有限公司

摘要:校园空间是城市中绿色生态斑块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海绵城市的建设热潮背景下,海绵校园的建设对海绵城市建设可以起到积极的推进作用,并满足校园环境对生态认知的需求。文章从海绵城市的基本理论出发,以珠海某大学为例,从而分析景观设计在海绵校园中的应用。最后提出海绵城市建设的主要目的不仅仅在于解决城市缺水、水质恶化、内涝积水等问题,而更重要的是以景观设计为手段,将校园与海绵城市进行有机结合,从而提高我们校园的环境质量和美观效果。

关键词:海绵校园;校园景观规划设计;设计分析;海绵城市

一、校园环境对生态认知的需求

(1)校园海绵建设广受关注校园

在城市空间中校园是一个相对特殊、自成体系的空间,校园中绿地、开放空间校园比例、建筑密度与人口密度往往高于城市中的其它空间,是城市中绿色生态斑块的校园重要组成部分。若能在校园中建立科学的雨水系统并将校园雨水系统与城市海绵校园建设结合,不仅可以减轻校园供水压力,也能有效缓解城市的水资源问题,促进海校园绵城市的建设进程。随着海绵城市建设如火如荼的进行,越来越多的学者专家将视校园线集中在校园中的海绵建设中来。

(2)校园环境对于生态认知的需求

校园是在校师生学习、工作、生活的主要场所,承担着非常重要的教育职能,也是社会发展的研究与创新基地,因此校园环境对学生们的环境认知、环境伦理观的建立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校园环境设计的要义在于创造一个既满足教育职能,又符合师生认知需求、识别性强的良好空间环境。校园景观应在实现美学价值的同时带给学生教育意义,帮助学生们树立良好环境伦理观。海绵校园景观规划设计是基于海绵城市理念的校园景观规划设计理念方法,美化校园环境的同时,也能满足教育职能、生态认知需求的校园景观规划理念。

二、校园景观规划设计相关研究

基于本文题目“珠海某大学海绵校园景观规划设计分析”,理论研究的关键问题在于海绵城市与校园景观规划设计如何有效融合达到设计目标。因此对于校园景观规划设计进行有针对性的研究将有助于为研究成果与设计方案提供有力的理论支撑与指导。下文将从校园景观用地分类、校园景观设计目标、校园景观设计原则等三个方面进行文献综述。

(1)校园用地分类

高校校园景观用地可分为三种类型:1)校园景观的基本要素,包括校园交通系统、植物景观系统等;2)公共独立开放空间,包括校园广场空间、校园滨水空间、体育活动场所等;3)校园建筑临近开放空间,包括建筑前廊空间、建筑前院空间与建筑庭院空间。也可将用地分类则根据使用性质分为:校园广场用地、体育运动用地、道路交通用地、绿地及其它用地。根据海绵城市雨水管理的要求,将校园用地类型进行重新分类梳理为:建筑用地;公共广场用地,包括硬质铺装广场、停车场等;公共绿地,包括各类绿地与校园运动场等;水体用地;道路系统。

(2)校园景观设计目标

现代大学景观规划设计应更加注重生态、文化、科学与艺术结合的设计,进而实现校园景观的可持续发展,校园景观应以创造生态平衡、舒适宜人、文化浓郁与整体和谐的校园环境为设计目标。而对于校园景观设计目的进一步认识应结合校园室外环境的功能,校园室外环境体现在四个方面,分别为教育功能、交往功能、生态功能与视觉功能。其中,教育功能即育人功能,应被高度重视,学生阶段是人成长的重要时期,校园景观质量与内涵直接影响学生的成长,对学生自身素质的提高、树立正确的价值观有着不可估量的作用。

(3)校园景观设计原则

中学校园室外环境设计的原则进行了总结,包括:安全性、功能性、经济性、人性化、教育性、开放性、可持续性、趣味性、美观性、地域性与文化性。对国内外优秀案例进行了分析,提出校园设计原则有三:1)功能性原则,包括安全性原则、欣赏性原则、教育性原则、归属感原则:2)经济性原则,包括资源利用最大化、因地制宜、可持续发展;3)文化性原则,包括源于生活的设计、参与性原则、传承性原则与纪念性原则。

三、海绵校园建设的必要性

海绵校园建设的必要性体现在校园环境对生态认知的的需求以及传统校园雨水管理的弊端两个方面。

1、校园环境对生态认知的需求校园环境设计的要义在于创造一个既满足教育职能,又符合师生认知需求、识别性强的良好空间环境。在生态可持续发展的时代要求下,校园景观应在实现美学价值的同时带给学生教育意义,帮助学生们树立良好环境伦理观。

2、传统校园雨水管理的弊端

在传统校园建设中,由于传统雨洪管理模式的诸多弊端,具体存在以下几个问题:

(1)内涝积水现象随处可见

在校园基础设施建设及设计过程中,欠缺合理科学化的雨洪体系指引,且没有因地制宜的设计一套符合校园建设规划设计的方案,使天然降雨没有科学化的渗透、滞留、蓄积、净化、利用和排放,校园最初的水生态环境面临摧毁,导致校园内涝积水现象随处可见。

如下图 校园积水问题严重

(2)校园内盲目建设硬质铺地

校园大建设期间,为使其快速投入使用,强行套用传统的建设形式,进行粗放式建设。将校园原有地形进行平整化处理,盲目使用硬质铺地,摧毁了校园自然生态环境,地表雨水径流量严重下降,从而达到园区快速投入使用的目的。见下图

(3)雨水资源严重浪费

传统校园的雨水是通过下水管道直接排入附近的城市河道,降雨没有得到有效的利用,雨水资源造成严重浪费。传统校园雨洪管理方式只考虑排水问题,欠缺雨水的渗透滞留、蓄积净化、利用等方面的研究。校园的占地面积大,合理利用雨水资源:能够将雨水运用于城市灌溉、冲洗等;若是直接排出,反而会给城市排水系统带来极大的负担。

(4)景观凌乱且缺乏净化功能

校园是一个人口密集之地,全校师生在用水的同时也会产生大量的污水。大部分学校,并没有在意污水处理的问题,往往是直接排入校园管道内。特别是传统校园中的景观水体大多都是人工造景,不具备天然湖泊等的流动性、过滤性,导致校园景观水质遭遇恶变,不再具有美观性。

如下图 校园景观缺乏管理

(5)传统校园排水管网、维护成本高

大学园区内所选取的给排水管道需选用高标准的质量建设运行,其成本都比较昂贵。并且为了保障校园处于安全的境况,校园需定期进行派修检查,其维护检修的价格也不便宜。

(6)设计过程中缺乏科学雨洪管理导向

在传统校园雨洪管理意识中,大多数的目的是使用排水基础设施进行排出,并没有考虑雨水径流量的控制与水质污染的处理预防。传统的雨洪管理较少考虑雨水的滞留渗透、收集净化、蓄积利用。除此之外,传统雨水系统对特大暴雨等恶劣天气也缺乏考量,强降雨时排水管网便会不负重担,进而引发校园内涝灾害。

四、形式美感下的功能化海绵设施景观营造途径

(1)道路绿化

道路占校园面积较大的比例,也是全校成员使用率最高的环境部分,其改造效果,将直接影响校园的整体形象。因此将道路旁边的绿化带作为道路改造的重点进行设计,将有效的提升校园整体形象。将道路两旁的绿化带设计成下凹式绿地,其设计高程低于道路,在人行道与绿化带间设置以砾石与铁网组成的生态过滤装置,搭配品种多样化以及色彩丰富的绿化带。而人行道部分面积相对道路面积较小,可选用透水性铺砖、植草砖、防腐木材等透水性材质,人行道向下凹式绿地倾斜,使大雨时透水铺装无法及时下渗的雨水流向绿地,有了高差就形成了雨水导向。在美化校园景观的同时,建设了科学化的海绵城市雨水管理体系,用景观设计来营造海绵校园。

(2)砾石带

砾石带作为海绵校园的渗水环节,高程是低于附近地面的,使周边的水资源流向砾石带,起到净水和渗水的作用。砾石带的设计能够和建筑旁边绿化带在地下连通,也可以作为建筑绿化的表现形式,美化构筑物的同时,解决雨水下渗墙角的问题。砾石作为一种装饰品往往伴随着景观设计而存在,打造建筑周边小型景观提高校园美观度。砾石可以过滤雨水径流过程中的杂质。铺设砾石带通过石头之间的缝隙,能够让雨水下渗到排水层,从而保护建筑。

(3)生态旱溪:

生态旱溪的设计主要是美化校园环境。其原理实际上在借鉴天然溪流的存在形式。所谓旱溪就是溪体内并不是一直都有水,而是雨季盛水旱季干涸。相比于城市其他海绵城市基础设施中的植草沟,生态旱溪更方便与管理和维护。校园内建设旱溪时,需掌注意的是:因为生态旱溪具有满水期与枯水期交替出现的现象,所以种植的植物既要适应潮湿的环境也要适应干燥的环境。

(4)校园与自然山体渗透

其中校园坐落于山地上,不可避免产生高差,有的甚至达六七米。宿舍区,宿舍建筑群之间明显的依山势而分层布局,景观的处理重点在于要弱化垂直挡土墙,设计分层挡墙减缓因高差而产生的压迫感,同时也创造了更多的景观展开面,用以绿化修复,作为外部自然山体渗透进校园建筑间的生态绿色廊道。

(5)植物配置

避让了消防系统以及必要的广场位置,绿植面积有限。整个校园以乔木+矮灌/地被形式为主,尽量让中层视线通透,使空间显得开阔明朗。地被多为耐阴、耐旱、耐贫瘠品种,减少后期维护。考虑到楼板荷载的局限性,有地下空间的情况下多以地被及矮灌为主。

结束语

在海绵城市的建设热潮下,海绵校园作为海绵城市的重要组成部分可以为海绵城市建设起到积极的推进作用。本文主要从景观设计的角度,探索形式美感下的功能化海绵设施具体景观营造途径。通过对珠海某大学提供的一系列海研究绵校园景观设计的应用方案,为其它新校区建设或老校区改造项目提供理论依据和研究实践参考。海绵城市建设的主要目的不仅仅在于解决城市缺水、水质恶化、内涝积水等问研究题,而更重要的是以景观设计为手段,将校园与海绵城市进行有机结合,从而打研究造一个绿色环保而又景色怡人的校园环境。

参考文献:

[1]探析雨水花园在校园中的应用—以华中科技大学雨韵园为例[J].邹颖超,张猛,符兴源.中国园艺文摘.2017

[2]古代雨水利用对我国海绵城市建设的借鉴与启示[J].魏泽崧,汪霞.北京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6

[3]基于海绵城市视角下的生态校园建设[J].叶露莹,吴东,薛秋华.重庆工商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6

[4]海绵校园—清华大学景观水文设计研究[J].刘海龙.城市环境设计.2016

论文作者:黄文烨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9年第18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9/20

标签:;  ;  ;  ;  ;  ;  ;  ;  

珠海某大学海绵校园景观规划设计分析论文_黄文烨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