延续性护理服务对冠心病心绞痛患者生活质量的改善效果论文_胡艳林

湖南省长沙市望城区人民医院儿科 湖南望城 410200

【摘 要】目的:观察对冠心病心绞痛患者实施延续性护理服务后对其生活质量的改善效果。方法:以随机数字表将104例冠心病心绞痛患者分为参考组和延续组,分别实施常规护理服务和延续性护理服务。护理持续时间均为6个月,对比不良心血管事件发生情况,并对比护理前后两组存活者生活质量量化评分。结果:延续组总不良心血管事件发生率与参考组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5);护理后参考组和延续组存活者各维度生活质量量化评分均远高于本组内护理前(P<0.05),且护理后两组存活者量化评分组间比较差异也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冠心病心绞痛患者实施延续性护理服务能够显著提升其生活质量,还可减少不良心血管事件的发生。

【关键词】延续性护理服务;冠心病心绞痛;生活质量;不良心血管事件

冠心病心绞痛患者典型的临床症状为发作性胸骨后疼痛,且可在心动过速、剧烈运动、过度劳累、情绪紧张以及血压升高等多种条件下出现此症状,发作时间一般在3-5min。冠心病心绞痛患者病情严重,且主要由心脏缺血向机体其它部位反射导致,可严重影响其生活质量。但是一般而言,常规护理服务很难保证冠心病心绞痛患者在出院后居家休养期间康复锻炼和持续治疗的依从性,因而很难真正有效控制症状,改善生活质量[1]。延续性护理服务强调在患者出院后继续为其提供高品质的干预措施,为此本研究特将该护理服务模式引入冠心病心绞痛患者中,并进行对照试验,以期显著降低此类患者不良心血管事件的发生风险,提高生活质量。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自医院2016年2月-2017年2月收治的冠心病心绞痛病例中选取104例并以PEMS3.0软件包中随机数字表分为参考组和延续组。参考组52例受试者,男女比例为30:22,年龄区间为43-89岁,平均(65.8±6.8)岁,28例合并高血压、25例合并2型糖尿病、20例合并高脂血症;延续组52例受试者,男女比例为28:24,年龄区间为41-88岁,平均(66.2±7.2)岁,30例合并高血压、26例合并2型糖尿病、19例合并高脂血症。参考组与延续组上述临床资料数据对比均不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

1.2 方法

参考组实施常规护理,即住院期间遵医嘱给予对症支持干预、回答患者及家属的问题等,并在出院时将医嘱详细给患者讲解,并提醒患者及时复诊,在复诊到期前一天电话提醒患者入院复查。

延续组实施延续性护理,即①延续性健康教育:建立微信公众号,在患者出院前添加为微信好友,并在出院后每天在公众号中定时推动冠心病心绞痛相关的健康知识,并鼓励患者自由提问,由专家在每天晚上8:00定时解答;②延续性电话随访:每周1次给患者本人和家属通过电话联系,了解患者居家休养期间是否出现有明显的不适,并询问患者的饮食、用药、运动和生活起居情况,及时指导不良习惯,使其意识到养成良好生活习惯的重要性;③延续性社区宣教:每个月1次,选定不同的社区开展健康宣教活动,由医院心血管病科室专家轮流讲座,并鼓励患者尽量到场听讲,自由向专家询问并与其交流。

1.3 观察指标

两组护理干预时间均为6个月,将护理期间不良心血管事件发生情况和护理前后存活者生活质量量化评分作为观察指标,其中不良心血管事件包括急性心肌梗死、心源性猝死等;生活质量以生活质量量表SF-36量化,共分为躯体功能、心理状态、社会职能和整体健康4个维度,理论评分均为百分制,评分越高则认为对应维度的生活质量状态越理想。

1.4 统计学分析

以SPSS21.0软件为统计学分析工具,借助其中的t、 检验计量( )和计数(%)资料,P<0.05为有统计学差异。

2 结果

2.1 总不良心血管事件发生率比较

延续组有1例发生急性心肌梗死,总不良心血管事件发生率为1.92%;参考组有3例发生急性心肌梗死、2例心源性猝死,总不良心血管事件发生率为9.62%。两组数据之间存在统计学差异( =4.173,P=0.034)。

2.2 护理前后存活者生活质量量化评分比较

护理后延续组与参考组存活者躯体功能、心理状态、社会职能和整体健康评分均远高于护理前对应评分,且护理后延续组存活者上述维度生活质量量化评分均远高于参考组存活者(P<0.05),见表1。

注:与护理前量化评分比较,aP<0.05。

3 讨论

在冠心病心绞痛患者中,常规护理服务模式显然已经不能满足其照护需求,分析其中原因为:该护理模式持续性不佳,尤其是在患者出院后基本处于终止状态,很难了解其病情动态变化,因此患者也很难在居家休养期间的得到优质的护理服务[2]。延续性护理服务主张对冠心病心绞痛出院后居家休养的患者实施延续性健康教育、电话随访和社区宣教等,能够通过不同的途径了解患者是否发生不适状况,并且也有助于及时纠正患者的不良饮食习惯,促使其尽快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对控制心绞痛发作具有重要的作用,尤其是对于合并有基础疾病的患者,实施延续性护理服务还能够有效控制血压、血糖和血脂水平,从各个方面降低不良心血管事件的发生风险[3]。

本研究结果中,延续组护理期间总不良心血管事件发生率远低于参考组,且前者护理后各维度生活质量量化评分均远高于本组内护理前及参考组护理后,提示在冠心病心绞痛患者中实施延续性护理服务不仅能够降低心血管事件的发生风险,也有助于提升患者各方面的生活质量。本研究中关于延续性护理服务对此类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结果与既往顾丽萍的研究结果相符合[4],共同证实了该服务模式的确能够显著改善冠心病心绞痛患者的生活质量。分析该护理模式的具体优势为:延续性护理服务具有连续性,能够对患者发挥持续性作用,避免在居家休养期间患者又恢复以往的“放空”状态,并且还可以在增强对其不良生活行为习惯约束力的同时了解其病情变化,以便及时给予科学合理的指导,因而值得推广使用。

综上所述,建议将延续性护理服务在冠心病心绞痛患者中大力推广和广泛使用,不仅能够有效控制不良心血管事件的发生风险,并且还有助于改善各方面生活质量。

参考文献:

[1]李小花,王堃. 延续性护理对老年冠心病不稳定性心绞痛患者的护理效果及不良事件预防[J]. 实用临床医药杂志,2017,21(12):5-7.

[2]蔡津津. 无缝隙护理对老年冠心病患者心绞痛控制及预后的效果[J]. 心血管康复医学杂志,2015,6(2):204-206.

[3]吴立华,周英艳,黎金花. 循症护理对老年冠心病心绞痛患者的临床症状和治疗依从性的影响[J]. 海南医学,2016,27(17):2922-2924.

[4]顾丽萍. 延续性自我管理教育对介入治疗冠心病患者疾病自我管理能力的影响[J]. 河北医药,2017,39(1):154-157.

论文作者:胡艳林

论文发表刊物:《中国蒙医药》2017年第13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7/12/5

标签:;  ;  ;  ;  ;  ;  ;  ;  

延续性护理服务对冠心病心绞痛患者生活质量的改善效果论文_胡艳林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