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小学数学提高计算教学实效性的策略论文_葛常选

浅谈小学数学提高计算教学实效性的策略论文_葛常选

山东省郯城县李庄镇中心小学 葛常选 邮编276100

摘要:计算是小学生必须掌握的一项很重要的基本技能,也是学生后续学习的基础。计算教学直接关系着学生对数学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的掌握,关系着学生观察,记忆,注意,思维等能力的发展,关系着学生的学习习惯,情感,意志等非智力因素的培养。

关键词:小学数学、计算、兴趣、算理、习惯、

计算是小学生必须掌握的一项很重要的基本技能,也是学生后续学习的基础。计算教学不仅要使学生能够正确的进行四则运算,还要求学生能够根据数据的特点,恰当的运用运算定律和运算性质,选择合理灵活的计算方法和计算过程使计算简便。在这样的计算过程中,既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注意力和记忆力,也注意发展学生思维的灵敏性和灵活性。同时计算也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学习专心,严格细致的学习态度,善于独立思考的学习能力,计算仔细,书写工整和自觉检查的学习习惯。计算教学直接关系着学生对数学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的掌握,关系着学生观察,记忆,注意,思维等能力的发展,关系着学生的学习习惯,情感,意志等非智力因素的培养。因此,小学阶段的计算教学就显得异常重要。然而,在平时的教学中老师们往往就感到很困惑,觉得非常简单的知识学生学起来却感到很困难,总是没能达到老师自己想要的效果。为了提高计算教学的实效性,我认为应注意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

一、重视学生计算兴趣的培养

兴趣是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的有效方法之一,兴趣是学习的内动力,当孩子们兴味盎然地投入到学习中时,学习就变成了一种特殊的享受,变成了一种精神需要。所以,兴趣是学习数学的基础。在计算教学中,面对反反复复的数字和运算符号,学生感到枯燥乏味,看了就厌烦,因此,要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须从培养学生计算兴趣入手,只有激发学生的计算兴趣,学生才乐于计算,善于计算。那么,计算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计算兴趣呢?

1、通过创设情境培养学生的计算兴趣。

建构主义认为,学习总是与一定的社会背景即“情境”相联系,在实际情境中学习,有利于意义的建构。在课堂中,创设一定的情境,通过情境开展学习,学生能把计算当作一种工具,通过计算解决一些问题,体会计算的价值,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创设氛围,提高学生的计算兴趣。

情绪心理学家研究表明,快乐、兴趣与温和宽松的学习环境与心理情绪对认知创新思维活动具有扩展、强化的功能。在教学活动中,愉快的学习氛围取决于师生间民主平等的沟通,良好的师生关系更能解决学生的心理问题,缓解心理压力,树立积极向上的心态,从而自主学习。因此,我们在计算教学中,应积极营造一个宽松、愉悦的课堂氛围,如小组合作学习,开展竞赛活动,改变评价方式,进行游戏活动等方法,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诱发学生的计算兴趣。

3、鼓励学生参加社会实践活动。

《小学数学新课程标准》指出:“义务教育阶段的数学课程应突出体现基础性、普及性和发展性,使数学教育面向全体学生,实现: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人人都能获得必需的数学;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教师要鼓励学生积极参加必要的社会实践活动,体验生活中的数学。如,让孩子跟父母外出购物时,帮助家长口算用的钱数等,借此激发和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二、理解算理和算法优化至关重要

在计算过程中,理解算理是计算的前提,而算法优化则是计算的关键。学生计算错误的原因常常是算理在学习的过程中没有理解到位。在计算教学中根据知识体系之间的联系可以在迁移中帮助学生理解算理。

学生在两组题目的练习比较中发现:先运用商不变规律把除数是小数的转化成除数是整数的除法,再按除数是整数的除法的方法来计算。如果教师直接通过例题的教学就让学生尝试计算,学生将缺少再次理解算理的机会。所以“试一试”的教学为学生提供了自主迁移的机会,对学生更深刻地理解算理是十分必要的;加强练习和基本技能训练;传统的计算着眼于算法的单一化和最优化,学生是在教师亦步亦趋牵引状态下无条件地吸收教师讲授的知识。而新课程倡导算法多样化,所以在现今的课堂中每当探索计算方法时,教师不断地鼓励学生从不同的角度思考算法,尊重学生的个性差异,提倡思维方法的多样化。但往往一节课下来,方法是“多样化”了,但学困生连基本的方法都没掌握好。所以应该将学生自主探索多样化与教师引领算法优化巧妙结合起来,在诸多算法的基础上突出最优的算法,在学生理解这种算法的算理基础上,以这种算法为主进行训练,从而来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

三、重视学生良好学习习惯的培养

在平时的教学过程中,我们发现,许多学生在做计算题时,普遍有轻视的态度,一些计算题并不是不会做,而是由于注意力不够集中、抄错题、运算粗心、不进行验算等造成的错误,也有一些是由于学生没有掌握正确的计算方法,导致作业质量不高,阻碍了学生成绩的提高。学生计算能力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良好的学习习惯和思维习惯,所以,我们教师必须重视学生良好学习习惯的培养。

1、使学生养成审题的习惯。

认真审题是计算正确、方法合理的前提保证。对于计算题,有的学生往往一得到题目提笔就算,没有看清题目要求,弄明白算理,结果导致计算错误。这时,教师应该要求学生看清题目中的每一个数据和运算符号,观察它们之间有什么特点,有什么内在联系,明确运算顺序,看能不能简算,不能直接简算的,能不能通过分、合、转换等方法使运算简便,然后选择合理的计算方法,进行解答。

2、使学生养成细心计算,认真校对的习惯。

平时作业、考试,学生的计算结果错误,大多与计算粗心有关。如注意力不集中,看错或抄错数字,抄错运算符号等。所以,要求学生对于抄写下来的题目,都要认真仔细校对,做到数字、符号,不错不漏。计算时要严格规范计算过程,做到不急、不燥、冷静思考,耐心计算,书写整洁,格式规范,方法合理。

3、使学生养成验算和检查的习惯。

学生在计算时要做到绝对万无一失,不出差错是不可能的。教师要教育学生养成验算和检查的习惯,把验算和检查当作计算题不可缺少的环节。学生作业完成后,要求自我检查,复核或验算。一是检查有无错抄、漏抄;二是验算结果是否准确,运算过程是否出错。另外,教师对学生作业本上出现的计算错误,先不打叉,而是打个点,让学生自己找出错误并改正,这样,有利于学生检查习惯的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养成的,只有在教师严格要求下的反复训练,坚持不懈,良好的学习习惯才能逐步形成。

总之,培养和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就要做到经常化,有计划、有步骤,在时间上要讲求速度,在数量上要有密度,在形式上、内容上要求灵活新颖、只有持之以恒,才能收到良好的效果。

论文作者:葛常选

论文发表刊物:《未来教育家》2017年9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7/10/16

标签:;  ;  ;  ;  ;  ;  ;  ;  

浅谈小学数学提高计算教学实效性的策略论文_葛常选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