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化外经贸体制改革的重大举措——外经贸部部长助理高虎城谈纺织品被动配额招标,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外经贸部论文,配额论文,体制改革论文,举措论文,外经贸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外经贸部日前大幅度增加1999年纺织品被动配额的招标类别,同时进一步完善招标办法,规范投标资格和评标规则,这标志着纺织品被动配额的分配方式发生了重要变化。为了解此项改革的具体内容,记者走访了外经贸部部长助理高虎城。
据高虎城介绍:纺织品是我国传统的大宗出口商品,纺织品被动配额是根据我国政府分别与美国、加拿大、挪威、土耳其等国家和欧盟等国际组织签定的双边协议而对我出口到上述国家或国际组织的纺织品实行的数量限制。
今年,外经贸部决定大幅度增加纺织品被动配额的招标类别,由1998年的7个招标类别增加到1999年的21个类别,这21个类别全部为使用率在90%以上,供求矛盾突出的紧俏类别。
采用新的招标办法,大幅度增加1999年纺织品被动配额的招标类别的意义有如下四点:
其一,赋予有自营出口权的纺织品生产企业以投标资格,为纺织品生产企业经营配额管理商品创造了平等竞争的政策环境。国家已将纺织行业确定为国有企业改革、解困的突破口。大幅度增加1999年纺织品被动配额的招标类别将使大批纺织品生产企业通过招标获得出口配额,这对于促进纺织品生产企业开拓国际市场、配合纺织行业国有企业的改革、解困,打破旧的经营体制,都将起到积极作用。
其二,有助于增加纺织品被动配额分配的科学性和透明度。对部分出口商品配额实行招标的主要目的是从根本上改革传统的配额管理体制。传统配额管理体制的主要特点是配额行政分配、无偿使用和终身制。大幅度增加1999年纺织品被动配额的招标类别将在更多的纺织品被动配额分配中引入市场机制,将配额行政分配转化为市场分配,将无偿使用转化为有偿使用,打破配额垄断和终身制。
其三,有利于促进高附加值产品和名牌产品的出口,提高纺织品出口的综合经济效益。大幅度增加1999年纺织品被动配额的招标类别将促使企业出口高附加值产品和名牌产品,从而促进出口商品由粗加工产品向深加工产品转变,提高单位配额的出口效益。
其四,有助于打击黑市交易。由于过去纺织品被动配额的总量控制和行政分配,在利润的驱使下导致纺织品被动配额成为一种有价证券,刺激了配额许可证的黑市交易,从一个侧面损害了政府的形象。大幅度增加1999年纺织品被动配额的招标类别一方面将促使真正需要进行纺织品出口经营的企业获得配额;另一方面,由于对中标企业使用配额要收取一定的中标金,在客观上促使企业提高出口售价,抑制低价竞销;从而有助于抑制纺织品被动配额的黑市交易,维护纺织品出口的经营秩序。
据高虎城介绍,采用电子标书系统进行投标、开标和评标是1999年纺织品被动配额招标的另一个突出特点,外经贸部要求所有参加招标的企业均采用电子标书方式进行投标。这不仅能降低企业经营成本,也是与国际惯例接轨,向“无纸贸易”方向作出的有益尝试。
1999年度第一次纺织品被动配额招标方式分为两种,即公开招标和协议招标。凡经外经贸部批准有外贸出口经营权、在工商行政管理部门登记注册、加入中国纺织品进出口商会、拥有该招标商品出口实绩(或出口供货实绩)、注册资本或进出口额达到一定规模的出口企业,均可参加公开招标。凡在设限国设限前有对该国设限类别的纺织品出口实绩的企业均可参加协议招标。高虎城表示,今后协议招标量将逐年减少,而公开招标量将逐年增加。
高虎城说,最近国务院领导同志批示:“对部分出口商品配额实行招标是外贸宏观调控的重要政策,不能动摇”。外经贸部这次大幅度增加1999年纺织品被动配额的招标类别,修改完善招标办法,是深化我国外经贸体制改革的重大举措,对于促进外经贸领域的“两个根本转变”将起到积极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