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治、历史和炒剩饭——2004年的美国电影,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剩饭论文,美国电影论文,政治论文,历史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对2004年美国电影影响最大的有两件事。一是美国大选,布什作为美国历史上最有争议的总统之一在为他第二次登上总统宝座奋斗的同时,也教会了美国人政治的确是一件充满变数的事情,现实生活中发生的政治事件完全不逊色于任何一部电影,甚至更血腥、更煽情、更起伏跌宕。从电影公司制片人的角度看,就是更好看更具有戏剧性。所以政治成了2004年美国电影的一个主题。另一件事就是在经历了《黑客帝国》的高强度视觉刺激之后,好莱坞的电影工作者们已经很明显地感到了不断冲击特效高峰的疲倦,所以本年度的电影很少以特效为卖点来做大规模的宣传。因此从表现手段看,2004年的美国电影都属于比较“正常”的电影,基本上政治、历史和炒剩饭是关键词。
2004年美国一共有200部左右的电影产出, 各大电影公司都有一些主推的得意之作:华纳公司有《哈利波特3》、《特洛伊》、《华氏911》、《亚历山大大帝》、《蝴蝶效应》、《歌剧院幽灵》等一系列作品,几乎主导了这一年的美国电影走向;20世纪福克斯公司推出了《后天》、《我,机器人》、《耶稣受难记》、《加菲猫》、《疯狂闪避球》、《怒火救援》等让人有印象的影片;哥伦比亚公司的作品主要有《初恋50次》、《小姐好白》、《女孩梦三十》、《西班牙女佣》、《接近》和《蜘蛛侠2》;迪斯尼继续着他们的童话教育,拍摄了《公主日记2》、《牧场是我家》、《超人特工队》、《寻找梦幻岛》比较优秀的影片,同时努力尝试了《亚瑟王》、《老妇杀手》、《云梯49》等多类型影片;梦工厂应该是今年最大的赢家,《史莱克2》、《鲨鱼黑帮》是今年动画片中的佼佼之作, 还推出了《幸福终点站》等有影响的影片;派拉蒙、米高梅和环球今年的表现有点差强人意,只有《满洲候选人》、《复制娇妻》、《公子阿尔菲》、《范海辛》、《雷》、《纯洁心灵的永恒阳光》、《小可爱》等几部片子勉强合格。
2004年的美国电影充满了政治色彩,不仅仅因为有了一部既得奖又有票房的《华氏911》,而且有一大批的政治电影浮出水面,比如《银城竞选》、 《满洲候选人》、《录播室》、《布什的头脑》等多部影片。另外,一些常规的类型电影中都反映出了强烈的政治色彩。比如《幸福终点站》,在喜剧的外衣下包裹着一颗对美国国际形象强烈不满的心。机场主管员利诱维克多宣布害怕回国的一段戏,甚至夸张到让代表美国形象的主管跪在地上求维克多:“难道你不需要自由吗?你们的国家没有人权了!你怎么会不需要自由呢?”汤姆汉克斯以一个阿甘式的表情回敬了美国人,“不,我不怕回国”。
毫无疑问,本年度最重要、最受瞩目的政治电影是《华氏911》。 影片取自经典科幻小说《华氏451》之名,那本于1953年出版的小说中描绘了一个丑陋的未来世界,书中的一些纵火者烧毁了图书馆和民居,捣毁里面的书籍,从而让人们无法独立思考,而华氏451就是书本燃烧的温度。导演摩尔说, 他之所以给电影取这个名字是因为“在这个温度下,自由也会燃烧”。作为一名独立制片人和作家,摩尔的确充满了无比的勇气,他用电影最终发出了自己的声音,将一些不为人知的真相告诉了公众。整个纪录片围绕于911事件的前后展开,摩尔广泛收集众多素材,甚至亲自上场去采访那些众议员,质问他们是否愿意将自己的孩子送往伊拉克等大胆的政治话题。最后经过艰难的斗争,《华氏911》终于在美国公映了。 或许有人说《华氏911》的立场不见得公允,对布什的抨击难免偏激, 摩尔可能受到了另一阵营的指示,但作为纪录片,纯粹依靠剪辑各式各样的素材完成如此引人入胜的一部影片,导演的功力实在非常高。片中有一段布什对着镜头说“我们一定要做些什么,打击恐怖主义行动”,然后转过头去挥杆打高尔夫球,导演偏偏保留了布什最丑陋的这一点点影像画面,展现出独特的电影力量和勇气。总体而言,这部电影最重要的贡献就是它让政治变得很好看,幽默、煽情、暴力和有逻辑。
当电影人的创新能力下降时,历史题材就会呈现出蓬勃的生命力,再加上大量的特技手段为复制古代战场创造了有利的条件,所以本年度历史古装片不惜冒着雷同的风险大量涌现,包括《亚瑟王》、《特洛伊》、《亚历山大大帝》和《耶稣受难记》等影片。其中最受关注的是影片《耶稣受难记》,影片由梅尔·吉布森导演,主要探讨敏感的宗教和政治话题。梅尔是怀着虔诚的心情来拍摄的,希望每一个画面都让人震撼,因为他曾经迷失过,失去了生活的勇气,是宗教救了他。影片虽然故事很简单,人物受刑的情节过程毫无悬念,化装也比较重复,演员表演也略显夸张,但它还是非常吸引人,观众云集,同时它又很血腥暴力,甚至出现了让数个观众死在电影院里的观影场面。另外一部反映美国历史的重拍片《阿拉莫》(也叫《围城十三天》、《边城英烈传》),给人留下了不错的印象。在这个美国到处欺负人的时代,看看当年他们被围攻时的样子是一件有意义的事,“不要忘记阿拉莫”就是不要忘记被别人屠杀和围歼的残酷。总体来说,塑造英雄依然是影片的主题,而且情节进展拖沓缓慢,人物交待不够饱满,但是有一场戏足以让它在2004年的美国电影中占有一席之地,这就是传奇人物大卫·克洛克特在城头用小提琴对抗墨西哥军队的战鼓,对垒双方在音乐这个美好事物的氛围下同时展现出了美的一面,人类在欣赏着对手的同时却要毫不犹豫地杀死他们。小提琴和战鼓的交叠,首先给人无畏的勇气,继而是胜利者的气魄,最终达到完美的和谐。
就票房而言,为2004年美国影坛带来最大票房收益的影片是大量炒剩饭式的续集片和重拍片。风险小,有观众支持的续集片,近几年来成了好莱坞的金矿。《史瑞克2》、《哈利·波特2》和《蜘蛛侠2》被视为卖座三大强片。此外还有《哈利·波特3》、《刀锋战士3》、《公主日记2》、《铁女人2》、《拜见岳父大人2》、《理发店2》、《12罗汉》等。其中《公主日记》第1集在2001年总收1.08亿美元,使得导演加里·马歇尔再以5800万美元拍其续集。但是续集、重拍片,也呈现出了2004年好莱坞电影的严重劣势,那就是创作题材匮乏,比如《公子阿尔菲》、 《云梯49》、《驱魔人前传》、《范海辛》、《加菲猫》等电影,都有几乎一模一样的故事范本。
另外,在2004年的美国电影中,有一部电影可以单独拿出来说,这就是《后天》。影片特技不错,构思合理,全片呈现出独特的创意和强烈的震撼力。更值得一提的是,该片强烈抨击了美国政府及总统布什推行的环保政策。导演艾默里克认为,美国人在环保方面早就走在了政府前面,他希望通过他的电影让观众注意到地表升温的现象,注意到它将带来怎样的恶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