步媛媛 汪亚洲
济宁干部政德教育学院
摘要:习近平总书记提出领导干部要讲政德,政德思想在中国古代社会治理中曾以"德治""德政"的方式呈现。早在战国时期,孟子就提出"仁政"的思想,讲究民贵君轻,重视恒产恒心和教民以德,并认为要实现社会治理求当权者就要注重修身,加强道德修养。孟子的这些"政德"思想无疑对当前社会治理具有重要借鉴意义,对于领导干部加强政德修养也具有很大的参考价值。
关键词:孟子;仁政;政德;修身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在不同场合提出领导干部要讲政德,并指出立政德,就要明大德、守公德、严私德。为政以德也是我国自古以来的政治传统,孔子提出"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共之"(《论语·为政》),第一次将"为政以德"思想系统化。从孔子"为政以德"思想发展到孟子的"仁政"思想再到后世的"德政",成为中国古代社会治理国家的重要思想来源,是中国古代"德治"最原始基因。尤其是探讨孟子的"政德"思想,对现实具有很强的指导意义。
孟子在孔子之后光大儒学,被后世称为"亚圣"。但孟子的政德思想和孔子侧重点不同,程梅花认为孔、孟治道观的纲领可分别用"为政以德"和"发政施仁"两个命题来表示,前者可简称为"德政",后者可简称为"仁政",这两个命题本身就向我们透露了二者异同的基本消息。孟子的政德思想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施行仁政
孟子与梁惠王谈论治理国家时,明确提出"王何必曰利?亦有仁义而已矣"(《梁惠王上》)的观点,孟子认为统治者不应该把逐利作为执政的要点,指出了逐利的危害,他认为:"上下交征利而国危矣。"(《梁惠王上》)即上下逐利会危及国家安全。孟子说:"三代之得天下也以仁,其失天下也以不仁。国之所以废兴存亡者亦然。"(《离娄上》)孟子认为夏商周三代之所以得天下是因为"仁",亡天下也是因为"不仁",因此治理天下必须满足"仁"这个道德要求,要施行仁政。因此他提出为政者要"行仁政而王,莫之能御也。"(《公孙丑上》)要行仁政,就要有仁心,"人皆有不忍人之心。先王有不忍人之心,斯有不忍人之政矣。以不忍人之心,行不忍人之政,治天下可运于掌上。"(《公孙丑上》)统治者以仁心行仁政,就必然能实现国泰民安。
第二、民贵君轻
儒家历来重视人民的历史作用,孟子也看到了民心向背对于巩固政权的重要作用。在他看来,"诸侯之宝三:土地、人民、政事",提出"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尽心下》),就是说人民是国家之根本,是执政的基础,而社稷和君王是其次的。孟子还举例说,"桀、纣之失天下也,失其民也;失其民也,失其心也。得天下有道,得其民……为汤武驱民者,桀与纣也。"(《离娄上》)三代以来的历史证明:能爱护民众而得到民众的支持,就能得到天下,如汤、武等;反之,实施暴政,失去民心则会被人民抛弃而国破家亡,如桀、纣。如果君王实施苛政、残害民众,这样的君王就是"残贼""一夫"(《梁惠王上》),人民就可以推翻他。孟子这种"民贵君轻"的思想,对西周以来王权至上、君权神授的思想是巨大的冲击,并且对后世的政治治理起到了非常剧烈的影响。
第三、重视恒产恒心
孟子提出:"民之为道也,有恒产者有恒心,无恒产者无恒心。苟无恒心,放辟邪侈为不为己"(《滕文公上》)。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所谓"恒产"是指家庭比固定的产业,如土地、田园、房屋等,孟子认为一般百姓要有五亩之宅,百亩之田:"五亩之宅,树墙下以桑,匹妇蚕之,则老者足以衣帛矣,五母鸡,二母彘,无失其时,老者足以无失肉矣,百亩之田,匹夫耕之,八口之家足以无饥矣。"(《尽心上》)而"恒心"则是自觉遵守社会道德的内在驱动力。依据"恒产"与"恒心"的理论,孟子提出了统治者必须为民制产的政治道德要求,"明君制民之产,必使仰足以事父母,俯足以蓄妻子。"(《梁惠王上》)就是要求君主要让人民拥有恒产,进而有恒心。同时,他强烈谴责统治者对民众横征暴敛,主张"省刑罚,薄税敛"(《梁惠王上》),"贤君必恭俭礼下,取于民有制"(《滕文公上》)。"制"就是克制、节制之意,要求统治者向民众征税要有节制,刺激民众生产劳动的积极性,让百姓富裕起来。
第四、教民以德,倾听民意
孟子认为百姓有了恒产之后,就要提高他们的道德水准,进而促进社会安定稳定。孟子说:"善政不如善教之得民也。善政,民畏之;善教,民爱之。善政得民财,善教得民心。"(《尽心下》)他认为教导民众也是至关重要的。因此主张"谨痒序之教,申之以孝悌之义"(《梁惠王上》),以达到"父子有亲,君臣有义,夫妇有别,长幼有序,朋友有信"(《滕文公上》)的"五伦"境界。
同时孟子认为统治者应该积极倾听民意,让民众主动参与政治。孟子以选拔人才为例:"左右皆曰贤,未可也;诸大夫皆曰贤,未可也;国人皆曰贤,然后察之。见贤焉,然后用之。左右皆曰不可,勿听;诸大夫皆曰不可,勿听;国人皆曰不可,然后察之。见不可焉,然后去之。"(《梁惠王上》)统治者只有广泛听取民意,才能成为民众的父母官,获得百姓的拥戴。
第五、强化自身的道德修养
孟子认为"天下之本在国,国之本在家,家之本在身"、"身正而天下归之"(《离娄上》),因此统治者应该不断加强自身的道德修养。
其一,反求诸己。孟子认为道德修养无需外求,而应向内求之于自身。所谓"爱人不亲,反其仁;治人不治,反其智;礼人不答,反其敬。行有不得者皆反求诸己,其身正而天下归之。"(《离娄上》)"求则得之,舍则失之,是求有益于得也,求在我者也"(《尽心下》)。反求诸己就是要严于律己,凡事先在自己身上查原因,勇于承担责任。
其二,知耻好善。"耻"即耻辱感、羞恶心。孟子认为羞耻心植根于人的本性,是"义之端",他认为:"耻之于人,大矣""无羞恶之心,非人也"。(《公孙丑上》)普通人不可以无耻,统治者更不可以无耻。孟子提出"水信无分于东西,无分于上下乎?人性之善也,犹水之就下也。人无有不善,水无有不下。今夫水,搏而跃之,可使过颡;激而行之,可使在山。是岂水之性哉?其势则然也。人之可使为不善,其性亦犹是也。"(《告子上》)即人要追求善,着眼于不忍人之心提出了"性善论",也成为行仁政的理论基矗
其三,锤炼精神。孟子说:"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弗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告子下》)是要求人们要接受艰苦生活的磨炼,同时要"善养浩然之气"(《公孙丑上》),培养"大丈夫"精神,做到"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滕文公上》)。锻就超强的心理素质、坚强的意志和迎难而上的精神,战胜困难、完成使命。
以孔孟为代表的儒家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的典型代表,我们应该从中汲取有益养分和智慧,不断加强政德修养,在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方面做出更加有益的探索。
参考文献:
1、杨伯俊:《孟子译注》,中华书局;
2、程梅花:《试论孟子仁政与孔子德政之异同》,《孔子研究》,2003年第6期。
论文作者:步媛媛 汪亚洲
论文发表刊物:《中国教工》2019年第8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7/26
标签:孟子论文; 仁政论文; 恒产论文; 统治者论文; 孔子论文; 恒心论文; 思想论文; 《中国教工》2019年第8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