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道彬 四川省宜宾市第六中学校 644000
【摘要】语文教育作为基础教育课程教材改革中一块重要的领地本应受到整体教育改革的启示,而目前最为活跃的“研究性学习”就为改变传统语文教学模式,最大限度地发挥学生的主体性,进而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教会学生会学语文,学好语文提供了良好契机。
【关键词】学习;探索;高中语文
中图分类号:G652.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ISSN1001-2982(2019)06-109-01
语文是个工具性学科,是我们学好其他学科的工具,可以说语文对于其他各门功课的学习起到非常重要的指导和提高作用。比如学生在做一道数学证明题时,如果他没有很好的理解能力--读的能力的话,他就会走弯路,就会遇到困难。如果已知条件他不能够读透彻,那么他就很难做好。因此,作为一门重要的基础学科,语文课程不仅肩负着传承中华传统文化的重任,更是训练和培训学生“听、说、读、写”能力的重要课堂。目前进行的新课改运动是一场较彻底的教学改革运动。怎样才能适应现代社会的发展要求,不断在实践中提高教学质量?笔者认为,只有从更广阔的视野去思考,去探索,求得正确的回答,才可能在中学语文教育改革的道路上迈出真正的、坚实的一步。
1.改进教学方法,渗透创新教育
传统的语文教法没有很好地遵循学生的认知,教师是播放器学生是接收器,结果往往是事倍功半,教师教一篇课文常常是五大块:时代背景作者简介段落大意中心思想写作特点这些与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毫无关系,因此也就谈不上什么创新教育了由于没有注入创新因素而导致:教师说得头头是道,而学生真正应该具有的听说读写能力则显得苍白无力,教师口若悬河,学生却雾里看花,成绩靠的是时间汗水日光灯光,而且这样培养出来的往往是高分低能的机器要改变这种现状,要培养出有成绩又有能力的人才,唯有从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入手,因此教法必须改进
1.1激发学生创新思维的愿望。要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首先应让学生感到语文教学中创新无处不在例如,多年来的中高考话题作文,平时的改写续写缩写仿写及想象作文等,就是课文与日常阅读的文章,没有创新 几乎是不存在的。
1.2教给学生创新思维的方法。俗话说,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要培养创新思维,教会方法也很重要让学生丢掉过去的思考习惯,摆脱思维单向的干扰,进行反向多向发散超前综合变异变通思维例如,我们可以在教学实践中有意识地让学生对一些习惯说法或习惯观点提出自己不同甚至截然相反的意见,或是对名篇名句的名人评论大胆挑战其实现在高考试题也在逐步注意这方面的题型。
1.3激励学生创新思维的运用。要使学生的创新思维能真正成为一种本领,还应在语文教学中不断巩固完善,转变各种传统观念,切实为培养学生创新思维铺平道路。充分利用各种资源,强化能力训练,鼓励学生大胆创新如果一个老师有能够把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起来那他就成功了一半。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2.开展科研式教学
在新课程背景下,教师的角色也应由“传授型”转变为“研究型”。要使学生今后走出校门就适应“研究型”教师的角色,教师就可以运用科研式教学,以培养学生“教师即研究者”的意识,这也是提高学生教学职业技能的一种教学模式。科研式教学主要培养学生的科研意识、科研方法、科研行为。培养科研意识,就是要把所有教学活动科研化,提高目标和行为的档次。培养科研方法与科研行为,主要是把教学、训练、科研有机结合,在模拟教学中科研式备课、科研式讨论、科研式小结,同时还可以结合案例进行教学的微观研究,并把自己的研究成果撰写成论文发表。
3.有意识地培养学生的创造性
在课堂教学中,对文章内容的理解,要允许学生有不同的看法,多元化思维是社会进步的表现。接受美学认为,作品的形象和意义不是作者创造的,而是作者和读者共同创造的,应该允许读者对作品有不同的理解,教师还可以有意识地让学生进行创造性思考?我国受“师道尊严”传统思想的影响较深,在多数教师和家长的眼中,具有独立见解、敢于发表反对意见并向老师的结论质疑,敢于说“不”字的学生,往往被视为坏学生,要受到斥责。长此以往,恶性循环,我们培养出来的学生只是被动的接受器,没有自己独特的见解,缺乏富有个性的创造,一个个都是机械化的产物。黄全愈博士说:“创造性是鼓励出来的,是培养出来的。它需要生长的环境……允许蓝色的太阳、方形的太阳出现,才能打破千篇一律的常规举动。”学生答出与教师不同甚至截然相反的答案应不应该算错呢?是该鼓励还是该指责呢?培养与扼杀仅一步之遥,稍不注意便会收到不同的效果。语文教学中切忌教师跳出来将自己的想法见解和盘托出,这样学生会有依赖性,懒得思考、想办法解决问题,根本没有创造性可言。教师应为学生提供任意驰骋的天空,发挥他们想象的舞台。我认为在教学中也不必将与课文有关的时代背景都要交代清楚,这样做会使学生对课文理解的思维跳不出作者的"意图"框架。在教学中,教师只是一名导演,起引导、抛砖引玉的作用,应把更多施展才华的机会让给学生。让学生去理解、去思考,寻找解决问题的办法,不要将自己的见解强加给学生。
4.自主、合作、探究教学方式的实践操作
在实际教学操作中,学生经过自主、合作、探究的过程,会遇到各种各样的问题,这时我们可以进一步加强师生合作,做进一步探究,师生共同解决。教师在解决疑难时,要让学生充分投入,让学生主动探究,教师确实需要讲解的,要简单,轻轻点拨,而不是面面俱到。教师要引导学生总结出有规律的学习方法,使学生能触类旁通,为进一步提高学习能力打好基础。
今天的教育不仅仅是学习知识,更重要的是在学习的过程中培养学习的能力和创新钻研的精神。课堂是培养学生各方面能力的主阵地。新课程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是培养学生语文全面能力的基础。语文课堂教学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激发学习兴趣,保持饱满的学习热情,教给学生科学有效的学习方法,让其在这种民主、和谐的学习氛围里自主探究,发现问题、解决问题。
论文作者:曾道彬
论文发表刊物:《中小学教育》2019年6月1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4/8
标签:学生论文; 教师论文; 科研论文; 培养学生论文; 语文论文; 能力论文; 自己的论文; 《中小学教育》2019年6月1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