颜红英
浏阳市长沙乐好妇产医院 湖南省 410300
【摘 要】目的:观察并分析三种手术方法治疗剖宫产术中子宫下段出血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6年5月~2017年5月在我院产科剖宫产手术中子宫下段出血患者90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手术方法的不同分为A、B、C三组,每组各30例。其中,A组采用子宫下段横形环状压迫缝合术,B组采用子宫下段环扎术,C组采用宫腔填塞纱条术,对比分析三组患者的手术时间以及术中出血情况。结果:B组患者术中出血量及手术时间均明显少于A组合C组,组间数据比较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子宫下段环扎术治疗剖宫产子宫下段出血的效果好,可有效减少手术时间及术中出血量,比较经济实惠,且安全可靠,值得在临床上广泛应用。
【关键词】剖宫产;子宫下段出血;子宫下段横形环状压迫缝合术;子宫下段环扎术;宫腔填塞纱条术
近年来,随着高龄产妇数量的不断增加,产妇进行剖宫产的数量逐渐增多。由于产后出血是产妇产后主要的并发症之一,若不及时进行止血,引起严重的并发症会危及产妇的生命安全。剖宫产术后出血主要由于产后产妇的子宫出现收缩乏力,会引起子宫发生弥漫性渗血,导致术后出血效果欠佳[1]。因此,迅速有效的减少产妇术后出血,对其术后的有效恢复至关重要。本研究选取2016年5月~2017年5月在我院产科剖宫产手术中子宫下段出血患者90例作为研究对象,观察并分析三种手术方法治疗剖宫产术中子宫下段出血的临床效果。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2016年5月~2017年5月在我院产科剖宫产手术中子宫下段出血患者90例,按照手术方法的不同分为A、B、C三组,每组各30例。A组年龄为23~44岁,平均年龄为(30.5±6.8)岁;孕周为35~40周,平均孕周为(37.4±2.5)周;孕次为1~3次,平均孕次为(3.5±1.5)次。B组年龄为20~42 岁,平均年龄为(30.6±6.5)岁;孕周为34~41周,平均孕周为(37.9±2.4)周;孕次为 1~2次,平均孕次为(1.4±0.9)次。C组年龄为25~40岁,平均年龄为(29.7±5.2)岁;孕周为33~39周,平均孕周为(37.1±2.3)周;孕次为1~3次,平均孕次为(1.5±0.8)次。三组一般资料对比,无明显差异(P>0.05)。
1.2方法
1.2.1子宫下段横形环状压迫缝合术
将患者的子宫有效从腹腔中托出,及时对子宫下段的前后壁进行双手压迫,并下推膀胱,将子宫下段充分暴露,距离子宫下段切口相应部位下方2~3cm,进针从左侧阔韧带相关部位的无血管区开始,打结结扎的部位在子宫颈前方。若患者子宫下段仍有相应的出血,可进行再一次的结扎。子宫进行常规缝合,术后及时探查宫颈情况[2]。
1.2.2子宫下段环扎术
术者站在患者的右侧方,推开膀胱,1号可吸收线自子宫切口右侧3cm的右下缘2cm进针,向左下方横行间断缝合1~2针至子宫切口左侧3 cm处出针,然后穿透左阔韧带绕向子宫后壁同前壁水平向右侧端间断缝1~2针。再穿透右侧阔韧带绕向前壁与原缝合线拉紧打结环扎压迫止血。
1.2.3宫腔填塞纱条术
用卵园钳钳夹湿纱布垫1块(大小为40×15cm,厚4层带尾的盐水纱布垫),自带尾一角从宫颈内口向阴道送入,便于止血及取出,其余纱布垫紧压子宫下段。
1.3观察指标
观察并记录三组患者术中观察指标情况,如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等。
1.4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8.0系统软件统计分析资料;计数资料用(±s)表示,并用X2检验;P<0.05 表示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手术时间及术中出血量比较
B组患者手术时间以及产后出血量均要明显少于其余两组患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3.讨论
子宫下段压迫缝合术能有效结扎子宫下段肌层内横向分布的弓形血管,应用于胎盘剥离后的下段创面出血,效果显著,需要特别注意的是子宫压迫缝合术在缝合之前必须先将子宫托出腹腔,行子宫压迫试验,如加压后出血基本停止,方可行加压缝合术,缝线选择对于子宫下段压迫缝扎术十分重要,如果术时用不可吸收缝线,可导致宫腔粘连[3]。
子宫下段环扎治疗性剖宫产术中下端出血,不但可以机械压迫止血,还可以反射性刺激子宫下段收紧,促使子宫收缩。患者可完全保留子宫和生育功能,可代替子宫切除,改善患者生存质量,能够更有效的降低孕产妇的病死率,有显著的优点及妇产科的实用价值[4]。
宫腔填塞纱条术的特点是:(1)纱布垫为术中备用物品,举手可得,无须增加设备。(2)采用子宫下段出血部位填塞压紧,让宫腔积血流出,并尽量吸尽积血,这与传统宫腔填塞纱布有所不同口。(3)术毕即自阴道取出,使其压迫时间短亦达到止血目的。避免了保留时间长而易引起感染或纱布填塞过紧引起缺血坏死。这也与传统的方法于24小时取出有所不同[5]。
综上所述,子宫下段环扎治疗剖宫产术中子宫下段出血的效果更为显著,其止血时间快、术后出血少,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苏慧,蒋美琴,凌静,朱玉莲.三种手术方法治疗剖宫产术中子宫下段出血的临床疗效比较[J].中国妇幼健康研究,2017,28(1):75-78.
[2]肖仙丰,赵悦,卢波良.子宫下段环扎治疗剖宫产术中出血的麻醉方法分析[J].中国医药科学,2016,6(8):121-124.
[3]陈飞艳.子宫下段横形环状压迫缝合术治疗剖宫产子宫下段出血临床观察[J].基层医学论坛,2017,21(10):1233-1234.
[4]谢利英,杨利.漏斗加压缝合术在剖宫产术子宫下段出血中的临床应用[J].吉林医学,2017,38(7):1254-1256.
[5]林菲.环扎子宫下段救治剖宫产术中急性大出血的临床探讨[J].医药前沿,2016,02(2):00067-00067.
论文作者:颜红英
论文发表刊物:《中国蒙医药》2018年第2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6/5
标签:子宫论文; 手术论文; 患者论文; 方法论文; 产妇论文; 平均论文; 纱布论文; 《中国蒙医药》2018年第2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