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证能否遏制零售业“过度开放”,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零售业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讨论并修订《西安市大型商业网点听证办法》,成了2月21日召开的西安商贸工作会议议程中的一大亮点。尽管从全国范围说,西安并不是这一做法的先行者,但此法规的出台,无疑表明了西安正在以一种防患于未然的姿态,全力遏制“零售业过度开放”。
事情缘于年初的一纸政令。1月24日,原国家经贸委紧急发布《关于加强城市商业网点规划工作的通知》,这已是政府主管部门在2001年至2003年间,第3次就商业网点规划问题发出通知。
是什么让政府如此“揪心”?
三令五申无济于事
根据有关规定,中国入世之后一年时间,外商可进入批发业;而零售业市场准入限制,也将在2至3年内逐步放开,即对外商将取消包括地域、店铺数量、合资比例等限制。
外资介入的速度,几乎与这一消息的传播速度一致。而大量外资的介入,自然对国内同类型企业构成新的威胁。科尔尼管理顾问公司中国区副总裁孟凡辰博士,对国内企业高速扩张的效能表示了怀疑,他具体对比了家乐福和联华近几年的扩张业绩:家乐福销售额1998年至2000年年均增速高达77%,新店开张速度仅为年均24%,每店销售收入年均增速高达28%左右;联华在1995年至2000年期间,销售收入增长尽管也高达年均69%,但其开店的平均速度却高达89%,这意味着每家新店平均销售额年均减少10%以上。
业内有人认为,在一个总的高速增长市场环境中,单店收入潜在的同步增长效应似乎已经完全被新开店潜在的平均收入下降抵消了。
除了“过度开放”,一些官员也表达了对“过度竞争”的担忧。这里所谓的过度竞争是指“利润丰厚的行业吸引了过多的国内竞争对手,并触发激烈的价格战,结果各家公司的利润率都会受损”。
其实在此之前,原国家经贸委已对此三令五申。2001年和2002年,原国家经贸委先后印发了《关于城市商业网点规划工作的指导意见》和《关于进一步做好大中城市商业网点规划工作的通知》,要求直辖市、计划单列市、省会(首府)城市尽快制定商业网点规划。之后下发的《“十五”商品流通行业结构调整规划纲要》,将制定城市商业网点规划、实行听证制作为推动城市商业结构调整,促进现代流通发展的主要措施之一。
为什么又要紧急下发通知?这里要提到一个叫张宏伟的民营企业家。
2002年度,东方集团董事长张宏伟,一直在为他的“中国零售业过度开放报告”四处奔波。2002年7月,由统战部牵头,包括原国家经贸委贸易市场局局长黄海在内的政府、企业和专家,就此份报告进行了长达3天的讨论,会后还将这份报告上交给主管流通业的国务院领导同志。
按照张宏伟的说法,他的报告对下半年在这一领域出台的一些政策,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现在看来,这位一直对外商零售企业享受“超国民待遇”猛烈抨击的民营企业家,已看到了最直接的收获。
规范办法纷纷出台
《关于加强城市商业网点规划工作的通知》要求,所有省市必须提交计划开设零售店的详细店址图,并加强对新店执照的审批,其中可能包括在批准开设新店前举行公开听证会。通知还严厉指出,凡不遵守上述规定的城市,将不被允许申请外商投资零售项目。
在过去的几年间,零售业一向被视为开放度最高、不会受到强烈冲击的一个行业。但从目前呈现的情况来看,并不是这么回事。外资商业的高速扩张,已引起了国内高层人士的警觉。有消息说,国务院高层为此专门请中国社科院财贸所的专家讲课。
值得一提的是,上海最先成为该项工作的试点城市。2002年9月,上海市商委等几个部门出台了《关于上海市零售商业服务业网点布局的指导意见》,要求在上海市中心城区新建5000平方米以上单体零售商业设施的,履行听证程序。听证会考虑的因素包括:店址周围的人口密度和已有零售店的数量,以及新店对老店收入和当地的交通及就业等方面的影响等等。
不止在上海,因同一个商业地带簇拥多家大型超市,导致低于成本的价格战局面在广州市也将有望得到改善。广州市商业局已着手加快商业网点的规划,并决定3月把商业网点规划的征求意见提交给专家讨论,再上报给政府做最后决定。
记者从《西安市大型商业网点听证办法》(讨论稿)看到,“本办法所称大型商业网点,是指建筑面积在20000平方米以上的批发市场、集贸市场和10000平方米以上的超市、仓储商店、百货店、购物中心、餐饮等商业营业场所。”该办法规定,大型商业网点在开设前,市商贸主管部门应当举行由有关行政部门、社会有关方面参加的听证会,对新开设大型商业网点的科学性、合理性、可行性进行论证,使大型商业网点的设置符合城市总体规划和商贸设施发展规划。
开设大型商业网点的单位或个人,应向市商贸主管部门提出听证申请,需提供的材料包括:符合要求的可行性研究报告;拟设立商业网点的建筑平面图及周边环境示意图;开设大型商业网点的其他有关资料。
市商贸主管部门收到听证申请及有关资料后,在3日内作出是否听证的决定,对符合条件的,应当制定听证方案,在10日内举行听证会。听证会由市商贸、计委、建设、规划、工商、市政、国土资源与房屋管理、外经贸、公安等有关部门负责人、有关专家、单位的代表和公民组成。人员一般为18至25人,其中专家、相关单位的代表及公民人数不得少于总人数的1/2。
有专家认为,从更积极的意义上理解,对商业网点的战略性规划是中国本土商业企业长久生存的一个基点。除了上海、北京、广州等大城市,51个大中城市的零售渠道向现代形式的转变,很大程度上还受到消费者购买力及其分布如地域等因素的制约。在这样一种地域、市场差异极大的环境中追求快速扩张,必须有对市场准确的把握及明确的战略布局来支撑。
但是,一些地方政府在短期利益的诱惑下,还不能站在这样的层面来看问题。
难点仍在地方政府
相关部门此次政令一经发布,就被境外媒体视为中国可能担心零售业这一快速发展的领域被外资控制,因此颁布这项旨在限制零售连锁行业过快扩张的法规。
面对质疑,原国家经贸委贸易市场局的官员强调,此举只是希望规范各地零售业的布局,并不是为了限制外商投资零售业的快速扩张。
不过,种种迹象表明,处于入世过渡期的零售业开放政策,不会再像先前那样宽松。熟悉中国零售行业的人都知道,现时国内企业除了上海联华、华联和北京华联等少数几家商业龙头在进行全国性的商业开拓外,真正大规模布局的都是跨国公司,包括沃尔玛、家乐福、万客隆、百安居、欧倍德等。
为了在招商引资中拔得头彩,一些地方政府不惜血本,向这些跨国公司频频示好。这样造成的后果是,商业网点的地域性分布严重不合理,而恶性竞争也由此加剧。
目前,世界50家最大零售企业已有半数以上进入中国,外资商企在京沪和东部沿海城市,几乎每4家大型超市中外资就占有一家。2001年所有外商零售企业销售总额已占全国消费品零售总额的4%。在商业利用外资比较集中的京沪两地,2002年上半年外商投资商业企业销售额,分别占全市大中型零售企业零售总额的8.6%和8.9%。
在第一波扩张的热潮过后,人们已经看到商业领域对外开放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业态和地域都过于集中。一些城市,营业面积在5000平方米以上的大型超市中,外商投资企业已占到23%,给同类业态的国内企业造成了巨大压力,近80%的外商投资企业集中在东部城市。
张宏伟的危机意识似乎更明显。在他看来,谁来掌握零售业关乎国家经济安全。这不是多开或者少开几个商店的问题,谁控制流通主渠道,不能单一从经济层面考虑,还得从社会和政治层面考虑。比如拉美一些国家,不到10年时间整个流通业就开放了,整个拉美国家国内本土零售企业全军覆没,导致的结果是金融、经济失控。
原国家经贸委贸易市场局局长黄海也曾在去年年底警告地方政府说,不要为了短期利益而过度放任外国零售商进入中国。他说,在南方某省先后有7个不同的部门找到同一家跨国零售企业寻求合作,并要把最好的地留给它。黄说,就连外商都对此感到不可理解,不知道谁代表政府。
面对相关规定的三令五申,北京地区的一些零售商公开坦承,不会过于对这一规定担心。他们的理由是,北京市已有规定,要求营业面积超过5000平方米的零售店之间必须有一定的最小间隔。按这项规定,“企业可以只须将营业面积限制在4500平方米,这和5000平方米没有太大差别。”而一家外资零售店的经理说:“理论上,这些规定对外国零售连锁企业不利,但实际上不会有太大影响。”对于政府新出台的政令,中国商业政策研究会副会长万典武的观点耐人寻味。他说:“政府条例内容中都没有涉及到具体的相关措施和惩罚条款,影响力十分有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