佳木斯市中心医院急诊科 黑龙江佳木斯 154002
摘要:目的:探讨缬沙坦治疗糖尿病高血压的临床效果。方法:2013年1月-2014年1月收治的糖尿病高血压患者45例,均给给缬沙坦80mg/d口服,观察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和不良反应情况。结果:服药后4周显下降。降压总有效率84.4%。结论:缬沙坦治疗糖尿病高血压,临床效果显著,安全性高,具有良好的临床应用价值。
关键词:缬沙坦;高血脂;高血压
缬沙坦为强效高选择性血管紧张素II(AngII)受体AT1的拮抗剂,通过选择性地阻断AngII与AT1受体的结合,抑制血管收缩和醛固酮的释放,产生降压作用。国外研究表明[1],其治疗高血压疗效确切,耐受性好,药物副作用少。我们观察了缬沙坦治疗糖尿病高血压的临床疗效,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选择2013年1月~2014年1月我科收治的糖尿病并高血压患者45例,均符合1999年WHO/ISH制定的高血压和糖尿病标准,排除继发性高血压。男30例、女15例,年龄30-64(52)岁。高血压分级1级10例,2级18例,3级17例;糖尿病病史4-10年,高血压病史1-4年。多数患者曾使用硝苯地平缓释片、尼群地平、卡托普利等疗效不佳或不良反应明显不能耐受。
1.2 治疗方法:给缬沙坦80mg/d,2周内出现抗高血压作用,4周后作用达最大,4周后血压控制不理想加量到160mg,1/d。未能充分控制血压的患者,日剂量可增至160mg或加用利尿剂。对轻到中度肾功能损伤患者或非胆管性及非胆汁瘀积型肝功能不全患者无需调整剂量。
1.3 观察指标及疗效评定
1.3.1 血压 由医生测量,患者休息20分钟后测量坐位和立位血压,采用袖带水银柱台式血压计测肱动脉。经4周治疗后。显效:舒张压下降>10mmHg并降至正常水平或下降>20mmHg。有效:舒张压下降虽未达10mmHg,但降至正常水平或下降10~20 mmHg;单纯收缩期高血压者,收缩压下降>30mmHg。无效:未达到上述标准者。
1.3.2. 心电图 治疗前及治疗4周后各检查1次心电图,并进行比较。
2 结果
2.1. 降压疗效 45例患者均完成4周的治疗和随访。降压总有效率84.4%(38/45)。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缬沙坦观察期间:12例在治疗2周内、10例在治疗3周内达显效、有效。16例在治疗4周内达显效、有效,临床症状改善率:头痛76.9%(10/13)、头晕84.3%(27/32)、心绞痛44.4%(4/9)、胸闷75%(12/16)、紧张66.7%(4/6)、心悸70.0%(7/10),1例下肢水肿无改善。
2.2. 心电图 35例中30例有慢性冠状动脉供血不足表现,经缬沙坦治疗4周后心电图疗效:显效8例(22.2%),有效13例(36.1%),无效15例(41.7%),无加重病例,总有效率58.3%。
3 讨论
缬沙坦是一种特异性血管紧张素Ⅱ受体阻滞剂,具有明显的抗高血压作用。其可阻断血管紧张素对心肌和血管平滑肌细胞血管紧张素Ⅱ(AngⅡ)受体AT1的特异性结合,阻断AT1介导的生物反应,使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RAS)受到充分抑制,从而有明显的抑制AngⅡ的作用。在24h平稳降压[1]的同时尚可延缓血管肥厚,逆转心肌和血管肥厚,且能改善肾功能,降低蛋白尿及血尿酸浓度。
近年来糖尿病患者出现尿蛋白己被引起了广泛重视,认为可作为糖尿病肾病的早期指标和间接反映心、肾、脑、眼微血管病变的指标。高血压病是引起或加重蛋白尿的主要原因。糖尿病合并高血压患者伴有微量白蛋白尿或者临床蛋白尿时,应首选ARBs作为基础治疗,在降压的同时又能降低尿蛋白排泄量,蛋白尿的减少都有助于延缓肾脏疾病的进展[2],欧洲高血压治疗指南和美国糖尿病学会(ADA)均建议2型糖尿病合并高血压患者伴微量白蛋白尿或者临床蛋白尿时,应首选ARBs,而1型糖尿病合并高血压患者在伴微量白蛋白尿或者临床蛋白尿时首选ACEI。如果ACEI不能耐受,则应选择ARBs;反之亦然。但ACEI和ARBs降压作用相对较弱,经常需要联合其他降压药物才能使血压降至正常范围。
本研究表明,缬沙坦口服每天1次降压效果好,疗效随剂量增加而增加,患者耐受性好。本组降压总有效率85.7%,无体位性低血压,不良反应轻微,对血糖、血脂和肝肾功能无明显影响,与国外报道结果相近。因此认为,缬沙坦治疗DM并高血压疗效平稳,安全性好,值得临床应用。
参考文献:
[1] Merdith PA.Ttough/peak radios for antihypertensive angets:the issue in perspective[J]Drugs,1994,48(5):661-666
[2] Ruggenenti P.Schieppati A,Remuzzi G.Progression remission,regression of chronicrenal disease[J].Lancet,2001,357:1601-16 ,08
论文作者:王伊红
论文发表刊物:《健康世界》2015年11期供稿
论文发表时间:2016/1/22
标签:高血压论文; 蛋白尿论文; 疗效论文; 血管论文; 糖尿病论文; 患者论文; 受体论文; 《健康世界》2015年11期供稿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