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龙潭医院检验科 广西柳州 545005
摘要:目的 探讨不同抗凝剂对凝血四项测定的影响。方法 抽取40例健康体检者血标本各四管,其抗凝剂分别为0.109mol/L枸橼酸钠(1:9)(作为对照组);0.109mol/L枸橼酸钠(1:4);肝素锂;EDTA-K2,分别测其凝血四项值,比较各结果的差异。结果0.109mol/L枸橼酸钠(1:4);肝素锂;EDTA-K2的抗凝血PT、APTT、TT较0.109mol/L枸橼酸钠(1:9)显著延长,FIB显著下降,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检测凝血四项时,应严格按照要求选用正确的抗凝剂0.109mol/L枸橼酸钠(1:9),以保证检测结果的准确性。
关键词:抗凝剂;凝血四项;测定;影响
凝血四项包括凝血酶原时间(PT)、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凝血酶时间(TT)、纤维蛋白原(FIB),是临床检验中的一项重要检测项目,是出血与血栓性疾病的重要指标,用于术前检查、血栓前检查及监控临床口服抗凝药物患者[1-2]。临床工作中偶有发现护士因采血不顺致血少而把血常规的血直接倒入凝血管送检的情况,对凝血四项的测定造成影响,从而影响临床医生对病情的判断。本文针对此现象做实验,测定不同抗凝剂的凝血四项进行比较与分析,意在探讨不同抗凝剂对凝血四项测定的影响。
1 材料与方法
1.1 一般材料
抽取40例健康体检者血标本2ml各四管(其抗凝剂分别为0.109mol/L枸橼酸钠(1:9)、0.109mol/L枸橼酸钠(1:4)、肝素锂;EDTA-K2,标本无黄疸、溶血、脂血等其他异常现象。
1.2仪器和试剂 Sysmex CS-2000i全自动凝血分析仪和其配套试剂和质控品,安徽中科中佳仪器有限公司KDC-80低速离心机。
1.3 实验方法 入选标本以1500r/min离心15min,利用Sysmex CS-2000i全自动凝血分析仪分别测定不同抗凝剂标本的凝血四项值,每份标本均测三次,取平均值,利用t检验比较不同抗凝剂标本凝血四项值的差异。
以上检验操作过程均严格按照仪器和试剂使用说明书及科室制定的SOP文件进行。
1.4统计学处理 计量资料数据以?x±s表示,利用t检验,比较不同抗凝剂标本凝血四项结果的差异,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如表1所示,0.109mol/L枸橼酸钠(1:4)、肝素锂、EDTA-K2的抗凝血PT、APTT、TT较0.109mol/L枸橼酸钠(1:9)显著延长,FIB显著下降,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3讨论
临床检验中,抗凝剂的选择是根据检验项目和检测手段来确定的,不同的抗凝剂性质各异,对血液成分有不同影响,检测凝血四项时,其抗凝剂要求不与凝血因子发生作用,且不产生不溶性沉淀物,以免影响全自动凝血分析仪光电检测结果。
钙离子是凝血的Ⅳ因子,是凝血过程中的关键成分[3],在内源性凝血途径中,钙离子与FIXa,FVIIIa及PF3形成复合物激活FX,在外源性凝血途径和共同途径中,钙离子与FXa,FVa及PF3形成凝血酶原复合物激活凝血酶原形成凝血酶,从而发挥其凝血作用。而抗凝剂枸橼酸钠、EDTA-K2 即是通过与钙离子结合使钙离子失活而发挥其抗凝作用。
本实验结果表明,相较于对照组抗凝剂0.109mol/L枸橼酸钠(1:9),抗凝剂0.109mol/L枸橼酸钠(1:4)、EDTA-K2、肝素锂的抗凝血PT、APTT、TT显著延长,FIB显著下降,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原因在于:(1)枸橼酸钠抗凝的原理[4]是其与血液中的钙离子结合,形成可溶性螯合物,使钙离子失去活性而有效阻止血液凝固,它不与凝血因子发生作用,并能阻止凝血因子V、VIII活化,是凝血试验的首选抗凝剂,在HCT正常的情况下,其与血液的最适比例为1:9。当其比例变为1:4时,抗凝剂相对过多,枸橼酸钠与试剂中的钙离子结合成可溶性螯合物,且过多的液态抗凝剂起稀释作用[5],导致血液凝固时间延长,PT、APTT、TT显著延长,FIB显著下降(FIB浓度与血液凝固时间成反比)。(2)EDTA-K2 抗凝的原理[6]为EDTA与血液中的钙离子结合成螯合物,使钙离子失去活性而有效阻止血液凝固,但EDTA-K2 能抑制纤维蛋白凝块形成时纤维蛋白单体聚合,且对V因子保护性差,而血液离体后凝血因子很不稳定,特别是V因子,活性下降很快。因此EDTA-K2 作抗凝剂检测凝血四项时,可导致凝血时间延长,PT、APTT、TT显著延长,FIB显著下降。(3)肝素抗凝作用[7-8]主要通过与抗凝血酶Ⅲ(AT-Ⅲ)结合,而增强后者对活化的Ⅱ、Ⅸ、Ⅹ、Ⅺ和Ⅻ凝血因子的抑制作用,从而阻止凝血活酶形成,且肝素作用于AT-Ⅲ后,可使AT-Ⅲ与凝血酶结合得更快,更稳定,使凝血酶立即失活,从而导致血液凝固时间延长,甚至无法测出APTT、TT。
综上,0.109mol/L枸橼酸钠(1:4);肝素锂;EDTA-K2,作为抗凝剂检测凝血四项时,都会对检测结果造成影响,因此应严格按照要求使用CLSI推荐的0.109mol/L枸橼酸钠(1:9)溶液作为凝血试验的抗凝剂,以保证检测结果的准确性。
参考文献:
[1]吴秀继,唐爱国,等.凝血四项及AT-Ⅲ、D-二聚体在肝硬化患者中的变化及临床意义[J].国际检验医学杂志,2014.37(6):755-756.
[2]熊立凡,刘成玉主编.临床检验基础(M).第四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0.3:69-76.
[3]许文荣,王建中主编.临床血液学与检验[M].第四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9.12:344-350.
[4]白垚,廖君群,等.不同比例抗凝剂对凝血四项检测结果的影响[J].检验医学与临床,2013.10(23):3174-3175.
[5]程红革,李金万,等.凝血试验分析前影响因素及其标准化[J].国际检验医学杂志,2010.31(3):298-301.
[6]左灿,王艳兰,等.不同离心条件与抗凝剂对凝血功能检测结果的影响[J].检验医学与临床,2015.12(17):2560-2562.
[7]Rajtar G,Marchi E,GaetanO GD,et al.Effects of glycos-aaminoglycans on platelet and leucocyte function,role Of N - sulfaon [J].Biochem pharmacol,1993;46(5D,598-604.
[8]陈子祥,张小利,等.肝素抗凝血浆对HCV-RNA检测结果的影响分析[J].国际检验医学杂志,2017.38(1):123-124.
论文作者:韦显珍,李世立
论文发表刊物:《中国误诊学杂志》2018年第16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8/9
标签:凝血论文; 枸橼论文; 肝素论文; 酸钠论文; 离子论文; 标本论文; 因子论文; 《中国误诊学杂志》2018年第16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