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敏C反应蛋白与颈动脉粥样硬化研究论文_陶松

高敏C反应蛋白与颈动脉粥样硬化研究论文_陶松

(泸州市纳溪区人民医院,四川泸州,646300)

【摘要】目的:评价血清高敏C-反应蛋白水平与颈动脉粥样硬化之间的关系,进一步探讨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生机制。方法:随机选取健康体检者86 例,行常规颈部血管超声检查,根据检查结果将病例分为颈动脉粥样硬化组及非颈动脉粥样硬化组。比较2 组研究者之间血清高敏C-反应蛋白水平之间的差异,并探讨血清高敏C-反应蛋白水平与颈动脉中膜厚度之间的关系。结果:颈动脉粥样硬化组血清高敏C-反应蛋白水平亦高于对照组,二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高敏C-反应蛋白水平与动脉中膜厚度呈正相关。结论:血清高敏C-反应蛋白水平与动脉硬化的形成有关,可能为缺血性脑血管病的危险因素。

【关键词】颈部血管;动脉硬化;高敏C-反应蛋白

研究证实[1],动脉粥样硬化可能是在内皮细胞损伤基础上发生的一种慢性低水平炎症性疾病,炎症在其发生发展的过程中起到极为重要的作用。而目前对于斑块稳定性相关的炎性血清标志物的研究尚处于探索阶段,为进一步评价炎症血清标志物与动脉粥样硬化之间的关系,本研究观察了血清高敏C-反应蛋白(CRP)在颈动脉粥样硬化研究者中的水平及其与血管内膜厚度之间的关系。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与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6年6月-12月我院体检中心健康体检者90例,对所有体检者常规行颈部血管彩超检查,根据检查结果将研究者分为颈动脉粥样硬化组( 36 例) 及非颈动脉粥样硬化组(64例) 。颈动脉粥样硬化组研究者中男性17例,女性19例,平均年龄(49.1 ±7.2)岁;非颈动脉粥样硬化组研究中中男性35例,女性29例,平均年龄(47.5 ± 7.1)岁。

1.2 检查仪器与方法

使用TOSHIBA 公司的Aplio XG 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仪,探头频率为7.5-13.0 MHz,对所有患者均进行颈部血管彩超检查,检测颈动脉中膜厚度。

1.3 血清hs-CRP 浓度的检测

采用颗粒增强免疫比浊法测定血清hs-CRP 浓度,试剂盒购自北京九强生物技术公司,严格按试剂盒说明书在日立7180全自动生化分析仪上进行。

1.4 统计学处理

对颈动脉中膜厚度及血清hs-CRP 水平的差异采用SPSS 19.00统计软件进行t检验,取α = 0.05为检验水准;并采用Pearson 积差相关检测两个指标的相关性。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2 结果

2.1 两组研究者颈动脉中膜厚度比较

彩超检查结果表明颈动脉粥样硬化组平均颈动脉中膜厚度为(1.25±0.54)mm,非颈动脉粥样硬化组平均颈动脉内中膜厚度为(0.57±0.17)mm。2组相比,差异显著(t=10.301,P<0.05)。

2.2 两组研究者血清hs-CRP浓度比较

颈动脉粥样硬化组平均血清hs-CRP浓度为(3.11 ± 0.99)μg /ml,非颈动脉粥样硬化组平均血清hs-CRP浓度为(1.14± 0.59)μg /ml。2组相比,差异有显著性(t=9.108,P<0.05)。

2.3 两组研究者颈动脉中膜厚度与血清hs-CRP浓度相关性分析

Pearson积差相关检测结果表明,颈动脉中膜厚度与血浆不对称二甲基精氨酸水平呈正相关(r = 0.884。P<0.05)。

3 讨论

动脉粥样硬化性脑梗死是神经系统常见病,发病率逐年增高,成为危害人类健康的首位脑血管疾病。其发病机制尚未阐明。动脉粥样硬化( AS) 是一种以血管内皮细胞受损、平滑肌细胞增殖为主要病理特征的常见大量研究证实,单核细胞趋化因子、氧化低密度脂蛋白、超敏C反应蛋白等均与动脉粥样硬化的形成具有一定的关系[2]。血清hs-CRP 与动脉硬化的关系是目前的临床研究热点。作为炎症过程中最具标志性的因子之一,hs-CRP 被认为是动脉粥样硬化发生发展中极具敏感性的检测指标,它可以通过激活补体系统直接作用于动脉粥样硬化的血管壁;还可以促使粒细胞、单核细胞活化,直接浸润或诱导VCAM-1、ICAM-1、MCP-1 等细胞因子的表达,加重血管损伤的程度并促进炎症反应,加速稳定斑块向不稳定斑块发展: hs-CRP 还可与低密度脂蛋白相互作用,损害细胞膜、刺激补体、促进炎症反应和斑块破裂,甚至促发局部血栓形成的作用。可以说CRP 不仅仅是炎症标志物,也是炎症的重要参与者,它直接参与AS 病理发生的各个重要阶段,促进了疾病的发展[3]。

血清hs-CRP 的浓度可能直接反映了内皮损伤的程度和AS 斑块的形成可具密切关系。为评价血清hs-CRP 的浓度与颈动脉硬化之间的关系,进一步评价颈动脉硬化及缺血性脑血管病相关的危险因素。

综上,非动脉粥样硬化组研究者血清hs-CRP 的浓度显著升高,且与颈动脉粥样硬化的形成可能具有一定关系,提示其在脑梗死的发生中起着重要作用。

【参考文献】

[1]王显利,牟建军,廉秋芳,等.高血压患者动态脉压相关指数及高敏C反应蛋白与颈动脉粥样硬化的关系[J].西安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2013,34(2):194-197.

[2]张涛,雷新军.TNF-α、高敏C反应蛋白与颈动脉粥样硬化超声影像的相关性[J].中国临床医学影像杂志,2011,22(12):849-851.

[3]陆昆.老年高血压患者颈动脉粥样硬化与血清尿酸和高敏C反应蛋白相关性[J].中华实用诊断与治疗杂志,2011,25(6):579-580.

论文作者:陶松

论文发表刊物:《医师在线》2017年6月上第11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7/8/28

标签:;  ;  ;  ;  ;  ;  ;  ;  

高敏C反应蛋白与颈动脉粥样硬化研究论文_陶松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