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大学华西公共卫生学院 四川成都 610041)
【摘要】目的:探讨2013—2017年广元市手足口病流行病学特征及防治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2017年广元市2653例手足口病儿童的临床资料,调查其流行特征及防治效果。结果:在2653例手足口病儿童中,其中男1600例,女1053例,男女比例为1.52:1,表示男性的发病率显著高于女性(P<0.05);另外在发病年龄上,0~5岁儿童2381例,占89.75%,显著高于6~12岁儿童(P<0.05);第2~3季度发病显著高于第1、4季度,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散居儿童发病共2202例(占83.00%),显著高于托幼儿童、学生及其他人群,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2~3季度对5岁以内学龄前散居儿童加强手足口病的防治对减少手足口病发生率,对有效控制疫情、保证儿童安全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手足口病;广元市;流行病学特征;防治效果
【中图分类号】R725.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8231(2018)24-0311-01
手足口病好发于学龄前儿童的一种传染性疾病,以手、足、口以及臀部等皮肤处出现溃疡及水疱疹为主要特征,主要因柯萨奇病毒A-16型及肠道病71型病原菌感染所致,临床上常表现为发热、口腔黏膜溃烂、手足疱疹等,若未进行及时防治则可能导致大面积传播,严重影响患儿的身心健康,目前深受社会各界广泛关注[1]。早发现、早隔离、早治疗是预防手足口病传播及恶化的有效措施。本研究回顾性分析2013—2017年广元市2653例手足口病儿童的临床资料,探讨2013—2017年广元市手足口病流行病学特征及防治效果,现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 资料来院
回顾性分析2013-2017年广元市2653例手足口病儿童的临床资料,所有患儿均符合《手足口病预防控制指南》中手足口病的诊断标准[2],人口资料由统计部门提供,根据其性别、年龄、季节及人群分类等方面分析其流行病学特征。
1.2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9.0,计数资料采用率(%)表示,行χ2检验,P<0.05表示存在统计学差异。
2.结果
在2653例手足口病儿童中,其中男1600例,女1053例,男女比例为1.52:1,表示男性的发病率显著高于女性(P<0.05);另外在发病年龄上,0~5岁儿童2381例,占89.75%,显著高于6~12岁儿童(P<0.05);第2~3季度发病显著高于第1、4季度,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散居儿童发病共2202例(占83.00%),显著高于托幼儿童、学生及其他人群,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
3.讨论
手足口病具有传染性强、病情进展快、防控难度大的特点,目前已被国家列为丙类传染病,因其临床上仍缺乏特异性药物及有效疫苗,因此采用有效的防制方法对控制疫情发生及蔓延、改善预后尤为重要[3]。本研究结果表明,在2653例手足口病儿童中,男性的发病率显著高于女性(P<0.05),0~5岁儿童发病率显著高于6~12岁儿童(P<0.05);第2~3季度发病显著高于第1、4季度(P<0.05),散居儿童发病率显著高于托幼儿童、学生及其他人群(P<0.05)。究其原因,男童天性好动,而5岁以内儿童免疫力较为低下,第2~3季度广元市的气候适合手足口病原体繁殖及传播,而散居儿童难以管控。
儿童个人卫生是发生手足口病的主要原因,因此应有效避免接触污染物,加强儿童的个人卫生清洁及家长能够的健康宣教工作,是父母及时督促孩子养成勤洗手、洗脸的好习惯,尽可能避免孩子去人流量大的公共场所。另外对以患手足口病的患儿严格执行隔离制度并给予对症治疗[4]。综上所述,在2~3季度对5岁以内学龄前散居儿童加强手足口病的防治对减少手足口病发生率,对有效控制疫情、保证儿童安全具有重要意义。
【参考文献】
[1]刘俊华.广东深圳市龙岗区儿童手足口病的流行病学特征及防治对策分析[J].疾病监测与控制,2016,10(11):905-907.
[2]卫生部.手足口病预防控制指南(2009版)[J].全科医学临床与教育,2010,8(2):125-127.
[3]翟立峰,李海霞.手足口病流行病学特征分析及管理防治对策[J].中国卫生产业,2015,12(26):113-115.
[4]刘杰兵.手足口病的流行病学特征及防治对策[J].现代诊断与治疗,2014,25(12):2675-2676.
论文作者:严可
论文发表刊物:《心理医生》2018年8月24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9/30
标签:手足论文; 儿童论文; 广元市论文; 高于论文; 流行病学论文; 季度论文; 统计学论文; 《心理医生》2018年8月24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