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房地产是我国经济的支柱产业,那么土建施工技术越来越受到人们的普遍关注。本文对土建施工中常见的技术进行了分析,并在施工中提出了具体的控制对策来保证施工技术,具有一定的工程参考价值。
关键词:建筑工程;土建;施工技术
一、土建施工技术的准备工作
1.1技术资料及其他准备须完备
加强施工前图纸会审工作,建立和健全施工组织机构和完善安全质量保证体系,组织相关人员科学编制关于施工材料、机械设备以及施工技术等具有价值的施工计划控制。根据设计技术要求做好原材料的有效控制,严格确保全面的检验工作,保证材料得以高效使用。全面掌控施工现场地质、水文以及气候等因素,有效协调各项准备事宜的相互协调和配合工作,使各项施工技术和施工工作得以顺利开展,全面确保钢筋混凝土施工和其他准备事宜的顺利进行。
1.2原材料质量控制
科学选择能降低混凝土绝对温升的水泥、骨料、掺合料以及添加剂等,以延缓水泥水化速度,降低水泥水化热和峰值,降低温度收缩预应力,以防止裂缝的产生。应依据设计和施工的基本要求严格混凝土配合比,提高混凝土的和易性,增强非均质材料的均匀性,避免泌水和离析现象发生,以全面提高混凝土结构的整体抗变形能力。可以掺加一定比例的掺合料,改良水泥和集料基体的界面结构,进一步加大结构粘结强度,以增强混凝土的抗拉伸强度。此外,合理添加优良性能的外加剂,避免混凝土发生变形现象。
二、建筑工程土建施工中的关键施工技术分析
2.1钢筋工程施工中的关键技术
(1)钢筋的进场和加工。钢筋运到施工现场进行加工使用,进场前要严格检查钢筋的规格和出厂合格证,要严格对钢筋的原材料根据相应的规范进行检验。依据施工图纸对钢筋进行调制,钢筋下料的时候要严格根据施工图纸计算长度,对于弯曲的钢筋要留好弯曲的长度和搭接的长度,在钢筋的加工台上要标清楚需要钢筋的弯曲加工点,划线清楚,对正加工。
(2)钢筋的绑扎施工。在进行钢筋的绑扎时要注意混凝土的保护层厚度,依据设计图纸留足保护层的厚度,可以在施工中统一使用保护层垫块,垫块的制作要符合相应规范的要求,其中水泥的强度等级要高于该部分的水泥强度等级。钢筋的绑扎施工时,扎丝露出的丝头都应朝向里面,不应使扎丝的头出现在保护层中。依据施工图纸表明钢筋的高程和范围以及预埋件的位置等。
2.2模板工程施工中的关键技术
(1)顶板模板安装。对于建筑中顶板模板安装施工方案,要根据实际情况作具体的分析,不能完全从经验出发更加不能完全照搬经验,要考虑实际情况、工程特点、施工要求等多方面因素,通常都是采用双层涂膜的胶合板来做面板,对于此面板的支撑系统一般用扣件式满堂脚手架。需要特别注意的是一定要对脚手架和平台做牢固的连接。
(2)框架梁柱模板安装,在梁柱安装之前要详细的测量,通常用经纬仪来测量放线,用线坠进行垂直度控制。制作模版的时候用18毫米的木夹板做原料,用80x100毫米的方木来做模版的骨肋,之后对其进行加固。
(3)先需要在柱模上标记出轴线还有梁位和高度,之后就把方木铺在承重排架上。铺好之后就要对梁的各个面进行施工,底模用铁钉加固在方木上,侧模采用木夹板,外侧用槽钢直通,中间可以适当采用木条起到支撑的作用,为了避免模板向内产生变形的情况出现。梁底板一定要调直,依然可以采用拉线的方法,高程还是用水准仪来确定。如果梁的跨度超过4m,那么也应该让梁底的模板按要求起拱,以缓冲一下整体的压力,避免砼浇注完成后构件向下弯曲下挠。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2.3混凝土工程施工中的关键技术
采用插入式高频振动棒和平板振动器结合振捣,在对其进行浇筑时,应由一端开始采用“赶浆法”进行,第一步是要对梁进行分层浇筑使其成阶梯形状,直到达到了板的位置,再和板砼一起进行浇筑。另外为了使其美观整洁,满足人们的审美需求,对那些需要进行设备基础浇注的地方,一定要在浇筑前把原有的砼面上的凿毛和不平整的地方处理平整,然后清洗干净;第二步放样弹线,绑扎钢筋,之后进行侧模板的安装,用水准仪测设顶标高,符合要求后按设计砼配合比进行浇注,在浇筑过程结束后务必要复查孔洞和螺栓之间是否存在误差,如果有误差要将其调整到符合要求为止,最后将表面压平修光。
采用插入式高频振动棒振捣,要求分层浇筑,每一层的浇筑厚度都不能够超过50厘米,振捣密实后才可以对第二层进行浇注,依此类推到梁底。在砼浇注完成之后,12小时之内都要采取保温保湿措施养护,使其表面的湿润度保持住。养护的时间最少应不低于14天的时间。
2.4砖砌筑工程施工中的关键技术
砖必须浇水湿润,在施工的前一天的砌筑。水分含量为10%-15%。施工建设时不得干砖上墙。雨季不得使用含水达到饱和的砖。重量比作为砂浆料的配合比。测量精度水泥砂控制在±2%,砂控制在±5%以内。使用砂浆搅拌机,搅拌时间不小于1.5分钟。砌砖之前的每次盘角不能超过五层。新盘的大角及时悬挂,吊靠。如有偏差,应及时修整。砖层和高程控制杆皮板角度仔细。控制好灰浆接缝的大小,水平的灰浆接缝均匀。经过审查后,大角盘,平面和垂直度的要求完全符合,然后在挂线砌墙。砌筑砖墙必须挂线两侧。如果长墙几个人均使用一根线。中间应设几个支线点,小线绷紧,每层楼的砖应穿线看平,水平缝均匀,等级直接通顺。砌砖用铲灰,一块砖,一挤揉的瓦工施工方法,即是满铺满布的施工方法,充分挤压操作方法。为了保证砖结构的完整性和稳定性。负载均匀地传递,以避免在墙上用力过猛,组砌的形式裂缝上下错缝,内外搭砌法砌砖。
2.5绿色环保施工技术
建筑的施工地点一般都是人口密度大的城市,施工容易如何缓解建筑施工与环境的矛盾是一个必须得到重视的问题。建筑有一个特点,建成的部分就开始商业运营,没有建成的部分也会继续修建。运营的部分常常会形成较为密集的人流和车流,高空作业若是有高空坠物的物体,必定会对地层的人流和车流造成无法预计的伤害,造成施工事故,所以施工单位在施工时就要做重点防护。施工单位在施工的前期就要做好充分的准备,积极分析安全需求,确定高危部位,施工时进行重点防护。建筑在进行建设时,容易产生噪声污染。大面积的玻璃材料也会造成光污染。所以施工单位在施工时要使用专门的技术,减少施工过程中对环境的影响,做到绿色环保。笔者建议,可以使用立体场布的设计,在空中转运材料,立体的存放建筑材料。在施工地附近建立污水池,集中处理施工产生的污水,然后再集中排放。在建筑物周围设立隔音墙,吸收施工产生的噪音,减少噪音对附近居民的影响。在减少光污染方面,需要得到开发商的配合,建议选择反光性低的新型材料,既不影响建筑物的观赏性,也能减少光污染。
结语
总之,基于我国目前建筑施工技术水平不高的特点,建筑工程质量得不到切实的保障,诸多因素直接对我国建筑施工技术水平的提高产生较为严重的影响,因此,必须切实强化建筑工程施工技术质量,采取各种有效的技术措施和方法进一步提高建筑工程施工技术水平,以期较大程度地提高建筑工程整体施工质量。
参考文献
[1]何涛,关于建筑工程土建施工技术的分析[J], 建材与装饰,2012(26)
[2]刘新合.浅谈建筑施工技术的准备工作[J].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上旬刊),2010,(03).
[3]裴国忠,浅析建筑工程施工质量管理[J],山西建筑,2017(03)135
[4]解琨.提高建筑施工技术管理的措施[J].中国新技术新产品,2010,(18).
[5]杨志惠,浅谈创精品工程施工质量控制措施 [J],福建建设科技,2015,21(3):129
论文作者:戴鑫闰
论文发表刊物:《建筑学研究前沿》2018年第2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6/15
标签:钢筋论文; 施工技术论文; 土建论文; 混凝土论文; 建筑论文; 水泥论文; 模板论文; 《建筑学研究前沿》2018年第2期论文;